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设备、移动电源、VR眼镜盒子、自拍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710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持设备、移动电源、VR眼镜盒子、自拍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能适应不同尺寸被夹持物体以及不同i/o接口设备的夹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手持式电子设备上的i/o接口主要包含microusb、typecusb、lighting等接口,而这几个接口在外形及传输数据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故通常都会存在需要适配不同规格的公头,这就要求不同型号的用户需要适配两种不同的线材。如果用户刚好有这几种接口的手持设备的话,那就需要用户随身携带多个不同规格的线材。一般的行动装置都只是标配一种接口,或者采用可手动更换接口。这样会给用户带来携带的不便性,容易造成接口的丢失,以及会造成使用的困扰。

另外,为了使用方便,比如便于看视频的需要,或者为了适用一些设备的功能,比如vr设备,往往需要对手持设备进行夹持,而手持设备的尺寸往往不同,即使是同类产品的手持设备,其尺寸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需要能提供夹持尺寸可以改变的夹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持设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夹持设备,能改变夹持尺寸,提供不同种类的i/o数据接口公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持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机构弹性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限位机构的上表面、第二限位机构的上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组件,所第一限位机构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数据接口组件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组件包括第一i/o接口公头及与其匹配的第一电子模块。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组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数据接口组件弹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组件包括第二i/o接口公头及与其匹配的第二电子模块,所述第一i/o接口公头与第二i/o接口公头为不同种类的i/o接口公头。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上壳体与底盖,所述上壳体与底盖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弹力绳ⅰ与第一限位机构弹性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力绳ⅰ与第二限位机构弹性连接。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在所述支撑板与第一限位机构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互相匹配的第一突起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突起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与第一限位机构通过第一突起与第一通孔卡接;在所述支撑板与第二限位机构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互相匹配的第二突起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突起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与第二限位机构通过第二突起与第二通孔卡接。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被夹持设备的厚度,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被夹持设备的厚度。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弹力绳ⅰ与第二弹力绳ⅰ组成一根弹力绳ⅰ。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限位机构的下表面设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限位机构扣手位,所述限位机构扣手位为向内凹陷的凹槽。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一数据接口组件通过第一弹力绳ⅱ弹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模块包括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第一pcb板,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的一端与第一i/o接口公头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的另一端与第一pcb板电气连接。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配合槽、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避让槽,所述第一i/o接口公头插入第一数据接口配合槽,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穿过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避让槽与第一pcb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i/o接口公头的长度。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与第二数据接口组件通过第二弹力绳ⅱ弹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子模块包括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第二pcb板,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的一端与第二i/o接口公头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的另一端与第二pcb板电气连接。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上设有第二数据接口配合槽、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避让槽,所述第二i/o接口公头插入第二数据接口配合槽,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穿过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避让槽于第二pcb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i/o接口公头的长度。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数据接口组件的下表面设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数据接口组件扣手位,所述数据接口组件扣手位为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数据接口组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组件、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组件。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弹力绳ⅱ与第二弹力绳ⅱ组成一根弹力绳ⅱ。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弹力绳ⅰ与弹力绳ⅱ组成一根弹力绳ⅲ。

上述的一种夹持设备,其中,所述弹力绳与被连接结构通过定位柱连接,所述定位柱包括连接柱与挡片,所述连接柱呈柱状,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被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设置挡片,所述挡片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所述弹力绳上设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过定位孔,所述弹力绳包括第一弹力绳ⅰ、第二弹力绳ⅰ、弹力绳ⅰ、第一弹力绳ⅱ、第二弹力绳ⅱ、弹力绳ⅱ、弹力绳ⅲ,所述被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第一数据接口组件、第二数据接口组件。

一种移动电源,其中,设置有上述夹持设备。

一种vr眼镜盒子,其中,设置有上述夹持设备。

一种自拍杆,其中,设置有上述夹持设备。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兼容多种数据接口及不同尺寸的行动装置来实现两种接口及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间的任意更换。此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品的设计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解决用户一个行动装置可兼容不同尺寸及不同接口型号的手持设备使用的困扰,从而使产品的设计更有吸引力,让用户的选择性更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限位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数据接口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9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数据接口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弹力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与限位机构的装配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限位机构、第一数据接口组件、第二数据接口组件的装配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限位机构、第一数据接口组件、第二数据接口组件的装配后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pcb板与上壳体、第一数据接口组件、第二数据接口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弹力绳与上壳体、限位机构、pcb板、第一数据接口组件、第二数据接口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夹持设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夹持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机构弹性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机构10、第二限位机构16,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限位机构10的上表面、第二限位机构16的上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0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被夹持设备的厚度,所述第二限位机构10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被夹持设备的厚度。由于支撑板没有向上突起的边缘壳体的设置,因此能够最大限度的兼容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所第一限位机构10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0的另一端与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包括第一i/o接口公头24及与其匹配的第一电子模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所述第二限位机构16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16的另一端与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弹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组件29包括第二i/o接口公头30及与其匹配的第二电子模块,所述第一i/o接口公头24与第二i/o接口公头30为不同种类的i/o接口公头。

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板包括上壳体1与底盖9,所述上壳体1与底盖9分别设置对应的螺丝孔(5、8),所述上壳体1与底盖9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该螺丝旋入对应的螺丝孔(5、8)。

因为本发明的目的是需要兼容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所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产品由活动的结构形式组成,故限位机构需要跟上壳体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活动量。且此上壳体需要将pcb板固定于上,以便数据接口组件可以活动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此上壳体优选为金属材质(如铝、钢等)上壳体,或者是工程塑料(如abs、abs+pc、pc等)上壳体。

在仅有限位机构的实施例中,所述底盖9的上表面的形状与支撑板、限位机构组合而成的机构的下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在设有第一数据接口组件和/或第二数据接口组件的实施例中,所述底盖9的上表面的形状与支撑板、限位机构、第一数据接口组件和/或第二数据接口组件组合而成的机构的下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底盖是为了保护上壳体内部的pcb板以及数据接口组件不受损。故此底盖需要跟上壳体紧密的配合,所以采用螺丝进行固定连接。该底盖优选为金属材质(如铝、钢等)底盖,或者是工程塑料(如abs、abs+pc、pc等)底盖。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壳体1的两端设有第一突起6、第二突起7,所述第一突起6、第二突起7分别用于与第一限位机构10、第二限位机构16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壳体1上还设有用以安装pcb板的pcb板固定螺丝孔4、pcb板支撑筋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若干定位柱2,所述定位柱2包括连接柱与挡片,所述连接柱呈柱状,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上壳体1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设置挡片,所述挡片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

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通过第一弹力绳ⅰ与第一限位机构10弹性连接,所述上壳体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力绳ⅰ与第二限位机构16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绳ⅰ、第二弹力绳ⅰ上均设有与定位柱2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弹力绳ⅰ、第二弹力绳ⅰ通过定位孔穿设过定位柱与上壳体1连接。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0上设有定位柱12,所述第一弹力绳ⅰ上设有与定位柱12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弹力绳ⅰ通过定位孔穿过定位柱与第一限位机构10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0上还设有与第一突起6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4,所述上壳体1通过互相匹配的第一突起6和第一通孔14与第一限位机构10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0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配合槽13、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避让槽11,所述第一i/o接口公头24插入第一数据接口配合槽13,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25穿过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避让槽11与第一pcb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0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i/o接口公头24的长度。

如图5-6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机构16上设有定位柱17,所述第二弹力绳ⅰ上设有与定位柱17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弹力绳ⅰ通过定位孔穿过定位柱与第二限位机构16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16上还设有与第二突起7相匹配的第二通孔21,所述上壳体1通过互相匹配的第二突起7和第二通孔21与第二限位机构16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16上设有第二数据接口配合槽19、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避让槽18,所述第二i/o接口公头30插入第二数据接口配合槽19,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31穿过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避让槽18与第二pcb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16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i/o接口公头30的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的下表面设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限位机构扣手位(15、20),所述限位机构扣手位为向内凹陷的凹槽。

由于本发明的目的是需要兼容不同尺寸的移动设备,且本发明产品是需要保证其适中性。所以当一端的数据接口组件插入到移动设备的接口内,另外一端的限位机构的目的就是将移动设备的另一边夹紧,以保证移动设备不会脱落。限位机构在没有活动的情况下,是跟主体机壳下盖通过突起与通孔的形式配合卡接。

如图7-8所示,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包括第一i/o接口公头24、及与其匹配的第一电子模块,所述第一电子模块包括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25、第一pcb板,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25的一端与第一i/o接口公头24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25的另一端26与第一pcb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组件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柱23,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0与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通过第一弹力绳ⅱ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绳ⅱ的一端设有与定位柱23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弹力绳ⅱ的另一端设有与定位柱12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弹力绳ⅱ的一端通过定位孔穿过定位柱与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绳ⅱ的另一端通过定位孔穿过定位柱与第一限位机构10连接。

如图9-10所示,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包括第二i/o接口公头30、及与其匹配的第二电子模块,所述第二电子模块包括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31、第二pcb板,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31的一端与第二i/o接口公头30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31的另一端32与第二pcb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柱28,所述第二限位机构16与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通过第二弹力绳ⅱ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弹力绳ⅱ的一端设有与定位柱28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弹力绳ⅱ的另一端设有与定位柱17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弹力绳ⅱ的一端通过定位孔穿过定位柱与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连接,所述第二弹力绳ⅱ的另一端通过定位孔穿过定位柱与第二限位机构16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接口组件的下表面设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数据接口组件扣手位(27、33),所述数据接口组件扣手位(27、33)为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数据接口组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

优选的,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为同一pcb板,如图11所示,该pcb板上设有不同母头连接器(35、37),分别与第一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25、第二柔性线路板或者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31电气连接。该pcb板上设有用以与上壳体连接的螺丝孔36,该pcb板通过螺丝安装于上壳体内。

由于数据接口组件是需要与移动设备连接,以便实现双方的信号、电源及数据的传输。所以二者之间需要pcb板作为中间介质以完成信号、电源及数据的传输,pcb板优选的采用集成印刷电路板,并采用连接器跟数据接口组件连接,装配到对应的上壳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力绳ⅰ与第二弹力绳ⅰ组成一根弹力绳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力绳ⅱ与第二弹力绳ⅱ组成一根弹力绳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力绳ⅰ与所述第一弹力绳ⅱ组成一根第一弹力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力绳ⅰ与所述第二弹力绳ⅱ组成一根第二弹力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力绳ⅰ、第二弹力绳ⅰ、第一弹力绳ⅱ、第二弹力绳ⅱ共同组成一根弹力绳39,如图12所示,该弹力绳39上设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该弹力绳上位于中间的定位孔穿设于上壳体上的定位柱,该弹力绳上位于两端的定位孔由内向外依次穿设于限位机构上的定位柱、数据接口组件上的定位柱。

弹力绳的设置为限位机构与支撑板之间提供了足够的活动量,使限位机构以支撑板的一端为起始端向四周任意延伸,在使用过程中,将手持设备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将限位机构拉出上提,由于弹力绳被拉伸变形,所以会产生一个恢复原状的作用力,将手持设备卡在两个限位机构中间,所述限位机构的厚度大于等于手持设备的厚度,以保证限位机构不会向内侧翻。当本发明产品闲置时,将限位机构恢复至支撑板的两端,使限位机构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节省空间。

如图13-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产品的装配过程如下: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与限位机构的装配剖视图;

第一步,将第一i/o接口公头24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或第一高数据传输线材25做成一体式,再通过机壳注塑的方式包裹在一起,形成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将第二i/o接口公头30通过第二柔性线路板或第二高数据传输线材31做成一体式,再通过机壳注塑的方式包裹在一起,形成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

第二步,如图14-15,将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上的第一i/o接口公头24插入到第一限位机构10的第一数据接口配合槽13里;再将第二数据接口组件上的第二i/o接口公头30插入到第二限位机构16的第二数据接口配合槽19里;

第三步,如图13,将第一限位机构10上的第一通孔14装配到上壳体1的第一突起6上,形成一个固定的零件;再将第二限位机构16上的第二通孔21装配到上壳体1的第二突起7上,形成一个固定的零件;

第四步,将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及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分别于pcb板34连接;

第五步,如图16,将pcb板34采用螺丝40的装配方式固定在上壳体1的pcb板支撑筋3上;

第六步,如图17,将弹力绳39上的定位孔38依序分别套在第一数据接口组件22、第一限位机构10、上壳体1、第二限位机构16、第二数据接口组件29的定位柱上,将这六个部分形成一个整体;

第七步,如图18,将底盖9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壳体1上。

用户在使用本发明产品时,需将移动设备接口插入到第一数据接口组件或者第二数据接口组件上。当移动设备上的接口与其中一个数据接口组件相匹配时,可以将另外一侧的数据接口组件及限位机构通过其上面的扣手位拉出来,将移动设备的另外一侧通过弹力绳的拉紧力来夹紧。以保证手持设备不会脱落,弹力绳的拉紧强度可根据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来进行手工调节。

本发明产品优选的应用于移动电源、vr眼镜盒子、自拍杆等需要夹持不同尺寸的移动设备的装置上,以及需要提供对应的数据接口完成对应的充电、数据传输等功能的装置上。

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