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930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公开一种光热转换效果优秀且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及利用该光热转换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本发明的光热转换膜的特征在于,包含基材膜以及形成于上述基材膜上的光热转换层;上述光热转换层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上述光热转换层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以上。
【专利说明】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二极 管用转印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用转印膜, 更详细地涉及因可见光透射性优秀,而能够容易整列转印膜和基板,进而能够提高有机发 光二极管的生产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IXD,Liquid Crystal Display)相比,有机发光二极 管(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具有自身发光性、高亮度、快速响应等各种优 点,从而正在进行许多研宄。
[0003] 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包含有机发光物质。以往,这种有机发光物质主要利用了蒸镀 方法。但蒸镀方法存在难以将所要形成的有机发光物质层均质化的问题。
[0004] 最近利用的是热转印方法,该方法是指,在转印膜形成光热转换层和有机发光物 质层,并用激光等照射光时,通过由光热转换层中包含的物质吸收光并放热的过程,将有机 发光物质层转印到基板。与蒸镀方法相比,热转印方法存在容易将有机发光物质层均质化 的优点。
[0005] 但使用于转印膜的光热转换层的吸光物质通常使用碳黑。然而碳黑因可见光难以 透射,而难以确保膜的透明性,由此,存在难以准确地整列转印膜和基板的问题。
[0006] 作为关于本发明的【背景技术】,有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1-0069708号(2011 年06月23日公开)公开的光热转换薄片、利用该光热转换薄片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薄片 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耍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见光透射性优秀的光热转换膜。
[0009]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因可见光透射性优秀而容易与作为有机发光物质的 转印对象的基板整列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
[0010] 技术方案
[0011]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特征在于,包含基材膜以及 形成于上述基材膜上的光热转换层;上述光热转换层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上述光热转换 层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以上。
[0012] 在此情况下,上述氧化钨类物质可以包括氧化钨粉末。
[0013] 并且,上述氧化钨类物质可以包括含碱金属的氧化钨粉末。在此情况下,上述碱金 属可以包含钾(K)、铷(Rb)及铯(Cs)中的一种以上。
[0014] 并且,优选地,上述光热转换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氧化钨类物质,包含10重 量份?50重量份的粘结剂以及0. 1重量份?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
[0015] 并且,优选地,上述光热转换层的厚度为1 μπι?5 μπι。
[0016] 并且,上述光热转换层上还可以形成有保护层。在此情况下,优选地,上述保护层 的厚度为〇· I μ m?L 5 μ m。
[0017]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特征在于,包 含基材膜、形成于上述基材膜上的光热转换层以及形成于上述光热转换层上的有机发光 物质层;上述光热转换层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上述光热转换层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以 上。
[0018] 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的光热转换膜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从而具有高的光热转换效果,且能够 表现出2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
[0020] 因此,本发明的利用光热转换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转印膜具有如上所述的优秀的 可见光透射性,与以往利用碳黑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转印膜相比,具有容易与作为有机发光 物质的转印对象的基板排列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简要剖视图。
[002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简要剖视图。
[0023]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简要剖视图。
[0024]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简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的实施例会让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 特征的方法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而能够以各种方式实 施,本实施例只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完整,有助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完整地理解发明的范畴,本发明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范畴而定义。
[0026]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7]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简要剖视图。
[0028]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包含基材膜110以及光热转换层120。
[0029] 基材膜110可以利用聚乙稀(PE,polyethyle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醋(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丙稀(PP,polypropylene)、聚(甲基丙稀酸甲醋) (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氯乙稀(PVC,polyvinylchloride)、聚碳酸醋(PC, polycarbonate)、聚苯乙稀(PS,polystyrene)等各种材质的高分子膜。尤其优选地,利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作为基材膜110。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情况,在为了光 热转换而照射光时,因光的透射率高,而存在通过防止变形能够容易维持形状的优点。
[0030] 光热转换层120形成于基材膜110上。光热转换层120吸收光后放出热。随着放 出热,光热转换层120向膜的厚度方向膨胀。此时,在光热转换层的上部形成有机发光物质 层的情况下,在进行光热转换时,由于光热转换层的膨胀,光热转换层和有机发光物质层的 附着力减弱,由此有机发光物质层转印到基板等转印对象物。
[0031] 本发明中,包含氧化钨类物质作为用于光热转换物质。氧化钨类物质具有优秀的 红外线吸收力,因此照射激光时光热转换效果优秀。
[0032] 以往利用碳黑作为用于光热转换层的物质。碳黑吸收激光后放出热的能力优秀, 因此被广泛利用于利用光热转换的转印。然而,碳黑的可见光透射率极小,因此利用碳黑的 光热转换膜几乎没有透明度。鉴于这种原因,通过光热转换进行转印时,存在不容易与转印 对象物排列的问题。当然,含有少量碳黑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光透射率,但在此情况下光热 转换效果不充分。
[0033] 并且,还可以利用染料(dye)。染料虽然可见光透射率优秀,但存在只能在特定波 长下吸收光的问题
[0034] 并且,本发明中利用氧化钨类物质的结果,能够得到碳黑以上的光热转换效果,特 别是可见光透射率非常优秀,可达到20%以上,能够解决以往转印工艺中存在的排列问题。
[0035] 这种氧化钨类物质可以包括WO2.72等氧化钨粉末。
[0036] 并且,氧化钨类物质可以包括含氢或金属的氧化钨MxWO3粉末,其中,M为氢或金 属,0· I < X < 1。这些金属可以是选自 Li、Na、K、Rb、Cs、Ca、Ba、Sr、Fe、Sn、Mo、Nb、Ta、Ni、 卩(1、?1:、(]11、48、411、211、0(1、41、63、111及1'1中的一种以上。作为含金属氧化鹤的例子,可举 出K a33W03、Rba 33W03、Csa33WO^,考虑到光热转换效率及光透射率方面,更优选的是利用含 有铯(Cs)的 Csa33WO3。
[0037] 包含氧化钨类物质的光热转换层可以通过涂敷包含氧化钨类物质、粘结剂、光引 发剂及溶剂的组合物并干燥而形成。其中,溶剂是要被除去的,因此可以看成光热转换层包 含氧化钨类物质、粘结剂、光引发剂。
[0038] 作为粘结剂,可无限制地使用丙烯酸酯、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 只要能够光聚合的物质。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氧化钨类物质,包含10重量份?50 重量份的如上所述的粘结剂。粘结剂含量小于10重量份时,其添加效果可能不充分。相反, 粘结剂含量超过50重量份时,光热转换效率多少可能下降。
[0039] 作为光引发剂,可不限制地使用艳佳固(Irgacure)651。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 份的氧化钨类物质,包含〇. 1重量份?5重量份的上述光引发剂。光引发剂的添加量小于 〇. 1重量份时,粘结剂的光聚合可能延迟。相反,光引发剂的添加量超过5重量份时,液稳定 性可能降低。
[0040] 作为溶剂,可以单独或混合利用公知的有机溶剂,并且为了容易涂敷,可以使组合 物的粘度大致设为IOcps?lOOcps,但不是必须局限于此。
[0041] 另一方面,优选地,光热转换层的厚度为1 μπι?5 μπι。光热转换层的厚度小于 Iym时,在照射光时光热转换层可能不向膜的厚度方向膨胀到转印所需的充分厚度。相反, 光热转换层的厚度超过5 μ m时,可能不再有效果,而只增加层的厚度。
[004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热转换膜的简要的剖视图。
[0043] 参照图2,图示的光热转换膜包含基材膜110、光热转换层120及保护层130。
[0044] 保护层130中可以利用与光热转换层120间的附着力优秀的丙烯酸树脂等。
[0045] 形成有保护层130的情况下,优选地,保护层的厚度为0. 1 μm?3 μm。保护层的 厚度小于〇. 1时,保护光热转换层120的效果可能不充分。相反,保护层的厚度超过3 μπι 时,照射光时,尽管光热转换层膨胀,转印物对保护层的附着力可能也不会减弱。
[0046]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简要剖视图。
[0047] 参照图3,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包含基材膜110、光热转换层120及有 机发光物质层210。
[0048] 图3中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在图1中图示的光热转换膜上还形成有机 发光物质层210。
[0049] 例如,利用激光照射光时,包含在光热转换层120的钨氧化类物质吸收红外线后 放出热,由此光热转换层向膜的厚度方向膨胀,由此,有机发光物质层210剥离并转印到作 为转印对象的基板。
[0050]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的简要剖视图。
[0051] 参照图4,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包含基材膜110、光热转换层120、保护 层130及有机发光物质层210。
[0052] 图4所示的情况除了由保护层130保护光热转换层120外与图3所示的例相同, 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053] 实施例
[0054]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及作用。但这只是作 为本发明的优选示例而提出的,任何意义上都不能解释为本发明局限于此。
[0055]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充分对在此未记载的内容进行技术性类 推,故而省略对其的说明
[0056] L试片的制备
[0057] 将图1中记载的包含光热转换物质的厚度为3 μπι的光转换层形成于厚度为 IOOy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各个例中利用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光热转换物 质的20重量份)作为粘结剂,并利用艳佳固651 (巴斯夫股份公司制,光热转换物质的0. 5 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利用异丙醇作为溶剂,由上述光热转换物质、粘结剂、光引发剂及 溶剂组成的组合物的粘度为20cps。
[0058] 表 1
[0059]

【权利要求】
1. 一种光热转换膜,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材膜,W及 光热转换层,其形成于所述基材膜上; 所述光热转换层中包含氧化鹤类物质,所述光热转换层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 % W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鹤类物质包括氧化鹤粉 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鹤类物质包括含氨或金 属的氧化鹤琴〇3粉末,其中,M为氨或金属,0. 1 < X < 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热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选自Li、化、K、化、Cs、 Ca、Ba、Sr、化、Sn、Mo、佩、Ta、Ni、Pd、Pt、Cu、Ag、Au、Zn、Cd、A1、Ga、In 及 T1 中的一种 W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换层中,相对于100重 量份的氧化鹤类物质,包含10重量份?50重量份的粘结剂及0. 1重量份?5重量份的光 引发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换层的厚度为1 ym? Su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换层上还形成有保护 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热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 1 ym? Sum。
9.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材膜, 光热转换层,其形成于所述基材膜上,W及 有机发光物质层,其形成于所述光热转换层上; 所述光热转换层中包含氧化鹤类物质,所述光热转换层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 % W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鹤类物质 包括氧化鹤粉末。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鹤类物质 包括含氨或金属的氧化鹤MxW〇3粉末,其中,M为氨或金属,0. 1 < X < 1。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为选自 Li、化、K、化、Cs、化、Ba、Sr、Fe、Sn、Mo、佩、Ta、Ni、Pd、Pt、化、Ag、Au、Zn、Cd、A1、Ga、In 及 T1中的一种W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换层 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氧化鹤类物质,包含10重量份?50重量份的粘结剂及0. 1重量 份?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换层的 厚度为1 y m?5 y m。
15.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热转换层上还形成有保护层, 所述有机发光物质层形成于所述保护层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 度为0. 1 ym?3 ym。
【文档编号】H01L51/52GK104471737SQ20138003747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崔兑伊, 金章淳, 金相还, 曹明铉, 金大贤 申请人: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