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68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型避雷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型避雷针。



背景技术:

避雷针是最为常见的防雷设备,其用于保护陆面上高大建物、海面上大型舰船等,以免被雷击。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尖端,聚集较强的局部电场,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放电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通过接地线将雷电超强电流引入大地。现有的避雷针不论晴雨天气都直接暴露在外,长期受自然侵蚀,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护型避雷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护型避雷针,包括:防护罩、驱动机构、避雷针体、托台和导电柱,其中:

防护罩竖直布置并固定,防护罩具有竖直布置且顶端开放的容纳腔;

避雷针体竖直固定在托台上,避雷针体侧壁且位于靠近托台的一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导体;

托台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托台为绝缘体;

导电柱位于防护罩的外部,且其一端伸入容纳腔内,其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接地装置的下导体下引线;

驱动机构位于防护罩内用于驱动托台上下运动,且托台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具有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当托台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时,避雷针体位于防护罩的外部,设置在避雷针体上的导体与导电柱连接;当托台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时,避雷针体位于防护罩的内部,且设置在避雷针体上的导体脱离导电柱。

优选地,导体远离避雷针体一端的周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对接凹槽,且当托台位于第一运动位置时,导电柱伸入至容纳腔的一端卡入凹槽内。

优选地,防护罩的顶部安装有盖板,盖板的一侧与防护罩铰接。

优选地,防护罩的一侧设有防护壳,防护壳具有竖直布置的腔室,腔室的顶部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过道孔,腔室的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导出孔。

优选地,导电柱竖直布置在腔室内,且其一端通过过道孔伸入至容纳腔内。

优选地,防护壳与防护罩一体成型。

优选地,防护罩包括底座和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并与底座一体成型的筒体,其中,底座上且位于筒体的外周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孔。

优选地,避雷针体与托台之间设有绝缘垫。

优选地,托台外周面与容纳腔的内周面滑动密封。

优选地,防护罩的内周面设有多条绕其内腔环形布置其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托台的外周面设有与滑台数量一致并与其滑动密封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避雷针体安装在托台上,通过将托台安装在防护罩内,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托台在防护罩内进行上下运动,且托台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具有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当其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时,避雷针体位于防护罩的外部,设置在避雷针体上的导体与导电柱连接,当其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时,避雷针体位于防护罩的内部,且设置在避雷针体上的导体脱离导电柱;雷雨电气时,利用驱动机构将托台推动至第一运动位置,使避雷针体处于防护罩的外部,并使设置在避雷针体上的导体与导电柱连接,以实现避雷工作;天气晴朗时,利用驱动机构将托台推动至第二运动位置,使得避雷针体位于防护罩内,利用防护罩体对避雷针体进行防护,避免其受长期暴露在外而受到外界侵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避雷针,通过驱动机构与托台相互配合使得避雷针体可以在防护罩内部或外部进行来回切换,从而避免避雷针体长期暴露在外,从而有效延长了避雷针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避雷针中所述托台处于第一运动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避雷针中所述托台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避雷针中所述托台处于第一运动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避雷针中所述托台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避雷针,包括:防护罩1、驱动机构2、避雷针体3、托台4和导电柱5,其中:

防护罩1包括底座11和竖直安装在底座11上并与底座11一体成型的筒体12,其中,底座11上且位于筒体12的外周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孔;防护罩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6,盖板6的一侧与防护罩1铰接;防护罩1竖直布置并通过螺栓固定,防护罩1具有竖直布置且顶端开放的容纳腔;防护罩1的一侧设有与防护罩1一体成型的防护壳7,防护壳7具有竖直布置的腔室,腔室的顶部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过道孔,过道孔处安装有绝缘圈;腔室的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导出孔。

避雷针体3竖直固定在托台4上,避雷针体3侧壁且位于靠近托台4的一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导体31,导体31远离避雷针体3一端的周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对接凹槽;托台4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托台4为绝缘体,托台4外周面与容纳腔的内周面滑动密封;导电柱5竖直布置在腔室内,且其一端通过过道孔伸入至容纳腔内,其另一端穿过导出孔伸入至腔室的外部,且位于腔室外部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接地装置的下导体下引线;驱动机构2位于防护罩1内用于驱动托台4上下运动,且托台4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具有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当托台4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时,避雷针体3位于防护罩1的外部,设置在避雷针体3上的导体31与导电柱5连接,导电柱5伸入至容纳腔的一端卡入凹槽内;当托台4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时,避雷针体3位于防护罩1的内部,且设置在避雷针体3上的导体31脱离导电柱5。

本实施例中,避雷针体3与托台4之间设有绝缘垫,以进一步加强避雷针体3与托台4之间的绝缘性。

本实施例中,防护罩1的内周面设有多条绕其内腔环形布置其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托台4的外周面设有与滑台数量一致并与其滑动密封的滑块,以提高托台4上下运动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避雷针体3安装在托台4上,通过将托台4安装在防护罩1内,并通过驱动机构2驱动托台4在防护罩1内进行上下运动,且托台4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具有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当其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时,避雷针体3位于防护罩1的外部,设置在避雷针体3上的导体31与导电柱5连接,当其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时,避雷针体3位于防护罩1的内部,且设置在避雷针体3上的导体31脱离导电柱5;雷雨电气时,利用驱动机构2将托台4推动至第一运动位置,使避雷针体3处于防护罩1的外部,并使设置在避雷针体3上的导体31与导电柱5连接,以实现避雷工作;天气晴朗时,利用驱动机构2将托台4推动至第二运动位置,使得避雷针体3位于防护罩1内,利用防护罩1体对避雷针体3进行防护,避免其受长期暴露在外而受到外界侵蚀。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避雷针,通过驱动机构2与托台4相互配合使得避雷针体3可以在防护罩1内部或外部进行来回切换,从而避免避雷针体3长期暴露在外,从而有效延长了避雷针体3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