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202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压力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电压力锅内部压力、温度的复合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锅工作时需要控制其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其中压力控制一般采用位移开关的位移量变化来控制压力,而温度控制一般采用温控器来控制温度,由于位移开关与温控器分别单独设置于电压力锅,造成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将压力与温度控制集成为一体的复合控制开关,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复合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以及通过绝缘体分隔固定的温敏金属弹片、动触点组件、静触点组件,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分别连接动触点组件、静触点组件,温敏金属弹片用于感应压力、温度产生位移变化来驱动动触点组件、静触点组件的接触及分离。

由于电压力锅内部的压力及温度不断变化,使得温敏金属弹片感应压力、温度产生位移变化,从而温敏金属弹片驱动动触点组件、静触点组件接触及分离实现接电及断电,从而实现控制电压力锅内部的压力及温度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体包括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温敏金属弹片、静触点组件及动触点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磁环、第二磁环依次分隔固定,温敏金属弹片的另一端通过陶瓷支撑杆连接于动触点组件的另一端。由此,使得温敏金属弹片分别感应压力、温度变化产生位移,并通过陶瓷支撑杆将位移传递给动触点组件,从而使得动触点组件、静触点组件接触及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静触点组件包括静触片,动触点组件包括上弹片和下弹片,上弹片通过限位装置限位,上弹片的一端与静触片的一端通过第二磁环分隔固定,静触片的一端与温敏金属弹片通过第一磁环分隔固定,静触片的另一端设有静触点,上弹片的另一端与下弹片的一端连接,并通过陶瓷支撑杆连接于温敏金属弹片,下弹片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静触点与动触点相抵靠。由此,上述产生的位移使得陶瓷支撑杆在限位装置的限位作用下使得下弹片的动触点与静触片的静触点接触及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装置包括顶板和陶瓷顶针,顶板的一端与上弹片的一端通过第三磁环分隔固定,顶板的另一端通过陶瓷顶针连接上弹片。由此,陶瓷顶针顶住上弹片形成支点,从而使得陶瓷支撑杆推动下弹片的动触点与静触片的静触点接触及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控制开关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一螺钉柱及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固定于顶板,第一螺钉柱依次穿过第一螺母、顶板并抵靠于陶瓷顶针。由此,通过第一螺钉柱及第一螺母的螺旋传动,使得第一螺钉柱顶压陶瓷顶针及上弹片,从而调节上弹片的形变量达到设定的温度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控制开关还包括第二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二螺钉柱及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固定于温敏金属弹片,第二螺钉柱依次穿过第二螺母、温敏金属弹片。由此,通过第二螺钉柱及第二螺母的螺旋传动,从而调节温敏金属弹片的形变量达到设定的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控制开关还包括复位位移和温度调整装置,复位位移和温度调整装置包括云母片和发热丝,云母片压紧于静触片和第一接线端子之间,发热丝的一端贴合于静触片的下方,发热丝的另一端设于云母片的下方并与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由此,当电压力锅工作时,电流输入第一接线端子、发热丝,并在发热丝与静触片之间产生一定电压,从而发热丝对温敏金属弹片进行热补偿,可以对复位位移和复位温度起到调整作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压力与温度控制集成为一体,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控制开关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复合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绝缘体2、第二接线端子3、温敏金属弹片4、动触点组件5、静触点组件6、限位装置7、第一调节装置8、第二调节装置9和复位位移和温度调整装置12,绝缘体2包括第一磁环21和第二磁环22,温敏金属弹片4、静触片61、上弹片51的一端通过第一磁环21、第二磁环22依次分隔压紧固定。

静触点组件6包括静触片61,动触点组件5包括上弹片51和下弹片52,静触片61的另一端设有静触点611,上弹片51的另一端与下弹片52的一端连接,并通过陶瓷支撑杆10连接于温敏金属弹片4,下弹片52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521,静触点611与动触点521相抵靠。

复位位移和温度调整装置12包括云母片121和发热丝122,云母片121压紧于静触片61和第一接线端子1之间,发热丝122的一端贴合于静触片61的下方,发热丝122的另一端设于云母片121的下方并与第一接线端子1电连接。

限位装置7包括顶板71和陶瓷顶针72,顶板71的一端与上弹片51的一端通过第三磁环11分隔固定,顶板71的另一端通过陶瓷顶针72连接上弹片51。第二接线端子3压紧于第三磁环11与上弹片51之间,第一接线端子1压紧于第一磁环21与静触片61之间。顶板71的一端铆接固定,温敏金属弹片4的一端铆接固定。

第一调节装置8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一螺钉柱81及第一螺母82,第一螺母82固定于顶板71,第一螺钉柱81依次穿过第一螺母82、顶板71并抵靠于陶瓷顶针72。

第二调节装置9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二螺钉柱91及第二螺母92,第二螺母92固定于温敏金属弹片4,第二螺钉柱91依次穿过第二螺母92、温敏金属弹片4。

该复合控制开关安装于电压力锅内部使用,使用前通过第一螺钉柱81及第一螺母82的螺旋传动,使得第一螺钉柱81顶压陶瓷顶针72及上弹片51,从而调节上弹片51的形变量达到设定的温度值;通过第二螺钉柱91及第二螺母92的螺旋传动,从而调节温敏金属弹片4的形变量达到设定的压力值。

当电压力锅内部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温敏金属弹片4感应压力而位移变化,当电压力锅内部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从而温敏金属弹片4顶起陶瓷支撑杆10,并且在陶瓷顶针72顶住上弹片51的支点作用下,从而使得陶瓷支撑杆10推动下弹片52的动触点521与静触片61的静触点611分离断电,当电压力锅内部的压力逐渐减小时,使得温敏金属弹片4反向位移变化,温敏金属弹片4复位,从而使得下弹片52的动触点521与静触片61的静触点611接触接电。

当电压力锅内部的温度不断升高,使得温敏金属弹片4感应温度而位移变化,当电压力锅内部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从而温敏金属弹片4顶起陶瓷支撑杆10,并且在陶瓷顶针72顶住上弹片51的支点作用下,从而使得陶瓷支撑杆10推动下弹片52的动触点521与静触片61的静触点611分离断电,当电压力锅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时,使得温敏金属弹片4反向位移变化,温敏金属弹片4复位,从而使得下弹片52的动触点521与静触片61的静触点611接触接电。

当电压力锅工作时,电流输入第一接线端子1、发热丝122,并在发热丝122与静触片61之间产生一定电压,从而发热丝122对温敏金属弹片4进行热补偿,可以对复位位移和复位温度起到调整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