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gnss接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007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gnss接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便携式GNSS接收机,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壳体、封盖在壳体开口一端的顶盖,壳体和顶盖围成的空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内腔,该内腔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电池,壳体和顶盖之间还设置有一压板,该压板的端角部设置有插槽以及第一螺钉孔,壳体侧壁端角部设置向着壳体内侧延伸的连接块,该连接块朝向壳体开口的端面上设置有插装在插槽中的橡胶凸柱以及与第一螺钉孔对齐的第二螺钉孔,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内穿接有将压板和连接块固定的紧固螺钉;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限位板,电池被固定在限位板、压板、壳体的侧壁和壳体的底壁围成的电池仓内。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电池不会在GNSS接收机内部晃动,同时,便于电子元件的安装以及布局。
【专利说明】便携式GNSS接收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GNSS接收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GNSS接收机通常是利用蓝牙来控制,一般需要配置特定的终端才能够实现, 其不能够随意的携带,使用起来即为不便。
[0003] 为了改善现有GNSS接收机存在的缺陷,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便携式的GNSS接收 机,其是通过在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内置配套的应用软件,即可通过蓝牙实现对 GNSS接收机的控制以及数据采集、升级主机固件等。然而,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 GNSS接收 机便于携带的问题,但是,其通常是需要在GNSS接收机内部安装为GNSS接收机提供电能的 电池,目前的电池安装结构不够合理,电池与GNSS接收机壳体固定连接的强度较低,影响 了 GNSS接收机内部电子元件的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GNSS接收机,其 能够增强GNSS接收机内部电池与机器外壳的连接强度,有利于GNSS接收机内部电子元件 的布局。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便携式GNSS接收机,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壳体、封盖在壳体开口一端的顶 盖,壳体和顶盖围成的空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内腔,该内腔内安装有至少一个 电池,壳体和顶盖之间还设置有一压板,该压板的端角部设置有插槽以及第一螺钉孔,壳体 侧壁端角部设置向着壳体内侧延伸的连接块,该连接块朝向壳体开口的端面上设置有插装 在插槽中的橡胶凸柱以及与第一螺钉孔对齐的第二螺钉孔,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内穿 接有将压板和连接块固定的紧固螺钉;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限位板,电池被固定在限位板、 压板、壳体的侧壁和壳体的底壁围成的电池仓内。
[0007] 限位板与壳体的侧壁相对的面呈与电池表面配合的弧形。
[0008] 顶盖和壳体对接处设置有一防水胶圈。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压板压住电池,将电池封盖在压板、壳体的 侧壁、壳体底壁以及限位板围成的电池仓中,确保电池不会在GNSS接收机内部晃动,同时, 限位板将壳体内部安装电池的位置和安装电子元件的位置隔开,便于电子元件的安装以及 布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中压板和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0013] 其中:1〇、壳体;11、侧壁;12、底壁;13、连接块;14、橡胶凸柱;15、第二螺钉孔; 16、限位板;20、顶盖;30、防水胶圈;40、压板;41、插槽;42、第一螺钉孔;5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5]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GNSS接收机,其包括壳体10、顶盖20, 其中,壳体10由底壁12和位于底壁12边缘的侧壁11围成,壳体10与底壁12相对的一端 为一开口,顶盖20封盖在壳体10开口的一端,壳体10和顶盖20围成的空间形成一个用 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内腔;内腔中设置有两电池50。在壳体10和顶盖20之间设置有一压板 40,该压板40的端角部均设置有一插槽41和第一螺钉孔42,壳体10的侧壁11端角部设置 有向着壳体10内侧延伸的连接块13,连接块13朝向壳体10开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具有一 定弹性形变能力的橡胶凸柱14以及与第一螺钉孔42对齐的第二螺钉孔15,第一螺钉孔42 和第二螺钉孔15内穿接有将压板40和连接块13固定的紧固螺钉。在上述壳体10内部设 置有由底壁12向着壳体10的开口延伸的四个限位板16,该四个限位板16分为分别位于壳 体10两侧的两组,每一组限位板16和与其相邻的壳体10的侧壁11、壳体10的底壁12以 及压板40围成一个电池仓,由此,在壳体10和顶盖20围成的内腔中形成两个电池仓,两个 电池50分别被固定在两电池仓中,在安装时,利用压板40将电池50封盖在电池仓中,确保 电池不会在壳体10内部晃动,使电池50能够被牢牢的固定在壳体10和顶盖20围成的内 腔中,该内腔位于两组限位板16之间的部分形成用于收纳电子元件的腔室,使电池与电子 元件分隔放置。
[0016]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 50安装的牢固性,上述的限位板16与壳体10侧壁11相对 的面被设置呈弧形,该弧形与电池50的表面配合,将电池50卡在限位板16和壳体10的侧 壁11之间。
[0017] 在顶盖20和壳体10对接处,还设置有一防水胶圈30,在外界环境使用时,有效的 防止水进入到壳体10与顶盖20围成的内腔中,保护电子元件以及电池50不受损害。
[0018]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压板40压住电池50,将电池50封盖在压板40、壳体10 的侧壁11、壳体10底壁12以及限位板16围成的电池仓中,确保电池不会在GNSS接收机内 部晃动,同时,限位板16将壳体10内部安装电池50的位置和安装电子元件的位置隔开,便 于电子元件的安装以及布局。
[0019]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 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便携式GNSS接收机,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壳体、封盖在壳体开口一端的顶盖, 壳体和顶盖围成的空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内腔,该内腔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电 池,其特征在于,壳体和顶盖之间还设置有一压板,该压板的端角部设置有插槽以及第一螺 钉孔,壳体侧壁端角部设置向着壳体内侧延伸的连接块,该连接块朝向壳体开口的端面上 设置有插装在插槽中的橡胶凸柱以及与第一螺钉孔对齐的第二螺钉孔,第一螺钉孔和第二 螺钉孔内穿接有将压板和连接块固定的紧固螺钉;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限位板,电池被固 定在限位板、压板、壳体的侧壁和壳体的底壁围成的电池仓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GNSS接收机,其特征在于,限位板与壳体的侧壁相对的 面呈与电池表面配合的弧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GNSS接收机,其特征在于,顶盖和壳体对接处设置有一 防水胶圈。
【文档编号】H01M2/10GK203911906SQ201420318033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文述生, 曾祥华, 金洪调, 徐镇忠, 张润嘉 申请人: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