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456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磁环电感是电气、自动化等领域最常用的器材之一,虽然磁环电感已近面世很多年了,但是其生产工艺却一直维持在技术含量较低的手工作业水平。

目前,小规格和多线并绕的磁环电感仍旧依赖于手工加工,即由操作人员将磁环放置在夹具上固定,然后将铜线一圈一圈的穿过磁环内孔并拉紧,同时在每绕一圈后转动一下磁环以改变绕线角度,如此重复,直至绕完所需要的圈数,整个完成后再从夹具上取下来。

但是该生产工艺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品质无法保证,即人工生产时绕线圈数是靠操作人员自行计数,存有计数偏差的情况,从而生产出不良品,另外因为操作人员的作业比较随机,故每个产品绕线完后在尺寸、形状上会有差异,进而导致其电感特性存在差异,以至无法保证其品质的稳定性;

(2)效率低,速度慢,即人工生产时由于操作人员的不同,动作有快慢之分,即使是同一操作人员作业,也会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动作产生差异,故人工生产方式无法保证生产效率;

(3)不能节省人力,即人工生产时需要多人力来完成磁环的上下料及绕线动作,故不能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实现了在磁环上全自动绕铜线,无需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高,生产的磁环电感一致性好,产品质量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夹紧旋转装置、钩线装置、绕线装置和送料装置;

所述夹紧旋转装置包括C字形的夹钳,所述夹钳包括外钳、滑动连接于外钳内侧的内钳,所述外钳的一端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机架上,所述转轴外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转轴内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内钳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夹钳气缸;

所述钩线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上的钩针,所述钩针与所述转轴同轴线,所述钩针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绕线装置包括设于夹钳上方竖直设置的两块转板,两块所述转板的转动中心通过连接第三驱动装置实现同步转动,所述转板上远离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两块转板的连接点的连线呈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设有钩线轮;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呈扇形的送料板,所述送料板的圆心铰接于机架上,所述送料板上相对于夹钳的一角开设有运料槽,所述送料板的外侧面上固设有压板气缸,所述压板气缸的输出端相对于运料槽固设有压板,所述送料板内侧面连接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送料板上远离夹紧旋转装置的一侧上端设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出料口抵接于送料板的外弧面,所述送料板的正上方设有一对送线滚轮,所述送线滚轮与送料板之间设有切刀,所述切刀连接有剪线气缸,所述送线滚轮上连接有第五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送料装置可以自动将送料通道上的磁环和通过送线滚轮带来的铜线经过切刀裁剪后一同运送至夹紧旋转装置上,之后夹钳气缸推动内钳使得夹钳将磁环和铜线夹紧,接着钩针穿过磁环的内圈,待钩针钩到铜线后往回运动将铜线拉到磁环的另一面上,接着绕线装置上的转板在第三驱动装置带动下转动,带动了连接板在磁环上方做弧线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板上的钩线轮将铜线绕在磁环的外圈上,之后钩线轮复位,钩针重新穿过磁环的内圈重复上述步骤,在钩针第二次开始将铜线拉到磁环的另一面之前,夹紧旋转装置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会带动夹钳使得磁环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铜线能均匀的绕在磁环上,上述设备实现了在磁环上全自动绕铜线,无需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高,生产的磁环电感一致性好,产品质量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分度电机、固定于分度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固定于转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分度电机可以使得夹钳带动磁环精确的转动一定的角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针固定连接于钩针滑座,所述钩针滑座上设有滑块,所述机架上水平固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步进电机、固设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第二链轮以及和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钩针滑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得钩针在机架上移动时更加的平稳,使得钩针在钩拉铜线时更加的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绕线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绕线架上的第一回转电机、固设于第一回转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转动连接于绕线架内的两个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且分别位于第三齿轮的上下两侧,所述第四齿轮的转动中心与转板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两个转板的同步性更好,从而在带动连接板上的钩线轮做绕线动作时可以将铜线绕的更加的顺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四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第二回转电机、固设于第二回转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五齿轮以及固设于送料板内侧面上的扇形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得送料板更加平稳地转动到磁环和铜线的接料位置以及夹钳上的夹料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五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送线电机、固设于送线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三链轮、固设于其中一个送线滚轮上的第四链轮以及和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链条,两个送线滚轮上固设有互相啮合的第六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更加准确的将铜线拉出相应的长度,方便用于生产不同铜线圈数的磁环电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送线滚轮上方设有导线轮,所述导线轮上设有环形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铜线进过导线轮上的线槽可以对铜线起到导向和矫直的作用,保证每个产品的铜线长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实现全自动在磁环上绕铜线即自动化生产磁环电感,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产品的制作周期,送料装置能自动运输磁环和铜线进行装夹,还可以通过控制送线滚轮转动来控制铜线的长度,用以制造不同型号的磁环电感;夹钳通过分度电机可以带动磁环均匀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铜线能均匀的绕在磁环上;无需大量的人力,生产的电感一致性好,制造的磁环电感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

图2为夹紧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送料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夹紧旋转装置;201、夹钳;2011、外钳;2012、内钳;2013、转轴;202、连接杆;203、夹钳气缸;204、分度电机;205、第一齿轮;206、第二齿轮;3、钩线装置;301、钩针;302、钩针滑座;303、滑块;304、滑杆;305、步进电机;306、第一链轮;307、第二链轮;308、第一链条;309、固定块;4、绕线装置;401、转板;402、连接板;403、钩线轮;404、绕线架;405、第一回转电机;406、第三齿轮;407、第四齿轮;408、加长板;5、送料装置;501、送料板;5011、运料槽;502、压板气缸;503、压板;504、送料通道;505、送线滚轮;506、切刀;507、剪线气缸;508、第二回转电机;509、第五齿轮;510、扇形齿轮;511、送线电机;512、第三链轮;513、第四链轮;514、第二链条;515、第六齿轮;516、导线轮;517、压板气缸固定板;6、漆包线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夹紧旋转装置2、钩线装置3、绕线装置4和送料装置5。

参见图2,夹紧旋转装置2包括C字形的夹钳201,夹钳201包括外钳2011、滑动连接于外钳2011内侧的内钳2012,外钳2011的一端设有一体成型的中空的转轴2013,转轴2013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转轴2013上远离外钳201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转轴2013内穿设有连接杆202,连接杆202一端与动夹钳2012螺纹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夹钳气缸203,夹钳气缸203也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的分度电机204、固定安装于分度电机204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205以及固定安装于转轴2013上的第二齿轮206,第一齿轮205和第二齿轮206啮合连接。

参见图3,钩线装置3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钩针301,钩针301与转轴2013同轴线,钩针301固定连接于钩针滑座302上,钩针滑座302上安装有滑块303,机架1上水平安装有与滑块303配合的滑杆304,钩针滑座302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实现移动,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的步进电机305、安装于步进电机305,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306、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的第二链轮307以及和第一链轮306、第二链轮307传动连接的第一链条308,第一链条308和钩针滑座302之间通过固定块309固定连接。

参见图4,绕线装置4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绕线架404,绕线架404位于夹紧旋转装置2上方,绕线架404上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绕线架404后侧的第一回转电机405、安装于第一回转电机404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406、转动连接与绕线架404内的两个第四齿轮407,第四齿轮407与第三齿轮406啮合连接且分别位于第三齿轮406的上下两侧,绕线架404的前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块转板401,转板401的转动中心与第四齿轮406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两块转板401在第三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实现同步转动,在转板401上远离转动中心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402,连接板402与转板401之间的连接为铰接,且两个铰接点的连线呈竖直设置,在连接板402的下端通过加长板408固定安装有钩线轮403,钩线轮403外开设有横截面呈V字形的环槽。

参见图5,送料装置5包括呈扇形的送料板501,送料板501的圆心铰接于机架1上,在送料板501上相对于夹钳201的一角开设有运料槽5011,送料板501的外侧面上通过压板气缸固定板517固定安装有压板气缸502,压板气缸502采用单作用针型气缸,压板气缸502的输出端相对于运料槽501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压板503,压板503采用胶木制成,在送料板501的内侧面连接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的第二回转电机508、固定安装于第二回转电机508的输出轴上的第五齿轮509以及焊接于送料板501内侧面上的扇形齿轮510,第五齿轮505与扇形齿轮506啮合连接。

参见图6,在送料板501上远离夹紧旋转装置2的一侧上端安装有送料通道504,送料通道504的出料口抵接于送料板501的外弧面上,在送料板501的正上方通过两侧板518转动安装有一对送线滚轮505,侧板518垂直安装于竖板519外侧,竖板519竖直安装在机架1上,为便于观察前侧的侧板518隐藏,送线滚轮505上连接有第五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竖板519后侧面上的送线电机511、固定安装于送线电机511的输出轴上的第三链轮512、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送线滚轮505上的第四链轮513以及和第三链轮512、第四链轮513传动连接的第二链条514,在两个送线滚轮505上固设有互相啮合的第六齿轮515;在送线滚轮505与送料板501之间设有切刀506,切刀506与剪线气缸507的输出轴螺纹连接,剪线气缸507固定安装于竖板519的后侧面;在送线滚轮505的上方位于侧板518内侧还转动连接有四个导线轮516,导线轮516上开设有环形线槽。

在机架1的内侧还转动连接有两个漆包线卷6。

在使用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时,先将漆包线卷6上的铜线拉出通过导线轮516带到送线滚轮505中间压紧,在送料通道504内放满待加工的磁环,然后启动设备,送料板501在第四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先转到送料通道504下方将磁环装入运料槽5011内,在转到送线滚轮505下方,送线滚轮505在第五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将漆包线卷6上拉出设定长度的铜线,接着压板气缸502推动压板503将磁环和铜线同时压紧,然后剪线气缸507推动切刀将铜线剪断;接着送料板501转动将磁环和铜线一同运送到夹紧旋转装置2上,等夹钳气缸230推动内钳2012使得夹钳201将磁环和铜线夹紧定位后,压板气缸502带回压板503,送料板501转回去继续取料。

在送料装置5进行下一次取料的同时,钩线装置3上的第二驱动装置带动钩针滑座302带着钩针301移动,钩针301穿过被夹钳201夹紧的磁环的内圈,待钩针301钩到铜线后钩针滑座302在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下往回运动,将铜线从磁环的一面拉倒另一面;接着绕线装置4上的转板401在第三驱动装置带动下转动,带动了连接板402在磁环上方做大半个圆弧线的移动,使得钩线轮403将铜线绕在磁环的外圈上,之后钩线轮403复位,钩针301重新穿过磁环的内圈重新将铜线从磁环的一面拉倒另一面,在钩针301第二次开设将铜线拉回穿线之前,夹紧旋转装置2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会带动夹钳201使得磁环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在后续的绕线过程中使得铜线能均匀的绕在磁环上,直到铜线按照规定的圈数绕在磁环上后,夹钳201松开,完成绕线的磁环电感自动落下,夹紧旋转装置2复位重新准备下一轮工作,由此实现了在磁环上全自动绕铜线,无需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高,生产的磁环电感一致性好,产品质量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