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257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冷式锂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迫切希望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取代现有的传统能源。其中,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平台和低自放电率的绿色能源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到目前为止,机动车领域广泛使用的电瓶仍为铅酸电池,而用锂电池组取代机动车用铅酸电池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锂电池的高温性能不适用于室外恶劣的环境,同时锂电池的低温放电特性也不如传统的铅酸电池。为了 让锂电池处于正常的工作环境,一般考虑将锂电池置于可冷却和加热的系统中,当外界温度太低时,采取加热的方式使锂电池处于正常环境;而当外界温度太高时,则采取冷却的方式使锂电池处于正常温度。目前,锂电池组的冷却系统主要考虑采用水冷式,但是由于锂电池组的正负极和外壳不能直接与水接触,因为与水直接接触会引起短路,甚至造成重大事故,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水冷式锂电池组还处于研发阶段。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考虑采用油冷式锂电池模组,从而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锂电池组冷却和加热,确保锂电池组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锂电池组冷却和加热,确保锂电池组的使用安全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包括油冷系统和锂电池模组,所述锂电池模组置于所述油冷系统内,所述锂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底座,置于电芯胶套内的电芯,依次置于所述电芯前端的压板、PCB支撑板和电池上盖,所述电池上盖与电池底座密封连接,所述电芯胶套收容于所述电池底座内。其中,PCB支撑板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压住电芯的上端,不让电芯上窜;
二是作为PCB支撑的平台,还有其他电子元件如保险丝等,也可以在此平台上固定。电池上盖也顶住压板,防止其向上窜动,从而使压板牢牢地压在下面的电芯胶套上,保证密封。作为本实用新型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上方的空隙内填充有密封胶层,从而防止油上漏。作为本实用新型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底座内设有定位槽,所述电芯胶套固定在所述定位槽内。作为本实用新型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胶套和所述电池底座之间设有电芯支撑胶垫,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底座内设有卡钩,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卡钩密封卡接于所述电池底座内。作为本实用新型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上盖通过超声波焊接和热熔铆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底座上。作为本实用新型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为双射成型零件,其二射部分的软胶与电芯胶套相接触,压板压进卡钩后,软胶与胶套之间有一定的预压量,可起到防漏作用;同时压板的二射部分也可防止油往上渗漏。作为本实用新型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油冷系统包括盛油容器。作为本实用新型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盛油容器上设有注油口和放油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油冷系统,通过控制油温使电芯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当外界温度太低时,采取加热油的方式使锂电池处于正常环境;而当外界温·度太高时,则采取冷却油的方式使锂电池处于正常温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电芯的极耳一端设有几道防漏结构(包括电芯胶套、压板和密封胶等),起到防止油渗漏的作用,使电芯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目前电池组所使用的风冷或者水冷系统,简化了电池组的风部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剖视图;图5为本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如图I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包括油冷系统2和锂电池模组1,所述锂电池模组I置于所述油冷系统2内,所述锂电池模组I包括电池底座10,置于电芯胶套30内的电芯40,依次置于所述电芯40前端的压板50、PCB支撑板60和电池上盖70,所述电池上盖70与电池底座10密封连接,所述电芯胶套30收容于所述电池底座10内。其中,所述压板50上方的空隙内填充有密封胶层51。所述电池底座10内设有定位槽11,所述电芯胶套30固定在所述定位槽11内。所述电芯胶套30和所述电池底座10之间设有电芯支撑胶垫20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电池底座10内设有卡钩12 (如图5所示),所述压板50通过所述卡钩12密封卡接于所述电池底座10内。所述电池上盖70通过超声波焊接和热熔铆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底座10上。所述压板50为双射成型零件。[0031]所述油冷系统2包括盛油容器21。所述盛油容器21上设有注油口 23和放油口 24 (如图I和2所示)。油冷式锂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如下第一步先把电芯40 —个一个地放入电芯胶套30中,然后把带有电芯胶套30的电芯40放入电池底座10的定位槽11中。电芯40与电池底座10之间设有电芯支撑胶垫20,起缓冲作用。电芯胶套30的边缘要压到电池底座10内对应的凹槽中。第二步装压板50,在电池底座10内侧布置有6只卡钩12,压板50下压到卡钩12后就被卡住了。由于压板50是一个双射成型零件。其二射部分的软胶与电芯胶套30相接触,压板50压进卡钩12后,软胶与电芯胶套30之间有一定的预压量,起到防漏作用。同时 压板50的二射部分还可防止油往上渗漏。第三步打密封胶。在压板50(软胶)的上方还有一定的间隙,为防止油上漏,可在这个缝隙中注上密封胶层51,这样可确保油不往上漏。第四步装电芯连接片实现电芯40之间的连接。第五步装PCB支撑板60。PCB支撑板60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压住电芯40的上端,不让电芯40上窜;二是作为PCB支撑的平台,其他电子元件如保险丝等也可以在此平台上固定。第六步接总正、总负输出线,建议用软导线。第七步装电池上盖70,先用超声波焊,再进行热熔铆接。电池上盖70也顶住压板50,防止其向上窜动。这样使压板50牢牢地压在下面的电芯胶套30上,保证密封。如此即完成锂电池模组的组装。第八步,将组装好的锂电池模组I置于油冷系统2中的盛油容器21中,通过油温控制系统控制油温,从而控制锂电池模组I内电芯40所处的温度,使电芯40在正常的温度下工作。工作时,油的浸泡高度控制在卡钩12的位置以下。在以上八个步骤中,前三步是密封防漏的关键,如果电芯胶套30破损,还有第二步压板50与电芯40的紧密配合构成第二道防线,再假如前两道防线有纰漏,第三步的密封胶还可以起密封作用。这样几道防线的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能够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安全地工作,使锂电池应用在机动车辆中成为可能。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冷系统(2)和锂电池模组(1),所述锂电池模组(I)置于所述油冷系统(2)内,所述锂电池模组(I)包括电池底座(10),置于电芯胶套(30)内的电芯(40),依次置于所述电芯(40)前端的压板(50)、PCB支撑板(60)和电池上盖(70),所述电池上盖(70)与电池底座(10)密封连接,所述电芯胶套(30)收容于所述电池底座(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0)上方的空隙内填充有密封胶层(5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底座(10)内设有定位槽(11),所述电芯胶套(30)固定在所述定位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胶套(30)和所述电池底座(10)之间设有电芯支撑胶垫(20)。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底座(10)内设有卡钩(12),所述压板(50)通过所述卡钩(12)密封卡接于所述电池底座(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盖(70)通过超声波焊接和热熔铆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底座(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0)为双射成型零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系统(2)包括盛油容器(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油容器(21)上设有注油口 (23)和放油口(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冷式锂电池模组,包括油冷系统和锂电池模组,所述锂电池模组置于所述油冷系统内,所述锂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底座,置于电芯胶套内的电芯,依次置于所述电芯前端的压板、PCB支撑板和电池上盖,所述电池上盖与电池底座密封连接,所述电芯胶套收容于所述电池底座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油冷系统,通过控制油温使电芯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电芯的极耳一端设有几道防漏结构(包括电芯胶套、压板和密封胶)等,起到防止油渗漏的作用,使电芯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目前电池组所使用的风冷或者水冷系统,简化了电池组的风部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M2/10GK202495556SQ20122004986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龙拾金 申请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