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频基站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0830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宽频基站天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宽频基站天线,属于天线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天线频段宽带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流趋势。同时人们对于基站辐射的担忧及现有基站位置的冲突,导致新基站的选址越来越难,因此需要研发一款涵盖各种主流频段的超宽频天线,其频段能囊括:GSM1800,FDD-LTE1800, WCDMA2100,FDD-LTE2100,WLAN2400,TDD-LTE2600等各个制式,即频段1710-2690MHz。天线实现超宽频能够有效减少天线使用款式,解决基站选址的问题,大大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

基站天线的各项电气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在 1710-2690MHz频段内,保证天线的波速宽度的收敛性,前后比,交叉极化鉴别率等指标是设计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宽频基站天线,通过辐射振子与两个金属隔离墙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两个金属隔离墙之间距离的调整,具有超宽带及良好电气性能。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宽频基站天线,包括至少三根超宽频双极化天线,三根超宽频双极化天线等间距的平行排列,每个超宽频双极化天线包含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安装有多个双极化辐射振子,在双极化辐射振子的两侧分布有一对相互平行的金属隔离墙。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隔离墙与金属反射板之间设有塑料绝缘垫片,金属隔离墙的底面安装面经塑料铆钉安装于金属反射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隔离墙为金属板一体冲压折弯而成。

作为优选,两个金属隔离墙之间的距离为1/3-1/2工作波长。

作为优选,所述双极化辐射振子为等间距直线排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超宽频基站天线,通过辐射振子与两个金属隔离墙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两个金属隔离墙之间距离的调整,在1710-2690MHz频段内可以有效提高天线的波速宽度收敛性、前后比及交叉计划鉴别率等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超宽频双极化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宽频基站天线,包括至少三根超宽频双极化天线,三根超宽频双极化天线等间距的平行排列,每个超宽频双极化天线包含金属反射板2,所述金属反射板2上沿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的安装有三个双极化辐射振子5,在双极化辐射振子5的两侧分布有一对相互平行的金属隔离墙1,金属隔离墙1为金属板一体冲压折弯而成,所述金属隔离墙1与金属反射板2之间设有塑料绝缘垫片3,金属隔离墙1的底面安装面经塑料铆钉4安装于金属反射板2上。

双极化辐射振子5通过螺钉固定在金属反射板2上,其中塑料绝缘垫片3夹在金属反射板2和金属隔离墙1的底面之间,通过塑料铆钉4固定;塑料绝缘垫片3用以控制金属反射板2和金属隔离墙1的底面的接触面,以保证天线的三阶互调。

在本实用新型中,假设金属反射板2底面的上表面为参考面,两个金属隔离墙1沿参考面的中心对称,一直线位于参考平面内,直线方向即为三个双极化辐射振子5等间距的排列方向。金属反射板2沿该直线垂直的截面形状为U形状,所述金属隔离墙1通过底面安装面安装在金属反射板2上。

较好的,辐射振子5的参考面距离金属反射板2底面大约1/4工作波长,金属隔离墙1之间相互平行且距离也应控制在1/3-1/2工作波长之间,如此可改善天线的波速收敛性、前后比及交叉计划鉴别率等指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