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尾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465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缆尾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尾端。
背景技术
普通双导电缆尾端特别是绝缘线芯比较脆弱的电缆尾端双导连接时,需要将接地线尾端剪断,这样会造成剪断处接地线尾端和绝缘线芯接触,当尾端受到重压或重物挤压时很容易将接地线剪断处的尾端挤破或插入绝缘层,导致击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连接、受挤压时电缆导体绝缘层不易损坏、电缆不易击穿,且承受外力强的电缆尾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尾端,包括发热导体、包覆于所述发热导体外的绝缘层、接地线及容置所述发热导体与所述接地线的外护套,其中,所述发热导体的尾端连接有冲接端子,所述接地线的尾端连接接地端子。优选地,所述电缆尾端还包括热缩管,所述热缩管包覆于所述电缆的尾端,且套设于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冲压端子外层。当两个具有上述电缆尾端的发热导体需要连接在一起时可通过所述冲接端子冲接,所述接地端子亦冲接,且所述接地端子位于所述冲接端子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电缆尾端在受到重力或重物挤压时由于接地线通过接地端子连接且连接部位在所述冲接端子之后,所以套设在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冲压端子外层的热缩管不易损坏,发热导体的所述绝缘层亦不易损坏,电缆不易击穿,且能承受比普通电缆尾端连接更大的外力。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尾端的结构透视图。附图标号说明I发热导体2绝缘层3接地线4外护套5冲接端子6接地端子7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尾端,包括发热导体I、包覆于所述发热导体I外的绝缘层2、接地线3及容置所述发热导体I与所述接地线3的外护套4,其中,所述发热导体I的尾端连接有冲接端子5,所述接地线3的尾端连接接地端子6。请参照图I,所述电缆尾端还包括热缩管7,所述热缩管7包覆于所述电缆的尾端,且套设于所述接地端子6与所述冲压端子5外层。请参照图1,当两个具有上述电缆尾端的发热导体I需要连接在一起时可通过所述冲接端子5冲接,所述接地端子6亦冲接,且所述接地端子6位于所述冲接端子5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电缆尾端在受到重力或重物挤压时由于接地线3通过接地端子6连接且连接部位在所述冲接端子5之后,所以套设在所述接地端子6与所述冲压端子5外层的热缩管7不易损坏,发热导体I的所述绝缘层2亦不易损坏,电缆不易击穿,且能承受比普通电缆尾端连接更大的外力。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 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尾端,包括发热导体、包覆于所述发热导体外的绝缘层、接地线及容置所述发热导体与所述接地线的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导体的尾端连接有冲接端子,所述接地线的尾端连接接地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缆尾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缩管,所述热缩管包覆于所述电缆的尾端,且套设于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冲压端子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缆尾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电缆尾端结构的两根导体通过所述冲接端子冲接,所述接地端子亦冲接,且所述接地端子位于所述冲接端子后。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尾端,包括发热导体、包覆于所述发热导体外的绝缘层、接地线、容置所述发热导体与所述接地线的外护套及热缩管,其中,所述发热导体的尾端连接有冲接端子,所述接地线的尾端连接接地端子。当两个具有上述电缆尾端的发热导体需要连接在一起时可通过所述冲接端子冲接,所述接地端子亦冲接,且所述接地端子位于所述冲接端子后。所述电缆尾端在受到重力或重物挤压时由于接地线通过接地端子连接且连接部位在所述冲接端子之后,所以套设在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冲压端子外层的热缩管不易损坏,发热导体的所述绝缘层亦不易损坏,电缆不易击穿,且能承受比普通电缆尾端连接更大的外力。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2712449SQ2012203365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程乃亮, 洪贵明 申请人: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