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线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7115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线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网线插座一般被固定安装在墙壁上,而网线的输入端口(即接入端口)和输出端口都被固定安装在插座的外壳上。使用者将电脑接入网线时,需要找一段至少比电脑离插座距离要长的网线才能进行连接,而且所用的网线必须两端均连接有水晶头。在一些简陋的旅馆或者短期的出租屋内一般不会备有网线,而租客更不可以随身携带有网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租客的上网需求就得不到满足。此外由于缺少必要的测试工具,在使用前,不能够预先判断网络是否正常,因而即便连接,也会给租客带来诸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方便网路测试及连接的网线测试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线测试装置,包括手柄、与所述手柄一体连接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线轮、缠绕在所述线轮上的网线、用于压紧网线一端的压紧机构、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测试网络运行状态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外露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的指示灯;所述网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检测装置通过引线与外露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水晶头相连接,所述网线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相配合,且所述网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晶头;所述压线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腔体相配合的梯形压块,以及与所述梯形压块相枢接的压杆,所述压杆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与所述手柄一体连接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线轮、缠绕在所述线轮上的网线、用于压紧网线一端的压紧机构、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测试网络运行状态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外露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的指示灯;所述网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检测装置通过引线与外露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水晶头相连接,所述网线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相配合,且所述网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晶头;所述压线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腔体相配合的梯形压块,以及与所述梯形压块相枢接的压杆,所述压杆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以此方式设置,不仅能够通过第一水晶头与墙面上网口连接后,用来检测网路是否运行正常,同时还能给通过第二水晶头与屋内任意位置处的电脑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线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网线测试装置,包括手柄1、与所述手柄1一体连接的壳体2、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的线轮3、缠绕在所述线轮3上的网线4、用于压紧网线4一端的压紧机构、以及设置在壳体2内用于测试网络运行状态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2内的电路板,以及外露于所述壳体2且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的指示灯5;所述网线4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检测装置通过引线与外露于所述壳体2的第一水晶头6相连接,所述网线4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出线口相配合,且所述网线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晶头7;所述压线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2腔体相配合的梯形压块8,以及与所述梯形压块8相枢接的压杆9,所述压杆9与所述壳体2螺纹连接,所述压杆9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网线测试装置,不仅能够通过第一水晶头与墙面上网口连接后,用来检测网路是否运行正常,同时还能给通过第二水晶头与屋内任意位置处的电脑进行连接,且方便携带,适合没有合适长度网线的场合使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