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837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带有电路结构化的基底,在该基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半导体构件;并且带有接触弹簧,这些接触弹簧能不脱落地布置在壳体本体的所属的弹簧竖井中,其中,各自的接触弹簧构造为如下弹簧条带,该弹簧条带在其两个彼此远离的端部区段上各构造有接触曲柄部。
背景技术
这类电路系统由DE102007006212A1公知。将各自的冲压弹簧条带弯曲地造型为相应的接触弹簧。各自的接触弹簧的弹簧功能由弹簧条带的单侧的呈双Z形的构形赋予,也就是在接触弹簧的轮廓的同侧上设置有两个呈Z形的区段。接触弹簧的轮廓因此是单侧的、不对称的。由于这种不对称的、单侧的轮廓,各自的接触弹簧的接触曲柄部在装入负载的情况下(也就是,当装备了接触弹簧的壳体本体与在壳体本体的一侧上设置的电路结构化的基底和与在壳体本体的另一侧上布置的电路组件组合时)不仅沿弹簧竖井的方向、也 就是沿弹簧方向运动,而且此外也沿相对于此直交的方向(该方向处在由弯曲的弹簧条带撑开的平面中)侧向地推移。由于此侧向推移,各自的接触曲柄部的相应的摩擦和由此造成的不希望的、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路系统故障的磨损不能可靠地避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S卩,如下方式地进一步改善开头提到类型的电路系统,即,在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的装入负载的情况下,各自的接触弹簧的接触曲柄部的侧向推移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被避免。此任务依据本发明由权利要求I的特征、也就是由如下方式被解决端部接片在末梢材料一体式地连到每个接触曲柄部上,由该端部接片至少在单侧地侧向伸出引导突出部;并且壳体本体的各自的弹簧竖井构造有用于这些引导突出部的引导槽。这些引导槽优选沿垂直于电路结构化的基底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在末梢联接到接触曲柄部上的端部接片在装入负载的情况下仅能够沿此垂直方向运动,这意味着,在近端联接到端部接片上的接触曲柄部在装入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仅沿此方向并且不沿侧向的方向推移。在接触曲柄部上的或者说在电路结构化的基底上的和/或在背离于此的电路组件上的(也就是在接触伙伴上的)不希望的磨损因此以简单的方式可靠地被阻止。为了通过各自的接触曲柄部避免线接触,各自的接触曲柄部构造有沿接触曲柄部延伸的曲柄部肋可能是适宜的。由此,各自的接触曲柄部与所属的接触伙伴的、也就是电路结构化的基底的或者说通过壳体本体与该基底间隔的电路组件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可以被减少,从而在电路系统运行中(在该运行中震动或类似情况通常是不可避免的),至少减少或者避免接触伙伴的接触面的损坏。电路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因此进一步改善。事实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在依据本发明的电路系统中,各自的弹簧元件的两个端部接片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相对彼此侧向地错开。相应地,在壳体本体的各自的弹簧竖井中设置的引导槽彼此平行定向地并且相对彼此侧向错开地构造。特别有利的是,从所述两个端部接片中的每个的两个彼此对置的侧边侧向地伸出各一个引导突出部。在这样的构造中,壳体本体的所属的纵向呈矩形的弹簧竖井在其两个彼此对置的、平行于由接触弹簧撑开的平面定向的主面上各构造有一对彼此平行定向的并且相对彼此侧向地错开的、用于引导突出部的引导槽。事实证明为适宜的是,在各自的弹簧竖井中构造的引导槽向背离电路结构化的基底的侧面(该侧面是例如壳体本体的上侧面)敞开,从而使得,接触弹簧能够从壳体本体的上侧面来地插进各所属的弹簧竖井中。因此,各自的接触弹簧在该从上方的插入之后不能由面朝电路结构化的基底的另外的侧面(也就是由壳体本体的底侧面)掉出,如下是优选的,即,在各自的弹簧竖井中构造的引导槽与壳体本体的底侧面间隔地终止。以此方式,弓丨导槽的在底侧的端部形成用于各自的接触弹簧的端部接片的侧向引导突出部的端部止挡,由该端部止挡阻止了接触弹簧由弹簧竖井向下的掉出。为了不仅向下而且也向壳体本体的上侧面不脱落地设置接触弹簧,如下是优选 的,即,各自的弹簧竖井与壳体本体的上侧面相邻地在第一窄侧面上构造有伸入弹簧竖井中的第一支座突出部。借助此第一支座突出部,当配备有接触弹簧的壳体本体例如以其上侧面被向下转动时,阻止了弹簧元件不期望地由弹簧竖井向上出来地运动。同样如下是可能的,即,壳体本体的在各自的弹簧竖井中的引导槽从该壳体本体的上侧面直至其底侧面以贯通敞开的方式构造,并且接触弹簧的由所属的弹簧竖井向下的掉出由以下方式阻止,即,弹簧竖井与底侧面相邻地、在与第一竖井窄侧面对置的第二竖井窄侧面上构造有伸入弹簧竖井中的第二支座突出部。


其他细节、特征和优点由依据本发明的电路系统的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随后的说明获得。其中图I示出电路系统的构造的立体视图;图2以较大比例示出图I中的细部II ;图3立体剖切地示出电路系统的的另一视图;图4示出电路系统的部分剖切的侧视图;图5在立体视图中示出电路系统的接触弹簧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图5中的接触弹簧的沿箭头VI的观察方向的接触弹簧视图;以及图7示出图6中的接触弹簧的沿箭头VII的观察方向的接触弹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带有壳体本体12的电路系统10的构造,该壳体本体构造有有用于接触弹簧16的弹簧竖井14。接触弹簧16的实施方式在图5、6和7中示出,其中这样地理解,即,接触弹簧16也能够以另外的方式造型。各自的接触弹簧16由冲压的弹簧条带通过弯曲造型。在其两个彼此远离的端部区段18处,每个接触弹簧16各构造有接触曲柄部20。端部接片22在末梢材料一体式地连到各自的接触曲柄部20上。两个端部接片22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相对彼此侧向地错开。侧向的错开在图7中由双箭头“v”表示。如由图2和图4清晰可见地,壳体本体12 (该壳体本体是例如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壳体或者部分壳体,或者是功率电子系统内部的内部保持装置和引导装置)的各自的弹簧竖井14借助引导槽24构造。引导槽24在各自的弹簧竖井14的彼此对置的主面26中构造。将这些主面26彼此连接的、各自的弹簧竖井14的竖井窄侧面以附图标记28标注。每个弹簧元件I6的端部接片22在其两个彼此对置的侧边30上(尤其见图6)各构造有引导突出部32。该引导突出部32以纵向运动引导的方式伸入所属的引导竖井14的所属的引导槽24中,从而使得接触弹簧16的接触曲柄部20在一定的装入负载的情况下只沿由引导槽24确定的空间方向运动。不希望的沿相对于此直交的、侧向的方向的运动被阻止,从而也使得由此造成的、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路系统10故障的磨损可靠地被阻止。各自的接触弹簧16的两个接触曲柄部20构造有曲柄部肋34,该曲柄部肋沿相应的接触曲柄部20延伸。沿各自的接触弹簧16的宽度方向看,曲柄部肋34优选在所述接触 弹簧的中间区域中构造。尤其如由图4可见地,在各自的弹簧竖井14中构造的引导槽24向壳体本体12的背离电路系统10的基底36的上侧面38敞开,从而使得各自的接触弹簧16能够毫无问题地从上方来地插进所属的弹簧竖井14中。这在图4中由箭头40表明。因此,各自的接触弹簧16不能向下由所属弹簧竖井14、也就是由壳体本体12的底侧面42掉出,引导槽24各以经限定的到底侧面42的间距终止。该间距在图4中以“al”和“a2”标注。在图I至4中,接触弹簧16以贴靠在基底36上或者说贴靠在基底36的半导体构件44上的方式示出,但是尚未与其他的(未绘出的)、被布置在壳体本体12的上侧面38上的电路组件组合,从而使得各自的接触弹簧16还安放在支座突出部46(见图4)上。于是,在电路系统10的与电路组件已组合的状态中,从所属的竖井窄侧面28伸进弹簧竖井14中的第一支座突出部46处在接触弹簧16的相应弯曲部之上而不是之下,从而阻止接触弹簧16由弹簧竖井14向上地、也就是由壳体本体12的上侧面38出来地不期望的掉出。第二支座突出部48可以与壳体本体12的底侧面42相邻地在与第一竖井窄侧面28对置的第二竖井窄侧面28上构造。此第二支座突出部在图4中虚线地表示。以附图标记50标注以公知的方式为如下目的设置的冷却本体,即,从电路系统10的基底36排出热。相同的细节在所有的图中各以同样的附图标记标注,从而使得与所有附图相关联地各详细地描述所有细节是不必要的。附图标记列表10电路系统I2 (10的)壳体本体14 (在12中用于16的)弹簧竖井16 (在14中在36或者说44之间的)接触弹簧18(16的)端部区段20 (在18上的)接触曲柄部22 (在20中的)端部接片
24(在14中或者说26中的)引导槽26 (14的)竖井主面28 (14的)竖井窄侧面30(22 的)侧边32(在30上的)引导突出部34 (在20上的)曲柄部肋36(10 的)基底38 (12的)上侧面
40 (在14中的16的)箭头/插入运动42 (12的)底侧面44 (在36上的)半导体构件46 (在28上用于16的)第一支座突出部48 (在28上用于16的)第二支座突出部50(10的)冷却本体。
权利要求
1.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带有电路结构化的基底(36),在所述基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半导体构件(44);并且带有接触弹簧(16),所述接触弹簧不脱落地布置在壳体本体(12)的所属的弹簧竖井(14)中,其中,各自的所述接触弹簧(16)构造为弹簧条带,所述弹簧条带在其两个彼此远离的端部区段(18)处各构造有接触曲柄部(20),其特征在于,端部接片(22)在末梢材料一体式地连到每个接触曲柄部(20)上,从所述端部接片至少在单侧地侧向伸出引导突出部(32);并且所述壳体本体(12)的各自的所述弹簧竖井(14)构造有用于所述引导突出部(32)的引导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自的所述接触曲柄部(20)构造有沿所述接触曲柄部延伸的曲柄部肋(3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自的所述接触弹簧(16)的两个所述端部接片(22)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相对彼此侧向地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从各自的所述接触弹簧(16)的两个所述端部接片(22)中的每个的两个彼此对置的侧面边缘(30)侧向地伸出各一个引导突出部(3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自的所述弹簧竖井(14)中构造的所述引导槽(24)向所述壳体本体(12)的背离电路结构化的所述基底(36)的上侧面(38)敞开。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自的所述弹簧竖井(14)中构造的所述引导槽(24)与所述壳体本体(12)的底侧面(42)间隔地终止。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自的所述弹簧竖井(14)与所述壳体本体(12)的所述上侧面(38)相邻地、在第一竖井窄侧面(28)上构造有伸入所述弹簧竖井(14)中的、用于所属的所述接触弹簧(16)的第一支座突出部(4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自的所述弹簧竖井(14)与所述壳体本体(12)的所述底侧面(42)相邻地、在与所述第一竖井窄侧面(28)对置的第二竖井窄侧面(28)上构造有伸入所述弹簧竖井(14)中的、用于所属的所述接触弹簧(16)的第二支座突出部(48)。
全文摘要
一种电路系统(10),该电路系统带有电路结构化的基底(36),在该基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半导体构件(44);并且带有接触弹簧(16),这些接触弹簧不脱落地布置在壳体本体(12)的所属的弹簧竖井(14)中,其中,各自的接触弹簧(16)构造为弹簧条带,该弹簧条带在其两个彼此远离的端部区段(18)处各构造有接触曲柄部(20)。端部接片(22)在末梢材料一体式地连到每个接触曲柄部(20)上,从该端部接片至少在单侧地侧向伸出引导突出部(32)。壳体本体(12)的各自的弹簧竖井(14)构造有用于引导突出部(32)的引导槽(24)。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电路系统,在装入负载的情况下,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避免各自的接触弹簧的接触曲柄部的侧向推移。
文档编号H01R13/24GK102760999SQ20121012738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亚历山大·波佩斯修, 赖纳·波普 申请人:赛米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