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带隔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711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带隔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带隔直器,适用于微波仪表的输入输出保护。
背景技术
目前,隔直器一般采用电容隔直的模式,但由于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电容隔直器的损耗也随之增大,在15GHz时插入损耗就有1 2dB ;且现有隔直器的耐压值一般为50V 左右,当电路中直流电压过大时,有可能造成隔直电容被击穿从而导致仪器仪表损坏。
发明内容为了保护微波仪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带隔直器,解决现有隔直器耐压值不高的问题,具有成本低、频带宽、插损小、驻波低的特点。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微带隔直器,包括盖板、屏蔽腔、微带印制板和SMA连接器,其中所述微带印制板安装在屏蔽腔的底部,所述SMA连接器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屏蔽腔的两端,所述SMA连接器的探针与微带印制板的印制线相连,所述盖板安装在屏蔽腔的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微带印制板上设置有相互串联的两个微带电容,该两个微带电容之间并联有短接线,该短接线通过接地孔接地。微带电容通过微带耦合线实现微波信号的传输,输入与输出端物理隔断,因此单个微带电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耐压值。同时,为了保证隔直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采用两个微带电容串联的结构,在两个微带电容中间再并联一段对直流短路而对微波信号开路的短接线到地(接地孔),只要有任何一个微带电容被过高的直流电压击穿,直流电压就会对地短路,因此即便有过高的直流电压输入,也能够保证微波仪表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耐压值高、频带宽、插损小、驻波低等优点,可以用于微波仪表的输入、输出端保护仪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带隔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盖板,2为屏蔽腔,3为微带印制板、4为SMA连接器,5为微带电容,6为短接线,7为接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带隔直器包括盖板1、屏蔽腔2、微带印制板3和SMA连接器 4,其中所述微带印制板3安装在屏蔽腔2的底部,所述SMA连接器4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屏蔽腔2的两端,所述SMA连接器4的探针与微带印制板3的印制线相连,所述盖板1安装在屏蔽腔2的上部。[001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两个微带电容5串联的结构,在两个微带电容5中间再并联一段对直流短路而对微波信号开路的短接线6到接地孔7,从而实现接地。只要有任何一个微带电容5被过高的直流电压击穿,直流电压就会对地短路,因此即便有过高的直流电压输入,也能够保证微波仪表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耐压值高、频带宽、插损小、驻波低等优点,已在多个型号的微波仪表上得到了运用。运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微波仪表被直流电压损坏,微波仪表被直流电压损坏的故障率由原先的10%降到0%。
权利要求1.一种微带隔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屏蔽腔(2)、微带印制板(3)和SMA连接器(4),其中所述微带印制板(3)安装在屏蔽腔(2)的底部,所述SMA连接器(4)为两个, 分别安装在屏蔽腔(2)的两端,所述SMA连接器(4)的探针与微带印制板(3)的印制线相连,所述盖板(1)安装在屏蔽腔(2)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隔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印制板(3)上设置有相互串联的两个微带电容(5),该两个微带电容(5)之间并联有短接线(6),该短接线(6)通过接地孔(7)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带隔直器,包括盖板(1)、屏蔽腔(2)、微带印制板(3)和SMA连接器(4),其中所述微带印制板(3)安装在屏蔽腔(2)的底部,所述SMA连接器(4)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屏蔽腔(2)的两端,所述SMA连接器(4)的探针与微带印制板(3)的印制线相连,所述盖板(1)安装在屏蔽腔(2)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耐压值高、频带宽、插损小、驻波低等优点,可以用于微波仪表的输入、输出端保护仪表。
文档编号H01P5/00GK202231130SQ20112037837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姜典彬, 孙德同 申请人: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