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406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母连接器,包括本体与防呆结构。本体具有容置槽,并于本体的表面形成开口。防呆结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以及挡止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靠近开口的本体上。第二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延伸而出,且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第三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向容置槽内延伸而出。挡止部延伸形成于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之间。此挡止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且挡止部的延伸长度小于上述开口的长度。
【专利说明】母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母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笔记型计算机厚度愈做愈薄,在一些I/O的设计上为了符合ID的需求,往往会将I/O零件打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上方,并利用笔记型计算机的机壳的旋转掀盖结构,让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后可以透过旋转的掀盖方式,将公接头插接至笔记型计算机的对应连接端口中。
[0003]此外,在某些地区,笔记型计算机除了会设计有RJ45连接端口外,更会设计有RJll连接端口。然而,当一台笔记型计算机同时设计有RJ45连接端口与RJll连接端口时,使用者在使用时,可能会发生将RJll公接头插入笔记型计算机的RJ45连接端口的情况,而可能造成印刷电路板上面的CNTR损坏而造成无Funct1n功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连接器,此母连接器透过于开口处设置一个防呆结构,而有效地避免了因为不匹配的对连接器强制插入母连接器,所造成的母连接器的脚位损坏、变形的情形。
[0005]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母连接器,此母连接器主要包括本体与防呆结构。本体具有容置槽,并于本体的表面形成开口。防呆结构设置于上述的开口处,且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挡止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靠近开口的本体上。第二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向容置槽内延伸而出,且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第三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向容置槽内延伸而出,且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挡止部延伸形成于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之间。此挡止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且挡止部的延伸长度小于上述开口的长度。
[0006]在一实施例中,防呆结构与形成容置槽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
[0007]在一实施例中,防呆结构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
[000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是透过焊接、插接或卡接而连接于靠近开口的本体上。
[0009]在一实施例中,防呆结构更包括转动轴与扭簧。转动轴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并使第一连接部透过转动轴而枢接于本体的开口处。扭簧套设于转动轴的至少其中的一端,此扭簧用以提供防呆结构枢转于本体的容置槽内的回复力。
[0010]在一实施例中,母连接器适配于第一公连接器,当第一公连接器插接至母连接器时,第一公连接器的接头抵靠于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挡止部,并带动挡止部接近容置槽的内侧壁。
[0011]承接上述实施例,第一公连接器为RJ45公连接器。
[0012]承接上述实施例,本体上更具有卡接部,此卡接部用以供第一公连接器稳固地插接母连接器。
[001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的距离长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二公连接器的接头长度,当第二公连接器插接至母连接器时,第二公连接器的接头无法完全抵靠于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挡止部,而受挡止部阻挡于开口处。
[0014]承接上述实施例,第二公连接器为RJll公连接器。
[0015]综合以上所述,本揭露提供一种母连接器,此母连接器透过于开口处设置一个防呆结构,当此母连接器被批配于此母连接器的第一公连接器所插接时,防呆结构会因为完全地被第一公连接器所抵靠,而逐渐贴近母连接器的容置槽的内侧壁。另一方面,当本发明实施例之母连接器被不匹配于此母连接器的第二公连接器所插接时,防呆结构会因为不完全地被第二公连接器所抵靠,而使得第二公连接器会被防呆结构阻挡于母连接器的开口处。
[0016]以上的关于本
【发明内容】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A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母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1B为根据图1A的防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2A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母连接器欲插接一公连接器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B为根据图2A的公连接器插接至母连接器时的侧面剖视图。
[0021]图3A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母连接器欲插接另一公连接器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B为根据图3A的公连接器插接至母连接器时的侧面剖视图。
[0023]图4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例的防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服务器及其机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25]请参照图1A与图1B,图1A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母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根据图1A的防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A与图1B所示,母连接器I主要包括防呆结构10与本体12,其中本体12具有容置槽14,并于本体12的某一表面形成开口(未标号),以供适配于母连接器I的公连接器可以穿透此开口而插接于容置槽14中。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母连接器I所适配的公连接器类型,以及本体12所使用的材料类型,举例来说,母连接器I的本体1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壳体或是金属合金。
[0026]防呆结构10设置于开口处,且包括有第一连接部100、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以及挡止部106。于实务上,防呆结构10为一种具有弹性的金属片,更详细来说,由第一连接部100、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以及挡止部106所形成的防呆结构10为一种一体成型的弹性金属片。此外,防呆结构10与形成容置槽14的内侧壁120之间的夹角会小于九十度。
[0027]第一连接部100连接于靠近上述开口处的本体12上。于图1A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0是设置于具有开口的表面上,但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第一连接部100的实际设置位置,亦即第一连接部100亦可设置于靠近开口的容置槽14的内侧壁120上。于实务上,第一连接部100是透过焊接、插接或卡接而连接于靠近开口的本体12上,但不以上述为限。
[0028]第二连接部102由第一连接部100的一端向容置槽14内延伸而出,且第二连接部102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连接部100的延伸方向。第三连接部104由第一连接部100的另一端向容置槽14内延伸而出,且第三连接部104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连接部100的延伸方向。此外,由于第二连接部1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连接部104的延伸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连接部100的延伸方向,故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三连接部104互相平行,且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三连接部104之间的距离长度为第一长度dl (如图1A所示)。
[0029]挡止部106延伸形成于第二连接部102中的远离第一连接部100的一端与第三连接部104中的远离第一连接部100的一端之间,且挡止部106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连接部100的延伸方向。换句话说,挡止部106与第一连接部100分别是由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三连接部104的相对两端延伸连接而形成,使得由第一连接部100、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以及挡止部106所形成的防呆结构10为一种「口」形的结构。
[0030]值得注意的是,挡止部106的延伸长度(即第二长度d2)会小于开口的长度(即第三长度d3),使得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以及挡止部106会位于容置槽14内。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0的延伸长度等于挡止部106的延伸长度(即第二长度d2),但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第一连接部100的延伸长度是否需要等于挡止部106的延伸长度,换句话说,第一连接部100的延伸长度亦可大于等于第二长度d2。
[0031]为了更加清楚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母连接器I被插接不同类型的公连接器时的防呆结构10的作用,以下说明是假设本发明实施例的母连接器I为一种适配于RJ45公连接器的母插座。
[0032]请一并参照图2A与图2B,图2A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母连接器欲插接一公连接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根据图2A的公连接器插接至母连接器时的侧面剖视图。如图2A所示,公连接器2是为RJll公连接器,其接头长度LI小于开口的长度(即第三长度d3),且接头长度LI会略小于或等于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三连接部104之间的距离长度(即第一长度dl)。
[0033]如图2B所示,当公连接器2插接至母连接器I时,由于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三连接部104之间的距离长度(即第一长度dl)会等于或略大于公连接器2的接头长度LI,故公连接器2的接头会无法完全抵靠于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与挡止部106上。因此公连接器2无法带动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与挡止部106往容置槽14的内侧壁120的方向接近,防呆结构10与容置槽14的内侧壁120之间因而存在夹角,而使得公连接器2会受挡止部106阻挡于开口处附近,并让公连接器2无法完全插入母连接器I。于一实施例中,当公连接器2欲插入至母连接器I时,公连接器2的接头会穿透由第一连接部100、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以及挡止部106所形成的「口」形结构中的开口,并被挡止部106所阻挡,而无法顺利插入母连接器I。
[0034]请一并参照图3A与图3B,图3A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母连接器欲插接另一公连接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8为根据图3A的公连接器插接至母连接器时的侧面剖视图。如图3A所示,公连接器3为RJ 45公连接器,其接头长度L2等于或略小于开口的长度(即第三长度d3),且接头长度L2会大于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三连接部104之间的距离长度(即第一长度dl)以及挡止部106的延伸长度(即第二长度d2)。
[0035]如图3B所示,当公连接器3插接至母连接器I时,由于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三连接部104之间的距离长度(即第一长度dl)以及挡止部106的延伸长度(即第二长度d2)小于公连接器3的接头长度L2,故公连接器3的接头会抵靠于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与挡止部106上,并受到朝向容置槽14的外力影响而带动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与挡止部106逐渐接近容置槽14的内侧壁120,亦即逐渐缩小防呆结构10与容置槽14的内侧壁120之间的夹角,使得公连接器3的接头会接触到母连接器I的脚位16。此外,母连接器I的本体12上更具有卡接部18,此卡接部18用以供公连接器3的接头可以稳固地插接母连接器1,以确保公连接器3的接头不会因外力关系而脱离母连接器I。
[0036]请参照图4,图4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例的防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防呆结构10’包括第一连接部100’、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挡止部106’、转动轴108’以及扭簧109’。由于防呆结构10’的第一连接部100’、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以及挡止部106’的结构类似于防呆结构10的第一连接部100、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接部104以及挡止部106,故不再赘述。
[0037]与防呆结构1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防呆结构10’是透过转动轴108’与扭簧109’而枢接于本体12的开口处。更详细来说,转动轴108’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00’,且转动轴108’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连接部100’的延伸方向,并使第一连接部100’可以透过转动轴108’而枢接于本体12的开口处。扭簧109’套设于转动轴108’的至少其中的一端,此扭簧109’用以提供防呆结构10’枢转于本体12的容置槽14内的回复力。于图4的实施例中,扭簧109’仅套设于转动轴108’的其中的一端。
[0038]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母连接器,此母连接器透过于开口处设置一个防呆结构,当此母连接器被批配于此母连接器的第一公连接器所插接时,防呆结构会因为完全地被第一公连接器所抵靠,而逐渐贴近母连接器的容置槽的内侧壁。另一方面,当本发明实施例的母连接器被不匹配于此母连接器的第二公连接器所插接时,防呆结构会因为不完全地被第二公连接器所抵靠,而使得第二公连接器会被防呆结构阻挡于母连接器的开口处。藉此,本发明实施例之母连接器可以让不匹配的对连接器无法完全插入,有效地防止因不匹配的对连接器强制插入所造成的母连接器的脚位损坏、变形的情形,十分具有实用性。
[0039]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容置槽,并于该本体的表面形成一开口 ;以及 一防呆结构,设置于该开口处,包括: 一第一连接部,设置于靠近该开口的该本体上; 一第二连接部,由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向该容置槽内延伸而出,且该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该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 一第三连接部,由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向该容置槽内延伸而出,且该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该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以及 一挡止部,延伸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远离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该第三连接部远离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之间,该挡止部的延伸方向平行该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且该挡止部的延伸长度小于该开口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防呆结构与形成该容置槽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防呆结构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是透过焊接、插接或卡接而连接于靠近该开口的该本体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防呆结构更包括: 一转动轴,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并使该第一连接部透过该转动轴而枢接于该本体的该开口处;以及 一扭簧,套设于该转动轴的至少其中的一端,用以提供该防呆结构枢转于该本体的该容置槽内的回复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连接器适配于一第一公连接器,当该第一公连接器插接至该母连接器时,该第一公连接器的接头抵靠于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与该挡止部,并带动该挡止部接近该容置槽的内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公连接器为RJ45公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更具有一卡接部,该卡接部用以供该第一公连接器稳固地插接该母连接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三连接部之间的距离长度等于或略大于一第二公连接器的接头长度,当该第二公连接器插接至该母连接器时,该第二公连接器的接头无法完全抵靠于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与该挡止部,而受该挡止部阻挡于该开口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公连接器为RJ11公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13/64GK104409924SQ20141070942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郑杰夫, 沈宜威, 李维明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