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用于家用电器的直流电动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461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特别是用于家用电器的直流电动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通常涉及电动操作的致动器。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动致动器,特别是用于在洗衣机、洗碗机等中分配清洗剂的设备,该类型的致动器包括:

主体,由单个铁磁材料带形成,基本上为u形并且包括第一侧分支和第二侧分支,该第一侧分支和第二侧分支彼此面对并且通过中间分支或中间部分相互连接,

第一侧分支,具有基本上为截头锥形结构,该截头锥形结构在所述主体的外部区域中延伸并朝所述外部区域聚合;

绝缘电导线的线圈,固定在所述主体中,使得其轴线在基本上正交于所述主体的侧分支的方向上延伸,和

铁磁芯,安装成作为线圈通电的效果,在线圈内部以能轴向平移的方式相对于所述主体能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

芯的一端,面向所述主体的第一侧分支,具有基本上与所述结构的内部形状互补的截头锥形的外部形状。

这种类型的直流电动致动器从ep1722380a1中是已知的。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这种致动器设备中,铁磁材料的主体的截头锥形结构具有设置有开口的远端,芯的相应的截头锥形端可穿过该开口从外部进入。

在从前述的现有文献已知的解决方案中,铁磁材料的主体的形成需要以下操作:预先切割基座带,冲压或拉拔以形成上述的截头锥形结构,进一步切割以在所述截头锥形结构的远端处形成开口,并且然后最终弯曲。因此,需要各种操作和过程。

本发明的第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初始限定类型的直流电动致动器,该直流电动致动器可以用更少的过程制造,并因此以更简单和更经济的方式制造。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标和其它目标是利用上述类型的直流电动致动器来实现,其特征主要在于,前述主体的第一分支的前述截头锥形结构是看不见的并且具有平坦的末端底壁。

首先,该特性使得避免现有技术解决方案所需的切割操作成为可能,以便提供铁磁主体的前述截头锥形结构的终端开口。

发明人进行的测试还已经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以从静止起点(换句话说,从其静止位置)显著地增加施加在可移动芯上的力的强度。

在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前述主体的第一分支的截头锥形结构限定了内部腔,该内部腔在轴向横截面上具有基本上为等腰梯形形状的轮廓,其较长底边约为较短底边的两倍,并且所述底边之间的高度或距离约等于较长底边的三分之一。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性和优点将从下面详细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并纯粹地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提供,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电动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的局部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和根据现有技术的致动器的操作特性的图解;和

-图5类似于图3并且示出了变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3,数字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操作的直流致动器的整体。

例如,该致动器10可以用在分配用于家用电器(诸如洗衣机、洗碗机等)的清洗剂和/或漂洗剂的设备中,还可以用于其它应用,而因此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致动器10包括主体或壳体12,所述主体或壳体与基本上为u形的铁磁材料带一体制成的。

主体12包括彼此相对且通过中间分支18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分支14和第二侧分支16。

如图3所示,主体或壳体12容纳转轴20,在该转轴上缠绕着绝缘电线的线圈22。线圈22具有一对连接构件24,诸如扁平的连接器。

优选地,转轴20和线圈22封装(enclosed)在大致为圆柱形的绝缘壳体26中,连接构件24从该绝缘壳体突出到外部。

线圈22具有在大致正交于主体或壳体12的第一侧分支和第二侧分支14,16的方向上延伸的纵向轴线a-a。

致动器10还包括铁磁芯28,该铁磁芯相对于壳体12可移动地安装,从而在线圈22内部轴向地能平移。

作为线圈22通电的作用,芯28可以以已知的方式从图1所示的轴向静止位置传递到图3所示的轴向工作位置。

可选地,芯28可以连接到已知类型的弹性机构(未示出),例如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该弹性机构设计成当线圈22断电时将其保持在静止位置和/或返回到静止位置。

正如可以看到的,特别是在图2中,主体或壳体12的第一侧分支14具有基本上为截头锥形结构30,并且芯28具有相应的端32,其以与结构30的内部形状大致互补的方式成形,因此该结构的内部形状也是大致为截头锥形的。

芯28的端32的外部形状与主体或壳体12的结构30的内部形状之间的互补的截头锥形构造有利地使得提供一个间隙(位于芯28与结构30之间)成为可能,其幅值小于芯28相对于所述结构30的行程。此外,这种构造允许芯28相对于壳体12的最佳对中。

主体或壳体12的分支14的截头锥形结构30在主体12的外部区域中延伸并且朝该外部区域锥形地聚合。

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和壳体12的截头锥形结构30是看不见的(blind)并且具有平坦的末端底壁30a。

看不见的截头锥形结构30相当容易地制造,并且简单地需要冲压/拉拔操作。

在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在图2中定性地示出,结构30的内部腔30b在轴向横截面上具有基本上为等腰梯形形状的轮廓,其较长底边b约为较短底边b的两倍,并且高度h(底边b与底边b之间的距离)约等于较长底边b的三分之一。

结构30的内部腔的这种构造使得冲压/拉拔操作特别地容易,同时还提供了有效的芯对中作用。

主体或壳体12的第二侧分支16具有开口34,芯28穿过该开口朝外部延伸。

参照图2,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主体或壳体12的中间分支18具有通孔36,该通孔与侧分支14和16大致等距,以允许与已知和未示出类型的组装装置的夹持设备接合。因为开口使得致动器10能够作为整体夹持在可以靠近或可以不靠近其重心的中心位置中,所以开口36的这个位置是有利的。

图4示出了一个图表,在该图表上,当相关线圈通电时,在致动器的芯上产生的牛顿力在纵轴上示出,从静止位置开始朝向工作位置,其中涉及到以毫米为单位的芯的行进距离在横轴上示出。

在图4中,由链式线示出并在其中由c1显示的曲线表示了由芯产生的力随着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致动器设备(具体的是ep1722380a1中示出的该类型的设备)中行进的距离的变化的变化,以及由c2显示的实线表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相应特性的致动器设备中产生的力的变化。

正如将要容易理解地,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设备中,所产生的力的强度在大部分行程或行进的距离上是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致动器中产生的力的两倍以上。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设备可以以更简单和更经济的方式制造并且具有改进的功能特性。

图5示出了变体实施方式。在该图中,先前描述的部件和元件已经被赋予与先前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标号。

在该变体中,与端32相对的芯28的端38具有结构38a,该结构以套环的形式径向向外突出,面对铁磁主体或壳体12的侧分支16。该结构38a可以用于增加施加在芯28上的吸引力。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芯28是中空的,但是它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固体形式制成。

本质上,本发明的原理保持不变,实施方式的形式和构造的细节可以相对于已经纯粹地以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那些描述和示出而广泛地变化,因此不会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