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04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开关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



背景技术:

开关是指开启或关闭电器设备的一种装置,在汽车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是汽车零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合开关是安装在汽车转向柱上,由两个以上用以控制汽车的灯光、信号、控制电器等部件的开关组成的装置。汽车组合开关经历了从简单的组装模块到可共享整车接口及电子产品的多功能集成模组,从简单的车身控制功能延伸到进入系统和能满足舒适性操作的辅助性功能。尤其在高端车型中越来越要求多功能集成和满足舒适性操作,以此增加与低端车型的差距与识别度,提升产品核心价值。在不断强调多功能集成与追求客户舒适性的今天,如何设计可靠的、稳定性好且成本比较低的组合开关是工程师不断研究的课题。

汽车组合开关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是产品设计过程中考量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手柄旋转系统中,手柄和旋转体之间是通过孔轴结合的,手柄上的两个圆柱卡接到旋转体的两个圆孔中。在考虑零件制造公差和生产装配需求的前提下,手柄和旋转体之间采用小间隙配合。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若零件的制造公差过大,可能产生配合间隙过大而带来松动的问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比较差且操作舒适性不足;若零件的制造公差过小,可能带来零件生产制造困难和零件之间孔轴配合组装困难的问题,产品可靠性比较差且生产制造成本比较高。从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三方面考虑,这种方案存在严重的不足。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设计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手柄旋转系统中由于零件制造公差带来的间隙松动或组装困难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包括:手柄、卷制弹性销、旋转体、弹性机构、滑动柱塞和档位块,其中所述手柄和所述旋转体经由所述卷制弹性销相连接,两者能够以所述卷制弹性销为旋转轴线作零间隙旋转运动;所述弹性机构装配于所述滑动柱塞的孔中;所述滑动柱塞装配于所述手柄的前端槽内,经由导向筋和导向槽相导向,所述滑动柱塞能够在手柄槽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档位块设置在所述滑动柱塞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卷制弹性销由一弹性金属片卷制而成,所述卷制弹性销包括呈圆柱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呈圆台状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档位块上设有用于支撑滑动柱塞的曲面档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滑动柱塞的一端设有一圆球结构,该圆球结构与曲面档位结构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滑动柱塞还包括本体和一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和所述圆球结构分别设置在该本体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滑动柱塞为柔性滑动柱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采用了创新的卷制弹性销,通过卷制弹性销自身的柔性收缩可以有效的吸收手柄、旋转体和卷制弹性销之间的配合过盈,实现手柄和旋转体之间零间隙旋转动作。卷制弹性销的使用,可以放大手柄和旋转体零件的制造公差,提高了零件的可制造性且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卷制弹性销的使用,实现了手柄和旋转体之间零间隙旋转动作,保证了组合开关手柄旋转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手柄旋转系统中由于零件制造公差带来的间隙松动或组装困难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制弹性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体示意图。

其中:1、手柄;2、卷制弹性销;3、旋转体;4、弹性机构;5、滑动柱塞;6、档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开关手柄1零间隙旋转系统,包括:手柄1、卷制弹性销2、旋转体3、弹性机构4、滑动柱塞5和档位块6,其中所述手柄1和所述旋转体3经由所述卷制弹性销2相连接,两者能够以所述卷制弹性销2为旋转轴线作零间隙旋转运动;所述弹性机构4装配于所述滑动柱塞5的孔中;所述滑动柱塞5装配于所述手柄1的前端槽内,经由导向筋和导向槽相导向,所述滑动柱塞5能够在手柄1槽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档位块6设置在所述滑动柱塞5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卷制弹性销2由一弹性金属片卷制而成,所述卷制弹性销2包括呈圆柱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呈圆台状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档位块6上设有用于支撑滑动柱塞5的曲面档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滑动柱塞5的一端设有一圆球结构,该圆球结构与曲面档位结构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滑动柱塞5还包括本体和一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和所述圆球结构分别设置在该本体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4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滑动柱塞5为柔性滑动柱塞5。

本实施例中,手柄1,是实现组合开关功能操作的部件,与旋转体3经由卷制弹性销2连接实现两者之间零间隙旋转动作;驱动弹性机构4和滑动柱塞5在档位块6上运动来实现操作档位。

卷制弹性销2,连接手柄1与旋转体3,通过卷制弹性销2自身的柔性收缩吸收手柄1和旋转体3之间的配合过盈以实现手柄零间隙旋转动作。

旋转体3,与手柄1经由卷制弹性销2连接,以实现手柄1和旋转体3之间零间隙旋转动作;分解同一平面内X方向和Y方向的驱动动作,以实现不同需要的操作功能。

弹性机构4,装配于滑动柱塞5孔中,一端作用于滑动柱塞5孔内一端,是实现滑动柱塞5在手柄1前端的安装槽内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必要组成。

滑动柱塞5,装配于手柄1前端的安装槽内,圆孔内一端作用于弹性机构4上,在手柄1前端的安装槽内作往复直线运动,在档位块6的曲面档位上运动以实现手柄的操作档位

档位块6,固定的档位块6是滑动柱塞5的支撑结构,滑动柱塞5在档位块6的曲面档位结构上运动,可以实现组合开关手柄的操作档位。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组合开关手柄旋转系统中,手柄的圆柱和旋转体的圆孔是小间隙配合,现对其作如下定义:手柄的圆柱直径为ΦA,旋转体的圆孔直径为ΦB。在考虑零件制造公差和生产装配需求的前提下,手柄和旋转体之间采用小间隙配合。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若ΦA和ΦB的制造公差过大,可能产生配合间隙过大而带来旋转松动的问题;若ΦA和ΦB的制造公差过小,带来零件生产制造困难和孔轴配合装配困难的问题,并且零件生产制造成本比较高。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手柄1的圆孔、卷制弹性销2的直径和旋转体3的圆孔三者存在配合关系,现对其作如下定义:手柄1的圆孔直径为ΦC,旋转体3的圆孔直径为ΦD,卷制弹性销2的直径为ΦE。手柄1、卷制弹性销2和旋转体3组装前,ΦC、ΦD和ΦE之间是过盈配合;手柄1、卷制弹性销2和旋转体3组装后,ΦC、ΦD和收缩后的ΦE之间能够实现零间隙接合且不影响两者之间的旋转动作。ΦC和ΦE之间的差值是卷制弹性销2吸收的与手柄1的过盈收缩,ΦD和ΦE之间的差值是卷制弹性销2吸收的与旋转体3的过盈收缩,卷制弹性销2的使用可以放大ΦC和ΦD的制造公差,增加零件的可制造性且降低生产制造的管控成本。通过卷制弹性销2自身的柔性收缩实现手柄1和旋转体3之间的零间隙旋转动作,提高了组合开关手柄旋转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操作舒适性,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和零件成本,增加了最终用户的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开关手柄零间隙旋转系统,采用了创新的卷制弹性销,通过卷制弹性销自身的柔性收缩可以有效的吸收手柄、旋转体和卷制弹性销之间的配合过盈,实现手柄和旋转体之间零间隙旋转动作。卷制弹性销的使用,可以放大手柄和旋转体零件的制造公差,提高了零件的可制造性且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卷制弹性销的使用,实现了手柄和旋转体之间零间隙旋转动作,保证了组合开关手柄旋转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手柄旋转系统中由于零件制造公差带来的间隙松动或组装困难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类似的结构和方案,这些类似的结构和方案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零间隙旋转结构(卷制弹性销)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除汽车制造领域外的其他领域,在这些领域做出的类似的结构和方案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