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539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充分已知同类型的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在转换变压器,特别是可调变压器上使用,并且用于在连接在电源电压转换器上的变压器的不同的绕组抽头之间的无功率的(也就是说无电压或无电流的)转换。这种类型的开关装置基本上包括多个围绕中央的中心纵轴线圆形地设置的接触杆和中央的、可转动地支承的开关轴,接触结构固定在所述开关轴上。接触结构用于两个彼此优选相邻的接触杆的电触点接通,以便因此实现与开关装置相连的变压器的限定的变压比。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接触结构具有滚子触点,也就是说,与接触杆连接的接触元件构成为滚轮形的或辊形的,并且可转动地支承在接触结构中。在开关装置从第一开关位置转换到第二开关位置上时,通过滚子触点相对于接触杆的的摩擦导致滚子触点的转动运动,以至于滚子触点在圆周面上在接触杆上滚动。这种类型的滚子触点的缺点的是,由于滚子触点在固定的接触杆上的滚动在那里产生的剩余物(例如在电学上是恶劣的或不能导电的碳状残余物或分隔层)由于在接触杆或滚子触点上的滚动运动而被压实,并且因此使电接触越来越差。提高的接触电阻导致接触面的增长的加热,并且因此导致触点寿命的减少或整个开关装置的寿命的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由此出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在转换过程中导致触点的自清洁,并且可简单地安装。所述目的通过具有以下特征的用于变压器的开关装置得以实现,即用于变压器的开关装置,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间隔一定距离的并且围绕中心纵轴线圆形地设置的接触杆;沿着所述中心纵轴线延伸的并且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线可转动地支承的开关轴;和在所述开关轴上固定的、具有多个接触元件的接触结构,所述接触元件相对于所述开关轴至少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并且所述接触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接触杆的接触面,所述接触元件的接触面具有至少一个中心区域和在两侧与所述中心区域连接的各边缘区域,所述接触面成型为使得在所述中心区域中所述接触面到中心纵轴线的径向距离小于在各边缘区域中所述接触面到中心纵轴线的径向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观点在于,接触元件的接触面至少具有中心区域和在两侧与所述中心区域连接的边缘区域,它们成形为,使得在接触元件的中心区域中接触面与中心纵轴线的径向距离小于在边缘区域中接触面与中心纵轴线的径向距离。通过接触面与接触结构的转动点(更确切地说是中心纵轴线)的径向距离的减小,在各接触位置之间的区域中针对性地设有凹槽。借助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各接触位置之间设置的凹槽可实现中间开关位置,在所述中间开关位置中,所述凹槽与接触杆在径向上对置,并且接触元件与相邻的接触杆不产生接触。在所述中间开关位置中,开关轴能够与接触结构一起轴向进入到在圆形设置的各接触杆之间的间隙中。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和移除开关轴连同接触结构。优选地,在优选构成为拱形下凹或平坦的中心区域的凹槽上在两侧上分别连接有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拱形向外凸出。已述的和在其它下述的拱形部说明总是与中心纵轴线有关,带有接触结构的开关轴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拱形凸出的中间区域具有拱形部最高处,所述拱形部最高处到中心纵轴线的距离大于在中心区域纵的接触面到中心纵轴线的距离,以至于中心区域在侧 向上通过邻接的中间区域的拱形部最高处限定。第一边缘区域部段优选分别朝向外与中间区域连接,所述第一边缘部段是平坦的或相对于中心纵轴线拱形下凹的。优选的是,第一边缘区域部段构成为圆弧形的。在开关位置中,接触杆分别紧贴在所述第一边缘区域部段上。在开关位置中,中间区域的拱形部最高处至少部分地位于在电触点接通的各接触杆之间的间隙中。在将接触结构从开关位置中向外转出时,接触杆的接触面在中间区域的拱形部最高处上的沿转动方向的滑动是必要的。这导致了接触结构相对于接触杆的改进的夹紧,以至于只有在将能够相对于开关轴有弹性地径向移动地设置的接触元件沿中心纵轴线的方向挤压后,接触杆才能够从中间区域的拱形部最高处滑过,并且因此离开所述开关位置。因此,通过中间区域的伸入电触点接通的各接触杆之间的间隙中的拱形部最高处一方面防止了接触结构从开关位置中不希望的转动,另一方面实现了接触结构在各个开关位置中的自调节。此外,通过接触元件的接触面在接触杆上的滑动运动,在将接触结构从各个开关位置中转出时产生摩擦,所述摩擦导致接触元件的接触面或与接触杆的与所述接触面作用连接的外表面区域的自清洁。第二拱形凸出的边缘区域部段优选连接在第一边缘区域部段上。所述第二边缘区域部段同样能够具有拱形部最高处,所述拱形部最高处与中间区域的拱形部最高处一起限定第一边缘区域部段。特别是在下凹构成的第一边缘区域部段中,在那里构成在中间区域和第二边缘区域部段之间的凹槽,所述凹槽抵抗接触结构从各个开关位置中的转出。此外,优选能够在第一和/或第二边缘区域部段上设有可转动地支承的滚子,所述滚子在圆周侧上相对于各个边缘区域部段突出。通过所述滚子,在将接触结构转入开关位置或从开关位置转出时实现减小所使用的扭矩,因为在在接触杆上的滑动运动后,所述滚子相对于所述接触杆实现贴靠,并且借助于相应的滚子沿着接触杆滚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设有与开关轴连接的壳体,接触结构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中。接触结构的接触元件实现为接触片组,并且可单独地有弹性地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优选的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构成为压力弹簧,并且造成接触元件在接触杆上的径向向外作用的挤压力。通过接触元件的可单独移动性,即使在接触杆或接触元件的提高的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例如通过磨损确保电触点接通,因为各个接触元件能够适配于表面结构。在此总是确保,每个接触元件总是借助至少两个接触点相对于各接触杆紧贴。所述接触元件优选分别具有用于将接触元件可移动地固定在壳体中的至少两个长形孔,其中,通过所述长形孔限定用于接触元件的移动范围。在占据用于两个相邻的接触杆电触点接通的开关位置时,所述接触元件被至少部分地推回所述壳体内。在接触结构定位在中间开关位置中时,所述接触元件从所述壳体中最大程度地抽出,并且由所述长形孔限定地与接触杆保持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中间开关位置时中心区域与接触杆相对置。特别优选的是,所述接触元件构成为滑动接触元件或滑动接触片。所述滑动接触元件的特点特别在于接触面的连续延伸,以至于在接触结构相对于接触杆转动时,接触元件在接触杆上进行滑动运动,并且因此实现接触面的清洁。

下面借助于与附图相关联的实施例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图I示例地示出这种类型的开关装 置的示意的侧视图;图2示例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示例地示出在中间开关位置中的根据图2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图4示例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示例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的接触结构的侧视剖视图;并且图6示例地示出图5中的接触结构沿着剖切线A-A的剖视图;图7示例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示例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设置在边缘侧上的滚子的开关装置的俯视图;图9示例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设置在中心和边缘侧上的滚子的开关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借助附图标记I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I能够特别是在用于改变变压器的变压比的转换器中使用。所述开关装置I主要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间隔一定距离的和圆形地围绕中心纵轴线MLA设置的接触杆2,所述接触杆引导穿过两个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保持环(KMfigringe) 8,并且通过所述保持环被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中。同样通过所述保持环8保持或引导的是开关轴3,所述开关轴沿着所述中心纵轴线MLA延伸,并且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线可转动地优选支承在保持环8中的至少一个保持环。在两个保持环8之间的区域中设有具有多个接触元件5的接触结构4,所述接触结构与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线MLA可转动地支承的开关轴3连接。所述接触元件5能够沿径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开关轴3移动,并且构成用于与两个彼此相邻的接触杆2的电触点接通。所述接触元件5特别是能够弹簧加载地移动,并且通过相对于中心纵轴线MLA径向向外推进的位置中的压力弹簧被朝接触杆2的方向挤压地保持。在实施例中示出的开关装置I包括六个接触杆2。因此,接触结构4能够通过开关轴3围绕中心纵轴线MLA的转动具有六个不同的开关位置,其中,通过开关装置I的不同的开关位置可调节与开关装置I连接的变压器的不同的变压比。根据本实用新型,接触元件5的朝向接触杆2的接触面6这样地成型,使得在接触元件5的中心区域6. I中接触面6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Cl1小于在两侧与中心区域6.1连接的边缘区域6.3、6.3’、6.4、6.4’中的径向距离d3、d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中心区域6. I和边缘区域6. 3,6. 3,、6. 4,6. 4,之间还设有中间区域6. 2,6. 2’,所述中间区域形成所述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在图2和3中分别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可借助于所述开关轴3转动的接触结构4,其中,图2示出定位在开关位置中的接触结构4,在所述开关位置中,两个接触杆2通过所述接触结构4导电地相互连接,并且图3示出在两个可能的开关位置之间的中间开关位置,在所述中间开关位置中接触结构4相对于接触杆2断开,也就是说接触元件5的接触面6不紧贴在一个或多个接触杆2上。接触结构4构成为与对称轴线SA对称的,更确切地说,优选构成为镜像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对称轴线SA延伸穿过中心纵轴线MLA以及中心区域6. I。在开关位置中,也就是说相邻的接触杆2通过开关装置4导电地相互连接,对称轴线SA将在两个接触杆2之间的间隙9大约分为几乎相同的两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接触面6的围绕所述对称轴线SA的中心区域6. I是下凹拱形的。所述拱形说明与所有其它拱形说明一样与开关装置I的中心纵轴线MLA有关。通过所述下凹的拱形部在中心区域6. I中构成凹槽,在所述凹槽的最低处存在在中心纵轴线 MLA和接触元件5的接触面6之间的径向距离Cl1,所述径向距离Cl1小于分别在两侧与中心区域6. I连接的中间区域6. 2,6. 2’之间的径向距离d2以及第一或第二边缘区域6. 3,6. 3’、6. 4,6. 4,之间的径向距离d3、d4。由于接触元件5的可移动性,径向距离C^dydpd4相对于沿着中心纵轴线MLA延伸的开关轴3是可变的。但是,各个接触元件5相对于开关轴3的单个的移动受到接触元件5的所有距离屯、d2、d3、d4的相应的改变的限制,以至于距离屯、d2、d3、d4相互的尺寸比总是保持不变。优选的是,中心区域6. I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I1选择为,使得接触结构4能够占据相对于接触杆2的位于两个开关位置之间的中间开关位置,在所述中间开关位置中,接触结构4的对称轴线SA延伸穿过接触杆2。在所述中间开关位置中,在中心区域中的接触面6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Cl1具有最大值。但是,距离Cl1的所述最大值小于接触杆2的外表面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d5,也就是说,在中心区域6. I中的接触面6具有到相对置的接触杆2的足够的距离。通过确定尺寸,开关轴3可以借助所述接触结构4无接触地推入接触杆2的圆形结构中,以至于确保了开关装置I的简单的安装和拆卸。在中心区域6. I上朝向与对称轴线SA对称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中间区域6. 2,所述中间区域到中心纵轴线MLA的距离(12大于距离屯。总是发生在中心区域6. I和中间区域6. 2之间的径向距离变大,其中,在中间区域6. 2,6. 2’中的中心区域6. I的下凹的拱形部逐渐变为凸起的拱形部,并且在拱形部最高处实现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d2。两个中间区域6.2、6.2’的拱形部最高处的角间距a选择为,使得凸出地拱起的中间区域6. 2、
6.2’的拱形最高处至少部分地位于间隙9内或者部分地伸入所述间隙9中。通过拱形部最高处的对称结构实现了接触结构4在开关位置中的自调节,因为旋转接触结构4导致接触元件5的插入。通过插入实现恢复力,所述恢复力导致接触结构4复位到下述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对称轴线SA引导穿过在导电连接的接触杆2之间的间隙9的中心。在中间区域6. 2,6. 2’中分别向外连接有第一和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3,6. 4、
6.3’、6. 4’,其中,在如图2和3的实施例中,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平坦地构成或基本上平坦地构成。因此,接触面6的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在开关位置中至少部分地紧贴在接触杆2上。通过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的平坦的或基本上平坦的构造缩小了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朝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的方向到达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d3,其中,所述径向距离d3总是小于在中间区域6. 2,6. 2’和中心纵轴线MLA之间的径向距离d2。通过确定几何尺寸,防止了接触结构4从开关位置向外的不希望的旋转,因为取决于转动方向,在将接触结构4从开关位置向外拧出时,中间区域6. 2,6. 2’借助它的拱形部最高处实现相对于所述接触杆2的贴靠,并且在此通过沿开关轴3的方向插入接触元件5获得提高的夹紧,所述夹紧抑制不希望的转换。在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上向外分别连接有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所述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优选相对于中心纵轴线MLA凸出地拱起。所述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形成接触元件5的侧面倒圆,以至于在接触结构4围绕中心纵轴线MLA转动时,接触元件5借助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沿着接触杆2滑动,并且所述接触结构4在接触元件5沿中心纵轴线MLA径向插入的情况下能够以低的耗费移动到所述开关位置中。在图4中示出所述接触元件5的接触面6的另一实施形式,与图2和图3所示出的接触面的形状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方面,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分别相对于中心纵轴线略微拱形下凹地构成。下凹的拱形部具有拱形部最低处,在所述拱形部最低处中,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具有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d3。通过下凹的拱形部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各接触杆2在开关位置中贴靠,并且因此获得限定的锁定。此外,相对于中心纵轴线MLA凸出地拱起的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分别具有拱形部最高处,在所述第二边缘区域部段中,所述第二边缘区域部段到中心纵轴线MLA具有径向距离d4。所述径向距离d4大于径向距离d3,以至于至少所述拱形部最高处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径向伸出。因此,所述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 一方面在侧向上通过中间区域6. 2、6. 2’的拱形部最高处限定,另一方面在侧向上通过所述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4、6.4’的拱形部最高处限定。在将所述接触结构4从开关位置中2拧出时必须越过所述拱形部最高处,这一方面抑制开关装置I的不希望的调节,另一方面导致接触结构4在开关位置中的自调节。图5示出穿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I的接触结构4的侧向的纵剖视图。所述接触结构4主要由具有第一壳体段7. I和第二壳体段7. 2的壳体7组成,所述第一壳体段7. I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开关轴3的半圆形凹槽7. 3,所述第二壳体段7. 2具有凹槽
7.4,多个接触元件5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地容纳在所述凹槽7. 4中。接触元件5优选实现为接触片,特别是滑动接触片。接触元件5分别有弹性地相对于所述壳体7设置,更确切地说,通过例如构成做压力弹簧的弹簧10设置。为了将接触元件5相对于壳体7可移动地固定,固定元件7. 6锚固 在侧向限定所述凹槽7. 4的腹板7. 5、7. 5’中,所述固定兀件在平行于开关轴3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凹槽7. 4,并且借助于长形孔5. I引导穿过接触元件5。通过多个单独地径向可移动的接触元件5的平行的结构能够实现接触杆2通过接触结构4的限定的触点接通。图6示出沿着切线A-A穿过所述设置在开关轴3上的接触结构4的剖视图。所述接触元件5相对于壳体7可弹簧加载地移动,更确切地说在通过长形孔5. I预先规定的向回推或向前推的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在通过接触结构4占据开关位置时,接触元件5优选分别在位于所述极限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定位。因此,所述接触元件弹簧加载地压向接触杆2,以至于实现最优的电触点接通。在将接触结构4从开关位置中拧出时必须越过中间区域6. 2或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的凸出的拱形部。在此,将接触元件5沿所述开关轴3的方向向回推,直到所述凸出的拱形部区域能够在接触杆2上滑过,并且所述接触结构4能够通过中间开关位置被转入相邻的开关位置中,在所述中间开关位置中接触元件5弹簧加载地从所述壳体7中最大程度地推出。在旋转开关轴3时并且因此将所述接触结构4相对于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线MLA的接触杆2旋转时,实现了接触元件5的接触面6在接触杆2的外侧上的滑动运动,以至于通过滑动运动清除在接触杆2或接触元件5上的例如通过接触结焦所产生的杂质层,并且因此在转换过程中实现触点的自清洁。图7示出接触元件5的接触面6的第三实施形式,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中心区 域6. I平坦地构成,其中,张开的平面优选垂直于对称轴线SA延伸。此外,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与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优选都构成为圆弧形的,其中,第一和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3,6. 3’、6. 4,6. 4’的各个圆弧的半径和中心点是不同的。图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根据如图7的实施形式的开关装置,其中,分别在边缘区域部段6.4、6.4’中设置有滚子11,所述滚子相对于所述接触结构可转动地安装,并且借助它的圆周侧相对于所述接触元件5略微突起。通过所述滚子11实现了减少在将接触结构4相对于接触杆2转动时所使用的扭矩。在占据开关位置时,在该开关位置上相邻的两个接触杆2相互电连接,滚子11不与接触杆2接触,以至于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继续作为滑动接触在所述接触杆2上摩擦,并且因此导致所述接触面的自清洁。图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根据如图2或图3的实施形式的开关装置,其中,除了在各个边缘部段6. 4、6. 4’中的滚子11,在所述第一边缘部段6. 3、6. 3’的区域中还设有其它滚子12。通过附加的滚子12,在接触结构4转换时所需要的扭矩更进一步缩小,但是同时保持在接触杆2上的滑动,也就是说自清洁。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可理解为,多个变动以及变型方案是可能的,而不会因此偏离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附图标记列表I开关装置2接触杆3开关轴4接触结构5接触元件5. I长形孔6接触面6. I、6. I’ 中心区域6. 2、6. 2’ 中间区域6. 3,6. 3’第一边缘区域部段[0061]6. 4、6. 4’第二边缘区域部段7 壳体7. I第一壳体部段7. 2第二壳体部段7. 3 槽7. 4 槽7. 5、7. 5’ 腹板7. 6固定元件8保持环9 间隙10 弹簧11 滚子12 滚子a角间距Cl1 距离d2 距离d3 距离d4 距离d5 距离MLA中心纵轴线SA对称轴线
权利要求1.用于变压器的开关装置,包括 多个彼此平行的、间隔一定距离的并且围绕中心纵轴线(MLA)圆形地设置的接触杆(2); 沿着所述中心纵轴线(MLA)延伸的并且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线可转动地支承的开关轴⑶,和 在所述开关轴(3)上固定的、具有多个接触元件(5)的接触结构(4),所述接触元件相对于所述开关轴(3)至少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并且所述接触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接触杆⑵的接触面(6),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5)的接触面(6)具有至少一个中心区域(6. I)和在两侧与所述中心区域连接的各边缘区域出.3、6.4、6.3’、6.4’),所述接触面成型为使得在所述中心区域(6. I)中所述接触面(6)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Cl1)小于在各边缘区域(6.3、6.4、6.3’、6.4’ )中所述接触面(6)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d3、d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元件(5)在所述中心区域(6.I)中具有下凹的拱形部或者构造成平坦的。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5)在所述中心区域(6. I)和相连的各边缘区域(6.3、6.4、6.3’、6.4,)之间分别包括一个凸出构成的中间区域(6. 2,6. 2,)。
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6.3、6.4、6.3’、6. 4’)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和一个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其中,所述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3、6.3’ )构成为平坦的或拱形下凹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地与所述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3、6. 3’ )连接的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 )构成为拱形凸起的。
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边缘区域(6.3、6.4、6.3’、6.4’ )分别构成为圆弧形的。
7.如权利要求4到6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6.2)和/或所述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4)至少部分地具有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d2、d4),该径向距离大于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3)到所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d3)。
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边缘区域部段(6. 4,6. 4,)上的滚子(11)。
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边缘区域部段(6. 3,6. 3,)上的滚子(12)。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接触结构(4)设有壳体(7),所述壳体与所述开关轴(3)连接。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5)以接触片的形式,特别是滑动接触片的形式实现。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4)包括多个彼此平行地设置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形成接触片组,其中,所述接触片(5)是能够单独地相对于所述壳体(7)有弹性地移动的。
13.如权利要求10到12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5)分别具有用于将所述接触元件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7)中的至少两个长形孔(5. I)。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元件(5)的中心区域(6. I)中所述接触面(6)到中心纵轴线(MLA)的径向距离(Cl1)选择为,使得所述接触结构(4)在位于两个开关位置之间的中间开关位置中相对于所述接触杆(2)是不接触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开关装置,其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间隔一定距离的并且围绕中心纵轴线圆形地设置的接触杆;沿着所述中心纵轴线延伸的开关轴;和固定在所述开关轴上的、具有多个接触元件的接触结构,所述接触元件至少相对于所述开关轴径向能移动地设置,其中,所述接触元件的朝向所述接触杆的接触面成型为,使得所述接触面到在所述接触元件的中心区域中的中心纵轴线的距离小于到在两侧上与所述中心区域连接的中间区域和/或边缘区域部段中的距离。
文档编号H01H1/56GK202473622SQ20112054559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A·赖特, T·舒斯特 申请人:赖茵豪森机械制造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