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4864发布日期:2019-06-25 23:1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总体结构形式有正立式和倒立式两种,这两种结构的外观简图如图6所示。正立式结构的二次绕组装在互感器下部,具有高压电位的一次绕组引到下部,并对二次绕组和其它地电位的零部件有足够的绝缘,如图2~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正立式电流互感器的器身结构包括链型绝缘、u形电容型绝缘和吊环形电容型绝缘。倒立式结构则是将具有地电位的二次绕组置于产品上部,二次绕组外部有足够的绝缘,使之与高压电位的一次绕组相隔离,如图5所示为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器身结构简图。正立式电流互感器由于其一次绕组导体过长,产生的热量较多,且包有很厚的绝缘,不仅散热比较困难,而且包装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结合正立式和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特点,通过绝缘分级,一次电压由u型的一次绕组外侧的上绝缘和二次绕组及其引线管外侧的下绝缘各承担一半,缩短了一次绕组导体长度,并且上绝缘厚度变小,利于散热,同时两部分可以分开同时制造,减少了生产时间,组装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中间储油柜、上瓷套、下瓷套、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其中上瓷套设置于中间储油柜上侧,下瓷套设置于中间储油柜下侧,二次绕组设置于中间储油柜中,一次绕组呈u型且下侧弧边穿过所述二次绕组,所述上瓷套上端设有一次接线端,所述一次绕组上端伸入至所述上瓷套中并与一次接线端相连,在所述一次绕组外包裹有上绝缘,所述二次绕组下侧设有引线管,所述下瓷套下端设有二次接线盒,二次绕组引线由所述引线管穿过并与二次接线盒相连,在所述二次绕组及所述引线管上均包裹有下绝缘。

所述上绝缘由电缆纸包绕而成,所述下绝缘为电容型绝缘结构。

所述下瓷套下端设有底座,所述二次接线盒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上瓷套上端设有膨胀器。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结合正立式和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特点,通过绝缘分级,一次电压由u型的一次绕组外侧的上绝缘和二次绕组及其引线管外侧的下绝缘各承担一半,上绝缘和下绝缘的厚度减为原来的一半,而绝缘长度不变,减少了绝缘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包扎、干燥、浸油等工艺处理的时间。

2、本发明缩短了一次绕组导体长度,减少了传统的正立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的导体发热量,并且上绝缘厚度变小,利于散热。

3、本发明两部分可以分开同时制造,减少了生产时间,组装方便,如果绝缘出现问题,可以分别试验很容易找出问题点。

4、本发明的上下瓷套也可以分开制造,使生产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链型绝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u形电容型绝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吊环形电容型绝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绝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正立式电流互感器和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膨胀器,2为一次接线端,3为上瓷套,4为一次绕组,5为上绝缘,6为中间储油柜,7为二次绕组,71为引线管,8为下绝缘,9为底座,10为下瓷套,11为二次接线盒,12为三叉头部位,13为高压电屏,14为中间电屏,15为地电屏,16为主绝缘一,17为主绝缘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中间储油柜6、上瓷套3、下瓷套10、一次绕组4和二次绕组7,其中上瓷套3设置于中间储油柜6上侧,下瓷套10设置于中间储油柜6下侧,二次绕组7设置于中间储油柜6中,一次绕组4呈u型且下侧弧边穿过所述二次绕组7,所述上瓷套3上端设有一次接线端2,所述一次绕组4上端伸入至所述上瓷套3中并与一次接线端2相连,在所述一次绕组4及一次绕组引线上均包裹有上绝缘5,所述二次绕组7下侧设有引线管71,所述下瓷套10下端设有二次接线盒11,二次绕组7引线由所述引线管71穿过并与二次接线盒11相连,在所述二次绕组7及所述引线管71上均包裹有下绝缘8,另外增加引线管71的目的是要保证绝缘长度。

本发明中为了保证一次绕组4导体散热,采用电缆纸包绕在一次绕组4屏蔽罩壳及一次引线上形成所述上绝缘5,为改善电场分布和提高绝缘材料利用率,所述下绝缘8为电容型绝缘结构,也即下绝缘8中设有多个中间电屏,这样每两个电屏及其中间的绝缘就形成一个电容器,所述电容型绝缘结构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如图1所示,所述上瓷套3上端设有膨胀器1,所述膨胀器1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如图1所示,所述下瓷套10下端设有底座9实现整个装置立放,所述二次接线盒11设置于所述底座9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2~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正立式电流互感器的器身结构包括链型绝缘、u形电容型绝缘和吊环形电容型绝缘。

如图2所示,链型绝缘中一次绕组4和二次绕组7构成互相垂直的圆环,像链条一样,链型绝缘包扎较为繁琐。如图3所示,u形电容型绝缘中,一次绕组4导体呈u型,外侧依次包有高压电屏13、中间电屏14和地电屏15,且地电屏15位于u型下端,一次绕组4的两个立柱部分则穿过二次绕组7。如图4所示,吊环形电容型绝缘中,一次绕组4导体下部呈圆环状,上部呈一立柱状,所述一次绕组4环状两侧由二次绕组7中穿过,在一次绕组4的圆环部分和立柱部分外侧均依次包有高压电屏13、中间电屏14和地电屏15。

如图5所示,一种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器身结构中,二次绕组7上侧呈环状,下侧呈立柱状,所述二次绕组7下端立柱为地电屏15,二次绕组7环状和立柱外侧依次包有中间电屏和高压电屏。

现有技术中正立式电流互感器和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如图6所示,本发明则是结合正立式和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特点,对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整体进行改造,包括上侧呈u型的一次绕组4和下侧的二次绕组7,一次绕组4下侧弧边由所述二次绕组7的环状中穿过,一次绕组4采用电缆纸包绕形成上绝缘5,二次绕组7外侧包绕的下绝缘8为电容型绝缘结构,另外为了保证绝缘长度,在二次绕组7下侧设有引线管71,所述引线管71外侧同样包有下绝缘8。本发明通过绝缘分级,一次电压由u型的一次绕组4外侧的上绝缘5和二次绕组7及其引线管71外侧的下绝缘8各承担一半,绝缘长度不变的前提下不仅上绝缘5和下绝缘8的厚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利于散热,而且缩短了一次绕组导体长度,减少了传统的正立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的导体发热量,两部分也可以分开同时制造,减少了生产时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中间储油柜、上瓷套、下瓷套、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其中上瓷套设置于中间储油柜上侧,下瓷套设置于中间储油柜下侧,二次绕组设置于中间储油柜中,一次绕组呈U型且下侧弧边穿过所述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上端伸入至所述上瓷套中并与一次接线端相连,在所述一次绕组外包裹有上绝缘,所述二次绕组下侧设有引线管,二次绕组引线由所述引线管穿过并与二次接线盒相连,在所述二次绕组及所述引线管上均包裹有下绝缘。本发明结合正立式和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特点,通过绝缘分级,减少了绝缘厚度,且缩短了一次绕组导体长度,利于散热,同时两部分可以分开同时制造,减少了生产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昌;牟庆飞;赵国庆;戴新仁;吴奇松;潘虎;陶艳艳;郭喜军;陈新华;魏朝晖;张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北方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