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用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403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用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用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复氧处理是将空气中的氧不断地融入水中,以补充水中的溶解氧的过程。以促进水中的氧与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反应,从而对污水进行净化。申请号为:201320065217.1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生化强化处理器,包括壳体、壳体内的中心筒体、支撑架、布水器、生物填料、曝气器、出水槽、出水管、进水管、加药管、进气管、污泥回流管、排泥管,所述的中心筒体设置在支撑架上,其特点是:所述中心筒体内的生物填料为片状组合填料,各片状组合填料由尼龙绳结成串状生物填料,且各串状生物填料间隔排列竖直设置。所述中心筒体内的曝气器为管式微孔曝气器,并竖直设置在串状生物填料之间的空隙中。上述专利在使用时不能对设备进行防雷保护,在在雷雨天气容易因雷电影响导致设备损坏和设备性能受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进行防雷保护的设备,以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用防雷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用防雷装置,包括机体、连通所述机体与外部水源的水管、位于所述机体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上方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底座连接有接地铜条,所述接地铜条一侧设置有安装在所述机体上的远程监测器,所述远程监测器外侧设置有屏蔽层。

上述结构中,所述针头接收到雷电后,通过所述针体、所述底座和所述接地铜条将雷电传入大地中,在所述接地铜条内部传输时,所述接收模块能够对所述接地铜条内部的电流进行感应监测,并将检测信息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处理模块内部完成远程传输信号的转换后,经所述通讯模块将该信号传输给远程控制端,当检测信号过大即雷电电流过大时,所述通讯模块将该信号传输给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心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监测器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通讯模块、报警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模块为一感应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采用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采用4G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避雷针包括与所述底座卡接的针体,位于所述针体上端的针头。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铜条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下方,另一端连通大地。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提供雷电防护的同时进行远程雷电预警,提高了设备的防雷性能,并且便于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定位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用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用防雷装置远程监测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1、远程监测器,101、接收模块,102、处理模块,103、通讯模块,104、报警模块;2、机体;3、屏蔽层;4、水管;5、顶盖;6、避雷针,601、针体,602、针头;7、底座;8、接地铜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氧强化生物实验装置用防雷装置,包括机体2、连通机体2与外部水源的水管4、位于机体2顶部的顶盖5,顶盖5上方一侧设置有底座7,底座7上方安装有避雷针6,底座7连接有接地铜条8,接地铜条8一侧设置有安装在机体2上的远程监测器1,远程监测器1用于将雷电电流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后传输给远程控制端,远程监测器1外侧设置有屏蔽层3,屏蔽层3用于防止远程监测器1收到雷电电流干扰导致损坏。

上述结构中,针头602接收到雷电后,通过针体601、底座7和接地铜条8将雷电传入大地中,在接地铜条8内部传输时,接收模块101能够对接地铜条8内部的电流进行感应监测,并将检测信息传输给处理模块102,在处理模块102内部完成远程传输信号的转换后,经通讯模块103将该信号传输给远程控制端,当检测信号过大即雷电电流过大时,通讯模块103将该信号传输给报警模块104进行报警,提心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检修。

进一步的,远程监测器1包括接收模块101、处理模块102、通讯模块103、报警模块104,接收模块101为一感应线圈,处理模块102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通讯模块103采用4G通信模块,避雷针6包括与底座7卡接的针体601,位于针体601上端的针头602,接地铜条8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7下方,另一端连通大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