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体带阻滤波器及其微带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0711发布日期:2018-12-21 20:0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腔体带阻滤波器及其微带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射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腔体带阻滤波器领域。



背景技术:

滤波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按照功能分类,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相比较其他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具有宽带、高抑制、低损耗的特点。现有带阻滤波器腔体之间的耦合采用50欧姆特性阻抗、1/4 阻带波长电长度的连接线。随着滤波器小型化的发展,滤波器结构越来越紧密,有限的空间无法布局达到1/4波长电长度的连接线,而减小连接线长度带来的结果是滤波器性能指标的降低。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的腔体带阻滤波器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的腔体带阻滤波器及其微带线路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体带阻滤波器,其包括滤波器腔体、盖板、谐振柱、微带线路板,该盖板封盖该腔体形成谐振腔,该谐振柱设于滤波器腔体内,该微带线路板下表面铺设有信号输出点、信号输入点、耦合盘、连接线,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阻抗变换结构,该阻抗变换结构的电长度小于1/4阻带频率波长,并且所述至少一条连接线上的所述阻抗变换结构的线宽至少包括由窄变宽再由宽变窄的变换结构。本实用新型腔体带阻滤波器在其两腔耦合所用的连接线中设有阻抗变换结构,减少了连接线电长度,提高了滤波器性能,并使结构更紧凑、性能更稳定。

通过微带线阻抗的变化,阻抗统一变高或统一变低,该阻抗变换结构的阻抗为高阻抗或低阻抗;或在具有多个阻抗变化结构时,该阻抗变换结构的阻抗先由高变低,再由低变高,或先由低变高,再由高变低,达到减小电长度的目的。结构方面,微带线越宽阻抗越低,微带线越窄阻抗越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带线路板,其上至少一条微带线上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阻抗变换结构,该阻抗变换结构的电长度小于1/4阻带频率波长,并且所述至少一条微带线上的所述阻抗变换结构的线宽至少包括由窄变宽再由宽变窄的变换结构。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腔体带阻滤波器,所述腔体带阻滤波器包括滤波器腔体、盖板、谐振柱、微带线路板。所述微带线路板设于盖板与所述谐振柱之间,所述微带线路板下表面铺设有信号输出点、信号输入点、耦合盘、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具有阻抗变换结构,阻抗变换结构的特性阻抗为高阻抗或低阻抗,电长度小于1/4阻带频率波长,连接线可有一个或者多个阻抗变换结构,减少了连接线电长度,提高了滤波器性能,并使结构更紧凑、性能更稳定。采用阻抗变换结构连接线的带阻滤波器,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有效改善了滤波器的驻波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阻滤波器的单腔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阻滤波器全腔腔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阻滤波器的微带线路板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带阻滤波器连接线细节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带阻滤波器连接线细节图;

图6为图3中c部分的带阻滤波器连接线细节图;

图7为应用有本实用新型的阻抗变换结构连接线的带阻滤波器及未应用阻抗变换结构连接线的带阻滤波器实测的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的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腔体带阻滤波器,其包括滤波器腔体10、谐振柱12、微带线路板13、盖板14。所述盖板14封盖所述滤波器腔体10形成谐振腔11,所述谐振柱12设置于所述滤波器腔体10内,所述微带线路板13设于盖板14与谐振柱12之间。

请参考图3,所述微带线路板13具有信号输出点20、信号输入点21、耦合盘22、连接线24、25。所述连接线包括阻抗一致的第一连接线24,以及具有阻抗变换结构的第二连接线25。

所述阻抗变换结构的特性阻抗为高阻抗或者低阻抗,所述阻抗变换结构的电长度小于1/4阻带波长。应用阻抗变换结构,可使微带连接线的电长度大大减少。

请参阅图4,为阻抗一致的第一连接线24示意图。

请参阅图5和图6,是具有阻抗变换结构的第二连接线25示意图。在同一连接线内可只有一个阻抗变换结构255,如图6所示。

请参阅图5,在同一连接线内也可有多个阻抗变换结构251、252、253、 254,如图5所示的连接线中包含阻抗变换结构251、阻抗变换结构252、阻抗变换结构253、阻抗变换结构254,图中可见相邻阻抗变换结构线宽不同。所述阻抗变换结构251、252、253的线宽包括由窄变宽再由宽变窄的变换结构。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7,为应用所述阻抗变换结构连接线的带阻滤波器及未应用所述阻抗变换结构连接线的带阻滤波器实际测试的S参数图。所述测试图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MHz;纵坐标为信号幅度,单位为dB。其中,曲线401为未使用阻抗变换结构连接线的带阻滤波器测试图,曲线402为应用所述阻抗变换结构连接线的带阻滤波器测试图。从图7中所圈出来的部分可以看出,应用所述阻抗变换结构连接线的带阻滤波器的S11指标大幅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