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式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378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纳式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收纳式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插座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传统插座一般具有长方体壳体,插孔位于壳体表面。当需要在壳体表面排布多个插孔时,需要相应地增加壳体表面的面积,由此造成占用空间的增大,且不利于收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式插座组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收纳式插座组件包括中空壳体和第一活动壳体。中空壳体的表面具有第一电源插孔。第一活动壳体可活动地连接于中空壳体,第一活动壳体能够收纳于中空壳体内或至少一部分第一活动壳体能够伸出于中空壳体外,第一活动壳体表面具有第二电源插孔。采用本发明的收纳式插座组件,不但在给定的空间上提供足够多的插座,还使结构更为紧凑,便于收纳。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的定位轴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在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沿B-B线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揭示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下面结合附图举实施例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收纳式插座组件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式插座组件100包括中空壳体110和第一活动壳体120。中空壳体110的表面具有第一电源插孔112,第一活动壳体120的表面具有第二电源插孔122。第一活动壳体120可活动地连接于中空壳体110并且能够收纳于中空壳体110内或至少一部分第一活动壳体110能够伸出于中空壳体110外。在本实施例中,中空壳体110与第一活动壳体120可为形状相同的扇形柱体,并且,第一活动壳体120可整个伸出于中空壳体110外。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中空壳体110与第一活动壳体120可以是任何其它适合的形状,并且,中空壳体110的内表面与第一活动壳体120的外表面上可对应设置限位结构(例如凸条与凹槽的配合),使得第一活动壳体120仅部分能够伸出于中空壳体110外。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插孔112与第二电源插孔122可分别位于中空壳体110与第一活动壳体120的圆弧面上。中空壳体110的圆弧面的边缘在对应第一电源插孔112的位置可具有缆线嵌入口116。类似地,第一活动壳体120的圆弧面的边缘在对应第二电源插孔122的位置可具有缆线嵌入口 126。在外接电子装置的插头插入第一电源插孔112或第二电源插孔122之后,可将其缆线嵌入对应的缆线嵌入口 116或126,以避免缆线零乱。收纳式插座组件100还可包括第一电源开关118与第二电源开关128。第一电源开关118设置于中空壳体110,第二电源开关128设置于第一活动壳体120。第一电源开关118与第二电源开关128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电源插孔112与第二电源插孔122的通断电。在本实施例中,为 了提供更多的电源插孔,第一活动壳体120可为中空状,收纳式插座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活动壳体130,第二活动壳体130表面具有第三电源插孔132,如图1所示。第二活动壳体130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活动壳体120,第二活动壳体130能够收纳于第一活动壳体120内或至少一部分第二活动壳体130能够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120夕卜,由此形成嵌套的多级插座。在此,第二活动壳体130可整个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120外。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类似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壳体120的内表面与第二活动壳体130的外表面上也可对应设置限位结构(例如凸条与凹槽的配合),使得仅部分第二活动壳体130能够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120外。从图1可看出,收纳式插座组件100在给定的空间上提供了足够多的电源插孔。图2是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100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类似于中空壳体110和第一活动壳体120,第二活动壳体130可设置有第三电源开关138,用于控制第三电源插孔132的通断电。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将第一活动壳体120收纳于中空壳体110内或伸出于中空壳体110外,第一活动壳体120的表面可设置把手129。类似地,为便于将第二活动壳体130收纳于第一活动壳体120内或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120外,第二活动壳体130的表面可设置把手139。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中空壳体110、第一活动壳体120以及第二活动壳体130,可通过定位轴150装配,中空壳体110、第一活动壳体120与第二活动壳体130分别可旋转地套设于定位轴150上。中空壳体110与第一活动壳体120可分别通过位于各自的上下扇形底面的顶角处的环状物114与124套设于定位轴150上,第二活动壳体130则通过连接其上下扇形底面的顶角的轴套134套设于定位轴150上。从图2可看出,收纳式插座组件100具有紧凑的结构。图3是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100的定位轴15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中空壳体110、第一活动壳体120与第二活动壳体130在相对旋转时产生干涉,定位轴150可具有多个环状凸缘151,以形成多组定位区153、155与157,每组定位区153、155与157可包含两个定位区块。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每组定位区153、155与157也可仅包含一个定位区块。中空壳体110、第一活动壳体120与第二活动壳体130各自位于对应的定位区内。具体可参见图4,图4是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100沿A-A线的剖视图。中空壳体110的环状物114、第一活动壳体120的环状物124与第二活动壳体130的轴套134分别套设于定位轴150上被环状凸缘151分隔开的定位区153、155与15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插孔112、第二电源插孔122与第三电源插孔132分别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与第三电源线(图未示),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与第三电源线可各自沿着中空壳体110、第一活动壳体120以及第二活动壳体130的壁面排布并穿设于定位轴150,最终连接至外部电源。通过这一方式,实现第一电源插孔112、第二电源插孔122与第三电源插孔132的供电。图5是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100在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当第一活动壳体120伸出于中空壳体110外时,插头可插入第一活动壳体120表面的第二电源插孔122。类似地,当第二活动壳体130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120外时,插头可插入第二活动壳体130表面的第三电源插孔132。在本实施例中,收纳式插座组件100的中空壳体110、第一活动壳体120与第二活动壳体130为扇形柱体,第一活动壳体120与第二活动壳体130分别可旋转地套设于定位轴150上。插座组件100不但在给定的空间上提供足够多的插座,还使结构更为紧凑。第二实施例: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收纳式插座组件20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和图1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100基本相似,在本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200包括中空壳体210、中空的第一活动壳体220与第二活动壳体230。中空壳体210、第一活动壳体220与 第二活动壳体230均为扇形柱体,并且分别具有设置于其圆弧面的第一电源插孔212、第二电源插孔222与第三电源插孔232。中空壳体210与第一活动壳体220的圆弧面的边缘在对应第一电源插孔212或第二电源插孔222的位置分别缆线嵌入口 216或226。收纳式插座组件200还可包括第一电源开关218与第二电源开关228。第一电源开关218设置于中空壳体210,第二电源开关228设置于第一活动壳体220。第一电源开关218与第二电源开关228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电源插孔212与第二电源插孔222的通断电。如图6所不,为便于将第一活动壳体220收纳于中空壳体210内或伸出于中空壳体210外,第一活动壳体220的表面也可设置把手229。类似地,为便于将第二活动壳体230收纳于第一活动壳体220内或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220外,第二活动壳体230的表面也可设置把手(图未示)。本实施例的收纳式插座组件200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收纳式插座组件100的区别在于,收纳式插座组件200不包括独立设置的定位轴。具体可参见图7。图7是图6所示的收纳式插座组件200沿B-B线的局部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收纳式插座组件200还包括两个轴套215与两个凸起轴227。两个轴套215分别设置于中空壳体210上下底面顶点部214内,两个凸起轴227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壳体220上下底面顶点部224且各自朝向对应的轴套215,凸起轴227各自能够在对应的轴套215内旋转。类似地,第一活动壳体220上下底面顶点部224内朝向第二活动壳体230各自设置有轴套225,第二活动壳体230的连接其上下底面顶点部的连接轴234朝向轴套225设置有与轴套225相配合的凸起轴237,凸起轴237能够在轴套225内旋转。在此,中空壳体210的顶点部214、第一活动壳体220的顶点部224以及第二活动壳体230的顶点部是指位于中空壳体210、第一活动壳体220以及第二活动壳体230的上下扇形面的顶角处的环状物。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轴套215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具有环形供电部(图未示),环形供电部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插孔212,且第一活动壳体220还具有碳刷(图未示),设置于凸起轴227并对应该环形供电部,碳刷电性连接第二电源插孔222。具体而言,环形供电部可包括火线连接部与地线连接部,分别连接外部的交流电源,由此实现第一电源插孔212的供电。并且,火线连接部可设置于其中一个轴套215内,地线连接部可设置于另外一个轴套215内。第一活动壳体220上下两个凸起轴227上分别设置一个碳刷。在第一活动壳体220相对中空壳体210转动时,碳刷可与对应的环形供电部始终保持电性接触,从而实现第二电源插孔222的供电,且在第一活动壳体220相对于中空壳体210旋转时,不会发生电源线缠绕的问题。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环形供电部全部设置在其中一个轴套中。对应地,第一活动壳体220的轴套225内也可以相同方式设置环形供电部,分别电性连接对应的碳刷,第二活动壳体230的转轴234在对应轴套225的位置也可设置碳刷,与第一活动壳体220的环形供电部对应配合,从而实现第三电源插孔232的供电。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用球轴承结构来取代碳刷。具体而言,中空壳体210的轴套215内可具有供电接点,供电接点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插孔212,以实现第一电源插孔212的供电。第一活动壳体220的凸起轴227可为球轴承单元,球轴承单元电性连接该供电接点与第二电源插孔222,从而实现第二电源插孔222的供电,且避免在第一活动壳体220相对于中空壳体210旋转时,发生电源线缠绕的问题。类似地,第二活动壳体230的转轴234也可在对应位置通过球轴承单元连接第一活动壳体220。在本实施例中,收纳式插`座组件200的中空壳体210、第一活动壳体220与第二活动壳体230为扇形柱体,以轴套与凸起轴的方式实现活动连接。收纳式插座组件200不但在给定的空间上提供足够多的插座,还使结构更为紧凑。第三实施例: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收纳式插座组件30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式插座组件300包括中空壳体310、中空的第一活动壳体320与第二活动壳体330。中空壳体310、第一活动壳体320与第二活动壳体330均为长方体,其侧面分别具有第一电源插孔312、第二电源插孔322与第三电源插孔332。中空壳体310、第一活动壳体320与第二活动壳体330的侧面的边缘在对应第一电源插孔312、第二电源插孔322与第三电源插孔332的位置分别具有缆线嵌入口 316、326与336。第一活动壳体320可相对中空壳体310作直线运动,以使第一活动壳体320被收纳进中空壳体310或伸出于中空壳体310之外。当第一活动壳体320伸出于中空壳体310之外时,第二电源插孔322可供插头插入。类似地,第二活动壳体330可相对第一活动壳体320作直线运动,以使第二活动壳体330被收纳进第一活动壳体320或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320之外。当第二活动壳体330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320之外时,第三电源插孔332可供插头插入。如图8所不,为便于将第一活动壳体320收纳于中空壳体310内或伸出于中空壳体310外,第一活动壳体320的表面可设置把手329。类似地,为便于将第二活动壳体330收纳于第一活动壳体320内或伸出于第一活动壳体320外,第二活动壳体330的表面可设置把手339。如图8所示,第一活动壳体320的两侧外侧面(例如,上、下外表面)具有滑动槽327,中空壳体310的两侧内表面(例如,上、下内表面)具有与滑动槽327配合的导向条(图未示),滑动槽327能够沿着该导向条滑动。第一活动壳体320可通过该导向条与滑动槽327的配合相对中空壳体310作直线运动。类似地,第二活动壳体330的两侧外侧面(例如,上、下外表面)具有滑动槽337,第一活动壳体320的两侧内表面(例如,上、下内表面)具有与滑动槽337配合的导向条(图未示),滑动槽337能够沿着该导向条滑动。第二活动壳体330可通过该导向条与滑动槽337的配合相对第一活动壳体320作直线运动。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中空壳体310、第一活动壳体320与第二活动壳体330可米用其它配合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源插孔322与第三电源插孔332的供电可采用卷簧配合的方式。以第二电源插孔322的供电为例,中空壳体310内可设置基座、收线轮以及卷簧。基座具有中心轴,收线轮可转动地套设于中心轴上,卷簧一端可固定于基座上,另一端固定于中心轴上。连接第二电源插孔322的电源线则缠绕于收线轮上。当拉动第一活动壳体320时,电源线随之从收线轮上逐渐释放,并带动收线轮旋转,卷簧收紧。在此,为实现第一活动壳体320在预设位置的定位,可在第一活动壳体320的外表面与中空壳体310的内表面的对应位置处设置相互配合的弹性卡合机构,或者,此弹性卡合机构也可设置于收线轮的外表面与基座朝向收线轮的内表面上。在第一活动壳体320离开此预设位置后,第一活动壳体320可在卷簧的 作用下自动收纳于中空壳体310内,且电源线自动缠绕于收线轮上。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收纳式插座组件300的中空壳体310、第一活动壳体320与第二活动壳体330为长方体,以滑动槽与导向条的方式实现活动连接。收纳式插座组件300不但在给定的空间上提供足够多的插座,还使结构更为紧凑。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可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次序将插座由外至内排布在各级壳体。采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在给定的空间上提供足够多的插座的同时,还使结构更为紧凑,便于收纳。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壳体,其表面具有第一电源插孔;以及 第一活动壳体,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中空壳体,所述第一活动壳体能够收纳于所述中空壳体内或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活动壳体能够伸出于所述中空壳体外,所述第一活动壳体表面具有第二电源插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为形状相同的扇形柱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式插座组件还包括定位轴,所述中空壳体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分别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具有多个环状凸缘,以形成两组定位区,所述中空壳体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各自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区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插孔包括第一电源线,所述第 二电源插孔包括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线穿设于所述定位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式插座组件还包括两个轴套与两个凸起轴,所述两个轴套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空壳体上下底面顶点部内,所述两个凸起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上下底面顶点部且各自朝向对应的所述凸起轴,所述两个凸起轴分别能够在对应的所述轴套内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轴套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环形供电部,所述环形供电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插孔,且所述第一活动壳体还具有碳刷,设置于所述凸起轴并对应所述环形供电部,所述碳刷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插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内具有供电接点,所述供电接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插孔,所述凸起轴为球轴承单元,所述球轴承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接点与所述第二电源插孔。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插孔与所述第二电源插孔分别位于所述中空壳体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的圆弧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的圆弧面的边缘在对应所述第一电源插孔或所述第二电源插孔的位置分别具有缆线嵌入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为形状相同的长方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的两侧外侧面具有滑动槽,所述中空壳体的两侧内表面具有与所述滑动槽配合的导向条,所述滑动槽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条滑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式插座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源开关与第二电源开关,所述第一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中空壳体,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式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为中空状,所述收纳式插座组件还包括第二活动壳体,所述第二活动壳体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所述第二活动壳体能够收纳于所述第一活动壳体内或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活动壳体能够伸出于所述第 一活动壳体外,所述第二活动壳体表面具有第三电源插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纳式插座组件,包括中空壳体和第一活动壳体。中空壳体的表面具有第一电源插孔。第一活动壳体可活动地连接于中空壳体,第一活动壳体能够收纳于中空壳体内或至少一部分第一活动壳体能够伸出于中空壳体外,第一活动壳体表面具有第二电源插孔。采用本发明的收纳式插座组件,不但在给定的空间上提供足够多的插座,还使结构更为紧凑,便于收纳。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03247905SQ2012100317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楼晓波, 崔玉翠, 邱盈勋 申请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