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控制电路及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320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座控制电路及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控制电路及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插座为了实现快速的开关状态的转换,并且需要满足体积小和成本低的特点,一般采用非隔离电源方案。

现有的非隔离电源方案的插座,是将数字电路控制MCU模块、继电器和供电模块集成为一个交流系统。其中MCU模块,用于处理其他模块传过来的数据并发出相关控制指令。继电器负责导通或关断插座对外部供电的通道,即继电器的弹片是串联在交流的火线或零线上,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供电线路和接地端。这种方案使得插座电路的外围电路少,不需要使用隔离变压器,节省了大量PCB面积和物料成本。

但是,采用非隔离电源方案将不再有隔离变压器把插座电路分成初级和次级及高压和低压,整个都是以交流电路为参考平面,而继电器是串联在交流电路上,继电器弹片通断的瞬间会对MCU模块产生交流干扰,例如,高频辐射和浪涌冲击;而继电器线圈本身是个感性物体,在通电瞬间在供电线路上产生反向电动势,断电瞬间在地回路上产生反向电动势,会对MCU模块产生直流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控制电路及插座,用于将MCU模块从插座电路板上分离,并且在供电单元和继电器之间增加抗干扰单元,减小了继电器通断电所产生的交流干扰和直流干扰对MCU模块的影响,使得插座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插座控制电路,包括:

MCU模块及插座电路模块,所述MCU模块与所述插座电路模块连接,并向所述插座电路模块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插座电路模块包含继电器、供电单元及抗干扰单元,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抗干扰单元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所述插座电路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继电器供电的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状态为导通状态和掉电状态,所述导通状态表示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继电器供电,所述掉电状态表示所述供电单元不为所述继电器供电。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

所述MCU模块与所述插座电路模块单点接地。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

所述MCU模块与所述插座电路模块的接地端之间具有抗噪单元。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

所述抗噪单元为0欧电阻,所述0欧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MCU模块及所述插座电路模块的接地端。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器包括:

继电器弹片和继电器线圈;

所述继电器线圈通过所述抗干扰单元与所述供电单元连接;

当所述供电状态为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继电器线圈供电,使得所述继电器弹片与电网导线连接,所述继电器通电;

当所述供电状态为所述掉电状态时,所述供电单元不为所述继电器线圈供电,使得所述继电器弹片与电网导线断开连接,所述继电器断电。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抗干扰单元包括:

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继电器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电路模块还包括:供电控制单元;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与所述MCU模块连接;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CU模块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继电器供电的供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种插座,包括:

MCU板及插座电路板,所述MCU板具有上述MCU模块,所述插座电路板具有上述插座电路模块。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电路板还包括:

MCU板焊盘的接地端;

所述MCU板通过所述MCU板焊盘与所述插座电路板焊接;

所述MCU模块通过所述串联磁珠与所述插座电路模块单点接地。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还包括:

插座壳及插座孔;

所述MCU板及所述插座电路板处于所述插座壳中,所述插座孔与所述插座电路板上的所述继电器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插座具有MCU板及插座电路板,插座控制电路包括MCU模块及插座电路模块;插座电路模块包含继电器、供电单元及抗干扰单元,供电单元通过抗干扰单元与继电器连接;MCU模块用于控制供电单元为继电器供电的供电状态,供电状态为导通状态和掉电状态,导通状态表示供电单元为继电器供电,掉电状态表示供电单元不为继电器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MCU模块从插座电路板上分离,并且在供电单元和继电器之间增加抗干扰单元,减小了继电器通断电所产生的交流干扰和直流干扰对MCU模块的影响,使得插座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控制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控制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控制电路的再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控制电路的又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抗干扰单元及继电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控制电路的又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控制电路及插座,用于将MCU模块从插座电路板上分离,并且在供电单元和继电器之间增加抗干扰单元,减小了继电器通断电所产生的交流干扰和直流干扰对MCU模块的影响,使得插座性能稳定。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控制电路,包括:

MCU模块11及插座电路模块12,MCU模块11与插座电路模块12连接,并向插座电路模块12发送控制命令;

插座电路模块12包含继电器123、供电单元121及抗干扰单元122,供电单元121通过抗干扰单元122与继电器123连接;

插座电路模块12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供电单元121为继电器123供电的供电状态,供电状态为导通状态和掉电状态,导通状态表示供电单元121为继电器123供电,掉电状态表示供电单元121不为继电器123供电;

当供电状态为导通状态时,继电器123通电;

当供电状态为掉电状态时,继电器123断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MCU模块11从插座电路模块12上分离,并且在供电单元121和继电器123之间增加抗干扰单元122,减小了继电器123通断电所产生的交流干扰和直流干扰对MCU模块11的影响,使得插座性能稳定。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MCU模块11与插座电路模块12单点接地。插座电路模块12为插座的交流系统工作电路板,在插座的交流系统工作电路板上预设MCU模块11的焊接焊盘,MCU模块11被做成一个单独的模块焊接到插座的交流系统工作电路板上。供电单元121为供电电路,是插座电路模块12工作的电源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MCU模块11仅从插座电路模块12上分离,起到的抗干扰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的,而让MCU模块11与插座电路模块12单点接地的话,由于单点接地面积小,干扰传导过来的就少。

需要说明的是,MCU模块11与插座电路模块12的接地方式除了单点接地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地方式,具体不做限定。

可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MCU模块11与插座电路模块12的接地端之间具有抗噪单元2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减少继电器123通断电产生的干扰,在MCU模块11与插座电路模块12单点接地的接地端增加抗噪单元201,抗噪单元201起到的是抑制高频噪声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抗噪单元201可以为0欧电阻,0欧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MCU模块11及插座电路模块12的接地端,抗噪单元201还可以由其他元器件,0欧电阻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其他,不做限定。

可选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电器123包括:

继电器弹片301和继电器线圈302;

继电器线圈302通过抗干扰单元122与供电单元121连接;

当供电状态为导通状态时,供电单元121为继电器线圈302供电,使得继电器弹片301与电网导线连接,继电器123通电;

当供电状态为掉电状态时,供电单元121不为继电器线圈302供电,使得继电器弹片301与电网导线断开连接,继电器123断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说明了供电单元121是如何控制继电器123的供电状态的,继电器线圈302在通断时,由于继电器线圈302本身具有感性,在通电瞬间在供电线路上产生反向电动势,断电瞬间在地回路上产生反向电动势,这些相对于MCU模块来说都是干扰源,而增加抗干扰单元122就是为了抑制继电器线圈302通断时产生的干扰电动势。

可选的,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抗干扰单元122包括:

第一二极管401和第二二极管402;

第一二极管401的正极与供电单元122连接,第一二极管401的负极及第二二极管402的正极与继电器123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402的负极与继电器123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继电器123的接入端口3和6接入电网导线,输出端口2和7接电器导线,第一二极管401的正极与供电单元122连接,第一二极管401的负极及第二二极管402的正极与继电器123的正极连接,继电器123的正极就是继电器线圈302的正极(VDD),第二二极管402的负极与继电器123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继电器123的负极就是继电器线圈302的负极(GND),根据二极管的单方向导电特性,第一二极管401和第二二极管40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的阻止继电器线圈302通断时产生的干扰电动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抗干扰单元122由第一二极管401和第二二极管402组成只是一种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由其他元器件组成,具体不做限定。

可选的,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路模块还包括:供电控制单元601;

供电控制单元601与MCU模块11连接;

供电控制单元601用于根据MCU模块11的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21为继电器123供电的供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增加供电控制单元601以实现MCU模块11通过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21为继电器123供电的供电状态,使得方案的实施更具体。

上面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插座电路模块,下面介绍应用该插座电路模块的插座,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包括:

MCU板701及插座电路板702,MCU板701具有MCU模块11,插座电路板702具有插座电路模块12;

插座电路模块12包括继电器123、供电单元121、供电控制单元601及抗干扰单元122;

继电器123包括继电器弹片301和继电器线圈302;

抗干扰单元122包括第一二极管401和第二二极管402;

第一二极管401的正极与供电单元122连接,第一二极管401的负极及第二二极管402的正极与继电器线圈30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402的负极与继电器线圈302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

MCU模块11用于通过供电控制单元601控制供电单元121为继电器线圈302供电的供电状态,供电状态为导通状态和掉电状态,导通状态表示供电单元121为继电器线圈302供电,掉电状态表示供电单元121不为继电器线圈302供电;

当供电状态为导通状态时,供电单元121为继电器线圈302供电,使得继电器弹片301与电网导线连接,继电器123通电;

当供电状态为掉电状态时,供电单元121不为继电器线圈302供电,使得继电器弹片301与电网导线断开连接,继电器123断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中的MCU板701中的MCU模块11从插座电路板702上分离,并且在供电单元121和继电器123之间增加由第一二极管401和第二二极管402组成的抗干扰单元122,减小了继电器线圈302通断电所产生的交流干扰和直流干扰对MCU模块11的影响,使得插座性能稳定。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路板702还包括:

MCU板焊盘和串联磁珠;

MCU板701通过MCU板焊盘与插座电路板702焊接;

MCU模块11通过串联磁珠与插座电路模块12单点接地。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

插座壳及插座孔;

MCU板701及插座电路板702处于插座壳中,插座孔与插座电路板上的继电器123连接。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