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280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属于可见光通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lightfidelity,lifi)利用电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但存在着无法反向通信的问题;现有全双工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复用或波分复用等技术实现单信道全双工,占用的频谱和光谱资源较多。

而ingan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效应,具有更高的禁带宽度,更大的电子饱和漂移速度,更强的临近击穿电场,更高的热导率以及热稳定性等特性,是制备高频、高温、高压、大功率器件的理想材料。研究表明ingan材料具有发光、导光以及探测光等多种特性,可以利用光子集成技术可以将ingan材料制成的光源、波导和探测器集成于一体。这为发展微纳可见光通信、光子互联及光学微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该系统的ingan光子集成芯片是由四个ingan多量子阱器件和三个波导组成。ingan多量子阱器件的发射光可以在片内耦合,也可以在片外透射,并且传输的光信号能被检测,因此实现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集成芯片中的ingan多量子阱器件既可作为发光源,散发出的平行于平面的光,通过波导耦合传输到另一个多量子阱器件中,也可作为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片内一对多的全双工光通信。集成芯片上器件发的光除了耦合到波导中,其余发散到空间中,用商用光电探测器探测所传输的光信号,所接收到的信号与计算信号相符合,该系统实现了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为多维可见光通信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该系统的芯片以硅基氮化物材料为基底,从下往上一次为硅衬底层1、外延缓冲层2、纯gan层3、n-电极5、悬空p-n结量子阱器件;所述p-n结量子阱器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为n-gan层4、ingan/gan多量子阱6和p-gan层7,p-电极8。在所述n-gan层4上表面有刻蚀出的阶梯状台面,所述阶梯状台面包括下台面和上台面,所述n-电极5设置在下台面,所述上台面与ingan/gan多量子阱6的底面相连接;在所述n-gan层4经过背后衬底层1剥离,减薄后获得所述悬空薄膜区15。所述悬空薄膜区15包括悬空n电极区11、悬空p电极区14、和悬空波导17,所述悬空波导17中间是用于隔离两个p区的隔离槽16。所述p-电极8包括依次连接的p-电极引线区12、p-电极导电区13和悬空p-电极区14;所述n-电极5包括一次连接的n-电极引线区9、n-电极导电区10和悬空n电极区11。

进一步的,本发明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光子集成的量子阱结构芯片,以硅基氮化物晶片为载体,从下至上的结构依次为硅衬底层、外延缓冲层、纯gan层、四个悬空p-n结量子阱器件以及三个悬空波导;所述p-n结量子阱器件从下至上依次为n-gan层、ingan/gan多量子阱、p-gan层和p-电极,在所述n-gan层上表面有刻蚀出的阶梯状台面,所述阶梯状台面包括下台面和上台面,所述n-电极设置在下台面上,所述上台面与ingan/gan多量子阱的底面相连接。所述n-gan层经过背后衬底层剥离,减薄后获得所述悬空薄膜区。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p-n结量子阱结构位于悬空薄膜区上,所述悬空薄膜区包括悬空p电极区、悬空波导和悬空n电极区,所述悬空波导中间是用于隔离两个p区的隔离槽。所述p-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悬空p-电极区、p-电极导电区和p-电极引线区;所述n-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悬空n电极区、n-电极导电区和n-电极引线区。对于悬空波导、p电极和n电极,除了p电极引线区、n电极引线区以及部分导电区以外的其他结构都位于悬空薄膜区上。每个p-n结之间都有隔离区来隔离p-n结,防止p-n结之间的电学影响。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包括片内全双工通信系统和片外通信系统。所述的片内全双工通信系统中,ingan多量子阱器件作为发光源的同时也探测另一个ingan多量子阱器件通过悬空波导传输过来的光信号,通过自干扰消除方法提取出有效叠加信号。所述片外通信系统中,多个ingan多量子阱器件发光,通过物镜,汇聚到商用光电探测器上,接收的信号与理论计算的信号相符合。

本发明包括片内全双工通信系统和片外通信系统,基于ingan光子集成芯片,该集成芯片采用光子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使信息在传输中所造成的信息畸变和失真极小,光传输、转换时能量消耗和散发热量极低。同时,ingan多量子阱器件既可作为光源,也可作为光电探测器使用,实现晶体管源、漏极的双向利用。

本发明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中,ingan多量子阱器件同时发光并作为光探测器时,根据提取的传输信号,通过自干扰消除的方法提取出有效的叠加信号,实现片内全双工通信。多个ingan多量子阱器件同时发光,除了耦合到波导中的光,发散出来的光通过物镜、平面透镜聚集到商用光电探测器上,探测到多个ingan多量子阱器件所发送的信号,接收到的信号与理论上计算的多个发送信号叠加在一起的信号相符合。

本发明的芯片是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基于硅衬底的氮化物材料的光致晶体管,利用各向异性硅刻蚀技术,并采用背后减薄刻蚀技术,获得超薄的悬空光子集成器件。

本发明是在空间上的多维可见光通信,不同于单向和双向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本发明中片内一对多的全双工通信,片外多维通信均能实现。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相较于单一信道可见光通信系统,利用多维空间传输光信息,实现多路信道并行传输,克服调制带宽限制,提升可见光通信系统传输容量。

2、本发明提出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基于ingan光子集成芯片,该集成芯片相较于其他光致晶体管集成芯片,其中的悬空波导作为一个桥梁将光致晶体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相连,且波导两边与悬空薄膜完全隔开,即发射极的光是通过波导耦合进集电极的,不受悬空薄膜的影响。

3、本发明是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相较于现有的将下链路隔离实现全双工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利用基于ingan的p-n结量子阱器件具有同时发光、探测光信号的特性,将光源、光波导和光探测器集成在一起,因此只需一对器件就可以完成全双工,从而节省一半的设备资源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器件前视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光通信系统的通信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片内双工通信和片外通信的信号示意图。

标识说明:1-硅衬底层;2-外延缓冲层;3-纯gan层;4-n-gan;5-n-电极;6-ingan/gan多量子阱;7-p-gan层;8-p-电极;9-n-电极引线区;10-n-电极导电区;11-悬空n-电极区;12-p-电极引线区;13-p-电极导电区;14-悬空p-电极区;15-悬空薄膜区;16-隔离槽;17-悬空波导;18-隔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给出了本发明基于ingan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的芯片前视图。该芯片以硅基氮化物材料为基底,从下往上一次为硅衬底层1、外延缓冲层2、纯gan层3、n-电极5、悬空p-n结量子阱器件;所述p-n结量子阱器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为n-gan层4、ingan/gan多量子阱6和p-gan层7,p-电极8。在所述n-gan层4上表面有刻蚀出的阶梯状台面,所述阶梯状台面包括下台面和上台面,所述n-电极5设置在下台面,所述上台面与ingan/gan多量子阱6的底面相连接;在所述n-gan层4经过背后衬底层1剥离,减薄后获得所述悬空薄膜区15。所述悬空薄膜区15包括悬空n电极区11、悬空p电极区14、和悬空波导17,所述悬空波导17中间是用于隔离两个p区的隔离槽16。所述p-电极8由依次连接的p-电极引线区12、p-电极导电区13和悬空p-电极区14组成;所述n-电极5由一次连接的n-电极引线区9、n-电极导电区10和悬空n电极区11组成。

图2给出了本发明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器件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基于ingan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芯片中有四个p-n结光量子阱器件,器件1和器件2是其中一对p-n结光量子阱器件。为了达到更好的电学隔离效果,在波导中间都添加了隔离槽16,使得p区与p区之间有足够的隔离间隔,防止p区间电学导通,并且p-n结光量子阱器件之间添加了隔离区18,防止p-n结光量子阱器件之间有电学影响。图2中所示的三个发射极的p-n结光量子阱器件不仅结构一致,材料和特性也是完全一致的,这不仅降低了芯片单片集成的难度,也是实现本发明中片内全双工通信的基础。

图3给出了系统通信示意图。本发明基于ingan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包括片内全双工通信系统和片外通信系统。所述片内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用50mbps传输速率的伪随机码序列驱动两个ingan多量子阱器件,即图2中的器件1和器件2,同时发光,器件1和器件2发出的光均耦合到悬空波导中,探测器件1和器件2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自干扰消除方法提取出有效的叠加信号。所述片外通信系统中,50mbps的伪随机码序列驱动器件1和器件2同时发光,光发散到空间中,通过二十倍放大物镜变成平行光,再经过四倍的物镜汇集起来,用hamamatsuc12702-12的商用光电探测器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

图4(a)给出了上所述器件1和器件2片内全双通信时接收的50mbps传输速率的信号。图4(b)(c)分别给出了上所述片内全双工通信系统选中,根据器件1和器件2发送的信号,通过自干扰消除发,提取出的有效叠加信号。本发明中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上的p-n结光致晶体管不仅能发送光信号,也能探测光信号,是实现片内全双工的基础。图4(d)给出了上述片外商用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接收到的信号与理论计算的接收的信号相符合,所以片外通信通过信号的叠加,实现多维的通信。

根据上述,本发明基于ingan光子单片集成的多维空间可见光通信系统,实现片内一对多的全双工通信,片外多维通信,促进了光子单片集成和可见光通信的发展。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能直接实现,所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替换,这些对本发明权利要求进行改进和等同替换后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