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用汽车软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01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交通用汽车软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用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用汽车软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节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新能源汽车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解决电池的续航能力。续航能力除了电池本身的创新还与汽车本身的重量有关系。如果能减轻新能源汽车的重量,对于提升续航能力是有很大益处的,为降低车体重量,降低材料成本和使用成本,人们曾采用铜包铝导体,但是由于该导体制备工艺复杂、回收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人们也曾想用铝导体来代替铜导体,其一,铝导体由于强度低,延伸率小,拉成1mm以下的直径非常困难,其二由于铝导体的抗疲劳特性、蠕变特性与铜有较大差异,长期运行后容易造成导体与设备连接处发热,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目前汽车线的外绝缘和保护层大部分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或聚烯烃弹性体材料,该类材料耐热性差,长期高温下工作,容易老化,影响汽车使用寿命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重量轻的智能交通用汽车软线。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交通用汽车软线,一种智能交通用汽车软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绕包层、绝缘层、绝缘加强层和保护层;或者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导体、绕包层、内绝缘层、隔离层、编织屏蔽层、外绝缘层、绝缘加强层和保护层;所述导体采用7~30000根铝合金单线绞合而成;所述保护层为涂覆的厚度为0.05~0.2mm的硅基耐高温树脂。

所述导体采用的单线为8系铝合金线,单线直径为0.10~1.00mm。

所述绝缘层、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均为耐高温硅胶绝缘;所述绝缘加强层采用编织密度为60%~100%的玻纤或芳纶或丙纶。

所述隔离层为绕包聚酯类材料,厚度为0.05~0.15mm,绕包层数为1~3层,绕包搭盖率15%~55%。

所述编织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或高强铝合金丝编织屏蔽,编织密度为60%~95%。

所述保护层为涂覆的厚度为0.05~0.2mm的硅基耐高温树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导体采用铝合金线,重量能大大降低,采用7~30000根直径较粗(达到0.1mm以上)的铝线或铝合金线绞合提升导体的柔软性。绝缘和护层均采用硅基耐高温材料,大大提高了电缆使用温度,具有重量轻,弯曲性能好,能达到5倍弯曲半径,使用温度范围广,抗疲劳性好、耐腐蚀,成本低,可加工性能好,安全可靠等特点。而且绝缘加强层采用编织,可以弥补硅橡胶绝缘强度的不足,弥补强度。再次,保护层采用涂覆硅基耐高温树脂,不仅具有优异的耐油性,而且减小了电缆外径,同时又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得电缆同时具有优异的导电能力,满足智能交通汽车用线缆的电气、机械、环保和安全等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导体1、绕包层2、绝缘层3、内绝缘层3-1、外绝缘层3-2、绝缘加强层4、保护层5、隔离层6、编织屏蔽层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交通用汽车软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1、绕包层2、绝缘层3、绝缘加强层4和保护层5;导体1采用7~30000根铝合金单线绞合而成,单线为8系铝合金线,单线直径为0.10~1.00mm,强度为60~155MPa,伸长率≥10%;保护层5为涂覆的厚度为0.05~0.2mm的硅基耐高温树脂。绝缘3为耐高温硅胶绝缘;绝缘加强层4采用编织密度为60%~100%的玻纤或芳纶或丙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交通用汽车软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1、绕包层2、内绝缘层3-1、隔离层6、编织屏蔽层7、外绝缘层3-2、绝缘加强层4和保护层5;导体1采用7~30000根铝合金单线绞合而成;保护层5为涂覆的厚度为0.05~0.2mm的硅基耐高温树脂。导体1采用的单线为8系铝合金线,单线直径为0.10~1.00mm。内绝缘层3-1和外绝缘层3-2为耐高温硅胶绝缘;绝缘加强层4采用编织密度为60%~100%的玻纤或芳纶或丙纶。隔离层6为绕包聚酯类材料,厚度为0.05~0.15mm,绕包层数为1~3层,绕包搭盖率15%~55%。编织屏蔽层7采用镀锡铜丝或高强铝合金丝编织屏蔽,编织密度为60%~95%。保护层5为液体硅树脂经浸渍烘干而成,厚度0.01~0.2mm。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