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88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



背景技术:

滑环,就是负责为旋转体连通、输送能源与信号的电气部件。根据传输介质来区分,滑环分为电滑环、流体滑环、光滑环,也可通俗的统称为"旋转连通"或"旋通"。滑环通常安装在设备的旋转中心,主要由旋转与静止两大部分组成。旋转部分连接设备的旋转结构并随之旋转运动,称为"转子",静止部分连接设备的固定结构的能源,称为"定子",传统牵引下滑环结构设计不合理,质量过大,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包括第一滑环主体和第二滑环主体,所述第一滑环主体和第二滑环主体整体都呈圆柱形,所述第一滑环主体设置在第二滑环主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滑环主体和第二滑环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滑环主体和第二滑环主体组成的整体内部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通孔整体呈圆台形,且截面的两个相对侧边为弧形,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一滑环主体的长度,所述第一通孔的上表面积大于下表面积,所述第一通孔的下表面积与第二通孔的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二通孔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小于第二滑环主体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环主体下部边缘为45°倒角设计,所述第二滑环主体底部边缘与第二通孔之间的位置上设有两排环形方槽,且两排环形方槽的数目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环主体和第二滑环主体的连接处为倒圆角设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环主体下部边缘为45°倒角设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环主体和第二滑环主体为聚甲醛POM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滑环主体和第二滑环主体的表面为黑色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第二滑环主体底部上两排环形方槽设计,大大减轻了滑环整体的重量,节约成本,同时,能够起到增加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滑环主体,2-第二滑环主体,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牵引下滑环,包括第一滑环主体1和第二滑环主体2,所述第一滑环主体1和第二滑环主体2为聚甲醛POM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滑环主体1和第二滑环主体2的表面为黑色设计,所述第一滑环主体1和第二滑环主体2整体都呈圆柱形,所述第一滑环主体1设置在第二滑环主体2的上方,所述第一滑环主体1和第二滑环主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滑环主体1和第二滑环主体2的连接处为倒圆角设计,所述第一滑环主体1下部边缘为45°倒角设计,所述第二滑环主体2下部边缘为45°倒角设计,所述第二滑环主体2底部边缘与第二通孔4之间的位置上设有两排环形方槽5,且两排环形方槽5的数目相等,所述第一滑环主体1和第二滑环主体2组成的整体内部开有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3设置在第二通孔4的上方,所述第一通孔3整体呈圆台形,且截面的两个相对侧边为弧形,所述第一通孔3的长度大于第一滑环主体1的长度,所述第一通孔3的上表面积大于下表面积,所述第一通孔3的下表面积与第二通孔4的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二通孔4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通孔4的长度小于第二滑环主体2的长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滑环主体2底部上两排环形方槽5设计,大大减轻了滑环整体的重量,节约成本,同时,能够起到增加散热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