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006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

电线电缆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动脉”与“神经”,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中国的电线电缆行业在全球电线电缆行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并且早在年中国电线电缆企业的产值已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但客观来看,相较于欧美地区的电线电缆行业来说,我国还依然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并且与国外知名电线电缆品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时由于电缆本身短路,或者电压超负荷,或者电缆外部起火等原因,导致电缆起火。电缆起火后,其燃烧速度非常快,如果电缆外层包裹的绝缘层是熟料制作,则其本身就易燃,特别是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火灾,给人民及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其具有耐磨性强、抗压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并且通过缆芯支架将电缆的导线粗细分开,设置不同的通道,使得导线排布有序;另外,通过增设屏蔽编织层,能够有效地避免电磁信号的干扰。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固定缆芯组的缆芯支架及设于缆芯支架外围的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耐磨外护层、缓冲编织层、屏蔽编织层和防水内护层;所述缆芯组包括外围粗线组和中心细线组;所述缆芯支架上设有圆周线均匀分布的隔板;所述隔板联构形成用于安放外围粗线组的外围通道;所述缆芯支架中心设有用于安放中心细线组的中心通道;所述外围通道和中心通道联构形成电缆排布路径;所述缓冲编织层内设有均匀分布的缓冲挤压球。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缆芯支架外围设置耐磨外护层、缓冲编织层、屏蔽编织层和防水内护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抗压缓冲、防水及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同时,缓冲编织层内设有均匀分布的缓冲挤压球,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保护内部缆芯;同时,缆芯支架设置中心与外围的多组缆线安放通道,使得粗细缆线排布有序,有利于后期的分组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所述耐磨外护层、缓冲编织层、屏蔽编织层和防水内护层的厚度比为3:4:2:2。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隔板呈“T”型结构。通过缆芯支架内部支撑,缆芯组均匀分布于缆芯支架内,并且缆芯支架的“T”型结构避免电缆受到挤压的时候,支架会戳破护套层,保证整体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所述承接板的“T”型顶部呈圆弧状过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所述外围通道设有6组,每组外围通道内设有三根缆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强度大、抗压性能好;通过增设带有编制缓冲层的护套层,及用于安防缆芯组的缆芯支架,同时编制缓冲层内设置缓冲挤压球,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及抗压性能,保证了电缆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2、缆芯多通道设置,粗细排布有序、分开安放,对于后期在缆线之间连接或者缆线连接控制器是,能够快速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缆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缆芯支架、21-隔板、22-承接板、201-外围通道、202-中心通道、3-耐磨外护层、4-缓冲编织层、5-屏蔽编织层、6-防水内护层、7-外围粗线组、8-中心细线组、9-缓冲挤压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用于固定缆芯组的缆芯支架2及设于缆芯支架2外围的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耐磨外护层3、缓冲编织层4、屏蔽编织层5和防水内护层6;所述缆芯组包括外围粗线组7和中心细线组8;所述缆芯支架2上设有圆周线均匀分布的隔板21;所述隔板21联构形成用于安放外围粗线组7的外围通道201;所述缆芯支架2中心设有用于安放中心细线组8的中心通道202;所述外围通道201和中心通道202联构形成电缆排布路径;所述缓冲编织层4内设有均匀分布的缓冲挤压球9。其中,采用耐磨外护层3、缓冲编织层4、屏蔽编织层5和防水内护层6由外到内依次设置,耐磨外护层3与缓冲编织层4相紧靠,并且编制缓冲层4内设有缓冲挤压球9,当电缆外面受到挤压摩擦时,通过缓冲编织层2的高强度、受压缓冲的特性,一方面保证电缆护套层的结构完整,另一方面通过缓冲挤压,可保证内部缆芯不受破坏,挤压球能够有效地保护内部缆芯;同时缓冲层采用编织技术制作,提高了外表皮的抗拉伸性能,使用寿命长;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磨外护层3、缓冲编织层4、屏蔽编织层5和防水内护层6的厚度比为3:4:2:2。另外,在编制缓冲层4与防水内护层6之间设置屏蔽编织层5,能够有效地避免电磁信号的干扰,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所述隔板21的顶部设有承接板22;所述承接板22与隔板21呈“T”型结构;所述承接板22的“T”型顶部呈圆弧状过渡。通过缆芯支架2内部支撑,缆芯组均匀分布于缆芯支架内,并且缆芯支架的“T”型结构避免电缆受到挤压的时候,支架会戳破护套层,保证整体的密封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所述外围通道201设有6组,每组外围通道201内设有三根缆芯。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抗压型电线电缆,为了保证电缆再受挤压的过程中,内部缆芯支架不会戳破护套层,在所述承接板52的“T”型顶部呈与护套层相匹配的圆弧状过渡,平滑过渡加上“T”型承接板的接触面积加大,保证不会戳破护套层,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