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29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公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应用于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和信号传输。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201020255176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刺破式电连接器,其包括开设有容置区的基座、插设于容置区的塑胶主体、用于刺破导线外皮并与导线电连接的连线端子、用于连接电路板的导电 端子,连线端子设于塑胶主体并与导电端子触接,塑胶主体延设有引导部,引导部开设有与导线外径匹配的线槽。该刺破式电连接器从结构上可以分成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两部分,母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和基座,母连接器一般与电路板连接,公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和连线端子,公连接器一般与导线连接,公连接器插入母连接器中,通过导电端子与连线端子的触接,实现导线与电路板的电气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这种刺破式电连接器存在如下问题(1)连线端子与塑胶主体连接不够稳固,连线端子可能发生相对塑胶主体滑动的情况,当发生这种滑动时,连线端子与导电端子或导线线芯的连接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接触不良,从而使得导电端子与导线之间传输的信号出现间歇性中断,严重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长时间使用后连线端子的表面被氧化,或公连接器频繁插拔,或在温度频繁变化的环境致使热胀冷缩频繁变化,这些情况下,接触不良的问题更加明显。(2)现有技术的连线端子包括前卡线部、后卡线部、夹持部和直线状的主体,前卡线部、后卡线部固定于直线状的主体的一面,夹持部固定于直线状的主体的另一面;当导电端子插入连线端子的夹持部时,推力会沿着直线状的主体的前部传递到后部,这可能使连线端子后部与导线线芯产生相对运动,影响连线端子后部与导线线芯的连接,从而增大了接触不良的概率;而拉动与连线端子后部连接的导线时,拉力会沿着直线状的主体的后部传递到前部,这可能使连线端子前部与导电端子产生相对运动,影响连线端子前部与导电端子的连接,从而增大了接触不良的概率;对插过程及拉扯导线过程较容易出现接触不良。(3)连线端子与导线线芯通过刺破方式连接,当导线被外力反复拉扯时,导线线芯与前卡线部、后卡线部将产生相对运动,导致连线端子与导线线芯接触不良。(4)导线与连线端子的连接处暴露在外,该连接处容易与外界导体接触而发生故障,而当导线向上弯折时,该连接处容易产生松动,从而导致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公头连接器,其连线端子与橡胶主体、导电端子、导线线芯连接稳固,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公头连接器的连线端子与橡胶主体、导电端子、导线线芯连接稳固,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一种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包括橡胶主体、连线端子和压线盖,连线端子包括弯折成z形的端子主体,z形的端子主体的两个弯折处均呈90度角,端子主体的前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连接弹片,连接弹片的下部向内弯折形成夹持部,连接弹片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片卡凸,端子主体的后部为焊接部,端子主体的后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固定档片,固定档片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档片卡凸,端子主体与固定档片两侧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定位缺口,橡胶主体开设有容置槽,连线端子嵌入容置槽,容置槽前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弹片卡凸对应的 弹片卡槽,连接弹片伸入容置槽的前部,弹片卡凸卡入弹片卡槽,两个连接弹片的外侧面分别与容置槽的槽壁抵触,容置槽后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定位缺口对应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卡入定位缺口,容置槽的后部向下延伸有与固定档片匹配的固定槽,固定槽的槽壁设置有与档片卡凸对应的档片卡槽,固定档片嵌入固定槽,档片卡凸卡入档片卡槽,压线盖固设在橡胶主体的上面,压线盖覆盖端子主体的后部。其中,容置槽的前部宽度比后部宽度大,端子主体前部的宽度略大于容置槽前部的宽度,端子主体后部的宽度略大于容置槽后部的宽度。其中,夹持部呈弧形,弧形凸面向内;夹持部的上端与端子主体后部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其中,连接弹片的中部略微张开。其中,定位缺口呈半圆形,定位凸块呈半圆形。其中,焊接部开设有纵向的凹槽。其中,橡胶主体后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导线槽,压线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导线槽,下导线槽与上导线槽构成导线孔。其中,压线盖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出卡勾,橡胶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勾槽,卡勾嵌入勾槽。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母头连接器,还包括上述公头连接器,母头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和开设有容置区的基座,导电端子与基座插接,容置区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导槽,橡胶主体前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块,橡胶主体前部插入容置区,导块嵌入导槽,导电端子穿入容置槽并与连接弹片触接。其中,橡胶主体的下表面与基座的下表面平齐,压线盖的上表面与基座的上表面平齐,压线盖的两外侧面分别与橡胶主体的两外侧面平齐,压线盖的后端面与橡胶主体的后端面平齐,压线盖的前端面与基座的后端面抵触。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连线端子的端子主体弯折成z形,端子主体的两个弯折处均呈90度角,当导电端子插入连线端子的夹持部时,端子主体的两个弯折处起到缓冲作用,将推力消除,推力不会传递到端子主体的后部,避免影响端子主体的后部与导线线芯的连接;当拉动与连线端子的后部连接的导线时,端子主体的两个弯折处起到缓冲作用,将拉力消除,拉力不会传递到端子主体的前部,避免影响端子主体的前部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弯折成z形的端子主体对外力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保证连线端子与导电端子、导线线芯连接稳固,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端子主体的前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连接弹片,连接弹片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片卡凸,橡胶主体开设有容置槽,连线端子嵌入容置槽,容置槽前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弹片卡凸对应的弹片卡槽,连接弹片伸入容置槽的前部,弹片卡凸卡入弹片卡槽,两个连接弹片的外侧面分别与容置槽的槽壁抵触。以端子主体的长度方向为纵向,端子主体的宽度方向为横向,端子主体的前部成型有两块连接弹片,每块连接弹片的具有两个弹片卡凸,共有四个弹片卡凸与对应的四个弹片卡槽卡接,端子主体的前部不会相对橡胶主体前后滑动,保证纵向连接牢固,且两个连接弹片的外侧面与容置槽的槽壁抵触,端子主体的前部不会相 对橡胶主体左右滑动,保证横向连接牢固;这种结构使得端子主体的前部与橡胶主体连接非常稳固,不受纵向力和横向力的影响。端子主体的后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固定档片,固定档片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档片卡凸,端子主体与固定档片两侧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定位缺口,容置槽后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定位缺口对应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卡入定位缺口,容置槽的后部向下延伸有与固定档片匹配的固定槽,固定槽的槽壁设置有与档片卡凸对应的档片卡槽,固定档片嵌入固定槽,档片卡凸卡入档片卡槽。端子主体的后部成型有两块固定档片,每块固定档片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档片卡凸,共有四个档片卡凸与对应的四个弹片档片卡槽卡接,保证纵向连接牢固,端子主体的后部不会相对橡胶主体前后滑动,且端子主体的后部的每次连接处开设有两个定位缺口,共有四个定位缺口与对应的四个定位凸块卡接,端子主体的后部不会相对橡胶主体左右滑动,保证横向连接牢固,这种结构使得端子主体的后部与橡胶主体连接非常稳固,不受纵向力和横向力的影响。端子主体与橡胶主体连接稳固,连线端子不会相对塑胶主体滑动,保证连线端子与导电端子、导线线芯连接稳固,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技术长时间使用连线端子的表面被氧化后,或频繁插拔,或在温度频繁变化的环境致使热胀冷缩频繁变化,因为端子主体与橡胶主体的连接足够稳固,故不会出现连线端子与导电端子或导线线芯的接触不良,不会出现信号间歇性中断。端子主体的后部为焊接部,端子主体的后部与导线线芯直接焊接,端子主体的后部与导线线芯连接稳固。压线盖固设在橡胶主体的上面,压线盖覆盖端子主体的后部,避免导线与连线端子的连接处暴露在外而发生故障,且压线盖压住导线与连线端子连接的一端,导线向上弯折时,连接处不会松动,避免接触不良。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公头连接器,其连线端子与橡胶主体、导电端子、导线线芯连接稳固,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母头连接器包括母头连接器和上述公头连接器,公头连接器的连线端子与橡胶主体、导电端子、导线线芯连接稳固,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公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主体第一位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主体第二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主体第三位置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主体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盖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线端子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线端子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线端子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线端子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母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0-橡胶主体;11-连线端子;12-压线盖;13-端子主体;14-连接弹片;15_夹持部;16_弹片卡凸;17_固定档片;18_档片卡凸;19_定位缺口 ;20_弹片卡槽;21_定位凸块;22_固定槽;23_档片卡槽;24_下导线槽;25_上导线槽;26_卡勾;27_勾槽;28_导块;30-基座;31_导电端子;32_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见图I至图11,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包括橡胶主体10、连线端子11和压线盖12,连线端子11包括弯折成z形的端子主体13,z形的端子主体13的两个弯折处均呈90度角,端子主体13的前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连接弹片14,连接弹片14的下部向内弯折形成夹持部15,连接弹片14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片卡凸16,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为焊接部,端子主体13的后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固定档片17,固定档片17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档片卡凸18,端子主体13与固定档片17两侧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定位缺口 19,橡胶主体10开设有容置槽,连线端子11嵌入容置槽,容置槽前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弹片卡凸16对应的弹片卡槽20,连接弹片14伸入容置槽的前部,弹片卡凸16卡入弹片卡槽20,两个连接弹片14的外侧面分别与容置槽的槽壁抵触,容置槽后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定位缺口 19对应的定位凸块21,定位凸块21卡入定位缺口 19,容置槽的后部向下延伸有与固定档片17匹配的固定槽22,固定槽22的槽壁设置有与档片卡凸18对应的档片卡槽23,固定档片17嵌入固定槽22,档片卡凸18卡入档片卡槽23,压线盖12固设在橡胶主体10的上面,压线盖12覆盖端子主体13的后部。本实施例的“上”、“下”方位以图2为参考方向,橡胶主体10为“下”,压线盖12为“上”;以橡胶主体10插入基座30的一端为“前”。本实用新型的连线端子11的端子主体13弯折成z形,端子主体13的两个弯折处均呈90度角,当导电端子31插入连线端子11的夹持部15时,端子主体13的两个呈90度角的弯折处起到缓冲作用,将推力消除,推力不会传递到端子主体13的后部,避免影响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与导线线芯的连接;当拉动与连线端子11的后部连接的导线时,端子主体13的两个弯折处起到缓冲作用,将拉力消除,拉力不会传递到端子主体13的前部,避免影响端子主体13的前部与导电端子31的连接;弯折成z形的端子主体13对外力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保证连线端子11与导电端子31、导线线芯连接稳固,公头连接器与母头连接器的对插过程及拉扯导线过程不会出现接触不良,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端子主体13的前部的两 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连接弹片14,连接弹片14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片卡凸16,橡胶主体10开设有容置槽,连线端子11嵌入容置槽,容置槽前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弹片卡凸16对应的弹片卡槽20,连接弹片14伸入容置槽的前部,弹片卡凸16卡入弹片卡槽20,两个连接弹片14的外侧面分别与容置槽的槽壁抵触。以端子主体13的长度方向为纵向,端子主体13的宽度方向为横向,端子主体13的前部成型有两块连接弹片14,每块连接弹片14具有两个弹片卡凸16,如图所示,每个端子主体13共有四个弹片卡凸16与对应的四个弹片卡槽20卡接,端子主体13的前部不会相对橡胶主体10前后滑动,保证纵向连接牢固,且两个连接弹片14的外侧面与容置槽的槽壁抵触,端子主体13的前部不会相对橡胶主体10左右滑动,保证横向连接牢固;这种结构使得端子主体13的前部与橡胶主体10连接非常稳固,不受纵向力和横向力的影响。端子主体13的后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固定档片17,固定档片17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档片卡凸18,端子主体13与固定档片17两侧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定位缺口 19,容置槽后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定位缺口 19对应的定位凸块21,定位凸块21卡入定位缺口19,容置槽的后部向下延伸有与固定档片17匹配的固定槽22,固定槽22的槽壁设置有与档片卡凸18对应的档片卡槽23,固定档片17嵌入固定槽22,档片卡凸18卡入档片卡槽23。端子主体13的后部成型有两块固定档片17,每块固定档片17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档片卡凸18,如图所示,每个端子主体13共有四个档片卡凸18与对应的四个弹片档片卡槽23卡接,保证纵向连接牢固,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不会相对橡胶主体10前后滑动,且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与每个固定档片17连接处开设有两个定位缺口 19,如图所示,共有四个定位缺口 19与对应的四个定位凸块21卡接,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不会相对橡胶主体10左右滑动,保证横向连接牢固,这种结构使得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与橡胶主体10连接非常稳固,不受纵向力和横向力的影响。连线端子11与橡胶主体10连接稳固,连线端子11不会相对塑胶主体滑动,保证连线端子11与导电端子31、导线线芯连接稳固,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即使长时间使用连线端子11表面被氧化,或频繁插拔,或在温度频繁变化的环境致使热胀冷缩频繁变化,因为端子主体13与橡胶主体10的连接足够稳固,故不会出现连线端子11与导电端子31或导线线芯的接触不良,不会出现信号间歇性中断。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为焊接部,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与导线线芯直接焊接,端子主体13的后部与导线线芯连接稳固。压线盖12固设在橡胶主体10的上面,压线盖12覆盖端子主体13的后部,避免导线与连线端子11的连接处暴露在外而发生故障,且压线盖12压住导线与连线端子11连接的一端,导线向上弯折时,连接处不会松动,避免接触不良。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公头连接器,其连线端子11与橡胶主体10、导电端子31、导线线芯连接稳固,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前述中可以看出,整个连线端子11 一体成型,可减少加工工序,提高连线端子11的机械强度。本实施例中,共有5个连线端子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线端子11可以为其它数量。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容置槽的前部宽度比后部宽度大,端子主体13前部的宽度略大于容置槽前部的宽度,当连线端子11嵌入容置槽时,可以产生过盈配合的效果,使得端子主体13前部与橡胶主体10连接更加稳固;端子主体13后部的宽度略大于容置槽后部的宽度,当连线端子11嵌入容置槽时,可以产生过盈配合的效果,使得端子主体13后部与橡胶主体10连接更加稳固。“略大于”目的是实现过盈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在此的含义是明确的。 夹持部15呈弧形,弧形凸面向内,弧形的夹持部15具有更好的弹性,利于导电端子31插入,弧形凸面向内,利于弧形面与导电端子31充分接触。夹持部15的上端与端子主体13后部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有利于保持前后的受力平衡。连接弹片14的中部略微张开;当连线端子11嵌入容置槽时,容置槽的槽壁将抵压连接弹片14的中部,中部略微张开有利于连接弹片14的侧面与槽壁的接触。“略微张开”目的是稍向外张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被槽壁压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在此的含义是明确的。定位缺口 19呈半圆形,定位凸块21呈半圆形,有利于定位凸块21平滑地卡入定位缺口 19。焊接部开设有纵向的凹槽;凹槽可对导线线芯进行定位,防止焊锡从焊接部的侧沿溢出。橡胶主体10后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导线槽24,压线盖12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导线槽25,下导线槽24与上导线槽25构成导线孔。设置导线孔可更好压住并固定导线,导线穿过导线孔与焊接部焊接。压线盖12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出卡勾26,橡胶主体10的两侧均设置有勾槽27,卡勾26嵌入勾槽27。这种结构装卸方便,安装时,压线盖12从上往下移动,直到卡勾26嵌入勾槽27,而拆卸时,撬起卡勾26,即可取下压线盖12。实施例2。见图I至图13,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母头连接器,还包括实施例I的公头连接器,母头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31和开设有容置区的基座30,导电端子31与基座30插接,容置区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导槽32,橡胶主体10前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块28,橡胶主体10前部插入容置区,导块28嵌入导槽32,导电端子31穿入容置槽并与连接弹片14触接。使用时,母连接器一般与电路板连接,而公连接器一般与导线线芯连接,公连接器插入母连接器中,通过导电端子31与连线端子11的触接,从而实现导线与电路板的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橡胶主体10的下表面与基座30的下表面平齐,压线盖12的上表面与基座30的上表面平齐,压线盖12的两外侧面分别与橡胶主体10的两外侧面平齐,压线盖12的后端面与橡胶主体10的后端面平齐,压线盖12的前端面与基座30的后端面抵触。这种结构使得压线盖12、橡胶主体10、基座30浑然一体,不仅连接稳固,而且美观大方。本实用新型的母头连接器包括母头连接器和实施例I的公头连接器,公头连接器的连线端子11与橡胶主体10、导电端子31、导线线芯连接稳固,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主体、连线端子和压线盖,连线端子包括弯折成Z形的端子主体,Z形的端子主体的两个弯折处均呈90度角,端子主体的前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连接弾片,连接弾片的下部向内弯折形成夹持部,连接弾片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弾片卡凸,端子主体的后部为焊接部,端子主体的后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固定档片,固定档片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档片卡凸,端子主体与固定档片两侧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定位缺ロ,橡胶主体开设有容置槽,连线端子嵌入容置槽,容置槽前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弾片卡凸对应的弹片卡槽,连接弾片伸入容置槽的前部,弾片卡凸卡入弾片卡槽,两个连接弾片的外侧面分别与容置槽的槽壁抵触,容置槽后部的槽壁设置有与定位缺ロ对应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卡入定位缺ロ,容置槽的后部向下延伸有与固定档片匹配的固定槽,固定槽的槽壁设置有与档片卡凸对应的档片卡槽,固定档片嵌入固定槽,档片卡凸卡入档片卡槽,压线盖固设在橡胶主体的上面,压线盖覆盖端子主体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前部宽度比后部宽度大,所述端子主体前部的宽度略大于容置槽前部的宽度,端子主体后部的宽度略大于容置槽后部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呈弧形,弧形凸面向内;夹持部的上端与所述端子主体后部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弾片的中部略微张开。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缺ロ呈半圆形,所述定位凸块呈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开设有纵向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体后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导线槽,所述压线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导线槽,下导线槽与上导线槽构成导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盖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出卡勾,所述橡胶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勾槽,卡勾嵌入勾槽。
9.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I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公头连接器,母头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和开设有容置区的基座,导电端子与基座插接,容置区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导槽,所述橡胶主体前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块,橡胶主体前部插入容置区,导块嵌入导槽,导电端子穿入所述容置槽并与所述连接弾片触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压线盖的上表面与基座的上表面平齐,压线盖的两外侧面分别与橡胶主体的两外侧面平齐,压线盖的后端面与橡胶主体的后端面平齐,压线盖的前端面与基座的后端面抵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公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公头连接器包括橡胶主体、连线端子和压线盖,连线端子包括弯折成z形的端子主体,端子主体的前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连接弹片,端子主体的后部的两侧均向下冲压成型有固定档片,固定档片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档片卡凸,端子主体与固定档片两侧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定位缺口,橡胶主体开设有容置槽,连线端子嵌入容置槽,连接弹片伸入容置槽的前部,弹片卡凸卡入弹片卡槽,两个连接弹片的外侧面分别与容置槽的槽壁抵触,固定档片嵌入固定槽,档片卡凸卡入档片卡槽,压线盖固设在橡胶主体的上面,压线盖覆盖端子主体的后部;本技术方案的公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连接稳固,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373728SQ2011205083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黄雪林 申请人: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