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6661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模具磁吸的线圈,具体是一种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感线圈都是只有轴壳,在轴壳外上、下两端延伸翻边,绕线组的线圈绕在翻边之间的线槽上,之后用绝缘胶带绕缠包裹,这种磁感线圈在检修、安装、拆卸、调试过程中不方便,绕缠的胶带需要绕若干圈,人工成本大大增加,而且人工绕出的胶带厚度难以均一,影响通电时的磁性强/弱的均一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拆卸、检修,免人工绕缠绝缘胶带又能起到绝缘的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磁感线圈包括轴壳(1),轴壳(1)中间设有通孔(11),外上端部向外延伸有翻边一(12),外下端部延伸有翻边二(13),翻边二(13)延伸有软体齿式翼片(131);所述的翻边一(12)与翻边二(13)之间形成有绕线槽(14),绕线槽(14)上绕有绕线组(15),绕线组(15)通过软体齿式翼片(131)向上翻折后将绕线组(15)包裹形成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

优选地:绕线组(15)为铜线绕线组。

本实用新型的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有益效果为:本产品的软体齿式翼片通过翻边二与轴壳连为一体,当绕线槽上绕上绕线组后,将它放入电永磁吸盘的模孔时,软体齿式翼片会向上翻折,翻折后将绕线组包裹形成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包裹后,绕线组与模孔壁通过软体齿式翼片隔开,防止绕线组受到摩擦损坏,减少通电时绕线组与模具之间磁性干扰,无需再通过人工绕缠胶带后再放入模孔,起到免人工绕缠胶带,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带有绕线组的侧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品软体齿式翼片向上翻折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磁感线圈包括轴壳1,轴壳1中间设有通孔11,外上端部向外延伸有翻边一12,外下端部延伸有翻边二13,翻边二13延伸有软体齿式翼片131;所述的翻边一12与翻边二13之间形成有绕线槽14,绕线槽14上绕有绕线组15,绕线组15通过软体齿式翼片131向上翻折后将绕线组15包裹形成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优先方案:绕线组15为铜线绕线组;本产品的软体齿式翼片通过翻边二与轴壳连为一体,当绕线槽上绕上绕线组后,将它放入电永磁吸盘的模孔时,软体齿式翼片会向上翻折,翻折后将绕线组包裹形成电永磁吸盘的磁感线圈,包裹后,绕线组与模孔壁通过软体齿式翼片隔开,防止绕线组受到摩擦损坏,减少通电时绕线组与模具之间磁性干扰;无需再通过人工绕缠胶带后再放入模孔,起到免人工绕缠胶带,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