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铸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611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铸焊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铸焊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动铸焊机,其不仅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质量,但是该自动铸焊机仍需要工人配合完成极群夹具的搬运,操作过程耗费时间,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人工搬运使得铸焊机内铅蒸汽挥发时间较长,影响工人身体健康,铸焊能耗高。

本申请人于2016年10月28日申请了一种自动铸焊装置,其专利号为2016211842440,该自动铸焊装置具体公开了导向滑轨、推送机构和拉送机构,所述拉送机构设置在推送机构的后侧,该拉送机构通过电磁吸附方式将导向滑轨上的物料移动至推送机构的定位滑轨上。该自动铸焊装置通过在铸焊机内增设拉送机构,利用拉送机构的电磁吸附方式与导向滑轨和推送机构配合作用,使得铸焊过程中极群夹具出料和进料不干涉可同时进行,提高进出料效率。

但据申请人反应,上述自动铸焊装置采用后推送式的拉送机构完成极群夹具在导向滑轨与推送组件之间的转移动作,该装置需要在铸焊机的进料口处单独设置一用于过渡放置极群夹具的导向滑轨,使得该自动铸焊装置前后横向尺寸较长,整体空间占用大且拉送机构对极群夹具进行推送完成进出料时,该拉送机构的电磁吸附端需要横跨铸焊机内部,其水平横向移动行程较长,使得群夹具进出料时间相对延长,影响蓄电池铸焊工序的自动化连续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铸焊设备,通过在铸焊机的前侧增设极群夹具转移平台且配合完成相应动作的横向推送组件和纵向推送组件,使得极群夹具在横向转移区与铸焊机之间实现自动、连续且有序传送,解决了背景技术中通过设置后推送式的拉送机构导致极群夹具移动行程长,效率低且机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移平台,所述转移平台的上表面上设有待处理加工极群夹具的横向转移区和纵向转移区,该横向转移区的末端与纵向转移区的首端过渡承接;

横向推送组件,所述横向推送组件安装于所述转移平台的一侧边,其位于横向转移区内;

纵向推送组件,所述纵向推送组件安装于所述转移平台的另一侧边,其位于纵向转移区内,该纵向推送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横向推送组件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待处理加工极群夹具由所述横向推送组件沿横向转移区推送至纵向转移区内,再由该纵向推送组件将其推送转移至下一待加工工位。

作为改进,所述横向转移区和纵向转移区内沿极群夹具移动方向分别对应开设有与该极群夹具的外形尺寸相适配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该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对极群夹具在推送转移过程中起到准确导向定位,确保极群夹具在各工位间自动衔接、连续传送。

作为改进,所述横向推送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转移平台的底部;

推板,该推板通过竖直连接板与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横向转移区内开设有与该竖直连接板相匹配的限位槽。

作为改进,所述纵向推送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二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纵向转移区的外侧,其包括两端部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转移平台上的导轨以及滑动套设于该导轨上的缸筒;

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缸筒的内侧面上的支撑板、可转动连接于该支撑板顶部的水平连接板以及固定于该水平连接板上的定位件,该定位件的底部竖直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极群夹具上的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销,该定位销设置在该定位件的自由端端部;

导向单元,该导向单元包括安装于转移平台上的导向支承板,该导向支撑板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一滚轮,定位件的底部开设有与该滚轮对应配合的导向滑槽。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上方还设有辅助导向单元,其包括两端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导向杆以及滑动套设于该导向杆上的导块,该导块的内侧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定位件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支承板,该限位支承板设置在所述定位销的后侧,限位支承板的下端部的前侧边上设有倒角。

作为改进,所述横向转移区和纵向转移区的外侧边沿处分别对应设有挡边a和挡边b,该挡边a与所述第一滑槽平行设置,挡边b与所述第二滑槽平行设置。

一种铸焊设备,包括铸焊机,所述铸焊机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将极群夹具传送至铅锅内的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的内壁上水平对称设有定位滑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所述转移平台水平安装于该铸焊机的进料口处,第二滑槽与定位滑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铸焊机的进料口处还设有一压板,该压板到转移平台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极群夹具的高度尺寸一致。

作为改进,所述铸焊机的进料口处水平对称设有导向滑轨,压板固定于该导向滑轨的上端部,该导向滑轨与所述定位滑轨对应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转移平台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板与所述铸焊机的一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卡销件与所述铸焊机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便于维修拆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铸焊机的前侧增设极群夹具转移平台且配合其上设置的横向推送组件和纵向推送组件使得极群夹具在转移平台与铸焊机之间实现自动、连续且有序传送,同时,转移平台与铸焊机之间可转动连接,拆装方便且便于检修,该自动传送转移机构可与蓄电池切刷设备组合使用,实现蓄电池切刷及铸焊一体式自动化、有序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本发明中的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可与带动极群夹具在切刷和铸焊工位间自动转移的传递机构配合使用,同时配合转移平台上设置的横向推送组件和纵向推送组件实现传递机构将待铸焊极群夹具放置于横向转移区后移动至纵向转移区将纵向推送组件转移至该纵向转移区上的铸焊好的极群夹具传递至下一加工工位,充分发挥横向推送组件和纵向推送组件与传递机构之间的配合作用,快速实现极群夹具在转移平台与铸焊机之间逐一、有序、连续传送,大大提高极群夹具传送效率;

(3)本发明的纵向推送组件利用其定位单元中定位件上设置的定位销及限位支承板与极群夹具相配合,使得极群夹具进料时在纵向转移区推送至铸焊机进料口处,该定位单元与极群夹具接触瞬间结合导向单元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两者自动固定同步移动,且利用铸焊机内升降组件的向下移动实现极群夹具与定位单元的分离,同时,极群夹具出料时利用升降组件的向上移动及导向滑轨上设置的压板配合下,实现极群夹具与定位单元自动固定,并由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复位将其移动至纵向转移区完成出料动作,整个过程与现有的后推送式机构相比,极群夹具转移路径大大缩短,机构整体占用空间小;

(3)本发明的纵向推送组件通过设置导向单元,利用导向单元中滚轮与水平连接板底部开设的导向滑槽配合作用下,使得极群夹具移动至纵向转移区完成复位动作时,该定位单元逐渐抬升使其与极群夹具实现自动分离,利于铸焊后的极群夹具实现自动输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工位之间排布紧凑,铸焊工序进出料不干涉,在保留蓄电池切刷加工设备自动化操作流程下,对铸焊工序各工位位置进行优化、合理排布,自动化程度高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铸焊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铸焊设备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极群夹具推送至铸焊机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铸焊设备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铸焊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参考附图1和图2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极群夹具自动传送转移机构,包括:

转移平台1,所述转移平台1的上表面上设有待处理加工极群夹具10的横向转移区11和纵向转移区12,该横向转移区11的末端与纵向转移区12的首端过渡承接;

横向推送组件2,所述横向推送组件2安装于所述转移平台1的一侧边,其位于横向转移区11内;

纵向推送组件3,所述纵向推送组件3安装于所述转移平台1的另一侧边,其位于纵向转移区12内,该纵向推送组件3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横向推送组件2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待处理加工极群夹具10由所述横向推送组件2沿横向转移区11推送至纵向转移区12内,再由该纵向推送组件3将其推送转移至下一待加工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转移区11和纵向转移区12内沿极群夹具10移动方向分别对应开设有与该极群夹具10的外形尺寸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21,该第一滑槽111与第二滑槽121首尾过渡相接,其对极群夹具10在推送转移过程中起到准确导向定位作用,使得极群夹具10在各工位间自动衔接,完成连续、有序传送。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横向推送组件2包括:

第一驱动单元21,该第一驱动单元21安装于所述转移平台1的底部;

推板22,该推板22通过竖直连接板23与第一驱动单元2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横向转移区11内开设有与该竖直连接板23相匹配的限位槽112。其中,所述限位槽112与第一滑槽111平行设置且位于该第一滑槽111中部位置,优化安装位置,减少设备占用空间。其中,所述推板22整体呈L型,其水平部分与转移平台1平行设置,竖直部分的宽度尺寸与极群夹具10的外形尺寸相适配,确保推板22由第一驱动单元21驱动其推动极群夹具10时的稳固性。

具体地,所述纵向推送组件3包括第二驱动单元31、定位单元32和导向单元33,所述第二驱动单元31安装于所述纵向转移区12的外侧,其包括两端部分别通过支架311固定连接在转移平台1上的导轨312以及滑动套设于该导轨312上的缸筒31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一驱动单元21和第二驱动单元31优选为磁耦式无杆气缸,优化设备整体空间设计。

其中,所述定位单元32包括固定于所述缸筒313的内侧面上的支撑板321、可转动连接于该支撑板321顶部的水平连接板322以及固定于该水平连接板322上的定位件323,该定位件323的底部竖直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极群夹具10上的定位孔101相适配的定位销324,该定位销324设置在该定位件323的自由端端部。

所述导向单元33包括安装于转移平台1上的导向支承板331,该导向支撑板321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一滚轮332。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水平连接板322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滚轮332对应配合的导向滑槽3221。该导向滑槽3221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沿极群夹具10复位移动方向斜向下设置,使得铸焊后的极群夹具10由铸焊机内部移动至纵向转移区12完成复位动作时,水平连接板322带动定位件323逐渐同步抬升使定位件323上的定位销324脱离极群夹具10,实现极群夹具10与纵向推送组件3的自动分离,利于铸焊后的极群夹具10实现自动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31的上方还设有辅助导向单元34,其包括两端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311上的导向杆341以及滑动套设于该导向杆341上的导块342,该导块342的内侧面与所述支撑板321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定位单元32整体强度,确保其推送极群夹具10转移过程的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定位件323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支承板325,该限位支承板325设置在所述定位销324的后侧,其两者之间的距离尺寸不小于极群夹具10上定位孔101到其边沿处的距离尺寸,使得定位销324插设于极群夹具10上相对应的定位孔101内时,该限位支承板325能够与该极群夹具10的边沿相抵靠,为定位件323推动极群夹具10沿第二滑槽121移动时对所述定位销324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确保定位销324的使用强度。

除此之外,限位支承板325的下端部的前侧边上还设有倒角3251,使得定位销324插设于极群夹具10上的定位孔101内时起到导向定位作用,同时,避免该限位支承板325与其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转移区11和纵向转移区12的外侧边沿处分别对应设有挡边a113和挡边b122,该挡边a113与所述第一滑槽111平行设置,挡边b122与所述第二滑槽121平行设置,该挡边a113和挡边b122对极群夹具10在横向转移区11和纵向转移区12移动时起到辅助导向定位作用。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5至图9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铸焊设备。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铸焊设备,包括铸焊机4,所述铸焊机4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将极群夹具10传送至铅锅内的升降组件5,该升降组件5的内壁上水平对称设有定位滑轨51;本实施例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群夹具10自动传送转移机构,所述转移平台1水平安装于该铸焊机4的进料口处,第二滑槽121与定位滑轨5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铸焊机4的进料口处还设有一压板6,该压板6到转移平台1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极群夹具10的高度尺寸一致,如图7至图9所示,该压板6的设置对定位单元32移动至铸焊机4的进料口处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了铸焊后的极群夹具10出料时其与定位单元32配合固定瞬间该定位单元32向上抬起影响两者固定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铸焊机4的进料口处水平对称设有导向滑轨7,压板6固定于该导向滑轨7的上端部,该导向滑轨7与所述定位滑轨51对应设置,其固定于所述转移平台1上,该导向滑轨7的设置一方面为极群夹具10在纵向转移区12与铸焊之间的转移提供导向定位,提高进出料效率;另一方面为纵向推送组件3的定位单元32提供等待工位,同时配合该导向滑轨7上端部设置的压板6,使得铸焊后的极群夹具10在升降组件5的向上移动作用下,使其快速、准确地自动与定位单元32相固定,减少配合连接时间,彻底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增设的夹持机构,节能环保,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移平台1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板13与所述铸焊机4的一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卡销件14与所述铸焊机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便于对铸焊机4内部进行维修。

工作过程如下:

用于将极群夹具在切刷工序和铸焊工序之间进行转移的传递机构首先将经完成切刷工序后的待铸焊极群夹具10转移并放置于转移平台1的横向转移区11上后移动至纵向转移区12上方等待;与此同时,该横向转移区11上的极群夹具10由第一驱动单元21驱动推板22带动其移动至纵向转移区12内且位于定位件323的正前方,此时,定位件323由第二驱动单元31驱动其前端部的定位销324恰好落至极群夹具10上相对应的定位孔101内,限位支承板325卡设于极群夹具10的边沿处,且该极群夹具10由第二驱动单元31将其推送至升降组件5上的定位滑轨51上,升降组件5带动该极群夹具10下移至铅锅内时,其自动与定位件323上的定位销324脱离,此时纵向推送组件3上的定位单元32在该铸焊机4的进料口处等待,待极群夹具10完成铸焊后并由升降组件5带动上移至铸焊机4的进料口处时,该极群夹具10上的定位孔101签好套设于该定位件323上的定位销324上实现自动固定,然后由第二驱动单元31驱动该铸焊好的极群夹具10沿第二滑槽121实现复位,当该极群夹具10移动至纵向转移区12的起始位置时,定位件323通过水平连接板322上开设的导向滑槽3221与导向单元33上的滚轮332的作用下,缓慢向上抬升使得定位销324与极群夹具10自动脱离,并由等待在该工位上的传递机构将其转移至下一加工工位。

其中,上述涉及的传递机构本申请人已于2016年10月28日申请了发明专利,在本申请中就不再进行赘述,说明书附图中未再进行标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