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0587发布日期:2019-04-05 21: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透明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透明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包括通孔在两面形成配线的透明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屏是在高分子树脂等材质的基材上层积铜箔,并通过图案印刷及蚀刻等技术将用于配线的铜箔与设计线路一致地形成图案。

最近,因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显示屏的柔韧性及配线的高密度化,其大小和厚度越来越变小,形成的导通孔的个数也逐渐增加。

通孔(viahole)是将在显示屏的两面印刷的配线进行连接的镀金导通孔,通常是将基材穿孔后通过无电解或电解镀金及化学蚀刻形成配线。

更详细地,为了制造包括通孔的显示屏,以往的工艺是首先在基材的上下部形成铜箔层,并打孔(drillingoperation)后,进行电镀(electroplate)。然后,为了在基材上形成多个蚀刻区域,层压感光膜,进行曝光、显影、腐蚀及剥落的工艺而形成所需的图案的配线。

如上述地,以往的工艺存在较复杂,而降低生产性、增加不良率的缺点。并且,在蚀刻过程中发生较多的废弃物,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制造透明的显示屏,在进行蚀刻时难以确保剥落镀金膜的部分的整体透明性,有时发生变黄的现象。

【先行技术问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1.韩国公开专利第一0-2013-0117667号(2013.10.28.)

(专利文献0002)2.韩国注册专利第一0-1518394号(2015.04.30.)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透明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其无需经过化学蚀刻工艺,在包括催化剂的底图案层上以以无电解镀金形成导电图案层,而形成配线。

但,本发明的目的并非限定于上述涉及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人员通过下面的记述应当明确理解未涉及的其他目的。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透明板层,由板形状形成,具有由平板的上面形成的第一面及由平板的底面形成的第二面,形成有通过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的通孔;第一底图案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通孔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第二底图案层,在所述第二面及所述通孔的内周面中未形成有所述第一底图案层的所述通孔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面形成,或在未形成有所述第一底图案层的所述第二面形成,在所述通孔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底图案层连续地连接;导电图案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底图案层及第二底图案层的图案上,在所述透明板层的第一面、第二面及所述通孔内周面形成配线;发光元件,在所述透明板层及导电图案层上粘合;及调平层,形成于所述透明板层,通过所述发光元件的粘接,填充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底图案层及第二底图案层包括为了以无电解镀金形成所述导电图案层的催化剂。

并且,所述第一底图案层及第二底图案层,包括:圆形图案层,形成于在所述通孔周围形成的所述透明板层的第一面或第二面;配线图案层,形成于与所述圆形图案层连续地连接的所述透明板层的第一面或第二面;及导通图案层,形成于与所述圆形图案层连续地连接的所述通孔的内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0至500μm,所述圆形图案层的圆形图案的直径相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20至30%。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底图案层是由包含含有氯化钯的催化剂、环形酮类溶剂、环氧树脂及硬化剂的底层油墨形成的图案层,所述包含氯化钯的催化剂包含选自由氯化钯(palladiumchloride)、乙酸钯(palladiumacetate)、硫酸钯(palladiumsulfate)、硝酸钯(palladiumnitrate)、四氯钯酸钾(potassiumtetrachloropalladate)、四氨合氯化钯(tetramminedichloropalladium)、硝基二氨合铂(dinitrodiammineplatinum)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群的物质。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底层油墨与所述底层油墨整体重量比,包含所述氯化钯的催化剂为20至35重量%、所述环形酮类溶剂为30至50重量%、所述环氧树脂为20至30重量%、所述硬化剂为0.5至5重量%。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底图案层是利用所述底层油墨以配线形状印刷,在80至100℃硬化5至10分钟后还原而形成的图案。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透明板层是由选自聚酯(polyester)、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芳砜(polyarylsulfone)、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耐高温环氧树脂(heatresistanceepoxy)、聚芳酯酰亚胺(polyarylateimide)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群的物质形成的透光性软性基材层。

并且,本发明还包括:在所述导电图案层上通过无电解镀金形成的ni/au层,所述ni层的厚度为0.8至1.5μm,所述au层的厚度为0.02μm至0.04μm。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透明板层的厚度为100μm至200μm,所述底图案层的厚度为5至20μm,所述导电图案层的厚度为5至15μm。

并且,本发明包括:孔加工步骤,在透明板层形成通孔(viahole);第一印刷步骤,在印刷背面即所述透明板层的第二面接触保护膜或保护纸,在印刷面即所述透明板层的第一面利用包含催化剂的底层油墨印刷在所述通孔上形成的圆形图案层及与所述圆形图案层连续的配线图案层;第一分离步骤,去除所述保护膜,形成第一底图案层;第二印刷步骤,在所述透明板层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底图案层的印刷背面即第一面上接触保护膜或保护纸,在印刷面即第二面上利用包含催化剂的底层油墨印刷覆盖所述通孔的圆形图案层及与所述圆形图案层连续的配线图案层;第二分离步骤,去除所述保护膜,形成第二底图案层;及导电图案层形成步骤,通过无电解镀金在所述底图案层上镀金属,形成导电图案层,并且,所述圆形图案层是由在所述通孔周围形成的所述透明板层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一底图案层及第二底图案层构成,并且,所述配线图案层是由在与所述圆形图案层连续地连接的所述透明板层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一底图案层及第二底层图案层而构成,与所述圆形图案层连续地连接的导通图案层是由与所述圆形图案层连续地连接的所述通孔的内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上形成的所述第一底图案层及第二底图案层而构成。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印刷步骤在利用所述底层油墨印刷配线图案之前还包括将所述透明板层进行底层处理、电晕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其无需经过化学蚀刻工艺,在包括催化剂的底图案层上以以无电解镀金形成导电图案层,而形成配线,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工艺制造,并且,除形成有配线图案的部分的透明板层的透明度优秀的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屏的截面构成图;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屏的第一面或第二面的构成图;

图4及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屏的制造方法的顺序图;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发光元件的透明显示板;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调平层的透明显示屏;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屏;

图9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屏的发光元件及图案层;

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屏的截面;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屏的各种设置结构;

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置有透明显示屏的建筑外壁;

图1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置有透明显示屏的咖啡厅外壁。

附图标记说明

100:透明显示屏10:透明板层

11:通孔20:底图案层

21:第一底图案层211:圆形图案层

212:配线图案层213:导通图案层

22:第二底图案层30:导电图案层

40:ni/au层50:发光元件

60:调平层70:粘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之前,应当理解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记叙特定的实施例,并非为了限定只通过权力要求书而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只要没有另外的涉及,具有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意义。

只要在本说明书及权力要求书的整篇没有特别的涉及,包括(comprise、comprises、comprising)的术语意味着言及的物体、步骤或一群的物体及步骤,并非意味着排除任意的某一个其他物体、步骤或一群的物体或一群的步骤。

并且,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只要没有明确的相反的记载,可与其他的某一个其他实施例结合。尤其,指示优选或有利的某一个特征也可与除优选或有利的之外的其他某特征结合。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屏100,包括:形成有由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11(viahole)的透明板层10;形成于所述透明板层10上的底图案层20及形成于所述底图案层20的图案上而形成配线的导电图案层30。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100是形成有包括为了以无电解镀金形成导电图案层30的催化剂的底图案层20的平板,该板通过简单的工艺制造,除形成有图案层20、30的部分的透明板层10的透明度优秀。

并且,在进行电解镀金时,随着与电极的距离渐远,镀金金属的粘着力降低,厚度及线幅不均匀,难以维持均匀的导电性,不易量产良品,相反,本发明由为了提高导电图案层的吸附性而特殊制造的催化剂油墨构成底图案层,利用其而以无电解镀金形成的导电图案层形成均匀的厚度及线幅,并具有优秀的导电性。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层10包括由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11。更详细地,透明板层10形成有第一面10a及与第一面10a相对的第二面10b,并包括通过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的通孔11。

透明板层10由选自聚酯(polyester)、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芳砜(polyarylsulfone)、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耐高温环氧树脂(heatresistanceepoxy)、聚芳酯酰亚胺(polyarylateimide)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群的物质形成。从透明性、柔韧性、经济性的侧面考虑,优选地,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形成。

透明板层10的厚度为100μm至200μm。优选地,为125μm至150μm。如果透明板层10的厚度小于100μm时,存在印刷、镀金、led等发光元件的安装问题,如果大于200μm时,存在柔韧性的问题。

并且,透明板层10通过利用丙烯酸系的底层的预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控制粗糙后使用,并且,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层10具有0.1至0.3μm的表面粗糙度(ra)。如果表面粗糙度小于0.1μm时,印刷时存在粘着性的问题,如果大于0.5μm时,存在透明性的问题。形成具有所述范围的表面粗糙度的透明板层10,而提供与底图案层20的优秀的粘着力。

通孔11的直径为200μm至500μm。优选地,为400μm至500μm。如果通孔11的直径小于200μm时,在印刷催化剂油墨时不易在小孔内涂覆油墨,如果大于500μm时,存在催化剂油墨的消耗量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底图案层20是形成于透明板层10上的包含为无电解镀金的催化剂的层,包括第一底图案层21及第二底图案层22,在底层图案20上无电解镀金导电图案层30,而形成为均匀的厚度及线幅。

更详细地,第一底图案层21形成于透明板层10的第一面10a及通孔11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第二底图案层22形成于第一面10a及通孔11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在通孔11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底图案层连续地连接。

第一底图案层21及第二底图案层22包括用于将导电图案层30进行无电解镀金的催化剂。即,利用包括催化剂的底层油墨,在形成有通孔的透明板层上印刷要形成配线的图案而形成。

底图案层20的厚度为5至20μm。更优选地,为10至15μm。如果底图案层20的厚度小于5μm,在进行无电解镀金时,存在镀金厚度的问题,如果大于20μm,对于透明板层与底图案层的紧贴性产生影响。

底图案层20包括在透明板层的第一面10a或第二面10b形成的通孔11的周围形成的圆形图案层211、与圆形图案层211连续地连接的配线图案层212及与形成于通孔的内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圆形图案层211连续地连接的导通图案层213。

圆形图案层211的圆形图案形成得相比通孔11的直径大于20至30%。

配线图案层212的配线图案咳咳为直线形状、曲线形状、格子形状等,将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50安装在透明基材层10上的形态而形成。

导通图案层213在通孔11的内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圆筒形状形成,第一底图案层21的导通图案层213和第二底图案层22的导通图案层213连接而连续。

第一底图案层21的导通图案层213与第二底图案层22的导通图案层213连接而连续,从而,能够防止第一面10a的圆形图案层211、配线图案层212和第二面10b的圆形图案层211、配线图案层212的短路。

底图案层20是使用包括催化剂的底层油墨以配线图案形状印刷后使其硬化,并还原得让形成的层。底图案层20可利用能够形成配线图案的蒙板,并利用喷墨印刷机或丝网印刷机进行印刷。

底层油墨包括包括氯化钯的催化剂,环形酮类溶剂,环氧树脂及硬化剂。与底层油墨整体重量对比,包括氯化钯的催化剂为20至35重量%、环形酮类溶剂为30至50重量%、环氧树脂为20至30重量%、硬化剂为0.5至5重量%。

包含氯化钯的催化剂包括选自氯化钯(palladiumchloride)、乙酸钯(palladiumacetate)、硫酸钯(palladiumsulfate)、硝酸钯(palladiumnitrate)、四氯钯酸钾(potassiumtetrachloropalladate)、四氨合氯化钯(tetramminedichloropalladium)、硝基二氨合铂(dinitrodiammineplatinum)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群的物质。

环形酮类溶剂包括选自环丙酮(cyclopentanone)、2-甲基环戊酮(2-methylcyclopentanone)、3-甲基环戊酮(3-methylcyclopentanone)、环己酮(cyclohexanone)、2-甲基环己酮(2-methylcyclohexanone)、3-甲基环己酮(3-methylcyclohexanone)、4-甲基环己酮(4-methylcyclohexanone)、3,3,5-三甲基环己酮(3,3,5-trimethylcyclohexanone)、3,5,5-二甲基-2-环己烯-1-酮(异佛尔酮)(3,5,5-trimethyl-2-cyclohexene-1-one(isophorone))、2-环己烯-1-酮(2-cyclohexene-1-one)、3-甲基环-2-环己烯-1-酮(3-methyl-2-cyclohexene-1-one)、甲基庚烯酮(3-methyl-5-heptene-2-one)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群的物质。优选地,包括3,5,5-二甲基-2-环己烯-1-酮(异佛尔酮)(3,5,5-trimethyl-2-cyclohexene-1-one(isophorone)。

环氧树脂包括选自由具有两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苯酚酚醛环氧树脂、甲酚酚醛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胺型环氧树脂、萘基环氧树脂、新戊二醇型环氧树脂、hexanedienyl二醇型环氧树脂、甲阶酚醛环氧树脂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群的树脂。

硬化剂包括选自由1,2-苯二异氰酸酯(1,2-phenylenediisocyanate)、1,3-苯二异氰酸酯(1,3-phenylenediisocyanate)、1,4-苯二异氰酸酯(1,4-phenylenediisocyanate)、1,4-异环己酰亚胺(1,4-diisocyanatobutane)、1,6-二异氰酸基己烷的聚合物(1,6-diisocyanatohexane)、1,8-二异氰基辛烷(1,8-diisocyanatooctane)、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oluenediisocyanate)、2,5-甲苯二异氰酸酯(2,5-toluenediisocyanate)、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oluenediisocyanate)、3,3’-二甲氧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3,3’-dimethoxy-4,4’-biphenylenediisocyanate)、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sophoronediisocyanate)、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m-xylylenediisocyanate)、反-1,4-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trans-1,4-cyclohexylenediisocyanate)、1,3-双(1-异氰酸酯-1-甲基乙基)苯和4,4-甲基异氰酸酯(异氰酸苯酯)(1,3-bis(1-isocyanato-1-methylethyl)benzeneand4,4'-methylenebis(phenylisocyanate))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群的物质。

底层油墨的粘度为20000至25000cp(20℃)。可通过调整硬化剂的含量而调整底层油墨的粘度,如果底层油墨的粘度小于20000,在第一底图案层的印刷时,油墨通过通孔向后面流下,在通孔内面涂覆的油墨的量无法达到充分厚度,而无法形成良好的镀金,如果大于25000,则粘度太高,导致油墨无法沿着通孔流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100不同于通常的其他印刷线路基板(pcb),是每个基板上加工由数千个通孔的显示屏,为了镀金通孔,消耗相当量的油墨。从而,以往为了导通通孔使用了导电性的银涂料,但,价格较贵,而存在经济性及生产性降低的问题。根据本发明,利用非导电性的底层油墨形成底图案层20,从而,能够以更加低廉的价格以无电解镀金也能够形成充分高度的导电图案层30,而确保优秀的导电性。

根据本发明的底图案层20,导电图案层30以10μm以上的无电解镀金形成,起到催化剂作用而形成配线。

根据本发明的导电图案层30是在透明显示屏100形成配线的层,其形成于底图案层20的图案上而成为配线的层。

导电图案层30是在包括催化剂的底图案层20上以无电解镀金形成的层,作为能够形成导电图案层30的金属可使用cu、ni、ag等。以下将使用cu而形成导电图案层30为一例进行说明。

导电图案层30的厚度为5至15μm。更优选地,为8至12μm。如果导电图案层30的厚度小于5μm,电阻抗较高,而在led点灯上存在问题,如果大于15μm,使得镀金时间较长,而降低生产性,在透明板和镀金层的粘着力方面存在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导电图案层30的电阻抗为1ω/cm2以下,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电力消耗低,而提高透明显示屏100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100还包括形成于导电图案层30上的ni/au层40。

ni层40的厚度为0.8至1.5μm。更优选地,为1.0μm至1.2μm。au层40的厚度为0.02μm至0.04μm。更优选地,为0.03μm。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100还包括在形成有通孔11,底层图案层20上的导电图案层30的透明板层10上粘合的发光元件50。图6表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透明显示屏。

发光元件50起到发散各种色彩的光的作用,是能够闪烁,形成不同亮度的元件,包括能够发散光的所有机械、器具、装置,优选地,为发光二极管。

作为一实施例,发光元件50包括led(lightemittingdevice)、反向led(reverselightemittingdevice)、有机薄膜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oled)、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led,amoled)、被动式有机薄膜发光二极管(passivematrixoled,pmoled)、堆栈式有机发光装置(stackedorganiclightemittingdevice,soled)及阴极发光装置(cathodoluminescence)中的一个以上。

在粘着发光元件50时使得经过形成于透明板层10上的底图案层20上以无电解镀金形成的导电图案层30。发光元件50通过导电性粘接剂粘接,导电性粘接剂可使用银导体(silverconductor或银浆料)等,优选地,使用阻抗性最低的材质。并且,发光元件50的各个电极和导电图案层30利用焊膏通过回流工艺而粘接。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100还包括调平层60,通过发光元件50的粘接,填充发光元件50之间的空间。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调平层的透明显示屏。

调平层60满足光学透明性、对紫外线的耐光性、对于发光元件的热释放的耐热性及放热性、光提取效率的提高、粘着力的信任度、耐湿性等物性,可由透明树脂或硅等柔软的材质填充,并由玻璃或丙烯酸等高强度的材质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100还包括粘膜层70,而将透明显示屏100粘接于其他物体。粘膜层70包括具有粘接力的物质、材质、薄膜等,优选地,使用静电防止功能优秀而静电发生较少,透明性优秀,没有被粘物的污染的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薄膜。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100设置在建筑内·外部及车辆等,而以指南标志、广告板、装饰等使用。

作为透明板层10使用软性材质的基材时,在需要透明显示屏100的场所不受接触面的特性的约束而能够多样地安装。并且,通过使用上述的材质,在安装透明显示屏100后容易操作和保修等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屏,包括:孔加工步骤(s10)、底图案层形成步骤(s20)及导电图案层形成步骤(s30)。并且,在导电图案层形成步骤(s30)之后还可包括ni/au层形成步骤(s40)及发光元件粘接步骤(s50)。

根据本发明的孔加工步骤(s10)是在准备的透明板层上形成通孔的步骤,利用cnc钻孔机或激光打孔而形成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底图案层形成步骤(s20),包括:在透明板层的第一面10a形成底图案层的第一底图案层形成步骤(s21)及在透明板层的第二面10b形成底图案层的第二底图案层(s22)形成步骤。

第一底图案层形成步骤(s21)包括:第一印刷步骤(s211),在透明板层的第二面10b上将保护膜或容易吸收的纸膜铺设在印刷背面,在第一面10a利用底层油墨印刷形成于通孔上的圆形图案及与圆形图案连续地连接的配线图案;及第一分离步骤(s212),去除保护膜等而形成第一底图案层。

第二底图案层形成步骤(s22),包括:第二印刷步骤(s221),在形成有第一底图案层的透明板层的第一面10a上将保护膜等铺设在印刷背面,在第二面10b利用底层油墨印刷形成于通孔上的圆形图案及与圆形图案连续地连接的配线图案;及第二分离步骤(s222),去除保护膜而形成第二底图案层。

印刷步骤(s211、s221)为利用上述的底层油墨通过喷墨印刷机进行印刷或通过丝网印刷机进行印刷的步骤。并且,印刷步骤(s211、s221)为了使得底层油墨与透明板层形成优秀的紧贴性,在印刷之前调整透明板层的接触角(粗糙度),或通过利用丙烯酸系的底层的预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的等,提高与底层油墨的紧贴性。

并且,印刷步骤(s211、s221)如果使用喷墨印刷机进行印刷时,涂覆充分量的底层油墨,而在通孔的内面形成底图案层即导通图案层。此时,优选地,底层油墨(孔直径/2)2*3.14*1.2*透明板层的厚度的体积涂覆。

并且,印刷步骤(s211、s221)如果通过丝网印刷机印刷时,需使得印刷速度和丝印制版的张力、底层油墨的粘度分别保持适当值。

并且,印刷步骤(s211、s221)通过上述方法将底层油墨以配线形态涂覆后,以80~100℃硬化5~10分钟,通过化学方法还原,而形成底图案层。作为还原剂使用nabh4、hcooh、c4h5o6、n2h4。

导电图案层形成步骤(s30)是将形成有包括催化剂的底图案层的透明板层在电镀槽通过无电解镀金而形成金属膜的配线的步骤。

更详细地,导电图案层形成步骤(s30)是在容纳有镀金溶液的槽中浸渍形成有底图案层20的透明板层10,在底层图案层20的表面上无电解镀金导电图案层30而形成配线的步骤。

以形成包含cu的导电图案层的情况为例,使用作为铜离子包含硫酸铜(cuso4·5h2o)、氯化铜、氧化铜等,作为络合剂包含edta、酒石酸盐等螯合剂,作为还原剂包含福尔马林(hcho)、联氨,为了调整ph包含氢氧化钠(naoh)的无电解镀金溶液。优选地,所述无电解镀金溶液的ph调整为11~13。

以往的方法是将导电层涂覆在基材整体上,并使用蚀刻液去除配线之外的部分,而存在如下问题点:去除了较多的导电物质,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包括导电物质的蚀刻液的污染及废水处理费用增加,但,本发明通过无电解镀金形成导电图案层,而无需蚀刻工艺,工序简单,能够有效地使用导电性物质。

ni/au层形成步骤(s40)是将形成有导电图案层的透明板层在电镀槽通过无电解镀金而形成ni层及au层的步骤。

发光元件粘接步骤(s50)是利用导电性粘接剂或焊膏将发光元件的各个电极与导电图案层粘合的步骤。

如上所述制造的透明显示屏100被设置在建筑物外壁的窗户或幕墙外壁,而能够在建筑外壁上表现各种形象或视频。

如图11所示,安装在窗户的玻璃部件300或安装在幕墙的玻璃部件300上设置本实施例的透明板层10而形成透明显示屏100,并且,如图12所示,在建筑外壁上播放视频,如图13所示,接收步行者的便携式终端传送的个人信息,向安装在店铺外壁的玻璃部件300提供为相应步行者的信息。

由此,能够提供包括通孔而在两面形成配线的透明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将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示例的特征、结构、效果等,对于其他实施例进行组合或变形实施。从而,上述的组合和变形中的内容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