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670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随行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随行电缆,包括若干绝缘线芯和一护套,该护套包覆于该些绝缘线芯外侧,每一该绝缘线芯包括一导体和包覆于该导体外侧的一绝缘层,该导体由若干导体单丝绞合而成,该绝缘层的材料为硅烷交联聚乙烯。该随行电缆有着较高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能够提高随行电缆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专利说明】 随行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随行电缆。

【背景技术】
[0002]在一类随行电缆材料的选取中,由于聚氯乙烯具有加工适应性好的优点,通常作为随行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的材料,然而随行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会受到弯曲,因此对随行电缆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提高随行电缆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而现有的随行电缆中大多数采用聚氯乙烯作为绝缘层和护套的材料,聚氯乙烯为热塑性材料,因此其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相对不高,易影响随行电缆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随行电缆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以及电性能不高而影响随行电缆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的缺陷,提供一种随行电缆,该随行电缆有着较高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能够提高随行电缆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O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5]一种随行电缆,包括若干绝缘线芯和一护套,该护套包覆于该些绝缘线芯外侧,每一该绝缘线芯包括一导体和包覆于该导体外侧的一绝缘层,该导体由若干导体单丝绞合而成,其特点在于,该绝缘层的材料为硅烷交联聚乙烯。
[0006]在本方案中,由于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为三维分子结构的热固性塑料,因此其在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上均优于热塑性的聚氯乙烯材料,且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不含卤,在制作时也无需添加含铅等重金属的助剂,因此该材料也很环保。
[0007]较佳地,该些绝缘线芯的数量为3-60根。
[0008]较佳地,该些绝缘线芯分组绞合形成多个成缆绝缘线芯,该护套包覆于该些成缆绝缘线芯外侧。
[0009]较佳地,每一该成缆绝缘线芯中放置有至少一条填充线。
[0010]对于随行电缆而言,其绝缘线芯数不只一个,多个绝缘线芯在绞合时为了使得该些绝缘线芯绞合的形状更圆整,绞合密度更均匀,绞合更缜密,则根据不同数量的绝缘线芯在绞合时所形成的空隙适应性的填充一条或多条无卤、环保且柔软性较好的填充线。
[0011]较佳地,该填充线的材料为聚乙烯。
[0012]较佳地,该些成缆绝缘线芯的排列方式为平行排列,但也不局限于该种排列方式。
[0013]较佳地,该些绝缘线芯的数量为36个,每6个该绝缘线芯绞合形成一成缆绝缘线
-!-H
Λ ο
[0014]较佳地,该些导体单丝的直径为0.1-0.2mm,该导体的截面积为0.5-2.5mm2,该导体单丝的数量为20-80条。
[0015]该些导体单丝的直径为本领域随行电缆中常规的直径范围,较佳地为0.1-0.2mm,该导体的截面积为本领域随行电缆中常规的截面积范围,较佳地为0.5-2.5mm2,该导体单丝的数量为本领域随行电缆中常规的数量范围,较佳地为20-80条,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在该随行电缆的各参数如导体单丝直径、导体截面积、导体单丝数量、绝缘线芯数量、成缆绝缘线芯数量等范围中选取相应的值。
[0016]较佳地,该护套的材料为聚乙烯,也可以为其它的环保材料。
[0017]本实用新型所用材料均市售可得。
[001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随行电缆有着较高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能够提高随行电缆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随行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随行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行电缆,如图1所示,该随行电缆包括3个绝缘线芯和一护套1,该些绝缘线芯平行排列于该护套内,该护套包覆于该些绝缘线芯外侧,每一该绝缘线芯包括导体2和包覆于该导体外侧的绝缘层3,导体2由若干导体单丝绞合而成,绝缘层3的材料为硅烷交联聚乙烯。
[0024]每一该导体单丝的直径为0.18mm,该导体的截面积为0.5mm2,该导体单丝的根数为20条。
[0025]由于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为三维分子结构的热固性塑料,因此其在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上均优于热塑性的聚氯乙烯材料,还能提高随行电缆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且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不含卤,在制作时也无需添加含铅等重金属的助剂,因此该材料也很环保。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行电缆,如图2所示,该随行电缆包括36个绝缘线芯和一护套1,每一该绝缘线芯包括导体2和包覆于该导体外侧的绝缘层3,导体2由若干导体单丝绞合而成,绝缘层3的材料为硅烷交联聚乙烯,护套I的材料为聚乙烯。
[0028]每6个该绝缘线芯绞合形成一成缆绝缘线芯,共形成6个成缆绝缘线芯,该护套包覆于该些成缆绝缘线芯外侧且能将该些成缆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密实填充,该些成缆绝缘线芯平行排列在该护套内,每一成缆绝缘线芯中间具有一填充线4,该填充线的材料为聚乙烯,从而保证了该随行电缆在结构上的稳定性。
[0029]每一该导体单丝的直径为0.2mm,该导体的截面积为0.75mm2,该导体单丝的根数为24条。
[00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效果相当,为了表征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的材料为聚氯乙烯的随行电缆而言,该随行电缆在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方面均有所提高,对本实施例的随行电缆和现有的聚氯乙烯材料的随行电缆作了相应的测试,其测试数据如表I所示:
[0031]表I本实施例的随行电缆与现有的聚氯乙烯随行电缆主要的性能对比
[0032]
性能抗拉强度I断裂伸长率I最高工作温度I介电强度

体积电阻率绝缘层(MPa) (%)__(V)___(MV/m)
硅烷交联聚I4
2154090>101425
乙烯
聚氯乙烯1820070>10π20
使用标准中
GB/T140
记载的相应GB/T1410GB/T1040.3-20068.1方法进行测-2006-2006
____
[0033]由表I可知,本实施例的随行电缆的绝缘层材料为硅烷交联聚乙烯时,该材料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其耐温性能表现在能够承受更高的工作温度,由70°C提高到了 90°C,其电性能表现在较高的体积电阻率和介电强度,说明该种材料作为绝缘层的材料效果较好。因此本方案的随行电缆能够提高随行电缆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O
[0034]实施例3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行电缆,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该随行电缆包括60个绝缘线芯,每6个该绝缘线芯绞合形成一成缆绝缘线芯,共形成10个成缆绝缘线芯,每一该导体单丝的直径为0.2mm,该导体的截面积为2.5mm2,该导体单丝的根数为80条。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效果相当。
[0036]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随行电缆,包括若干绝缘线芯和一护套,该护套包覆于该些绝缘线芯外侧,每一该绝缘线芯包括一导体和包覆于该导体外侧的一绝缘层,该导体由若干导体单丝绞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的材料为硅烷交联聚乙烯,该护套的材料为聚乙烯,该些绝缘线芯的数量为36个,每6个该绝缘线芯绞合形成一成缆绝缘线芯,每一该导体单丝的直径为0.1-0.2mm,该导体的截面积为0.5-2.5mm2,该导体单丝的数量为20-80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行电缆,其特征在于,该些绝缘线芯的数量为3-60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行电缆,其特征在于,该些绝缘线芯分组绞合形成多个成缆绝缘线芯,该护套包覆于该些成缆绝缘线芯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成缆绝缘线芯中放置有至少一条填充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行电缆,其特征在于,该填充线的材料为聚乙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行电缆,其特征在于,该些成缆绝缘线芯的排列方式为平行排列。
【文档编号】H01B7/08GK203931530SQ20142001429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0日
【发明者】孔善祥, 高丁元, 许凤金 申请人:上海新时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