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921发布日期:2018-06-01 21:0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学领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器。而电器种类及产品的增多让插头插座也成为每家必备的工具。但现在普通的插座在使用时必须要人双手用力将插头插拔进出插座,不仅给人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而且由于普通插座不能在插拔之前进行断电而且没有对插头的包裹覆盖使插头裸露在外,致使现在的触电事故尤其是儿童使用电器插座时的事故频发,不利于家庭生活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目前市场上普通插座不能简便插拔且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不足,解决现有插座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而提供的一种可以实现插拔前自动通断电且使用全程对插头进行包裹覆盖并能够进行单手插拔的半自动插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可伸缩插孔平台、导电电路、按压构件、弹簧;所述插座外壳的顶面设有向内延伸的边框,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底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以可伸缩方式插接于插座外壳之中;导电电路设置在插座外壳中,包括火线和零线,所述火线和零线的末端设有铜片,所述火线和零线在靠近末端铜片的位置断开,所述火线和零线在断开位置的两端分别和按压构件上的上、下导电极片电联接;可伸缩插孔平台的顶面设有和导电电路末端铜片对应的插孔;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和插座外壳之间通过弹簧和两个按压构件连接;

按压构件有两个,都由按压键和按压键仓嵌套构成,所述按压键嵌套在按压键仓中,按压键弹簧设置在按压键仓中空部分并与按压键连接;所述按压键为槽型结构,包括面板和两块侧板,在面板的顶端部分设有引导挡板以及挂钩,在底端设有位移挡板;所述按压键侧板边缘向两侧延伸形成两个回形槽,所述回形槽内部固定有导电换向夹;所述按压键仓为中空立体结构,顶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边框,下部为按压键仓底壳,在按压键仓内部沿按压键两侧板设有导电极片支架,每个导电极片支架上设有上、下两个导电极片,上、下导电极片之间有空隙互不接触,所述导电极片露出支架,上导电极片的露出部分与导电换向夹电连接,导电换向夹可以沿上导电极片上下滑动并与下导电极片接通,其中一个按压构件上的上、下导电极片与分别零线断点的两端相接触,另一个按压构件上的上、下导电极片与分别火线断点的两端相接触;所述按压键仓底壳中竖立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包括上、下横杆,下端横杆固定在按压键仓底壳,所述按压键可以沿上端横杆上下移动。优选方式是,所述插座外壳顶面有水平向内延伸的边框,用于卡住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的形状优选为正方体或圆柱体。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底面有水平向外延伸的凸缘,用于和上述插座外壳顶面边框相互配合,限制可伸缩插孔平台。可伸缩插孔平台的顶面设有三个插孔,分别和火线、零线以及地线相对应。所述按压构件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导电电路中火线和零线的断开点上方。按压键仓底壳可以固定在插座外壳内部,按压键顶部固定在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内部。按压构件可以同时用于支撑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插座外壳和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之间,优选呈对角线分布,对可伸缩插孔平台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可伸缩插孔平台与插座外壳之间紧密接合。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到一种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或者多个上述插座并联在一起。在将插头插入可伸缩插孔平台上的插孔时,由于对平台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平台带动按压键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当按压键槽下端的位移挡板移动至与控制杆上端横杆相抵时,挡板会对控制杆上端横杆产生水平推力使控制杆上端向远离挡板的方向移动一定角度,保持住压力直到控制杆上端横杆超过所述挂钩高度。然后松开插头,由于撤掉了向下的压力,按压键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回弹,控制杆上端横杆在回复发生的位移时通过引导挡板进入钩挂,由于挂钩的作用使得按压键不再移动;于此同时,导电换向夹随着按压键向下移动,将上下两块导电极片接通,形成闭合电回路,完成插插头操作。拔插头时,先用力将可伸缩插孔平台向下按,使平台带动按压键克服按压键弹簧的推力向下移动到底,此时控制杆上端横杆超过所述挂钩的高度,并被按压键槽顶端引导挡板引导出挂钩,此时松开平台,按压键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回弹。当按压键移动至按压键下端位移挡板与控制杆上端横杆接触时,挡板会对控制杆上端横杆产生水平推力使控制杆上端向远离挡板的方向移动至控制杆恢复初始状态的角度,控制杆上端横杆会最终钩挂在按压键槽的底端;同时导电换向夹随着按压键向上移动,上下两块导电极片相分离,闭合电回路断开,完成拔插头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性好,可以实现插拔前自动通断电且使用全程对插头进行包裹覆盖,能够进行单手插拔。因此,具有比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断开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闭合时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断开时按压键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时按压键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按压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压键仓底壳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插座外壳、2可伸缩压缩平台、3导电电路、4按压构件、41按压键、4101回形槽、4102导电换向夹、4103按压键槽、4104倒三角凸起挡板、4105“√”对号形的凸起挡板、4106侧倒三角形挡板、42按压键仓、4201导电极片支架、4202上导电极片、4203下导电极片、4204按压键仓底壳、4205控制杆、4206卡槽、4207卡扣、4208控制杆上端横杆、4209控制杆下端横杆、4210按压键弹簧、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为了清楚起见,本文没有具体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部件或结构。另外,尽管结合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应理解,该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该描述旨在覆盖可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换、改进和等同方案。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断开时的状态图,此时在弹簧作用下可伸缩插孔平台处于伸展状态;图1-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闭合时的状态图,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半自动插座单元,包括插座外壳1、可伸缩插孔平台2、导电电路3、按压构件4、弹簧5。可伸缩插孔平台2嵌套在插座外壳1中,按压构件4和弹簧5支撑在可伸缩插孔平台2和插座外壳1之间,导电电路3固定在插座外壳1底部。所述插座外壳1、可伸缩插孔平台2、按压构件4等制作材料可以但不限于聚碳酸脂等耐高温、阻燃性好的非导体材料。插座外壳1顶面有水平向内延伸的边缘,用于卡住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2的底部。插座外壳1可以是正方形、矩形等可能的各种形状。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2为上表面具有三个插孔的中空正方体结构。可伸缩插孔平台2底面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边缘,用于和插座外壳1上底面边缘相互作用,限制可伸缩插孔平台2。如图4所示,导电电路3中火线和零线在接近插座铜片的位置分别断开。通过操作按压构件,实现断开位置导电电路的断开和接通。在插入过程中与所述按压构件相接触,形成闭合回路并实现在拔出过程中插头露出前断开连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按压构件4有两个,分别位于导电电路3中火线和零线的断开点上方,底部固定在插座外壳1内部底面,顶部固定在所述可伸缩插孔平台2顶部内侧,用于支撑可伸缩插孔平台2。如图2-1和图2-3中所示,按压构件4包括按压键41、按压键仓42,按压键41和按压键仓42嵌套在一起,按压键41可以在按压键仓42内部上下移动。按压键弹簧4210设置在按压键仓42中空部分并与按压键41连接。按压键弹簧4210对按压键41施加向上的推力,使按压键41保持向上。按压键41在本实施例中为长方体的槽型结构,按压键底端两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回形槽4101。回形槽4101内部固定有导电换向夹4102。当按下插座平台时,导电换向夹4102随按压键41一起沿按压键仓42往下移动,最终导电换向夹4102连通上下导电极片,使电路形成回路。按压键41包括按压键槽4103,在按压键槽4103内顶端部分有一倒三角形引导挡板4104,用于引导下述控制杆4205下降时的方向,在倒三角形引导挡板4104尖端下方,有“√”对号形的挂钩4105,可以承接下述控制杆4205的上端横杆4208。在所述按压键槽4103底端有一侧倒三角形位移挡板4106,用于按压键41被按压时引起下述控制杆4205水平方向的位移。按压键仓42为中空立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体现为长方体,顶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边框,用于卡住按压键42阻止其向上移动。按压键仓42内部沿按压键41两侧设有导电极片支架4201,导电极片支架4201固定于下述按压键仓底壳4204上,中间有槽,用于固定放置上导电极片 4202和下导电极片 4203。导电极片露出支架,露出部分与导电换向夹4102相接触。导电极片穿过下述按压键仓与零线或火线的断点电连接。下导电极片 4203与上导电极片 4202之间有空隙,互不接触。按压键仓42下部为按压键仓底壳4204,按压键仓底壳4204中间竖立有控制杆4205,控制杆4205上端有水平横杆4208、以及与上端横杆4208平行的下端水平横杆4209,下端水平横杆4209被按压键仓底壳4204的卡槽4206和卡扣4207所固定。按下或松开插孔平台时,上端水平横杆4208可以沿按压键槽4103上下活动。弹簧5固定于插座外壳1和可伸缩插孔平台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呈对角线分布,对可伸缩插孔平台2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可伸缩插孔平台2保持向上的趋势。

操作方法和原理

插插头时,此时火线零线均未连接,因此插座内铜片处于无电状态,参考图1和图2-1。此时在将插头插入可伸缩插孔平台2时对平台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平台带动按压键41克服按压键弹簧4210的推力向下移动。当控制杆上端横杆4208移动至按压键槽下端侧倒三角形位移挡板4106时,按压键槽下端侧倒三角形位移挡板4106会对控制杆上端横杆4208产生水平推力使控制杆上端向远离挡板的方向移动一定角度,当控制杆上端横杆4208超过 “√”对号形的挂钩4105的高度时消除向下的压力,按压键41会在按压键弹簧4210的作用下向上回弹,控制杆上端横杆4208在回复发生的位移时进入“√”对号形的挂钩4105内并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同时导电换向夹4102随着按压键41沿上导电极片 4202向下移动至与下导电极片 4203相连通,形成闭合回路,完成插插头操作。拔插头时,参考图1-2和图2-2,先对可伸缩插孔平台2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平台带动按压键41克服按压键弹簧4210的推力向下移动到底,此时控制杆上端横杆4208超过 “√”对号形的挂钩4105的高度,并被按压键槽顶端倒三角引导挡板4104引导离开出“√”对号形的挂钩4105。此时松开插孔平台,按压键41会在按压键弹簧4210的作用下向上回弹,当按压键41移动至按压键下端侧倒三角形位移挡板4106与控制杆上端横杆4208接触时,挡板会对控制杆上端横杆4208产生水平推力,使控制杆上端向远离挡板的方向移动至控制杆4205初始状态的角度,控制杆上端横杆4208会最终钩挂在按压键槽4103的底端;同时导电换向夹4102随着按压键41沿上导电极片4202向上移动,最终与下导电极片4203相分离,闭合回路断开,完成拔插头操作。以上以单个单头半自动插座为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一例,但该半自动插座显然并不限于单头的形式,可以用于一切其他形状和组合,以利用可伸缩插孔平台和按压键来实现单手安全插拔的半自动插座。虽然已详细描述了各种概念,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那些概念的各种修改和替代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整体教导的精神下是可以实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普通技术就能够在无需过度试验的情况下实现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阐明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特定概念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的全部范围来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