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857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基础设施领域,具体是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检测技术是从汽车维修技术衍生出来,由汽车维修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汽车检测是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检查,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零件逐渐磨损、腐蚀、变形、老化以及润滑油变质等,致使配合副间隙变大,引起运动松旷、振动、发响、漏气、漏水、漏油等,造成汽车技术性能下降。汽车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插线板,传统插线板的电源线长度往往是一定 的,也是有限的,当遇到通电距离较远时,往往因为电源线过短而够不着,为了达到所需的通电距离,通常采用多个插线板串联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不仅造成连接繁琐,还可能造成连接不牢靠,甚至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也有直接采用超长电源线的插线板,但是过多的电源线直接凌乱地暴露在工作场地很容易对其它设备产生影响,也容易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解决了以往插线板的电源线过短或过长,造成插线板不能够很好地适应通电距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包括两个圆盘以及用于固定连接两个圆盘的横轴,所述两个圆盘上分别设有插线板,所述插线板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缠绕在横轴上。所述两个圆盘相互平行,且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圆盘的中心处。所述横轴为中空结构,且横轴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插线板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插线板镶嵌在圆盘的中心处。所述插线板上至少设有4个三线插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采用圆盘与横轴组合的方式,使足够长的电源线缠绕在横轴上,这样就能根据需要对电源线进行收放,适应不同的通电距离,增强插线板的适应性。(2)本实用新型在两个圆盘上均设有插线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插孔的数量,保证了外部电设备对插线板的需求,也避免了需要靠多个插线板串联来实现多个输出端的问题,保证了插线板良好的通电稳定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圆盘,2、横轴,3、电源线,4、插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圆盘I以及用于固定连接两个圆盘I的横轴2,两个圆盘I上分别设有插线板4,插线板4连接有电源线3,电源线3缠绕在横轴2上。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将两个圆盘I设计成相互平行,且将横轴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圆盘I的中心处。本实施例的横轴2设计成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一来可以减小自重,二来可以将电源线穿入横轴2中然后与插线板4连接,使电源线连接更可靠,作为优选,横轴2的横截面形状设计为圆形或多边形。 本实施例的插线板4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插线板4镶嵌在圆盘I的中心处。本实施例的插线板4上至少设有4个三线插孔,以满足外部电设备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源线3的远端接在电源上,滚动两个圆盘1,使插线板4到达合适的位置,这样使电源线3始终处在长度适中的状态,不会出现过短或过长的情况,而使用的时候就和平常的插线板是一样的。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圆盘(I)以及用于固定连接两个圆盘(I)的横轴(2),所述两个圆盘(I)上分别设有插线板(4),所述插线板(4)连接有电源线(3),电源线(3)缠绕在横轴(2)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圆盘(I)相互平行,且横轴(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圆盘(I)的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2)为中空结构,且横轴(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板(4)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插线板(4)镶嵌在圆盘(I)的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板(4)上至少设有4个三线插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能够适应不同通电距离的插线板结构,包括两个圆盘以及用于固定连接两个圆盘的横轴,两个圆盘上分别设有插线板,插线板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缠绕在横轴上,两个圆盘相互平行,且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圆盘的中心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使电源线的长度做到可调,从而使插线板能够适应不同的通电距离。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695890SQ2012204089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林涛, 傅明才, 蔡洪诗, 徐滨 申请人:弥荣(成都)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