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96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对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的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

与所述多个电池模组分别对应的多个冷却单元,每一冷却单元构造成能够流通冷却介质以冷却对应的电池模组;

用于接收所述冷却介质的总入口和用于排出所述冷却介质的总出口;和

流向转换器,其以流体连通的方式分别与每一冷却单元连接,并将所述多个冷却单元以串联的方式相互连通成使得从所述总入口接收的所述冷却介质能沿一流动路径顺序地流过每一冷却单元并从所述总出口排出;

其中,所述流向转换器是可操作的,以使得所述多个冷却单元中的任一冷却单元能作为所述多个冷却单元中的第一个来接收来自所述总入口的所述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转换器包括相互不连通的多个连接通道,所述多个连接通道分别与所述总入口、所述多个冷却单元和所述总出口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以将所述总入口、所述多个冷却单元和所述总出口以串联的方式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转换器是可移动的,以便在所述流向转换器被操作而移动时,所述冷却介质以改变的流动路径和/或改变的顺序流过每一冷却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冷却单元具有两个端口,其中,当所述两个端口中的任一端口作为所述冷却介质的入口时,所述两个端口中的另一端口作为所述冷却介质的出口;并且

所述流向转换器的所述多个连接通道包括:

进入通道,所述进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总入口成流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多个冷却单元中的一个所述冷却单元的一个端口成流体连通;

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总出口成流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多个冷却单元中的一个所述冷却单元的一个端口成流体连通;和

一个或多个引导通道,每一引导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冷却单元中不同的两个冷却单元各自的一个端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转换器包括圆形的块体,所述多个连接通道形成在所述块体内部;所述总入口和所述总出口形成在所述块体处;

其中,所述进入通道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排出通道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每一所述引导通道的所述两端形成在所述块体的圆周处,并分别与所述多个冷却单元的对应的端口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块体布置成能够绕其中心转动,以便在所述块体转动后使得所述进入通道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排出通道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每一所述引导通道的所述两端以改变的对应关系分别与所述多个冷却单元的端口流体连通,从而使得所述冷却介质以改变的流动路径和/或改变的顺序流过每一冷却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通道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排出通道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每一所述引导通道的所述两端沿所述块体的所述圆周等间隔分布,所述多个冷却单元的所述端口沿着所述块体的所述圆周等间隔分布,以使得所述块体每转动一预定角度使得所述进入通道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排出通道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每一所述引导通道的所述两端以不同的对应关系分别与所述多个冷却单元的端口流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引导通道的所述两端沿所述块体的直径相对,所述进入通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排出通道的所述另一端沿所述块体的直径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每一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

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确定所述多个冷却单元中的一个冷却单元为接收来自所述总入口的所述冷却介质的第一个冷却单元,并计算所述块体的应转动角度;

致动器,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块体绕其中心转动所述应转动角度。

9.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却单元为至少三个冷却单元。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