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966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在一些电子设备上需要装配用户识别模块才能正常使用。举例而言,手机终端需要安装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用户识别模块)才能进行正常通讯。一般来说,sim卡可以在装配于与之相适配的卡托后随卡托一起紧固于手机终端内,当需要拆卸时,可以采用特定的拆卸工具顶入预留工具孔内,使得sim卡随卡托一起弹出手机终端。

但是,这样的设置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在手机上开顶针孔,影响手机美观。(2)用户需随时携带卡针,给用户带来不便。(3)顶针孔处不易做防水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开口部;

卡托装置,所述卡托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电子卡的卡托、与所述卡托转动连接的卡帽、以及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支撑件,所述卡托可分离地装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帽上靠近所述卡托一侧的内壁抵接于所述支撑件;

当所述卡帽相对所述支撑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卡帽带动所述卡托向远离所述卡槽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托与所述卡槽部分分离;当所述卡帽相对所述支撑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卡帽带动所述卡托向靠近所述卡槽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托装配至所述卡槽;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卡帽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卡托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支撑件抵接于所述卡帽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卡帽的中心位置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卡托设有铰接座,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铰接座铰接配合的铰接部。

可选的,所述铰接座包括第一铰接板,所述铰接部包括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铰接板铰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铰接座设有第一弧形限位部,所述铰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二弧形限位部。

可选的,所述卡帽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配合的第二磁体;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卡托装配至所述卡槽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固定。

可选的,所述卡槽内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卡托的卡座,所述卡座设有用于与电子卡电性配合的触点。

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卡座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触点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卡帽的长度与所述开口部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开口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卡座的宽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卡帽与卡托转动连接,并以支撑件作为支点形成杠杆。当用户按压卡帽使卡帽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卡帽在支撑件的杠杆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卡托向远离所述卡槽的方向移动,便于用户取出卡托。当用户按压卡帽使卡帽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卡帽在支撑件的杠杆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卡托向靠近所述卡槽的方向移动,以使卡托装配至卡槽内。因此本公开无需借助特定的工具,也不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开设预留工具孔,即可实现卡托与电子设备的拆分,方便简洁、有利于整机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做防水处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在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卡托和卡帽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和卡托装置20。其中,所述壳体10的侧部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包括开口部12。所述卡托装置20包括用于安装电子卡的卡托21、与所述卡托21转动连接的卡帽22、以及设置于所述开口部12的支撑件23,所述卡托21可分离地装配于所述卡槽11内,卡托21可以从所述开口部12插入所述卡槽11或从所述开口部12脱离所述卡槽11。所述卡帽22上靠近所述卡托21一侧的内壁抵接于所述支撑件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电子卡可以包括电话卡或存储卡,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当所述卡帽22相对所述支撑件23沿第一方向转动,即相当于从图1所示的位置转动至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所述卡帽22带动所述卡托21向远离所述卡槽1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托21与所述卡槽11部分分离,以便于用户将卡托10从电子设备的卡槽11内取出。当所述卡帽22相对所述支撑件23沿第二方向转动,即相当于从图4所示的位置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所述卡帽22带动所述卡托21向靠近所述卡槽1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托21装配至所述卡槽11内。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卡帽22与卡托21转动连接,并以支撑件23作为支点形成杠杆。当用户按压卡帽22使卡帽2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卡帽22在支撑件23的杠杆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卡托21向远离所述卡槽11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卡托21与所述卡槽11部分分离,进而使电子卡处于退出状态,便于用户取出卡托21及电子卡。当用户按压卡帽22使卡帽22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卡帽22在支撑件23的杠杆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卡托21向靠近所述卡槽11的方向移动,以使卡托21装配至卡槽11内,进而使电子卡处于工作状态。因此本公开无需借助特定的工具,也不需要在电子设备100上开设预留工具孔,即可实现卡托21与电子设备100的拆分,方便简洁、有利于整机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做防水处理。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托21设有铰接座27,所述卡帽22设有与所述铰接座27铰接配合的铰接部28。通过所述卡帽22的铰接部28与所述卡托21的铰接座27相互铰接配合,进而实现所述卡帽22与所述卡托21相互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座27包括第一铰接板,所述铰接部28包括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一转轴29与所述第一铰接板铰接连接,进而使所述卡帽22的铰接部28与所述卡托21的铰接座27相互铰接配合。可选地,所述转轴29为铆钉。

结合图2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卡帽22在转动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所述铰接座27的侧部设有第一弧形限位部30,所述铰接部28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限位部30相适配的第二弧形限位部31。通过第一弧形限位部30与第二弧形限位部31的弧形面配合,当卡帽22相对卡托21转动时,可以对卡帽22起到导向及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卡帽22在转动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帽22包括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所述卡托2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24,所述支撑件23抵接于所述卡帽22的第二部分25,所述第一部分24和所述第二部分25位于所述卡帽22的中心位置的两侧。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2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24的长度,以使卡帽22相对支撑件23转动时支撑件23能够对卡帽22提供更大的杠杆力,用户操作时更省力。

当用户按压卡帽22的一端(如图1所示为按压卡帽22的左端)使卡帽22沿第一方向转动,即相当于从图1所示的位置转动至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卡帽22在支撑件23的杠杆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卡托21向远离所述卡槽11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卡托21与所述卡槽11部分分离,进而使电子卡处于退出状态,便于用户取出卡托21及电子卡。

当用户按压卡帽22的另一端(如图4所示为按压卡帽22的右端)使卡帽22沿第二方向转动,即相当于从图4所示的位置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卡帽22在支撑件23的杠杆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卡托21向靠近所述卡槽11的方向移动,以使卡托21装配至卡槽11内,进而使电子卡处于工作状态。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11内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卡托21的卡座13,所述卡座13设有用于与电子卡电性配合的触点。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电路板14,所述卡座13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4,所述触点与所述电路板14电性连接,卡座13可以通过电路板14而固定于壳体10上。当卡帽22相对支撑件23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卡托21装配于卡槽11内,此时电子卡与卡座13的触点电性连接,电子卡处于工作状态。当卡帽22相对支撑件23转动至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此时所述卡托21与所述卡槽11部分分离,电子卡处于退出状态。

当用户按压卡帽22的一端(如图1所示为按压卡帽22的左端)使卡帽22沿第一方向转动,即相当于从图1所示的位置转动至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卡帽22在支撑件23的杠杆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卡托21向远离所述卡槽11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卡托21与所述卡座13部分分离,进而使电子卡处于退出状态,便于用户取出卡托21及电子卡。

当用户按压卡帽22的另一端(如图4所示为按压卡帽22的右端)使卡帽22沿第二方向转动,即相当于从图4所示的位置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卡帽22在支撑件23的杠杆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卡托21向靠近所述卡槽11的方向移动,以使卡托21装配至卡座13内,进而使电子卡处于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卡帽22的长度(可以理解为是沿图2中x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开口部12的长度相适配,可以起到外观平整的美观效果。所述开口部12的长度大于所述卡座13的宽度,可以将支撑件23设置在卡座13的侧方,以使卡帽22相对支撑件23转动时支撑件23能够对卡帽22提供更大的杠杆力,用户操作时更省力。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帽22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壳体11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配合的第二磁体。当所述卡帽22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固定,进而对卡帽22及卡托21起到固定定位的作用,以防止卡帽22误转动而导致电子卡脱离卡座13。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