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73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基站天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市场上基站天线的安装组件中用来调节天线机械天线下倾角的调角片大部分是长条结构的或小部分为扇形结构。

长条形结构调角片尺寸过长,占用空间大,不便于通信工程人员安装天线传输线及其它设备,影响其施工安全;另外,不同运营商使用的抱杆外径大小不一,对于大尺寸外径的抱杆,基站天线机械天线下倾角在小角度时,存在长条结构调角片与抱杆干涉问题,即适用抱杆外径大小的范围窄。

扇形结构调角片虽然解决了其占用空间小,方便工程作业人员安全安装施工通信设备。但此调角片整体结构为平面,及相邻调角孔可能存在相交破孔现象,其强度明显降低,对于质量重的天线或使用环境风速大时,调角片存在变形或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基站天线的天线下倾角调节方便,且其调角片体积小、机械强度高,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包括:天线、抱杆、安装组件以及调角片;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天线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抱杆转动连接,所述天线下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抱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两端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接臂,一所述连接臂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天线上,另一所述连接臂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与所述抱杆上;所述调角片整体呈圆弧状,其上设置有多个沿圆弧排列且间隔不相交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作为原点孔、其余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原点孔同一侧作为调角孔;任一所述连接臂通过第一锁紧件与所述原点孔固定,另一所述连接臂通过第二锁紧件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调角孔固定实现天线下倾角可调。

进一步地,各所述通孔在所述调角片上的同一半径圆弧上间隔不相交排列。

进一步地,各所述通孔在所述调角片上的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圆弧上间隔不相交且交错排列。

进一步地,一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原点孔固定、另一所述连接臂在逐步远离所述原点孔的圆弧方向上与各所述调角孔逐一固定时,两所述连接臂之间所形成张角逐渐增大,对应的天线下倾角等角度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下倾角的大小以0.5°或者1°等角度递增。

进一步地,一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原点孔固定、另一所述连接臂与最邻近所述原点孔的所述调角孔固定时,所述天线下倾角等于0°;一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原点孔固定、另一所述连接臂与最远离所述原点孔的所述调角孔固定时,所述天线下倾角的大小的范围为8°~15°。

进一步地,一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原点孔固定、另一所述连接臂与最远离所述原点孔的所述调角孔固定时,所述天线下倾角的大小为8°、10°、12°或15°。

进一步地,所述调角片整体呈圆弧状且外缘形成有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调角片上对应各所述调角孔分别标记有角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调角片是不锈钢调角片或者低碳钢调角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基站天线:通过设置整体呈圆弧状的调角片以调节天线下倾角,使得调角片体积较小;并通过将原点孔及调角孔设置为在调角片上沿圆弧排列且间隔不相交,不仅减小了调角片的体积而且增强了其机械强度。另外,通过在调角片外缘形成翻边,能够进一步增强调角片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长条形结构调角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扇形结构调角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基站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天线基站中第一安装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天线基站中第二安装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天线基站中调角片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天线基站中调角片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天线基站中调角片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调角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其利用四连杆原理实现机械天线下倾角的调节,该基站天线包括:天线1、抱杆2、安装组件以及调角片5,该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3和第二安装件4。

请结合图4和图5进行参阅,天线1上端通过第一安装件3与抱杆2转动连接,天线1下端通过第二安装件4与抱杆2转动连接。该第一安装件3和该第二安装件4分别在天线1背面及抱杆2上固定位置的合理距离可根据天线1的不同外形、尺寸等参数进行设计,具体可根据整体受力分析和客户需求进行确定。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件3包括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天线1背面上端可以安装有上安装片11,第一连接臂31第一端转动连接在天线1背面上端的上安装片11上,第一连接臂31第二端与第二连接臂32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32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抱杆2上。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件3还可以包括第一铰接座33和第二铰接座34,第一铰接座33通过螺栓螺母35锁紧固定在天线1背面上端的上安装片11上,第二铰接座34通过螺栓螺母35锁紧固定在抱杆2上,第一连接臂31第一端与第一铰接座33铰接,第二连接臂32第二端与第二铰接座34铰接。其中,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各自的长度可通过设计模拟天线1的不同天线下倾角度进行确定。

如图4所示,该第二安装件4包括安装于天线1背面下安装片12的第一安装座41和安装于抱杆2下端的第二安装座42,该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具体的,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分别延伸形成有一连接臂,通过该两连接臂转动连接。该第二安装件4结构相较于第一安装件3更简单。其结构及形式不限,只要能够在天线1相较于抱杆2进行转动调节天线下倾角时起到转动轴的作用即可。

在该实施方式中,调角片5整体呈圆弧状,其上设置有多个沿圆弧排列且间隔不相交的通孔,一通孔作为原点孔51、其余通孔位于原点孔51同一侧作为调角孔52。任一连接臂通过第一锁紧件36与原点孔51固定,另一连接臂通过第二锁紧件37选择性地与任一调角孔52固定实现天线下倾角可调,两个连接臂、调角片5利用第一锁紧件36、第二锁紧件37的锁紧固定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整个过程实现了固定及调节天线下倾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基站天线:通过设置整体呈圆弧状的调角片5以调节天线下倾角,使得调角片5体积较小;并通过将原点孔51及调角孔52设置为在调角片5上沿圆弧排列且间隔不相交,不仅减小了调角片5的体积而且增强了其机械强度。另外,通过在调角片5外缘形成翻边53,能够进一步增强调角片5的机械强度。

其中,调角片5上不同角度的调角孔52的确定可以这样进行:通过模拟不同天线下倾角的大小,测量调角片5在第一安装件3的两个连接臂固定位置之间(即原点孔51、调角孔52)的距离(其中,每个张角大小对应一个距离,每个距离又与一个天线下倾角相对应)。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第二安装件4两连接臂的长度;

2、确定第一安装件3两连接臂31、32的长度;

3、确定调角片5在第一安装件3两个连接臂31、32上的两个合适位置;

4、分别模拟仿真天线1在如0°-15°时,第一安装件3两个连接臂31、32相应张开的角度,分别测量此时两连接臂31、32上调角片5的两个装配位置距离;

5、调角片5上0°到原点孔51的距离、1°到原点孔51的距离、2°到原点孔51的距离…直至15°到原点孔51的距离分别与第四步实测距离相等。

其原理为以逆向方向,仿真天线下倾角再确定调角片5原点孔51与各调角孔52之间的距离,而使用上就变成调角片5固定哪个调角孔52在连接臂上,即对应天线下倾角的度数,实现了一一对应关系。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点孔51和调角孔52的各通孔可在调角片5上的同一半径圆弧上间隔不相交排列,具体如图6所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点孔和调角孔的各通孔可在调角片5a、5b上的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圆弧上间隔不相交且交错排列。具体的,可以如图7所示,图7是各通孔在调角片5a上两个不同半径的圆弧上间隔不相交且交错排列的示意图;或者可以如图8所示,图8是各通孔在调角片5b上三个不同半径的圆弧上间隔不相交且交错排列的示意图。

以图3和图6所示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一连接臂(如第一连接臂31)与原点孔51固定、另一连接臂(如第二连接臂32)在逐步远离原点孔51的圆弧方向上与各调角孔52逐一固定时,两连接臂之间所形成的张角逐渐增大,所对应的天线下倾角以等角度方式递增。通常,天线下倾角的大小可以以0.5°或者1°等角度方式递增,通常可选择1°等角度递增方式。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精度的等角度递增方式,毋庸置疑,其精度越高对于天线下倾角的调节效果越好。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非等角度递增方式,具体视需求而定,此处不作过多限制。

一连接臂与原点孔51固定、另一连接臂与最邻近原点孔51的调角孔52固定时,天线下倾角等于0°;一连接臂与原点孔51固定、另一连接臂与最远离原点孔51的调角孔52固定时,天线下倾角的大小的范围为8°~15°的常用角度。具体的,一连接臂与原点孔51固定、另一连接臂与最远离原点孔51的调角孔52固定时,天线下倾角的大小为8°、10°、12°或15°,即该调角片5可帮助实现天线下倾角在0°~8°,或0°~10°(如图6),或0°~12°(如图7),或0°~15°(如图8)范围内进行调节。当然,可调节的天线下倾角的最大范围也可以是其它值,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可以在调角片5的外缘形成翻边53,形成类似法兰形状。采用该结构形式,其机械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可适于长期使用。当然,在图7和图8所示的调角片5a、5b上同样可设置翻边,图6仅是举一例进行说明而已。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调角片5b上对应各调角孔52分别标记有角度值54,方便用户能够直观显目地对天线下倾角进行调节。当然,在图6和图7所示的调角片5、5a上同样可设置角度值,图9仅是举一例说明而已。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由于基站天线通常置于室外会受到风吹雨淋,调角片5(5a、5b)可以是不锈钢调角片或碳钢高温浸锌处理过的低碳钢调角片,不易锈蚀且机械强度高,可适于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基站天线的安装调节过程如下:

第一步,第一安装件3调节两个连接臂的天线下倾角为零度,用调角片5和螺栓螺母35等紧固件锁紧。

第二步,第一安装件3和第二安装件4分别与天线1背面固定的安装片通过螺栓螺母35紧固件锁紧固定。

第三步,第一安装件3和第二安装件4分别与抱杆2通过螺栓螺母35紧固件锁紧固定。

第四步,根据使用场景需求,松动第一安装件3两个连接臂连接处的紧固件,调整两个连接臂的天线下倾角至要求值,如8°,然后用紧固件将调角片5锁紧在两个连接臂31、32上,最后锁紧所有第一安装件3和第二安装件4的紧固组合件。

第五步,后期根据需要天线1实际天线下倾角要求,可以通过调整调角片5来满足(重复第四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调角片整体外形为圆弧翻边结构,整体外观尺寸小,结构紧凑。

(2)调角片上的调角孔圆弧排列,单列、双列或更多列排布,排布紧凑同时避免了相邻调角孔相交破孔现象。

(3)本实用新型调角片整体外形尺寸小,机械强度高,一方面解决了方便工程人员安装基站塔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利于工程人员安全施工。另外,能够适用更大外径尺寸范围的抱杆。另一方面能够适用于更重的天线与大风载环境,即通用性更广,能满足更多不同国家、地区的运营商的使用需求。

(4)调角片可实现大批量生产,优化了其功能,满足通信天线的机械可靠性和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