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以及包括挂钩的面板型开关或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25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挂钩以及包括挂钩的面板型开关或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上涉及挂钩以及包括挂钩的面板型开关或插座。



背景技术:

当前固定到主体设备(例如,家用电器)的用于悬挂物件的挂钩通常是不可隐藏的,这种凸出在外的设计在某些情况下会对美观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当前已有的一些固定到开关或插座面板上的挂钩,由于其不可收回或不可隐藏的特点,使得这种挂钩影响了面板型开关或插座的整体美观性。此外,由于挂钩一直伸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了对空间的长时间占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挂钩,适用于具有第一外表面的主体设备,该挂钩包括:位于主体设备的基部;以及具有第二外表面的悬挂部,悬挂部被配置为相对于基部可旋转,并且可操作在收回状态和伸出状态,其中,收回状态为第二外表面与第一外表面形成基本上连续表面的状态,并且其中,伸出状态为悬挂部相对于基部向外旋转打开以使得第二外表面与第一外表面呈非零角度的状态。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外表面与第一外表面均为平面,并且在收回状态下,第二外表面与第一外表面平齐。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部包括:第一止挡部,悬挂部通过第一止挡部而被止动在收回止动位置处,以进而保持在收回状态。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收回止动位置处与悬挂部的第二止挡部相抵靠,以阻止悬挂部朝基部的方向进一步旋 转。

在某些实施例中,悬挂部通过主体设备的具有第一外表面的面盖而被止动在伸出止动位置处,以进而保持在伸出状态。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伸出止动位置处悬挂部的第三止挡部与面盖的一部分相抵靠,以阻止悬挂部朝远离基部的方向进一步旋转。

在某些实施例中,悬挂部包括:接触部,指向基部;和弹性部,一端耦合到接触部且另一端固定到悬挂部的内表面,以使得接触部在收回状态和伸出状态下弹性地与基部相抵靠。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部还包括:第一接收部,被配置为在收回状态下,第一接收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形状上与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相配合,以接收接触部。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部还包括:第二接收部,被配置为在伸出状态下,第二接收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形状上与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相配合,以接收接触部。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面板型开关,包括开关主体,以及与开关主体结合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挂钩。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面板型插座,包括插座主体,以及与插座主体结合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挂钩。

本公开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可收纳挂钩被设计为能够与诸如开关或插座等的(电器)设备整体上融为一体。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将该挂钩打开。在挂钩的打开状态下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悬挂钥匙等小物件,并且在挂钩的收回状态下可以被收纳到设备内部,这在节省了外部空间的同时还确保了设备整体上的美观性。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通过适当的设计,这种可收纳挂钩无论是在伸出或是收回的状态下均保持稳定,这减小了由于外部环境的干扰(例如,振动、无意的触碰等)而造成的挂钩开合状态的不稳定。

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旨在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 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对附图中的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将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收回状态的可收纳挂钩的立体剖面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伸出状态的可收纳挂钩的立体剖面视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包括有可收纳挂钩的平面型开关或插座的立体图,在图3a中,可收纳挂钩处于收回状态;以及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包括有可收纳挂钩的平面型开关或插座的立体图,在图3b中,可收纳挂钩处于伸出状态。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参考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一些示例实施例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可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出于说明并且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例本公开的目的而描述,而非建议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在此描述的本公开的内容可以以下文描述的方式之外的各种方式实施。

如本文中,术语“包括”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被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其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收回状态的可收纳挂钩10的立体剖面视图。可收纳挂钩10可适用如图3a和3b所示的具有第一外表面112的主体设备200。主体设备200包括但不局限于具有可将可收纳挂钩10设置于其上或其中的任何设备,例如,主体设备200可以是诸如开关或插座等的电器设备,也可以是家具或墙体等具有坚 固表面的物体。

如图1和图3a、3b所示,可收纳挂钩10包括位于主体设备200的基部120,基部120用于将可收纳挂钩10固定到主体设备200。可收纳挂钩10还包括具有第二外表面134的悬挂部130,悬挂部130被配置为相对于基部120可旋转,并且可操作在收回状态和伸出状态这两种状态下。在本文中,收回状态是指第二外表面134与第一外表面112形成基本上连续表面的状态,并且伸出状态是指悬挂部130相对于基部120向外旋转打开以使得第二外表面134与第一外表面112呈一非零角度的状态,这将在下文中结合图2更具体地描述。这样,在可收纳挂钩10处于打开状态时,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悬挂钥匙等小物件,并且在可收纳挂钩10处于收回状态时,其可以被收纳到主体设备200的内部以将其隐藏,这在节省了外部空间的同时还提供了设备整体上的美观性。

如图1中所描绘的实施例所示,第二外表面134与第一外表面112均为平面,并且在图1所示的收回状态下,第二外表面134与第一外表面112平齐。需要指出,图1中示出的第一、第二外表面均为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空间节省以及挂钩隐藏的目的,例如出于装饰或美观考虑的具有任何曲面或形状的第一、第二外表面均应落入到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中所描绘的实施例所示,基部120包括第一止挡部121,悬挂部130通过第一止挡部121而被止动在收回止动位置S1处(收回止动位置S1在图1中以虚线圆圈标识),以进而保持在收回状态。图1中所示的第一止挡部121为与基体120一体成型的杆状突出部,但可组装到基体120并与基体120可拆卸地分离的第一止挡部121同样可行。此外,本公开也并不旨在限定该第一止挡部121的形状以及形式,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指挡功能的指挡元件或结构均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如在图1中进一步示出的,第一止挡部121在收回止动位置S1处与悬挂部130的第二止挡部131相抵靠,以阻止悬挂部130朝基部 120的方向进一步旋转。可以看出,第一止挡部121的端面与第二止挡部131的端面是具有互补的斜面,其能够实现良好的形状匹配并进而实现稳定的止挡。

现参考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处于伸出状态的可收纳挂钩10的立体剖面视图。在图2中,悬挂部130通过主体设备200的具有第一外表面112的面盖110而被止动在伸出止动位置S2处(伸出止动位置S2在图2中同样以虚线圆圈标识),以进而保持在伸出状态。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伸出止动位置S2处,悬挂部130的第三止挡部132与面盖110的一部分相抵靠,以阻止悬挂部130朝远离基部120的方向进一步旋转。如图2所示,悬挂部130的第三止挡部132与形成在面盖110中的、作为面盖110的一部分的凹部(或凹槽)相抵靠,以阻止悬挂部130朝远离基部120的方向进一步旋转。同样需要指出,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指挡功能的指挡元件及结构均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可以看出,通过在上述第一、第二指挡位置处的稳定的指挡,使得这种可收纳挂钩10无论是在伸出或是收回的状态下均能够保持稳定,这减小了由于外部环境的干扰(例如,振动、无意的触碰等)而造成的挂钩10开合状态的不稳定。

继续参考图2,可收纳挂钩10的悬挂部130包括指向基部120的接触部133,如图2所示,该接触部133具有的渐缩的端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同样可以想到其他形状的端部,例如销状端部、半球形的端部等。

悬挂部130还包括弹性部135,其一端耦合到接触部133且另一端固定到悬挂部130的内表面,以使得接触部133在收回状态和伸出状态下均能够弹性地与基部120相抵靠。弹性部135可以是压缩弹簧、弹性体等。

如图1或图2中所示,可收纳挂钩10的基部120还包括第一接收部122(在图2中更为清楚地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收回状态下, 第一接收部122的至少一部分在形状上与接触部133的至少一部分相配合或匹配,以部分地接收或容纳接触部133。以图1或图2中示出的第一接收部122为例,第一接收部122被构造为在基部120上一体成形的凹部。在图1中示出的悬挂部130的收回状态下,该渐缩的接触部133的端面的仅一部分(即,上部)与作为第一接收部的凹部122的一部分物理上接触地配合,而接触部133的端面的另一部分(即,下部)并不要求与凹部122的另一部分形成上述物理上接触的配合,而是如图1中所示可以预留有间隙124。这不仅降低了加工上的难度,而且提供了接触部133与该第一接收部122更为灵活的匹配与抵靠。

需要指出,虽然在图1中示出的收回状态下在接触部133与第一接收部122之间存在有间隙124,但这并不影响在收回状态下悬挂部130的稳定定位。这是因为,如上面所述的,悬挂部130在收回状态下的稳定定位取决于在收回止动位置S1处、第一止挡部121与第二止挡部131之间的稳固抵靠。接触部133与第一接收部122之间的弹性配合用于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接触手感,例如在操作者将该悬挂部130从伸出状态推回到收回状态的过程中。在此期间,由于接触部133与第一接收部122之间的弹性配合的存在,使得接触部133的端部沿着第二接收部123的轮廓平滑地过渡到第一接收部122中。

如图1或图2中所示,可收纳挂钩10的基部120还包括第二接收部123(在图2中更为清楚地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伸出状态下,第二接收部123的至少一部分在形状上与接触部133的至少一部分相配合,以部分地接收或容纳接触部133。与图1中示出的收回状态类似,在伸出状态下,渐缩的接触部133的端面的仅一部分(即,下部)与作为第一接收部的凹部122的一部分物理上接触地配合,而接触部133的端面的另一部分(即,上部)并不要求与凹部122的另一部分形成上述物理上接触的配合。同样,这并不影响在伸出状态下悬挂部130的稳定定位。这是因为,如上面所述的,悬挂部130在伸出状态下的稳定定位取决于在伸出止动位置S2处、第三止挡部132与面盖110的一部分(例如,面盖中的凹部)的稳固抵靠。接触部133与第 一接收部122之间的弹性配合同样用于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接触手感,例如在操作者将该悬挂部130从收回状态打开到收回状态的过程中。作为示例,图1或图2中所示的悬挂部130被安装在主体设备200的底部(这将在图3a和图3b中更为清楚的示出),这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轻微)按压悬挂部130的底部而使得悬挂部130从收回状态弹出到伸出状态。在此期间,由于接触部133与第一接收部122之间的弹性配合的存在,使得接触部133的端部沿着第一接收部122的轮廓平滑地过渡到第二接收部123中。

图3a和图3b示出了一种面板型开关或面板型插座200,其相应地包括开关主体或插座主体210,以及与开关主体或插座主体210结合的在图1和图2所示的可收纳挂钩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收纳挂钩10可以与开关主体或插座主体210一体形成。

图3a示出了处于收回状态的可收纳挂钩10,图3b示出处于伸出状态的可收纳挂钩10。从图3b中可以更为清楚的看出,在可收纳挂钩10的打开状态下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悬挂钥匙等小物件,并且从图3a中可以更为清楚的看出,在可收纳挂钩的收回状态下其可以被收纳到设备内部,这在节省了外部空间的同时还确保了设备整体上的美观性。

总体而言,虽然若干具体实现方式的细节在上面的讨论中被包含,但是这些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而是特征的描述仅是针对具体实施例。在分离的一些实施例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地执行。相反,在单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分离地实施或是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施。

虽然本公开以具体结构特征来描述,但是可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并不必然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换言之,以上描述的仅仅是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存在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效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 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