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170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由一根或者多跟绝缘包裹导体组成,在外面再包裹上金属或者橡皮制坚硬的物质。电力电缆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一般在城市的地下电网中、发电厂的引出线路中、工厂内部的供电中使用,在电力线路中电缆占的比重较大,在使用时起着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作用。因此在制作电缆时我们需要良好的制作方法和优选的结构,保证电能和功率的顺利传输,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电缆内部的稳定性较差,在电缆进行安装时,电缆经拆装运卸并且在电缆的排布中极容易造成电缆各个缆线的松动,而且电缆绝缘层在外力拉拽的情况下不易出现变型或者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电缆的最内层设置有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大幅提升了高压电缆本体的抗拉性能,保证了电缆本体的使用效果,延长了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包括缆线,所述缆线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且缆线由若干个导线基条构成,所述绝缘层与隔热层之间设置有橡胶收紧层,且隔热层设置在聚氯乙烯保护层的内侧,所述缆线与缆线之间填充有橡胶软料,且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设置在电缆本体的中心处,所述缆线与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之间填充有橡胶软料。

优选的,所述导线基条根据用途可选择使用铝质材质或者铜质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保护层的厚度为5mm。

优选的,所述电缆本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单芯、双芯、三芯、四芯或者五芯之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缆线的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构件,且绝缘层与隔热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在缆线的绝缘层和隔热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层的设置能够吸附住绝缘层,提高了绝缘层在电缆内部的稳定性,使得绝缘层不易从电缆内部脱离或者出现松动,保证了绝缘层在电缆内部的连接紧密度,橡胶收紧层能够对绝缘层施加内向的收紧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绝缘层在电缆内部的稳定性,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能够提升绝缘层的抗拉性能,使得绝缘层在外力拉拽的情况下不易出现变型或者损坏,解决了电缆因为经常拉拽导致绝缘层非常容易出现松动、脱落和损坏的问题,从而大幅提升了高压电缆的抗拉性能,保证了电缆的使用效果,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氯乙烯保护层;2-隔热层;3-缆线;4-橡胶收紧层;5-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6-绝缘层;7-橡胶软料;8-导线基条;9-电缆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包括缆线3,缆线3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6,且缆线3由若干个导线基条8构成,绝缘层6与隔热层2之间设置有橡胶收紧层4,且隔热层2设置在聚氯乙烯保护层1的内侧,缆线3与缆线3之间填充有橡胶软料7,且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5设置在电缆本体9的中心处,缆线3与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5之间填充有橡胶软料7,导线基条8根据用途可选择使用铝质材质或者铜质材质构件,聚氯乙烯保护层1的厚度为5mm,电缆本体9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单芯、双芯、三芯、四芯或者五芯之中的一种,缆线3的绝缘层6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构件,且绝缘层6与隔热层2之间设置有粘接层。

工作原理:首先将若干股导线基条8平整合拢,随之使用包线机用绝缘层6将导线基条8包裹行成缆线3,在实际情况中可选择使用单芯单芯、双芯、三芯、四芯或者五芯之中的一种缆线3,之后若使用双芯或者双芯以上的电缆本体9,在缆线3与缆线3之间填充橡胶软料7,并在缆线3和缆线3之间放置一根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5,若仅仅使用单芯电缆,将碳纤维绞合承力线芯5放置在单芯中间,并且,在缆线3的绝缘层6和隔热层2之间添加有粘接层,使得电缆本体9之间的缆线3连接更加的紧密,在电缆本体9的最外层为聚氯乙烯保护层1,为整个电缆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