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669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池壳,盖板,电极组件,两个电极引出组件。该电池壳具有一电解腔;所述盖板固定在该电池壳上;所述电极组件位于所述电解腔内,该电极组件至少由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分隔板组成,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正极电极和/或负极电极具有极耳;至少一个的电极引出组件包括一螺杆、金属引片以及固定扣,该螺杆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至所述金属引片,所述金属引片和所述固定扣分别夹在所述极耳的两侧。
【专利说明】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尤其涉及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内具有多片或者多圈正负极电极,将该电极引出时,需要专门设计多电极引出结构。
[0003]200910032836.9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容电池,其包括层叠电芯、电容和线路板,正极片均通过固定件与正极极耳连接,负极片均通过固定件与负极极耳连接。在该案中,固定件为一螺栓结构,在电池壳这样一个小容纳空间内设置螺栓结构,给安装带来了不便。
[0004]200780019245.7 (101454925B)公开了一种安全性和容量改善的锂二次电池,该案在本申请中作为参考。该锂二次电池具有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为多个电极堆叠,多个分隔板分别置于这些电极组件之间,多个极耳由一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该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体中,极耳耦合电极引线的区域位于电极引线的上端区域,极耳与电极引线在该上端区域两次弯曲,以缩小耦合部分的长度。该案中,电极引出结构较为复杂,抗振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其通过改变结构布置,降低附属结构的体积。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电池壳,该电池壳具有一电解腔;
[0009]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该电池壳上;
[0010]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位于所述电解腔内,该电极组件至少由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分隔板组成,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正极电极和/或负极电极具有极耳;
[0011]两个电极引出组件,至少一个的所述电极引出组件包括一螺杆、金属引片以及固定扣,该螺杆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至所述金属引片,所述金属引片和所述固定扣分别夹在所述极耳的两侧。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固定扣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金属引片上,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极耳的厚度。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金属引片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让为孔,所述固定扣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台。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一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一防爆组件,该防爆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上。
[0016]实施实用新型的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金属引片和固定扣分设与极耳的两侧,可以将极耳固定起来,抗振性能好。金属引片和固定扣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的又一方向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放大图;
[0021]图5为图1的A处的局部视图;
[0022]图6为图5的防爆帽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1的B处的局部视图;
[0024]图8为图7的支撑板的示意图,图中虚线部位表示被盖板固定的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池壳10、盖板20、电极组件30、两个电极引出组件40、密封组件50以及防爆组件60。
[0026]电池壳10可以是塑料壳体,电池壳10具有一电解腔11,该电解腔11内具有电解液。该电池壳10上设有至少一个的防爆孔14,该防爆孔14内具有一环形凸台15。
[0027]所述电极组件30位于所述电解腔11内,该电极组件30至少由正极电极31、负极电极32以及分隔板33组成,所述分隔板33位于所述正极电极31和负极电极32之间,所述正极电极31和负极电极32具有极耳34。
[0028]所述盖板20固定在该电池壳10上,其可以采用激光焊机的方式。所述盖板20上具有一锥形注液孔25,该锥形注液孔25的靠近电解腔的一侧为大端。该盖板20的靠近所述电池壳10的一侧设有一定位槽26,该定位槽26可以与电池壳10的端面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盖板20为矩形,所述定位槽26对应设置在所述盖板20的直角部位,定位槽26也为直角状,以便增大支撑力度。所述盖板20具有一卡槽27,所述支撑板51伸入该卡槽27内。卡槽27与定位槽26共同限定支撑板51。
[0029]如图1、2,电极引出组件40包括正极电极引出组件40和负极电极引出组件40。正极和负极电极引出组件40均包括一螺杆41、金属引片42以及固定扣43。正极电极引出组件40和负极电极引出组件40的对应金属引片42和固定扣43通过绝缘件44连接在一起,以提高安装的便捷性。该螺杆41设置在所述盖板20上,所述螺杆41的下端通过螺母连接至金属引片42。金属引片42为直角结构,水平部分连接螺杆,竖直部分连接极耳34。所述金属引片42和所述固定扣43分别夹在所述极耳34的两侧。所述固定扣43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杆45,所述连接杆45固定在所述金属引片42上,所述连接杆45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极耳34的厚度。连接杆45的端部为槽状结构,其可以卡入金属引片42。连接杆45设于金属引片42,其端部连接至固定扣43也是可行的。[0030]所述金属引片42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让为孔46,所述固定扣43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台47。定位台47将极耳挤入让位孔46,使得极耳与金属引片42的连接更为紧密。此夕卜,绝缘件44上也设有连接杆45,该连接杆45 —方面加强金属引片42与固定扣43的连接,另一方面隔断正极和负极的接触。为加强密封性,螺杆41可以通过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48密封,此时螺杆41设有抵靠在外密封圈48上的支撑部。
[0031]所述防爆组件60由防爆膜61、密封圈62以及防爆帽63组成。所述防爆膜61设置在所述防爆孔14内并贴在所述环形凸台15上。防爆膜61的可以是圆形,其直径小于所述防爆孔14的内径而大于环形凸台15的内径。其可以通常的铝膜,厚度根据防爆气压而设。所述密封圈62设置在所述防爆膜61上,该密封圈62为弹性垫圈,通常起密封作用。所述防爆帽63具有多个通气孔66,所述防爆帽63固定在所述防爆孔14内,该防爆帽63上延伸出多个压制部64,该压制部64顶在所述密封圈62上。所述压制部64上设有多个卡位台65,所述防爆孔14内设有多个卡位槽16,所述卡位台65设置在所述卡位槽内。压制部64的结构可以是环形的,具体而言是从防爆帽63的环形侧面挖去多个纵向槽而形成的,这种结构的压制部64可以向内收缩,弹性恢复时,卡位台65卡住卡位槽16。
[0032]所述密封组件50由支撑板51、弹簧52以及密封锥53组成,所述支撑板51上设有多个穿孔54,该穿孔54有助于电解液的流入。支撑板51插入所述定位槽26和卡槽27。所述密封锥53设置在所述锥形注液孔25内,密封锥53的形状与锥形注液孔25相同,其大端对应于锥形注液孔25的大端。该密封锥53可以采用橡胶制成。所述弹簧5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51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密封锥53上。弹簧52可以是环形或者弹片状。所述密封锥53的上端设有多个缺口 55,该缺口 55有助于引入电解液。所述密封锥53的上方具有一焊接层,焊接层(图中未示出)起到进一步密封作用,其厚度较小,方便刮去,以便重新密封。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壳,该电池壳具有一电解腔; 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该电池壳上;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位于所述电解腔内,该电极组件至少由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分隔板组成,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正极电极和/或负极电极具有极耳; 两个电极引出组件,至少一个的所述电极引出组件包括一螺杆、金属引片以及固定扣,该螺杆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至所述金属引片,所述金属引片和所述固定扣分别夹在所述极耳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金属引片上,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极耳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引片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让为孔,所述固定扣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一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了电极固定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一防爆组件,该防爆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上。
【文档编号】H01M2/30GK203644869SQ201420014126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0日
【发明者】邓根根 申请人:江西超维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