光耦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9487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耦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光信号将一个端子与另一个端子进行电耦合的光耦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讲,涉及如下光耦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光耦合装置将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电信号,由此保持输入输出之间的绝缘,并使输入输出之间电耦合。
背景技术
光耦合装置具有用于将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发光元件、和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电信号的受光元件,构成为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被反射面反射,并由受光元件接收。在这种光耦合装置中,为了提高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耦合效率,并增大受光元件的受光量,希望使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靠近。但是,在使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靠近时,存在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绝缘耐压恶化的问题。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案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光耦合装置。这种光耦合装置11 在形成于耐热性树脂基板12的上表面的布线图案13、14上分别安装了发光元件15和受光元件16。覆盖发光元件15及受光元件16的一次模塑体17 (透光性树脂)从侧面观察形成为椭圆形状,把发光元件15的发光面配置在该椭圆的第1焦点处,把受光元件16的受光面配置在第2焦点处。另外,在一次模塑体17的外周面上使用Al、Au、Cu等形成反射率高的金属反射膜18,由此形成反射面,金属反射膜18及一次模塑体17周围由用于遮挡干扰光的二次模塑体19覆盖。根据这种构造的光耦合装置11,从发光元件15的发光面(第1焦点)射出的光被金属反射膜18反射,然后会聚在受光元件16的受光面(第2焦点)上,因而能够保持发光元件15与受光元件16的距离,并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但是,在这种光耦合装置11中,由于采用金属反射膜18作为反射面,所以发光元件15与金属反射膜18之间的绝缘性、以及受光元件16与金属反射膜18之间的绝缘性容易恶化。由于金属反射膜18是通过溅射等成膜的,所以工时和部件费用增加,容易成为光耦合装置成本上升的原因。由于在一次模塑体与二次模塑体的界面形成有无机材料层(金属反射膜),所以容易发生界面剥离,存在光耦合装置的可靠性下降等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184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技术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耦合装置,在使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被反射面反射后由受光元件接收的构造的光耦合装置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光耦合效率及绝缘性。在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中,把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第1转换元件以及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第2转换元件分别安装在第1端子板及第2端子板的相同朝向的面上, 利用具有透光性的一次模塑树脂覆盖所述第1转换元件和所述第2转换元件,利用折射率比所述一次模塑树脂低的二次模塑树脂覆盖所述一次模塑树脂的表面,使从所述第1转换元件发出的光信号在所述一次模塑树脂与所述二次模塑树脂的界面处全反射,由此使所述第1转换元件和所述第2转换元件进行光学耦合,所述光耦合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模塑树脂的表面形成为椭圆面,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发光中心位于与下述平面相比更远离所述椭圆面的中心的一侧,该平面通过所述椭圆面的某个轴上的一个焦点,与垂直于所述第1 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并包含所述轴的平面垂直,而且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垂直,所述第2转换元件的受光区域的中心位于与下述平面相比更远离所述椭圆面的中心的一侧,该平面通过所述轴上的另一个焦点,与垂直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并包含所述轴的平面垂直,而且与所述第1 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垂直。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不采用金属反射膜,而是通过使光信号在一次模塑树脂与二次模塑树脂的界面处全反射,将从第1转换元件射出的光信号向第2转换元件引导而接收。 因此,不存在像以往那样、第1转换元件和第2转换元件的绝缘性由于金属反射膜而恶化的问题。并且,不需要通过镀覆等在一次模塑树脂等的表面形成金属反射膜,所以能够简化光耦合装置的制造工艺,能够抑制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当在一次模塑树脂与二次模塑树脂之间设置金属反射膜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两个模塑树脂之间的界面剥离,而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不采用金属反射膜,所以不会发生这种界面剥离。而且,尽管不采用金属反射膜,但是将一次模塑树脂的表面设为椭圆面,使第1转换元件的发光中心位于与下述平面相比更远离椭圆面的中心的一侧,该平面通过椭圆面的某个轴上的一个焦点,与垂直于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第1转换元件的面并包含该轴的平面垂直,而且与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第1转换元件的面垂直,所以从第1转换元件射出的光信号不易发生这种情况不在一次模塑树脂与二次模塑树脂的界面处全反射而透射过该界面向外部泄漏。因此,能够使从第1转换元件射出的光信号高效地入射到第2转换元件上,能够提高第1转换元件与第2转换元件的光耦合效率。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的某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转换元件及所述第2 转换元件分别被安装在所述第1端子板及所述第2端子板的与如下面相对的面上,该面通过所述椭圆面的中心并且平行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根据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减少在从第1转换元件射出光信号时,从一次模塑树脂与二次模塑树脂的界面(以下称为反射面)向外部泄漏的光信号,能够提高第1转换元件与第2转换元件的光耦合效率。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轴是所述椭圆面的长轴。根据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减小从第1转换元件射出而到达第2转换元件的光信号的路径中的反射面的曲率,所以能够减少从反射面向外部泄漏的光信号,能够提高第1转换元件与第2转换元件的光耦合效率。并且,由于第1转换元件与第2转换元件的距离变长,所以能够提高两个元件之间的绝缘性。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轴相对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倾斜。根据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利用椭圆面的轴倾斜的角度改变反射面中的光的状态,所以光耦合装置的设计自由度提高。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第1转换元件安装在第1端子板的上表面,将第2转换元件安装在第2端子板的上表面;向所述第1及第2端子板的上表面提供具有透光性的流动状态的一次模塑树脂,使其覆盖所述第1及第2转换元件;将所述第1及所述第2端子板上下翻转,使所述一次模塑树脂保持从所述第1及第2端子板垂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所述一次模塑树脂固化;利用折射率比所述一次模塑树脂低的二次模塑树脂覆盖所述一次模塑树脂的表面。根据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方法,使流动状态的一次模塑树脂保持从第1及第2端子板垂下的状态,由此能够使一次模塑树脂成形为大致椭圆面状。因此,不需要用于对一次模塑树脂进行成型的成型模具,即可高效地对一次模塑树脂进行成型,并能够降低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成本。本发明的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某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部分、和所述第2端子板的安装所述第2转换元件的部分整体上形成为椭圆形。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在向第1端子板及第2端子板上提供流动状态的一次模塑树脂时,能够通过第1及第2端子板控制成使一次模塑树脂的边缘成为椭圆形。结果, 能够将使一次模塑树脂从第1及第2端子板垂下时的形状整形成为大致椭圆面。另外,本发明的用于解决前述课题的手段具有将以上说明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形成的特征,本发明能够进行基于这种构成要素的组合的多种变形。


图1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耦合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耦合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光耦合装置中,在引线框的元件安装部安装了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三维的旋转椭圆体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光耦合装置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信号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将发光元件置于焦点位置的比较例中的光信号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将发光元件置于焦点位置外侧的实施方式1的光耦合装置中的光信号的状态的图。图8的(a)是表示图6所示的比较例中的底面的照度的图,图8的(b)是表示图 7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光耦合装置中的底面的照度的图,图8的(c)表示照度的标尺。图9是表示改变发光元件的位置来测定配置在对称位置的受光元件的受光量的结果的图。图10是表示根据图9求出传递效率的结果的图。图11是说明一次模塑部与二次模塑部的界面的形状的确定方法的概略图。图12是表示一次模塑部和二次模塑部的折射率差、与两个模塑树脂间的界面的全反射角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3是表示制造实施方式1的光耦合装置时的一个步骤的概略图。
图14的(a)及(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耦合装置中,能够配置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区域的立体图和剖面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耦合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耦合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17是表示使一次模塑部的表面从倾斜的旋转椭圆体变形时的条件的图。图18是表示制造实施方式3的光耦合装置时的一个步骤的概略图。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耦合装置中,能够配置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区域的立体图。图20的(a)及(b)是表示在实施方式4的光耦合装置中,能够配置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区域的剖面图。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光耦合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图。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耦合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光耦合装置的剖面图。标号说明31、51、61、71、81、91光耦合装置;32,33引线框;32a,33a元件安装部;34发光元件(第1转换元件);35受光元件(第2转换元件);38 —次模塑部(一次模塑树脂);39 二次模塑部(二次模塑树脂);40密封树脂;46受光单元;49透光性树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第1实施方式)首先,说明实施方式1的光耦合装置31的构造。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耦合装置31的构造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在光耦合装置31的内部被安装在引线框32、33的元件安装部32a、33a上的发光元件34 (第1转换元件)和受光元件35 (第2转换元件)的俯视图。光耦合装置31如图3所示具有引线框32 (端子板),其用于对发光元件34进行芯片焊接;引线框33 (端子板),其用于安装受光元件35 ;引线框41,其用于与发光元件34 进行引线接合;引线框42、42,其用于与受光元件35进行引线接合。引线框32、33、41及42由铜、铁、42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其表面被实施了镀覆处理。各个引线框32、33、41及42的被密封在密封树脂40内的部分(内部引线)被实施了包括银或镍(底层)/钯(中间层)/金(上层)这三层的镀覆处理,以提高引线接合性能。 并且,各个引线框32、33、41及42的露出于密封树脂40外部的部分(外部引线)被实施了焊锡镀覆或银(底层)/钯等无铅镀覆(上层)这两层的镀覆处理,以利用焊锡等进行安装。在形成于引线框32的一端的元件安装部3 上,通过芯片焊接安装发光元件34。 发光元件34的芯片焊接面的相反面(上表面)成为光射出面。并且,利用由Au线、Al线或Cu线(一般采用Au线)构成的接合线36,将发光元件34与引线框41的接线部41a之间电连接。发光元件34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元件,主要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例如,
6可以采用 AlGaAs 系的 LED、GaAs/GaAs 系的 LED、GaAlAs/GaAlAs/GaAs 系的 LED 等,但由于发光波长的峰值因材料而异,所以考虑受光元件35的峰值敏感度波长或部件成本来选定合适的元件。在形成于引线框33的一端的元件安装部33a上安装受光元件35。受光元件35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元件,主要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在安装面的相反面(上表面)形成有受光区域。并且,利用由Au线、Al线或Cu线(通常采用Au线)构成的接合线37,将受光元件35的引线接合盘43、44与引线框42、42的接线部42a、4h之间分别电气接线。受光元件35是在基板45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受光单元46而形成的。受光单元46 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区域,即接收光信号而产生光电动势的区域。受光单元46主要由光电二极管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受光元件35成为光电二极管阵列。各个受光单元46具有均勻的面积,并按照固定的间距排列成格子状,各个受光单元46彼此相互串联连接。引线框32、33的各个元件安装部32a、33a都形成为平板状,并且以隔开间隙而邻接的方式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元件安装部32a、33a如图3所示整体上具有椭圆形的轮廓。换言之,通过缝隙对引线框的平板状椭圆形部分进行分割,形成将一方作为元件安装部 32a、将另一方作为元件安装部33a的形状。并且,引线框32、33、41及42都在密封树脂40 的外部弯曲成为适合于安装到印制基板等上的形状。如图2所示,安装在元件安装部3 上的发光元件34和安装在元件安装部33a上的受光元件35被透光性树脂所构成的一次模塑部38 (—次模塑树脂)覆盖。另外,一次模塑部38的表面被折射率比一次模塑部38低的透光性树脂所构成的二次模塑部39 ( 二次模塑树脂)覆盖。在图2中,一次模塑部38只形成于元件安装部32a、33a的上方,但也可以形成于元件安装部32a、33a的下表面侧(例如参照图21)。并且,二次模塑部39在图2中只覆盖一次模塑部38的表面中的元件安装部32a、33a上方,但也可以利用二次模塑部39 覆盖一次模塑部38的下表面。一次模塑部38及二次模塑部39由透明或具有透光性的硅酮树脂或丙烯酸树脂、 尿烷树脂橡胶等形成,在设一次模塑部38的折射率为ni、设二次模塑部39的折射率为no 时,这些折射率通常在下述范围内1. 7 > ni 彡 no > 1. 2。另外,光耦合装置31除了引线框32、33、41及42的端部之外几乎整体被不透明的密封树脂40密封。密封树脂40可以是如黑色树脂那样光吸收性的树脂,也可以是如白色树脂那样光反射性的树脂。并且,如果利用填充了二氧化硅的环氧树脂形成密封树脂40,则保护发光元件34和受光元件35等不受外力或周围环境影响(物理保护、化学保护)的效果提高。另外,有时也在光耦合装置31内安装驱动电路用的IC等。一次模塑部38形成为表面大致呈椭圆面。即,一次模塑部38形成为至少元件安装部32a、33a上方的区域与图4所示的旋转椭圆体大致一致。(X/a)2+(Y/b)2+(Z/c)2 = 1其中,a表示旋转椭圆体的X轴方向的半径,b表示Y轴方向的半径,c表示Z轴方向的半径,设X轴方向为旋转椭圆体的长轴方向(即,a > b,a > c)。在图2所示的光耦合装置31中,使近似一次模塑部38的旋转椭圆体的Y轴朝向与元件安装部3 垂直的方向(S卩,一次模塑部38的高度方向),使X轴朝向与元件安装部32a平行的连接发光元件34和受光元件35的水平方向,使Z轴朝向一次模塑部38的宽度方向。并且,在从上方(Y轴方向)进行观察时,一次模塑部38的中心与旋转椭圆体的中心一致。并且,一次模塑部38的元件安装部32a、33a上方的区域与上述旋转椭圆体的Y > 0 的区域基本一致。这样,如果使连接发光元件34和受光元件35的方向朝向旋转椭圆体的长轴方向,则能够使发光元件34与受光元件35之间的距离变长,提高两个元件34、35之间的绝缘性,而且能够减小从发光元件34朝向受光元件35的光的反射面(一次模塑部38的表面)的曲率。并且,发光元件34的发光中心位于旋转椭圆体的大致X轴上,而且位于相比X轴上的一个焦点Al更远离旋转椭圆体的中心0的一侧。受光元件35的受光区域的中心也位于旋转椭圆体的大致X轴上,而且位于相比X轴上的另一个焦点A2更远离中心0的一侧。 即,如果设旋转椭圆体的X轴上的焦点为Α1(α,0,0)Α2(_α,0,0),则可表示为a = (a2-b2),如果设发光元件34的发光中心的X坐标为Xe ( > 0),设受光元件35的受光区域的中心的X坐标为( < 0),则可表示为-a < Xr < - αα < Xe < a。根据具有这种构造的光耦合装置31,能够利用发光元件34将从引线框32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从发光元件;34射出光信号。从发光元件34射出的光信号L如图 5所示在一次模塑部38与二次模塑部39的界面处进行一次或者多次全反射而入射到受光元件35,被各个受光单元46接收。由受光元件35接收的光信号L通过受光元件35被转换为电信号,转换后的电信号从弓丨线框33输出。在受光元件35中,多个受光单元46串联连接,所以通过各个受光单元46接收光信号而产生光电动势,作为受光元件35全体能够获得较大的光电动势。例如,如果一个受光单元46产生0. 5V 0. 6V的电动势,则受光元件35全体能够获得(0. 5V 0. 6V) X单元数量的电动势。并且,在该光耦合装置31中,使光(光信号)在折射率不同的一次模塑部38与二次模塑部39的界面处进行全反射,从而向受光元件35引导光,由于不像专利文献1那样一次模塑部38的表面采用金属反射膜,所以不存在发光元件34或受光元件35的绝缘性由于金属反射膜而恶化的情况。并且,由于不需要在一次模塑部38的表面设置金属反射膜,所以能够降低光耦合装置31的成本。并且,由于在一次模塑部38与二次模塑部39之间等没有介入无机材料(金属反射膜),所以一次模塑部38与二次模塑部39等不会产生界面剥离,光耦合装置31的可靠性提高。而且,在该光耦合装置31中,尽管不使用金属反射膜,使光在两个模塑部38、39的界面(以下称为反射面47)处进行全反射而引导光,但通过使发光元件34和受光元件35 都位于远离焦点的位置,光不容易从反射面47向外部泄漏,能够提高发光元件34与受光元件35的光耦合效率。关于这一点,使用图6 图8进行说明。
图6表示比较例,其表示在反射面47 (椭圆面)的焦点Al处配置发光元件34的情况下从发光元件34射出的光L的状态的模拟结果。并且,图8(a)是表示在这种状况下位于一次模塑部38的底面的矩形区域48中的照度(受光强度)的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 另外,在该模拟中,设一次模塑部38的折射率为ni = 1. 53,二次模塑部39的折射率为ni =1.31。如图6所示,当在焦点Al处配置发光元件34的情况下,大部分光透射过反射面 47而向外部泄漏,如图8(a)所示,在矩形区域48不会产生照度较高的区域。图7表示在将发光元件34配置在焦点Al外侧(即远离中心0的一侧,不包括焦点Al)的情况下,从发光元件34射出的光L的状态的模拟结果。并且,图8(b)是表示在这种状况下矩形区域48中的照度的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另外,在该模拟中,设一次模塑部 38的折射率为ni = 1. 53,二次模塑部39的折射率为no = 1. 31,把发光元件34的位置设为焦点距离α的1. 8倍的位置(即Xe = 1. 8 α )。在将发光元件34配置在焦点Al外侧的情况下,根据图7所示可知,透过反射面47而向外部泄漏的光减少,如图8(b)所示,在另一个焦点Α2的外侧(即远离中心0的一侧,不包括焦点Α2)产生照度较高的区域。因此,如果将发光元件34配置在一个焦点Al的外侧,并将受光元件35配置在另一个焦点Α2的外侧,则可以在不采用金属反射膜而使光在反射面47处进行全反射而向受光元件35引导光的构造的光耦合装置31,提高光耦合效率。另外,通常受光元件可以在照度较高的区域具有受光区域的一部分,所以即使照度较高的区域在焦点Α2的外侧,配置受光元件的自由度也比较高。但是,此处使用的受光元件35具有将多个受光单元46串联连接形成的构造,在这种构造的受光元件35中,当存在几乎接收不到光的受光单元46时,总体上电动势减小。因此,采用这种受光元件35的光耦合装置31需要将受光元件35配置成为使其受光区域的中心位于焦点Α2的外侧。下面,关于一次模塑部38内的发光元件34及受光元件35的位置与受光元件35 的受光量的关系,说明进行实验的结果。关于在该实验中使用的一次模塑部38,其与二次模塑部39的界面大致是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X轴方向)的半径a为2.0mm(S卩,长轴方向的总长为4. Omm的一次模塑部38)。发光元件34在每次测定时在X轴上改变位置, 使得距椭圆的中心的距离为1.5mm、1.6mm、1.7mm、1.8mm。受光元件35配置在X轴上与发光元件34对称的位置。即,受光元件35隔着椭圆的中心配置在发光元件34的相反侧,而且配置成使其距椭圆的中心的距离与发光元件34相等。另外,如果将发光元件34及受光元件35配置成为距椭圆的中心大于1. 8mm的距离,则每个元件都有一部分溢出到一次模塑部 38的外部而不能进行测定,所以在距椭圆中心的距离大于1. 8mm的位置处不能进行受光量的测定。在测定中采用了发光量为7. 738mff的发光元件34。并且,使发光元件34及受光元件35的位置(距椭圆中心的距离)按照1. 5mm、1. 6mm、1. 7mm、1. 8mm变化,在各种情况下测定受光元件35的受光量。这样测定得到的受光量如下面的表1所示。并且,在表1中,也示出了根据下式计算的传递效率(光耦合效率)的值。传递效率=(受光量/发光量)X 100[% ]表1
9
权利要求
1.一种光耦合装置,其中,把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第1转换元件以及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第2转换元件分别安装在第1端子板及第2端子板的相同朝向的面上,利用具有透光性的一次模塑树脂覆盖所述第1转换元件和所述第2转换元件,利用折射率比所述一次模塑树脂低的二次模塑树脂覆盖所述一次模塑树脂的表面,使从所述第1转换元件发出的光信号在所述一次模塑树脂与所述二次模塑树脂的界面全反射,由此使所述第1转换元件与所述第2转换元件进行光耦合,所述光耦合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模塑树脂的表面形成为椭圆面,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发光中心位于与下述平面相比更远离所述椭圆面的中心的一侧, 该平面通过所述椭圆面的长轴上的一个焦点,与垂直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 转换元件的面并包含所述轴的平面垂直,而且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垂直,所述第2转换元件的受光区域的中心位于与下述平面相比更远离所述椭圆面的中心的一侧,该平面通过所述轴上的另一个焦点,与垂直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并包含所述轴的平面垂直,而且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转换元件及所述第2转换元件分别被安装在所述第1端子板及所述第2端子板的与如下面相对的面上,该面通过所述椭圆面的中心并且平行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是所述椭圆面的长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相对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有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面倾斜。
5.一种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是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第1转换元件安装在第1端子板的上表面,将第2转换元件安装在第2端子板的上表面;向所述第1端子板及第2端子板的上表面提供具有透光性的流动状态的一次模塑树脂,使其覆盖所述第1转换元件及第2转换元件;将所述第1端子板及所述第2端子板上下翻转,使所述一次模塑树脂保持从所述第1 端子板及第2端子板垂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所述一次模塑树脂固化;利用折射率比所述一次模塑树脂低的二次模塑树脂覆盖所述一次模塑树脂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耦合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端子板的安装所述第1转换元件的部分、和所述第2端子板的安装所述第2转换元件的部分总体上形成为椭圆形。
全文摘要
光耦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被反射面反射后由受光元件接收的结构的光耦合装置中,提高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光耦合效率以及绝缘性双方。作为解决手段,利用具有透光性的一次模塑部(38)密封发光元件(34)及受光元件(35),利用折射率比一次模塑部(38)低的二次模塑部(39)覆盖一次模塑部(38)的表面。一次模塑部(38)形成为旋转椭圆体(的一部分)。发光元件(34)位于相比所述旋转椭圆体的长轴方向的一个焦点(A1)更远离旋转椭圆体的中心(O)的一侧。受光元件(35)也位于相比所述旋转椭圆体的长轴方向的另一个焦点(A2)更远离旋转椭圆体的中心(O)的一侧。
文档编号H01L31/12GK102194813SQ20111003601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久保田哲郎 申请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