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和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311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和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方法和避雷针,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和避雷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遍采用的避雷针有两种,一种是避雷针顶端为针尖形式的避雷针,另一种为避雷针顶端为“半球形”大保护角避雷针。这两种形式的避雷针均使用常规的不锈钢、镀锌钢等钢铁为材料。上述针尖式避雷针存在着保护角度小,钢材料针尖易腐蚀、雷电耐受能力小等缺点。而“半球形”大保护角避雷针当存在雷云时由于避雷针顶端表而积大,根据尖端放电原理此避雷针存在着无法快速累积电荷引导雷云放电,也存在着易腐蚀等缺点,另外不锈钢制作的“半球形”由于表面光亮存在着光污染等问题。同时都存在着使用时 间短等诸多问题。通过国内专利检索只发现有关于传统式避雷方法及装置的改进,但是这些专利都没有彻底解决现有针尖形式或半球形的避雷针所存在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避雷针保护角度小、雷电耐受能力小、电荷引导能力弱、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引导电极与放电电极的双电极避雷方法和避雷针,其结构简单紧凑,防雷果效果好,能够有效地快速引导雷云对地放电,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采用双电极的方式进行避雷;在避雷针上同时安装利于雷电引导的引导电极和利于雷电流释放的放电电极,首先通过引导电极累积电极形成放电通道,当放电通道形成以后雷电由引导电极引至避雷针时,再通过放电电极形成主放电通道,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引导电极为针尖形式的电极,放电电极为半球形式的电极,中心引导电极套在电电极的空心内孔内,且引导电极的位置高于放电电极,首先通过中心引导电极的针尖端累积电极形成放电通道,再通过放电电极半球形式针端形成主放电通道,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针端为石墨材料制作的针端,耐腐蚀与耐雷电流能力都大大的提闻;
进一步地,所述弓I导电极和放电电极采用相互独立的放电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采用高绝缘性的绝缘子将其相互分开,只在底端由电极连接盘做相互电连接。用于实现上述防雷方法的双电极避雷针,包括引导电极和放电电极,引导电极置于放电电极内且位置高于放电电极,所述引导电极上端为尖针顶端,下端连接引导导体,所述放电电极上端为体积较大的非针尖结构体,下端连接放电管,所述引导电极的尖针顶端与所述放电电极的上端电连接,所述引导导体和放电管底端均连接电极连接盘,所述电极连接盘接引下线连接地网。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导体和所述放电管之间采用高绝缘性的绝缘子将其相互分开,只在底端由电极连接盘做相互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盘接引下线连接地网。进一步地,所述弓丨导电极和放电电极采用同轴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电极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上端为尖针顶端,下端加工有螺纹用于与中心引导导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导体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上端为螺柱用于连接引导电极,下端加工有螺纹用于连接电极连接盘。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上端的大体积非针尖结构体为“半球形”电极且由石墨加 工而成,下端设有电极片,电极片通过螺纹与放电管连接,“半球形”电极的中心设有孔洞用于放置引导电极和绝缘子。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管由圆钢或其他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顶端设有与放电电极连接的螺柱,底端设有法兰盘与电极连接盘连接,同时两端设有引流出水孔用于排出管内积水。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管采用竹节式设计,即放电管由多节组装而成,除安装放电电极的一节放电管顶端为螺柱底端为法兰盘,其他节段的放电管顶端和底端均为法兰盘。进一步地,所述电极连接盘由钢或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构成,中心设有螺柱,用于连接引导导体,底部为一法兰盘用于与放电管底部的法兰盘连接,同时电极连接盘还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与引下线连接。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引导电极采用尖针形,在有雷云时电荷会快速在针尖端积累,由引导电极将电荷引下,由于放电电极横截面大,电阻小,因此由引导电极引下的电荷主要会经过放电电极由放电管引入地面,达到避雷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避雷针采用双电极结构设计,由尖端放电原理可知中心引导电极所采用针尖会在有雷云时快速度的在针尖端累积电荷,相比于“半球形”避雷针放电时间更短;当雷电荷由引导电极引至避雷针时绝大部分雷电流将会落在“半球形”石墨主放电电极上形成主放电通道,将雷电流引入大地,放电速度快,保护角度大;2、采用石墨作为放电电极,耐腐蚀与耐雷电流能力都大大的提高,解决避雷针光污染的难题。本发明的双电极避雷结合了“针尖形”与“半球形”避雷针的优点,同时解决了“针尖形”与“半球形”避雷针的不足,避雷针所有部件的安装均采用螺纹或螺栓坚固安装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紧凑、防雷效果好、安全可靠。


图I本发明双电极避雷针的结构示意 图2本发明所述引导电极结构示意 图3本发明所述放电电极结构示意 图4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不意 图中,I-引导电极,2-放电电极,3-引导导体,4-放电管,5-电极连接盘,6-绝缘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采用双电极的方式进行避雷;在避雷针上同时安装利于雷电引导的引导电极和利于雷电流释放的放电电极,首先通过引导电极累积电极形成放电通道,当放电通道形成以后雷电由引导电极引至避雷针时,再通过放电电极形成主放电通道,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引导电极为针尖形式的电极,放电电极为半球形式的电极,中心引导电极套在电电极的空心内孔内,且引导电极的位置高于放电电极,首先通过中心引导电极的针尖端累积电极形成放电通道,再通过放电电极半球形式针端形成主放电通道,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针端为石墨材料制作的针端,耐腐蚀与耐雷电流能力都大大的提闻;
进一步地,所述弓I导电极和放电电极采用相互独立的放电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采用高绝缘性的绝缘子将其相互分开,只在底端由电极连接盘做相互电连接。根据上述方法做提出的一种防雷方法的双电极避雷针,包括引导电极I和放电电极2,引导电极I置于放电电极2内且位置高于放电电极2,所述引导电极I上端为尖针顶 端,下端连接引导导体3,所述放电电极2上端体积较大的非针尖结构体,下端连接放电管4,所述引导电极I的尖针顶端与所述放电电极2的顶端电连接,所述引导导体3和放电管4底端均连接电极连接盘5,所述电极连接盘5接引下线连接地网。进一步地,如图I所示,所述引导导体3和所述放电管4之间采用高绝缘性的绝缘子6将其相互分开,只在底端由电极连接盘5做相互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盘5接引下线连接地网。进一步地,如图I所示,所述引导电极I和放电电极2采用同轴布置。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引导电极I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上端为尖针顶端,下端加工有螺纹用于与引导导体3相连接。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引导导体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上端为螺柱7用于连接引导电极I,下端加工有螺纹用于连接电极连接盘5。进一步地,图3所示,所述放电电极2上端的体积较大的非针尖结构体为“半球形”电极由石墨加工而成,下端设有电极片10,电极片10通过螺纹与放电管连接,“半球形”电极的中心设有孔洞8用于放置引导电极I和绝缘子6。进一步地,如图I所示,所述放电管4由圆钢或其他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顶端设有与放电电极2连接的螺柱,底端设有法兰盘与电极连接盘5连接,同时两端设有引流出水孔用于排出管内积水。进一步的,如图I所示,所述放电管4采用分节式设计,即放电管4由多节组装而成,除顶端安装放电电极的一节放电管顶端为螺柱底端为法兰盘,其他节段的放电管顶端和底端均为法兰盘,且顶端的放电管节采用钢丝拉索进行进一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电极连接盘5由钢或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构成,中心设有螺柱,用于连接引导导体,底部为一法兰盘用于与放电管底部的法兰盘连接,同时电极连接盘还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与引下线连接。实施例一
本适应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不,一种双电极避雷针,包括引导电极I和放电电极2,所述引导电极I和放电电极2采用同轴布置,引导电极I置于放电电极2内且位置高于放电电极2,所述引导电极I上端为尖针顶端,下端连接引导导体3,所述放电电极2上端为“半球形”石墨电极,下端连接放电管4,所述引导电极I的尖针顶端与所述放电电极2的“半球形”顶端电连接,所述引导导体3和放电管4顶端采用绝缘子6使之分离,底端均连接电极连接盘5,所述电极连接盘5接引下线连接地网;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放电管采用分节式设计,即放电管4由多节组装而成,位置较高的放电管采用钢丝拉索进行进一步固定。其 工作原理为,针尖式引导电极I利于尖端放电从而具有很强的雷电引导性,而引导电极将I雷电流引下后,由“半球形”石墨放电电极2和放电管4来进行释放,这样就结合了针尖式避雷针和“半球形”避雷针的特点,同时又克服了两者的不足。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文中只用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技术启示下所作的变形和润饰,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具体视其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而定。
权利要求
1.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电极的方式进行避雷;在避雷针上同时安装利于雷电引导的引导电极和利于雷电流释放的放电电极,首先通过引导电极累积电极形成放电通道,当放电通道形成以后雷电由引导电极引至避雷针时,再通过放电电极形成主放电通道,将雷电流弓I入大地。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引导电极为针尖形式的电极,放电电极为 半球形式的电极,中心引导电极套在电电极的空心内孔内,且引导电极的位置高于放电电极,首先通过中心引导电极的针尖端累积电极形成放电通道,再通过放电电极半球形式针端形成主放电通道,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针端为石墨材料制作的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电极和放电电极采用相互独立的放电路径;所述引导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采用高绝缘性的绝缘子将其相互分开,只在底端由电极连接盘做相互电连接。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的双电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电极和放电电极,引导电极置于放电电极内且位置高于放电电极,所述引导电极上端为尖针顶端,下端连接引导导体,所述放电电极上端为体积较大的非针尖结构体,,下端连接放电管,所述引导电极的尖针顶端与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电连接,所述引导导体和放电管底端均连接电极连接盘,所述电极连接盘接引下线连接地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电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导体和所述放电管之间采用高绝缘性的绝缘子将其相互分开,只在底端由电极连接盘做相互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盘接引下线连接地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电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电极和放电电极采用同轴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双电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电极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上端为尖针顶端,下端加工有螺纹用于与中心引导导体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双电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导体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上端为螺柱用于连接引导电极,下端加工有螺纹用于连接电极连接盘。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双电极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上端的体积较大的非针尖结构体为“半球形”电极由石墨加工而成,下端设有电极片,电极片通过螺纹与放电管连接,“半球形”电极的中心设有孔洞用于放置引导电极和绝缘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和避雷针,基于双电极的避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电极的方式进行避雷;在避雷针上同时安装利于雷电引导的引导电极和利于雷电流释放的放电电极,首先通过引导电极累积电极形成放电通道,当放电通道形成以后雷电由引导电极引至避雷针时,再通过放电电极形成主放电通道,将雷电流引入大地。本发明的双电极避雷结合了“针尖形”与“半球形”避雷针的优点,同时解决了“针尖形”与“半球形”避雷针的不足,避雷针所有部件的安装均采用螺纹或螺栓坚固安装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紧凑、防雷效果好、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H01T19/00GK102751661SQ20121022927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
发明者殷建军, 钟平 申请人: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