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708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膜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携带式电话、数码相机乃至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的输入装置的薄膜开关。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携带式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而使用薄膜开关,作为该薄膜开关,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2所示的三层结构的薄膜开关和专利文献3所示的双层结构的薄膜开关。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2所示的三层结构的薄膜开关具有对置配置的一对薄片,在两薄片中的第一薄片的与第二薄片对置的对置面上设置有可动触点,在第二薄片的与可动触点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触点。在两薄片的间隙配置有间隔层,从而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配置成带有规定的间隙。专利文献I所示的薄膜开关的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分别与设置在各薄片上的配线电极连接,该薄膜开关通过第一薄片被按压到第二薄片侧而使两触点接触并导通,从而进行开关的0N/0FF动作。专利文献2所示的薄膜开关的固定触点具有俯视形状形成为梳齿状的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设置成各个梳齿的部分交替配置。该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与设置在第二薄片上的配线电极分别连接,另一方面,可动触点独立设置。此外,通过向第二薄片侧按压第一薄片而使可动触点同时接触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经由可动触点导通,从而该薄膜开关进行开关的0N/0FF动作。在这种三层结构的薄膜开关中,在其任意一方的薄片上的对置面的规定位置定位间隔层,在将该间隔层粘接在一方的薄片上之后,在另一方的薄片上的对置面的规定位置定位间隔层,并通过粘接材料将该间隔层粘接在另一方的薄片上,由此使两薄片一体化。进一步而言,专利文献3所示的双层结构的薄膜开关具有对置配置的一对薄片。 在两个薄片中的第一薄片的与第二薄片对置的面上设置有可动触点,在第二薄片的与可动触点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固定触点,两薄片通过基于印刷形成的抗蚀层而一体设置。固定触点及可动触点与分别设置在各薄片上的配线电极连接,该薄膜开关通过第一薄片被按压到第二薄片侧使两触点接触并导通,从而进行开关的0N/0FF动作。专利文献I :日本实开平5-00883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7-26287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0-90773好公报然而,如前述那样,三层结构的薄膜开关需要在第一薄片及第二薄片之间配置的间隔层,因此,与双层结构的薄膜开关相比其部件个数变多,从而造成制造成本上升。另外, 对于三层结构的薄膜而言,在将间隔层粘接在两薄片之间时需要进行两次的定位,从而造成薄膜开关的制造工序增多的问题。
3
另一方面,对于所述双层结构的薄膜开关而言,当在两薄片上分别形成可动触点或固定触点的配线电极,尤其是形成在一方的薄片上的配线电极经由任意的导电连接而牵引形成到另一方的薄片上时,存在因在绝缘抗蚀层上产生的气孔导致难以确保两薄片间的绝缘性的问题。另外,为了在这种双层结构的薄膜开关中确保绝缘性,可能存在增加制造工序乃至提高制造成本的问题。进一步而言,如前述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薄膜开关那样,虽然也可以采用可动触点与配电电极不相接而独立形成的结构,但是,为了使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触点的两触点可靠地接触,需要在广阔的范围向第二薄片侧按压第一薄片。因此,为了使所述薄膜开关动作而需要较强的力,从而存在薄膜开关的操作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操作性且实现制造成本低廉化且制造工序简易化的薄膜开关。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薄膜开关的第一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薄片,其由绝缘材料构成;第二薄片,其与所述第一薄片对置配置且由绝缘材料构成;可动触点,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薄片的与所述第二薄片对置的对置面上;固定触点,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薄片的与所述第一薄片对置的对置面中的与所述可动触点对置的位置上,所述固定触点具备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隔着台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所述第一薄片及所述第二薄片配置成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带有规定的间隙,并且所述第一薄片及所述第二薄片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粘接材料贴合。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固定触点的第二固定触点隔着间隔层配设在第二薄片上,所以固定触点的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的第一薄片侧的对置面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上,从而能够产生台阶。由此,本发明的薄膜开关能够配置成在非按压状态下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可动触点且同时第一固定触点距离可动触点规定的间隙,由于第二固定触点预先与可动触点接触,所以当进行按压操作时,通过使可动触点接触第二固定触点,从而能够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导通而进行动作。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由于不需要以往三层结构的薄膜开关中使用的间隔层,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并且通过调整粘接材料的量和配置面积来调整粘接材料的厚度,从而能够调整第一薄片及第二薄片的间隙尺寸。而且,对以往的三层结构的薄膜开关而言,当如前述那样在两薄片的间隙配置间隔件而将两薄片贴合成一体时需要进行两次定位,但是本发明的薄膜开关能够将第一薄片及第二薄片定位且同时利用粘接材料以一次定位将两薄片贴合成一体。本发明的薄膜开关的第二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触点上形成有将照射光向所述第一薄片的外侧导出的导光用开口且所述薄膜开关具备照光功能。根据本发明的该薄膜开关,通过在所述可动触点上形成将照射光向所述第一薄片的外侧导出的导光用开口,能够经由导光用开口向第一薄片的外侧导出照射光。本发明的薄膜开关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由能够透过所述照射光的透光材料构成。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台阶部由能够由透过所述照射光的透光材料构成,由此,照射光能够经由台阶部向第一薄片侧照射。本发明的薄膜开关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由通过印刷形成的绝缘材料形成。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通过由利用印刷形成的绝缘材料来构成台阶部,能够容易地形成台阶部。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能够在不对广阔范围进行的按压的情况下使开关动作,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另外,由于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所以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并且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容易化。进一步而言,由于能够以一次定位将两薄片贴合成一体,所以能够减少制造工序,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制造工序的容易化。更进一步而言, 通过调整粘接材料的厚度,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一薄片及第二薄片的间隙尺寸,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为使开关进行动作而按压第一薄片的操作负载,由此,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能够进一步实现制造工序的容易化。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通过在所述可动触点上形成向所述第一薄片的外侧导出照射光的导光用开口,由此,对于具有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而言,能够提高操作性且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及制造工序的容易化,并且能够实现照明效果的提高。进一步而言,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通过由能够透过照射光的透光材料来构成台阶部,对于具有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而言,能够提高操作性且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及制造工序的容易化,并且能够提闻照光效果。更进一步而言,根据本发明的薄膜开关,通过利用印刷形成的绝缘材料来形成台阶部,能够进一步实现薄膜开关的制造工序的容易化。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开关的一实施方式的简要剖视图。
图2是表图I的薄膜开关的固定触点的俯视图。
图3是表图I的薄膜开关的可动触点的俯视图。
图4是表图I的薄膜开关的可动触点的其他例子的俯视_
符号说明
I薄膜开关
2第一薄片
3第二薄片
5固定触点
5a中央触点(第一固定触点)
5b周边触点(第二固定触点)
6导光路
8台阶部
10可动触点
IOa中央触点部
IOb周边触点部
11导光用开口
13粘接材料15点击橡胶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I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薄膜开关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具有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薄膜开关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用于不带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图I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的输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I具备由具有挠性的绝缘材料构成的第一薄片2,在与第一薄片2对置的位置配设有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二薄片3。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第二薄片3的背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光源,第一薄片2及第二薄片3由能够透过来自所述光源的照射光的透光材料构成。如图2所示,在第二薄片3的与第一薄片2对置的对置面上设置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多个固定触点5。各固定触点5具备配置在各固定触点5的配置位置的中央部的作为第一固定触点5a的中央触点5a和配置在该中央触点5a的周边部的作为第二固定触点 5b的周边触点5b。此外,各个固定触点5的中央触点5a和周边触点5b之间作为将来自光源的照射光向第一薄片2侧导光的导光路6。在各固定触点5的周边触点5b与第二薄片3之间配设有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台阶部8,台阶部8通过印刷形成在第二薄片3上,周边触点5b经由台阶部8配设在第二薄片3 上。由此,各固定触点5的中央触点5a与周边触点5b的第一薄片2侧的对置面位于互不相同的高度,从而产生台阶。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8由能够透过来自光源的照射光的透光材料构成。在第一薄片2的与第二薄片3的对置面的与各固定触点5对置的位置,如图3所示,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可动触点10分别独立设置。可动触点10中的与各固定触点5的中央触点5a对置的部分为中央触点部10a,与周边触点5b对置的部分为周边触点部10b。中央触点部IOa与周边触点部IOb在一部分连设,并且在可动触点10中的中央触点部IOa与周边触点部IOb之间且与固定触点5的导光路6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导光用开口 11,该导光用开口 11用于将来自所述光源的照射光向第一薄片2侧导光。此外,第一薄片2及第二薄片3配置成可动触点10的中央触点部IOa与固定触点 5的中央触点5a带有规定的间隙,并且在可动触点10的周边触点部IOb与固定触点5的周边触点5b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粘接材料13而贴合成一体化。在该薄膜开关I的第一薄片3的表面侧的与各可动触点10及各固定触点5的配置位置相当的位置分别配设有点击橡胶件15。此外,薄膜开关I通过点击橡胶件15向第二薄片3侧按压第一薄片2,通过可动触点10的中央触点部IOa与固定触点5的中央触点5a 接触,第一固定触点5a与第二固定触点5b经由可动触点10导通,从而进行开关的0N/0FF 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第一薄片2的表面侧配置有点击橡胶件15, 但是,本发明的薄膜开关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不配置点击橡胶件15。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I而言,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射光透过第二薄片3,且经由导光路6及导光用开口 11透过第一薄片2,由此向第一薄片2的外侧照光。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I的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固定触点5的周边触点5b隔着台阶部8配设在第二薄片3上, 因此,各固定触点5的中央触点5a和周边触点5b的第一薄片2侧的对置面位于互不相同的高度,从而产生台阶。由此,本实施方式薄膜开关I能够配置成,在第一薄片2的非按压状态下使固定触点5的周边触点5b与可动触点10接触且同时使固定触点5的中央触点5a 距离可动触点10规定的间隙。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I而言,固定触点5的周边触点5b与可动触点 10预先接触,当进行按压操作时,可动触点10与固定触点5的中央触点5a接触,由此,中央触点5a和周边触点5b经由可动触点10导通而使开关进行动作,因此,在开关进行动作时无需对广阔的范围进行按压,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1,无需以往的三层结构的薄膜开关中所使用的间隔层,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从而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进一步而言,在以往的三层结构的薄膜开关中,当在两薄片的间隙配置间隔件而将两薄片贴合成一体时,需要对一方薄片与间隔件进行定位、以及对另一方薄片与间隔件进行定位这两次定位。然而,对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I而言,能够在对第一薄片2及第二薄片3进行定位的同时利用粘接材料13粘接而贴合成一体,从而能够省略一次定位作业, 由此能够减少制造工序数而实现制造工序的容易化,进而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更进一步而言,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I通过粘接材料13贴合第一薄片2和第二薄片3,通过该粘接材料13的量和配置面积来调整粘接材料13的厚度,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一薄片2及第二薄片3的间隙尺寸。于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1,通过调整第一薄片2及第二薄片3的尺寸,能够容易地调整为了使薄膜开关I动作而按压第一薄片2 的操作负载,进而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容易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1,由于可动触点10分别独立设置,所以无需经由导电连接将配线电极牵引到第二薄片3侧。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I而言,容易确保第一薄片2及第二薄片3的绝缘性,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薄膜开关I的制造工序的容易化。进一步而言,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开关1,在可动触点10上形成有导光用开口 11,该导光用开口 11将来自光源的照射光向第一薄片2的外侧导出,由此,对具有照光功能薄膜开关I而言,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及制造工序的容易化,且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闻照光效果。另外,通过能够透过来自光源的照射光的透光材料构成台阶部8,对于具有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I而言,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及制造工序的容易化,且能够进一步提闻照光效果。更进一步而言,通过由利用印刷形成的绝缘材料来构成台阶部8,能够容易地形成台阶部8,从而能够实现薄膜开关I的制造工序的容易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薄膜开关I的固定触点5及可动触点10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只要形状满足如下条件即可,即,在第一薄片2和第二薄片3贴合的状态下可动触点10与固定触点5的第二固定触点接触且向第二薄片3侧按压第一薄片2时,可动触
7点10能够与固定触点5的第一触点接触即可。例如,作为本发明的薄膜开关I的固定触点5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列举出图4所示那样在可动触点10的一部分上形成切口部16的形状。于是,通过在可动触点10上形成切口部6,本发明的薄膜开关I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及成本的低廉化,并且能够提高向第一薄片2的外侧照射来自光源的照射光的照光功能。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具有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I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薄膜开关I不局限于具有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I。在此,在将本发明的薄膜开关 I用作不具备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I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可动触点10上形成导光用开口 11,另外也可以不在固定触点5上形成导光路6。另外,而且第一薄片2、第二薄片3也可以不利用透过材料构成台阶部8。进一步而言,关于第二薄片3,即使是带有照光功能的薄膜开关1,在将光源的配设位置配设在比第二薄片3靠第一薄片2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利用透光材料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薄片,其由绝缘材料构成;第二薄片,其与所述第一薄片对置配置且由绝缘材料构成;可动触点,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薄片的与所述第二薄片对置的对置面上;固定触点,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薄片的与所述第一薄片对置的对置面中的与所述可动触点对置的位置上,所述固定触点具备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隔着台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所述第一薄片及所述第二薄片配置成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带有规定的间隙,并且所述第一薄片及所述第二薄片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的状态下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触点上形成有导光用开口且所述薄膜开关具备照光功能,所述导光用开口将照射光向所述第一薄片的外侧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由能够透过所述照射光的透光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由通过印刷形成的绝缘材料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操作性且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及制造工序的容易化的薄膜开关。其具备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一薄片(2)、与第一薄片(2)对置配置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二薄片、在第一薄片的与第二薄片对置的对置面上设置的可动触点(10)、在第二薄片的与第一薄片(2)对置的对置面中的与可动触点(10)对置的位置设置的固定触点(5),固定触点(5)具备第一固定触点(5a)及第二固定触点(5b),第二固定触点(5b)隔着台阶部(8)设置在第二薄片上,第一薄片(2)及第二薄片配置成可动触点(10)与第一固定触点(5a)带有规定的间隙,并且在可动触点(10)与第二固定触点(5b)接触的状态下贴合。
文档编号H01H13/702GK102592871SQ20121000834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佐藤重典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