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4500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过结构优化、可内装也可外装的动车组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动车组用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绝缘子和支持绝缘子大都采用自上而下等半径设置,其重心位置较高,导致外装(安装在车顶)时因风力的原因支持绝缘子底部所受的弯矩较大;同时,真空断路器安装于车体内部时,由于空间限制,真空断路器需采用横向悬臂安装,但由于整体重量大,重心靠近真空断路器中间位置,加上动车组运行时的振动、加减速,灭弧室绝缘子和支持绝缘子的连接处、支持绝缘子和安装底板的连接处容易松动或者压溃破坏,因此不适用车内安装;同时灭弧室绝缘子和支持绝缘子的连接处没有采用较好的绝缘保护,其绝缘能力较差,导致外装时其连接处容易受到冰、雪、雾霾等环境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其安装在车顶时真空断路器发生污闪、加速劣化等问题,而内装时其连接处没有较好的绝缘保护,容易产生电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经优化的塔状真空断路器,使其重心下移,解决常规真空断路器等半径受力状况较差,同时对灭弧室绝缘子和支持绝缘子的连接处增加绝缘保护,提升绝缘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真空断路器,包括灭弧室绝缘子、支持绝缘子和安装底板,所述灭弧室绝缘子和支持绝缘子固接且垂直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灭弧室绝缘子、支持绝缘子形成从所述安装底板向另一端半径减小的塔状结构,该种塔状整体结构,在真空断路器外装时,使风雪能更为流畅地从其表面流过,削弱了风雪等对其冲击作用,结合塔状结构重心下移,支持绝缘子底部所受到的弯矩更小,从而支持绝缘子能更好地固接在安装底板上;由于其整体高度降低和重心下移,使该真空断路器的内装成为可能,使其彻底避免外部环境对真空断路器的影响而产生污闪、加速劣化等问题,同时,由于可以内装,进一步也使动车组车体流线化,优化了动车组车体的风阻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灭弧室绝缘子和支持绝缘子采用环氧树脂整体浇注成型,其外侧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绝缘子伞裙,所述灭弧室绝缘子的绝缘子伞裙的数量少于所述支持绝缘子的绝缘子伞裙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灭弧室绝缘子和支持绝缘子的连接处套接有一硅橡胶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一管口,通过硅橡胶绝缘护套对其连接处的包封,提升了连接处的绝缘能力和灭弧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板的厚度为28-32mm,该安装底板的边缘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吊装的吊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对灭弧室绝缘子和支持绝缘子形状的改变,使其呈塔状结构,从而实现重心向安装底板偏移,减少了整体的高度,绝缘子不会开裂折断,保证了强度要求。

2、由于其整体高度降低和重心下移,使该真空断路器的内装成为可能,使其彻底避免外部环境对真空断路器的影响而产生污闪、加速劣化等问题,同时,由于可以内装,进一步也使动车组车体流线化,优化了动车组车体的风阻性能。

3、通过采用采用环氧树脂整体浇注成型和硅橡胶绝缘护套使该真空断路器的绝缘能力提升,由原来的雷电冲击170kV提升至185kV,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动车组真空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动车组真空断路器的安装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灭弧室绝缘子;2、支持绝缘子;3、安装底板;4、绝缘子伞裙;5、绝缘护套;51、管口;6、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真空断路器,包括灭弧室绝缘子1、支持绝缘子2和安装底板3,灭弧室绝缘子1和支持绝缘子2固接后垂直安装在安装底板3上,真空断路器可安装在动车组的车体内部,也可安装在车体的外部。

当将真空断路器改为垂直安装后,灭弧室绝缘子1和支持绝缘子2形成了类悬臂梁结构,由于真空断路器的重量较大(通常为110kg左右),安装底板3、灭弧室绝缘子1和支持绝缘子2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断裂,为此,在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提高强度外,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通过将灭弧室绝缘子1和支持绝缘子2形成的整体的重心向安装底板3偏移调整,从而改善其所受弯矩。由于其整体高度降低和重心下移,使该真空断路器的内装成为可能,使其彻底避免外部环境对真空断路器的影响而产生污闪、加速劣化等问题,同时,由于可以内装,进一步也使动车组车体流线化,优化了动车组车体的风阻性能。其中,支持绝缘子2的平均外径大于灭弧室绝缘子1的平均外径。在本实施中,灭弧室绝缘子1和支持绝缘子2形成的整体结构呈上小下大的塔状结构,灭弧室绝缘子1和支持绝缘子2的外侧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绝缘子伞裙4,灭弧室绝缘子1的绝缘子伞裙4为6片,支持绝缘子2的绝缘子伞裙4为7片,同时加厚支持绝缘子2根部的厚度,提高了机械强度。

进一步的,灭弧室绝缘子1和支持绝缘子2的连接处套接有一硅橡胶绝缘护套5,硅橡胶绝缘护套5能对其结合部位进行包封,提高了该结合部位的绝缘程度,防止高压电弧的发生。绝缘护套5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一管口51,该处管口51用于连接断路器的输出端,通过在输出位置用硅橡胶绝缘保护,进一步消除了该接触处高压电弧的发生。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灭弧室绝缘子1和支持绝缘子2采用环氧树脂整体浇注成型,相对于常规的瓷质或硅橡胶绝缘子,该种材质的绝缘子将抗雷电冲击从170kV提升至185kV,从而使真空断路器具有了更加优异的绝缘性能和抗雷电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底板3的厚度为28-32mm,优选30mm,并且采用10个M10的螺栓与设备箱进连接,孔距82.5mm,确保连接强度可靠性。同时,该安装底板3的边缘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吊装的吊耳6,方便工人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