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成箔的化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924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化成箔的化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用一种化成箔的化成装置。
背景技术
化成箔是制造电解电容器的重要原料,其表面一般有厚度为0.01 μπι-0. Ιμπι的介质氧化膜,主要用于电容器的电介质层,它具有电容量大、可承受工作电场强度高、有自愈能力等优点。化成箔的制造过程分为腐蚀、化成两个阶段。以铝箔为例,腐蚀过程的目的是在铝箔的表面形成大量细微孔洞,提高铝箔的表面积及其静电容量。化成过程是将腐蚀箔在一定温度的电解液中进行预处理、一级化成、二级化成、钝化处理、清洗、烘干等工序,主要目的是在铝箔表面形成一层介质氧化膜,如图1所示,化成过程所需装置包括化循环出口 2、 循环入口 3、循环泵4、成槽体5、机架滚筒9、导电极板10等部件。每个电解槽内共有5块导电极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是连接化成电源的负极,铝箔连接化成电源的正极,在电解槽体内的电解液作用下,铝箔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形成介质氧化膜。由于化成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需要设定在90度以上,且铝箔上施加有大额电流,因此容易造成箔面抖动、断箔等不良现象。铝箔上施加的大额电流还造成铝箔表面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电解液的浓度与温度的均勻性,对生产造成影响。目前国内生产厂家的化成槽循环方式普遍为经过循环泵从化成槽体底部抽取,经过循环管道后直接从化成槽体上部进入化成槽体内,在槽体内部没有安装内循环管道,导致槽体内部电解液的温度不均勻,槽体内部各个高度面上的温差较大,经常达到8°C左右, 容易导致铝箔的耐电压参数值散差变大,经常达到5伏至12伏之间,导致了生产的成本加大。而且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导致铝箔抖动的频率和轻重程度大幅度提高,一般采用降低电解液的温度来处理,但是这样会影响到化成箔的品质。另外还有采取降低电流来处理,但是这样需要降低行车速度,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增加生产的单位成本。现有化成装置的内部结构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1655558U的《化成箔用化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持电解液的浓度与温度的均勻性,以保证金属箔的品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成箔的化成装置,包括化成槽体和循环泵,所述化成槽体内设置有由循环泵驱动的内循环管道,内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电解液均热孔。进一步的是,所述内循环管道由多条在化成槽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水平环形管道以及将这些环形管道连通的连接管道所组成。进一步的是,所述内循环管道以螺旋分布在化成槽体内壁上。[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电解液均热孔为蜂窝状排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更好的保持电解液的浓度与温度的均勻性,使化成槽体内各个高度面的温差降低至rc至;TC之内,槽体内电解液流通的速度加大,化成箔的耐压参数值散差也降至2伏至5伏之间,缩小了铝箔耐压值的散差,有效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和改善,更好的解决了化成箔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箔面抖动和断箔等问题,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图1为现有化成槽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改进后化成槽体实施例1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3为化成槽体内循环管道安装示意图;图4为内循环管道主视图。图5为改进后化成槽体实施例2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中标记为铝箔1、循环出口 2、循环入口 3、循环泵4、化成槽体5、内循环管道6、 电解液均热孔7、连接管道8、机架滚筒9、导电极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化成箔的化成装置,一种化成箔的化成装置,包括化成槽体5和循环泵4,所述化成槽体5内设置有由循环泵4驱动的内循环管道6,内循环管道6 上设置有电解液均热孔7。目前常见的化成箔分为铝箔、钽箔等,其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以其中经济实用、应用广泛的铝箔1为例。如图1所示,现有化成槽体5内部无内循环管道6,铝箔1上施加的大额电流造成其表面产生大量的热量,虽然化成槽体5的循环出口 2及循环入口 3使电解液有一定的流通性,但由于上下的高度距离较大,其间的电解液流通性差,处于其中的铝箔1周围的电解液的浓度与温度的均勻性受到影响,这将对铝箔1的品质造成影响,严重的将导致铝箔参数不合格。原有的循环出入口无法起到使电解液浓度、温度均勻的作用。实施例1如图3所示,所述内循环管道6由多条在化成槽体5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水平环形管道以及将这些环形管道连通的连接管道8所组成。作为优选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管道6设置的化成槽体5内壁高度方向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位置处。内循环管道6之间由连接管道8连通。连接管道8可以为一条,在该连接管道8上设置有与内循环管道6相通的连接口,使内循环管道6与该连接管道8连通;连接管道8还可以设置为多条,分别与内循环管道6相连通,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循环泵4的个数,本实用新型选用一条连接管道8。这样的设置将增加化成槽体5的电解液的流通性,使浓度与温度更加均勻,更有利于保证铝箔的品质。如图4所示,化成槽体5内的内循环管道6上的电解液均热孔7的排列方式,从保持化成槽体5内的电解液流通性考虑,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电解液均热孔(9) 为蜂窝状排列。该电解液均热孔7交错排列,相邻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电解液均热孔7呈等腰三角形排列。单位面积内电解液均热孔7的数量增多,更有利于电解液的温度和浓度的均勻性。化成槽体5内的内循环管道6上的电解液均热孔7直径为1. OCM至2. OCM之间,其具体孔径依据化成槽体5的体积和循环泵4的流量而定。如图2所示,该化成箔的化成装置工作时铝箔1在化成槽体5的电解液中运动, 循环泵4为整个电解液在化成槽体5内的循环提供动力,电解液在循环泵4的动力作用下, 通过循环入口 3经过连接管道8进入各个高度层的内循环管道6,快速流过整个化成槽体 5,并通过电解液均热孔7向化成槽体5腔体内喷出,大大改善了化成槽体内电解液的流通性,使铝箔周围的电解液的浓度与温度更加均勻,更有利于保证铝箔的品质。实施例2如图5所示,所述内循环管道6还可以螺旋分布在化成槽体5内壁上。电解液在循环泵4的动力作用下,使电解液从循环入口 3进入内循环管道6,快速流过整个化成槽体 5,并通过电解液均热孔7向化成槽体5腔体内喷出。通过上述改进,更好的保持电解液的浓度与温度的均勻性,使化成槽体5内各个高度面的温差降低至l°c至;TC之内,化成槽体5内电解液流通的速度加大,化成箔的耐压参数值散差也降至2伏至5伏之间,缩小了铝箔耐压值的散差,铝箔的电性能参数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和改善,更好的解决了化成箔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箔面抖动和断箔等问题,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化成箔的化成装置,包括化成槽体( 和循环泵G),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槽体(6)内设置有由循环泵(4)驱动的内循环管道(6),内循环管道(6)上设置有电解液均热孔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箔的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管道(6)由多条在化成槽体(5)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水平环形管道以及将这些环形管道连通的连接管道⑶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箔的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管道(6)以螺旋分布在化成槽体(5)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箔的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均热孔(7)为蜂窝状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用一种化成箔的化成装置。该化成箔的化成装置,包括化成槽体和循环泵,所述化成槽体内设置有由循环泵驱动的内循环管道,内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电解液均热孔,所述内循环管道由多条在化成槽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水平环形管道以及将这些环形管道连通的连接管道所组成,所述电解液均热孔为蜂窝状排列。该化成箔用化成装置缩小了化成槽体各高度层之间的温度差和铝箔耐压值的散差,可以保持电解液的浓度与温度的均匀性,以保证金属箔的品质。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G13/00GK202003850SQ20112014376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于景亮, 覃昌林, 高俊 申请人:四川立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