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890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包括内芯、护套,所述护套包覆于所述内芯外,所述内芯包括数组对绞线,填充条,所述填充条将数组对绞线分隔开来,所述对绞线包括两根绞合设置的芯线,每根芯线包括导体和包覆于导体外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或护套上设有抗静电层,通过增加抗静电层这一结构的改变,配合各种线材的结构,应用在引起产生静电的绝缘体内,从而有效消除了静电干扰引起的电压尖峰和误码现象,使电缆在传输过程中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加工容易,操作方便,是一款事半功倍、经济型的新产品。
【专利说明】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和非屏蔽电缆,尤其涉及10G以太网用的数据通信对称电 缆。

【背景技术】
[000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更快更准确传输的网络来承载,而 传统的广泛用于布线市场的线缆已无法满足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布线或使用时线组 之间容易由于弯曲或扭绞而产生静电干扰造成的噪音干扰,这些问题很难通过简单的数字 信号处理技术来解决,故需要设计一种新结构的线缆来解决结构本身由于静电摩擦产生 的静电干扰和误码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数据电 缆,能有效地抑制布线或使用时由于弯曲或扭绞而产生的线组之间摩擦起电引起的噪音干 扰,保证传输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传输效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 电缆,包括内芯、护套,所述护套包覆于所述内芯外,所述内芯包括数组对绞线,每组对绞线 包括两根绞合设置的芯线,每根芯线包括导体和包覆于导体外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设 有抗静电层。
[0005] 优选地,所述护套包括外护套或/和内护套,所述外护套或/和内护套上设有抗静 电层。
[0006] 优选地,所述外护套内层设有铝塑复合层或非金属层。
[0007] 优选地,所述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还包括填充条,所述填充条将数组对 绞线分隔开,所述填充条为一字、T字、十字、山字形,或者是其他不规则形状。
[0008] 优选地,所述对绞线外包覆有铝箔层,用于屏蔽对称数据电缆用。
[0009] 优选地,所述芯线的导体由低氧铜或无氧铜材料经拉丝和退火绞合制成,导体规 格为20?30AWG的实心或绞合导体,所述绝缘层采用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的材料,由 高密度聚乙稀材料、物理发泡聚乙烯制成,所述填充条为低介质材料。
[0010] 优选地,所述对绞线的两根芯线呈扭绞形状,且每组对绞线均采用20?60%的退 扭技术。
[0011]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对称数据电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绝缘层、护套上 设置抗静电层,能够有效地抑制布线或使用时由于弯曲或扭绞而产生的线组之间摩擦起电 引起的噪音干扰,保证传输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传输效率,是一款稳定、快速、经济适用 的电缆,既满足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信工业协会TIA-568-C. 2的机械性能及电气性能的 要求,也满足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所要求的防火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一的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横截面示意图。
[0013] 元件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5]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 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 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 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 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 "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16] 具体实施例一:
[0017] 如图1所示,图1所示为以十字填充10G以太网用非屏蔽数据通信对称电缆为例 的横截面示意图,包括内芯3、护套,护套包括内护套2和外护套1,内护套2包覆于内芯3 夕卜,外护套1包覆于内护套2外,内护套2和外护套1之间设有铝塑复合层5。在内护套2 和铝塑复合层5接触面设有抗静电层4,在外护套1和铝塑复合层5接触面设有抗静电层 4。
[0018] 其中,内芯包括4组对绞线和填充条31,填充条31为十字形状,将4组对绞线32 分隔形成4个区域。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填充条还可以为一字、T字、山字或者其他不规则 形状。
[0019] 每组对绞线32包括两根绞合设置的芯线,芯线两两组成一组对绞线32,每根芯线 包括导体322和包覆于导体外的绝缘层321,每个绝缘层321上设有抗静电层4。
[0020] 抗静电层4含有2?5%的抗静电剂,抗静电剂为透明无色固态颗粒或液体,安全 环保,不影响原有材料的特性,抗静电剂材料实际制作中操作起来简单可行,经济实用。
[0021] 导体322均采用低氧软铜,由低氧铜或无氧铜材料经拉丝和退火绞合制成,导 体322规格为20?30AWG的实心或绞合导体,可以提高了线材的柔软程度,填充条31由聚 乙烯(PE)或其它低介电常数低正切损耗材料制作,绝缘层4采用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 的材料,由高密度聚乙稀(HDPE)材料、物理发泡聚乙烯(FOAM PE)制成。
[0022] 对绞线的两根芯线呈扭绞形状,且每组对绞线均采用20?60%的退扭技术。
[0023] 绝缘层和外护套的抗静电层含有2?5%的抗静电剂,抗静电剂为透明无色固态 颗粒或液体,安全环保,不影响原有材料的特性,抗静电剂材料实际制作中操作起来简单可 行,经济实用。
[0024] 本实用新型的高速数据通信对绞电缆具有6个重要的电性能参数:阻抗、衰减 、回波损耗、组内串音/组间串音、静电干扰和误码率,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六者的均衡。
[0025] 阻抗是电气性能中最基本的参数,它由导体线径、两导体中心距、绝缘介电常 数这三个参数决定,任何阻抗的不匹配都会导致最终接受信号的误差。我们在设计时充 分考虑了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导体线径大,低频衰减会好,但成本升高,最终线径偏 大;导体线径小衰减会受影响。考虑到生产时节距不一样及张力不一致会产生每个线对两 导体中心距不同而影响阻抗,根据不同的双绞节距设计出不同的绝缘线径,保证成品后 每线对的阻抗值控制在1〇〇±15 Ohm左右。
[0026] 衰减分为导体衰减和介质衰减两部分,导体衰减与电阻有关,所以我们采用无 氧铜或低氧铜材料,使电阻达到最小;绝缘材料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者物理发泡 聚乙烯(FOAM PE)材料,都是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比较小的材料。
[0027] 回波损耗受输入阻抗的影响,由于和负载阻抗的不匹配或制作中周期的不均匀 点,而产生信号的反射,使输入阻抗在特性阻抗值上下波动,反射的能量随着频率的增 加而加剧,甚至会产生回波损耗的大幅度突变。设计中采用了对绞预退扭技术,来消 除周期性的不一致所产生对输入阻抗的影响,提高输入阻抗的稳定性,从而优化回波损 耗。
[0028] 组内串音设计时运用了六西格玛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选出了最佳节距,从而满 足了组内串扰的要求,实际系统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合格的串扰指标。
[0029] 本实用新型的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最优越的性能之一,体现在防静电 干扰和抑制误码上。传统的数据通信对绞电缆设计方案无法解决由于弯曲或扭绞产生的绝 缘体之间的摩擦起电及误码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抗静电层这一结构的改变,配合各 种线材的结构,应用在引起产生静电的绝缘体内,从而有效消除了静电干扰引起的电压尖 峰和误码现象,使电缆在传输过程中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加工容易,操作方便, 是一款事半功倍、经济型的新产品。
[0030]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 一种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包括内芯、护套,所述护套包覆于所述内芯外, 所述内芯包括数组对绞线,每组对绞线包括两根绞合设置的芯线,每根芯线包括导体和包 覆于导体外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上设有抗静电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 外护套或/和内护套,所述外护套或/和内护套上设有抗静电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内 层设有铝塑复合层或非金属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填充条,所述填充条将数组对绞线分隔开,所述填充条为一字、T字、十字、山字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对绞线外包覆有铝箔层或非金属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以太网用抗静电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对绞线的两根芯线呈扭绞形状。
【文档编号】H01B11/12GK203871020SQ201420294549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刘雅梁, 鲁红瑞, 陈志坚, 杨吉 申请人: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