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编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748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电编码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微机防误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编码锁。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防误应用中,电编码锁一般被应用串联在开关或电动刀闸等设备的控制回路中,防止误操作导致回路导通。一般情况下,当需要导通控制回路时,插入电脑钥匙,通过电脑钥匙内部回路将控制回路导通。常规的电编码锁设计有与电脑钥匙对应的串联在控制回路中的两个开放式的常开触点或电极,即使在不使用电脑钥匙的情况下,采用导线也能将两个常开触点或电极导通,无法防止恶性误操作行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电编码锁能够通过导线进行非法接通的恶性误操作行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利用导线非正常接通等恶意误操作行为、安全性高的电编码锁。

一种电编码锁,包括具有容置腔的锁体、与电脑钥匙配合的机械锁芯、由电脑钥匙控制通断的第一对电极、以及设置在锁体内且能够串联于控制回路中的第二对电极;所述机械锁芯和第一对电极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机械锁芯与所述第一对电极通过连接件连接;当机械锁芯处于非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对电极与所述第二对电极错开;当电脑钥匙插入容置腔内带动机械锁芯转动解锁时,所述机械锁芯通过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对电极转动,使所述第二对电极与所述第一对电极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编码锁还包括轴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绝缘转动模块,所述机械锁芯与所述绝缘转动模块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对电极一端与所述绝缘模块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机械锁芯的转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对电极的一端固定,连接块的中间与所述机械锁芯的转轴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锁芯通过基座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对转动槽,所述第一对电极一端分别穿过所述转动槽与所述绝缘转动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电极与所述第一对电极之间通过金属弹性触点接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电极与第一对电极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盲孔,所述金属弹性触点设置在所述盲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编码锁还包括闭锁锁定机构,电脑钥匙解锁后,所述闭锁锁定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电脑钥匙回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闭锁锁定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通过弹性件能够在滑槽内伸缩运动;所述机械锁芯转动解锁时,推动所述锁定件滑动,所述机械锁芯解锁后,所述锁定件通过弹性件复位,能够限制所述机械锁芯的回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包括按钮和滑块,所述按钮与滑块插配设置在滑槽内,且按钮设置在锁体外侧;所述滑块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两端的转动轨迹上,另一端通过弹性元件与锁体内表面连接,所述机械锁芯转动解锁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时,所述连接件能够挤压所述滑块,使所述滑块向远离锁体中心的方向移动;所述机械锁芯解锁后,所述滑块复位,处于所述连接件的回位转动轨迹上,阻止所述连接件回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电极与所述第二对电极错开的角度为90°。

上述电编码锁,第二对电极设置在锁体内部,无法通过导线恶意导通,只有通过电脑钥匙将机械锁芯开锁转动后,带动第一对电极转动一定角度与第二对电极导通时,才能通过电脑钥匙的内部回路将控制回路导通。电脑钥匙需要匹配机械锁芯后才能解锁,避免了简单的人为技术解锁情况的发生;两对电极导通后才能将控制回路导通,防止了电编码锁通过导线非法接通等恶性误操作行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电编码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电编码锁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电编码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示为非解锁状态;

图4为本发明电编码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示为解锁状态;

图5为本发明电编码锁中闭锁锁定机构结构的示意图一,图示为非解锁状态;

图6为本发明电编码锁中闭锁锁定机构结构的示意图二,图示为解锁状态;

附图说明:

锁体100;外壳110;后盖120;第二对电极200;第一对电极300;机械锁芯400;连接块500;绝缘转动模块600;金属弹性触点700;基座800;闭锁锁定机构900;按钮910;滑块920;弹簧9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电编码锁,包括锁体100,锁体100包括外壳110和后盖120,内部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与电脑钥匙配合的机械锁芯400、以及由电脑钥匙控制通断的第一对电极300,能够串联于控制回路中的第二对电极200设置于容置腔两侧的锁体内。参照图3,机械锁芯400在非解锁情况下,第二对电极200之间连线与第一对电极300之间连线成90°错开。参照图4,正常操作解锁时,通过电脑钥匙将第一对电极300转动90°,第二对电极200和第一对电极300导通,并通过电脑钥匙内部回路将控制回路导通。其中,机械锁芯400与第一对电极300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电脑钥匙插入容置腔后先通过机械锁芯400转动解锁,机械锁芯400的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对电极300转动,将第一对电极300转动至第二对电极200处,使第二对电极200与第一对电极300导通。

上述的电编码锁,第二对电极200设置在锁体100内部,无法通过导线恶意导通,只有通过电脑钥匙将机械锁芯400开锁转动后,带动第一对电极300转动一定角度与第二对电极200导通时,才能通过电脑钥匙的内部回路将控制回路导通。电脑钥匙需要匹配机械锁芯400后才能解锁,避免了简单的人为技术解锁情况的发生;两对电极导通后才能将控制回路导通,防止了电编码锁通过导线非法接通等恶性误操作行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编码锁还包括轴向转动设置在容置腔内的绝缘转动模块600。机械锁芯400与绝缘转动模块600同轴设置。第一对电极300一端与绝缘模块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机械锁芯400的转轴连接。

具体地,连接件为连接块500,连接块5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对电极300的一端固定,连接块500的中间与机械锁芯400的转轴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械锁芯400通过基座800与锁体100固定,基座800上设置有转动槽,第一对电极300一端穿过转动槽与绝缘模块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对电极200与所述第一对电极300之间通过金属弹性触点700接通。具体地,第二对电极200固定于锁体100内部的基座800两边,第二对电极200的支脚伸出锁体100可串联在设备上的控制回路中,第二对电极200与第一对电极300相对的一端设计有盲孔,盲孔内装配有金属弹性触点700。

为防止解锁后在作业过程中电脑钥匙非正常回位,电编码锁还包括闭锁锁定机构900,电脑钥匙解锁后,闭锁锁定机构900用于限制所述电脑钥匙回位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锁体100侧面上开设有滑槽,闭锁锁定机构900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的锁定件,锁定件通过弹性件能够在滑槽内伸缩运动,弹性件优选为弹簧930。机械锁芯400转动解锁时,推动锁定件滑动;机械锁芯400解锁后,锁定件通过弹性件复位,能够限制机械锁芯400的回位转动。

具体地,锁定件包括按钮910和滑块920,按钮910与滑块920插配设置在滑槽内,且按钮910设置在锁体100外侧,用于手动拨动按钮910。滑块920一端设置在连接件的两端在转动时产生的转动轨迹上,另一端通过弹簧930与锁体100内表面连接。当机械锁芯400转动解锁带动连接块500转动时,连接块500能够挤压滑块920,使滑块920向远离锁体100中心的方向移动。如图6,机械锁芯400解锁后,滑块920在弹簧930作用下复位移动,此时连接块500回位转动时被滑块920挡住限位,连接件无法回位转动,即电脑钥匙不能回位。手动拨动按钮910,将滑块920向锁体100外侧推动时,滑块920解除对连接件的限制作用,此时电脑钥匙可以回位转动。

本发明的电编码锁内部设计有两对常开电极,可防止利用导线非正常接通等恶意误操作行为;锁具内部设计有机械锁芯400,电脑钥匙需匹配机械锁芯400才能解锁,避免了简单的人为技术解锁情况的发生;锁具设计有闭锁锁定机构900,可防止电脑钥匙解锁后非正常回位导致回路断开。本发明的电编码锁操作简便,防误、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