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1408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通常包括磁路部分、推动部分、动簧部分、静簧部分、壳体和底座,磁路部分、推动部分、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装在底座上,壳体与底座相固定,且壳体的内腔将磁路部分、推动部分以及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动、静触点等继电器内部零件容纳在内。

现有技术的继电器通常设有透气孔,设置透气孔的作用,是当继电器点完塑封胶烘干时起排气的作用,防止热烘时继电器内部膨胀的气体将还未固化的塑封胶顶开,形成气槽,影响产品的密封性能。

通常继电器的透气孔一般设计在外壳的顶部或底座上,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示意图,这种继电器包括外壳101和底座102,透气孔100是设置在底座102处,且该透气孔100设计成直通孔的形状。图3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示意图,这种继电器包括外壳201和底座202,透气孔200是设置在外壳201的顶部,且该透气孔200也设计成直通孔的形状。将透气孔设计成直通孔,有利于点光胶或烫铆封透气孔工序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种透气孔的结构,使得继电器的防水能力大大降低。

为了实现继电器的防水功能,现有技术是将透气孔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但是,这种透气孔结构,在点光胶时,光胶容易从外壳侧壁透气孔流进壳体内,影响继电器内部零件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通过对透气孔的结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便于零件生产时模具脱模,以及能够防止光胶从外壳侧边小孔流入继电器内部,从而保证继电器使用性能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具有开口朝下的腔体以便用来容纳继电器的内部零件;所述底座嵌接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侧壁外设有沿顶部向下延伸呈竖直状的凸筋,凸筋的底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侧壁处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且凹槽设为口大里小的结构,由通孔和凹槽构成继电器的透气孔。

所述外壳侧壁的通孔与凸筋的凹槽的相接处具有零件生产侧边抽芯时所形成的毛边结构。

所述凹槽的开口设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且凹槽开口的尺寸略大于点胶机针头的尺寸。

在外壳的侧壁内设有用来限制底座装入时向顶部方向移动的台阶,该台阶对应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处,使得底座装入外壳时将所述通孔遮去一部分。

所述外壳为单壳体结构。

所述外壳由内层壳和外层壳构成,内层壳的顶部和外层壳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用来容纳继电器的内部零件的腔体设在内层壳,所述凸筋设在内层壳的其中一侧壁外,所述通孔设在所述内层壳的其中一侧壁处。

所述凹槽由相连接的直槽和漏斗状的斜槽构成。

所述直槽设在靠外一侧,斜槽设在靠里一侧。

所述斜槽设在靠外一侧,直槽设在靠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外壳的其中一侧壁外设有沿顶部向下延伸呈竖直状的凸筋,凸筋的底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侧壁处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且凹槽设为口大里小的结构,由通孔和凹槽构成继电器的透气孔。本发明的这种结构,能够大大提高继电器的防雨能力。

2、本发明外壳设计简单,并在外壳边沿增加一条凸筋,透气孔直接加在凸筋顶部,增加凸筋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零件生产时模具脱模。

3、透气孔设计成侧边漏斗状,当点光胶时,可顺着漏斗状的透气孔直接流到底部并封住透气孔。

4、外壳侧边开一小孔(即通孔)与漏斗连接,因为零件生产侧边抽芯的原因,侧边小孔与漏斗的连接处会存在毛边,该毛边可挡住光胶,防止光胶从外壳侧边小孔流入继电器内部;同时,透气孔在点塑封胶烘干时必须保持通畅,因此,透气孔的尺寸大小设计必须合理。

5、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外壳的侧壁内设有用来限制底座装入时向顶部方向移动的台阶,且该台阶对应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处,使得底座装入外壳时将所述通孔遮去一部分,本发明的继电器底座会部分挡住外壳侧边小孔,同样起防止光胶从外壳侧边流入继电器内部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凹槽的开口位置的俯视图;

图12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凹槽的开口位置的俯视图;

图15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5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包括外壳1和底座2;所述外壳1具有开口朝下的腔体11以便用来容纳继电器的内部零件(比如继电器的磁路部分、推动部分、动静触点等);所述底座2嵌接在外壳1的底部,即底座2嵌在外壳1的内腔11的底部;所述外壳1的其中一侧壁外设有沿顶部向下延伸呈竖直状的凸筋12,凸筋12的底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3,所述外壳1的其中一侧壁处设有一通孔13,该通孔13与所述凹槽3相连通,且凹槽3设为口大里小的结构,由通孔13和凹槽3构成继电器的透气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侧壁的通孔13与凸筋的凹槽3的相接处具有零件生产侧边抽芯时所形成的毛边结构151。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的开口设为方形形状;且凹槽3开口的尺寸略大于点胶机针头的尺寸,这样,便于降低点光胶的生产难度并且利于实现自动点胶生产。当然,凹槽3的开口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侧壁的通孔13对应在凸筋的凹槽3的深度方向的大致中下部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侧壁内设有用来限制底座2装入时向顶部方向移动的台阶14,该台阶14对应在所述通孔13的位置处,使得底座2装入外壳1时将所述通孔13遮去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由内层壳15和外层壳16构成,内层壳15的顶部和外层壳16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用来容纳继电器的内部零件的腔体11设在内层壳15,所述凸筋12设在内层壳15的其中一侧壁外,所述通孔13设在所述内层壳15的其中一侧壁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由相连接的直槽31和漏斗状的斜槽32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槽31设在靠外一侧,斜槽32设在靠里一侧。

本发明的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透气孔中的凹槽3设计成类似漏斗的形状,并且在漏斗中下部的外壳侧边上开一小孔(透气孔中的通孔13)与继电器内部相连。当塑封型产品塑封胶进行热烘烘干时,继电器内部受热膨胀的空气可从该小孔(透气孔中的通孔13)排出。当封透气孔时,胶水可通过漏斗状的透气孔注满整个光胶孔,并可盖住外壳侧边小孔。外壳侧边小孔与漏斗状透气孔连接处因为模具抽芯的原因,会有局部毛边的存在,可一定程度防止光胶通过外壳侧边小孔流入继电器内部。继电器外壳与底座2装配到位后,底座2会部分挡住外壳侧边的通孔13。当产品在点完塑封胶烘干时,必须保证该通孔13保持畅通,防止继电器内部受热膨胀的气体从未固化的塑封胶处冲开,形成气槽影响密封性能。当产品点光胶时,该设计方案(即底座2会部分挡住外壳侧边的通孔13)也可有效防止继电器的光胶从通孔13流入继电器内部影响密封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是采用了在外壳1的其中一侧壁外设有沿顶部向下延伸呈竖直状的凸筋12,凸筋12的底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3,所述外壳1的其中一侧壁处设有一通孔13,该通孔13与所述凹槽3相连通,且凹槽3设为口大里小的结构,由通孔13和凹槽3构成继电器的透气孔。本发明的这种结构,能够大大提高继电器的防雨能力。

本发明的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外壳1设计简单,并在外壳1边沿增加一条凸筋12,透气孔直接加在凸筋12顶部,增加凸筋12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零件生产时模具脱模。本发明将透气孔设计成侧边漏斗状,当点光胶时,可顺着漏斗状的透气孔直接流到底部并封住透气孔。本发明在外壳侧边开一小孔(即通孔)与漏斗连接,因为零件生产侧边抽芯的原因,侧边小孔与漏斗的连接处会存在毛边,该毛边可挡住光胶,防止光胶从外壳侧边小孔流入继电器内部。本发明采用了在外壳的侧壁内设有用来限制底座装入时向顶部方向移动的台阶,且该台阶对应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处,使得底座装入外壳时将所述通孔遮去一部分,本发明的继电器底座会部分挡住外壳侧边小孔,同样起防止光胶从外壳侧边流入继电器内部作用。

实施例二

参见图12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斜槽32设在外,直槽31设在内。

实施例三

参见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壳1为单壳体结构。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