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式包胶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83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夹持式包胶带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包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安装在自动绕线机上使用,在绕线完成后自动对线圈进行包胶带作业的夹持式包胶带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以及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其性能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对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比如电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不同性能的产品对电感的线圈圈数、层数、出线位置、包胶的层数及方法等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绕线完成后的电感线圈需要在外面缠一层绝缘胶带,现有技术中电感线圈的包胶主要是由工人通过手动作业来完成生产,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作业人员,人工成本相当高,并且生产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装在自动绕线机上使用,在绕线完成后自动对线圈进行包胶带作业的夹持式包胶带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夹持式包胶带机构,包括:

胶带进给机构:所述胶带进给机构包括胶带进给机构主体、胶带轮及绕线轴,所述胶带轮装设于所述胶带进给机构主体上,所述绕线轴设于所述胶带轮下方,胶带从所述胶带轮牵出至所述绕线轴,且将所述胶带牵出的动力来自所述绕线轴;

胶带夹持机构:所述胶带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治具主体、夹持治具左右移动气缸、夹持治具开闭驱动气缸、固定模组和活动模组,所述夹持治具左右移动 气缸驱动所述夹持治具主体左右移动,所述夹持治具开闭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活动模组相对所述固定模组张开或合拢。

压胶带治具:所述压胶带治具包括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压胶带治具的主体,所述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压胶带治具的主体上;

压轮驱动机构:所述压轮驱动机构包括压轮驱动气缸及压轮。

所述夹持治具主体下端均匀地凸设有凸台,且相邻的所述凸台间隔有间隙,所述夹持治具装设于所述凸台上。

所述夹持治具包括固定模组和活动模组,所述夹持治具开闭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活动模组相对所述固定模组张开或合拢。

所述压轮驱动机构还包括压轮杆,所述压轮杆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所述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通过所述压轮杆驱动所述压轮。

切刀驱动装置还包括切刀杆,所述切刀杆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切刀驱动气缸,所述切刀驱动气缸通过所述切刀杆驱动所述切刀。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夹持式包胶带机构中,包括胶带进给机构、胶带夹持机构、压胶带治具,通过该三个机构配合能够在绕线完成后自动对线圈进行包胶带作业。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式包胶带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夹持式包胶带机构的胶带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夹持式包胶带机构的胶带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的夹持式包胶带机构的压胶带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式包胶带机构100,包括:

如图2所示,胶带进给机构1:所述胶带进给机构1包括胶带进给机构主体10、胶带轮11及绕线轴12,所述胶带轮11装设于所述胶带进给机构主体10上,所述绕线轴12设于所述胶带轮11下方,胶带从所述胶带轮11牵出至所述绕线轴12,且将所述胶带牵出的动力来自所述绕线轴12;

如图3所示,胶带夹持机构2: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包括夹持治具主体21、夹持治具左右移动气缸22、夹持治具开闭驱动气缸26、固定模组231和活动模组230,所述夹持治具左右移动气缸驱动22所述夹持治具主体21左右移动,所述夹持治具开闭驱动气缸26驱动所述活动模组相230对所述固定模组231张开或合拢。

如图4所示,压胶带治具3:所述压胶带治具3包括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330、压胶带治具的主体31,所述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330安装于所述压胶带治具的主体31上,所述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330对胶带进行压紧;

如图1所示,压轮驱动机构:所述压轮驱动机构包括压轮驱动气缸322及压轮321。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夹持治具主体21下端均匀地凸设有凸台24,且相邻的所述凸台24间隔有间隙25,所述夹持治具23装设于所述凸台24上。如此设计方便将每个所述夹持治具23间隔开,防止所述夹持治具23在作业的过程中相互干扰。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压轮驱动机构还包括压轮杆323,所述压轮杆323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330,所述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330通过所述压轮杆323驱动所述压轮321。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切刀驱动装置还包括切刀杆332,所述切刀杆332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切刀驱动气缸320,所述切刀驱动气缸320通过所述切刀杆332驱动所述切刀331。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夹持治具23在夹持治具开闭驱动气缸26的驱动下张开——胶带夹持机构2在持治具左右移动气缸22驱动下向左移动,靠近导胶治具(图上未示),夹持治具23合拢将胶带端部夹住——压胶带治具32由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驱动330上移将胶带松开,胶带夹持机构2向右移动,将胶带从导胶治具拉出——整个机构下移,使胶带位于线圈上方的适当位置,压轮321由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320驱动将胶带压在线圈上——夹持治具23张开,绕线轴12带动线圈旋转,开始包胶带——线圈旋转至待设定圈数时停止转动,压胶带治具32由压胶带治具驱动气缸驱动下移将胶带压在导胶治具内,切刀331在切刀驱动气缸320下移将胶带切断——绕线轴12继续旋转,将剩余胶带全部包在线圈上,停止转动——整个机构上移,包胶带工艺完成——等待下一次循环开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工作流程过程中,该导胶治具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没有对其进行技术上的改进,故不加以详细描述,但是并不妨碍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实用新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结合图1~4,由于本实用新型夹持式包胶带机构100中,包括胶带进给机构1、胶带夹持机构2、压胶带治具3,通过该三个机构配合能够在绕线完成后自动对线圈进行包胶带作业。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