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基板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699发布日期:2018-08-31 23:4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IC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放置基板的新型的通用的基板料盒。



背景技术:

当前IC封装行业领域,将芯片贴装在基板上并进行封装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应用和研发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实际量产角度,需要有一种相对应的基板料盒作为承载和转运治具。但市场上常用的基板料盒选用的是PEI/PEK(PEI--聚醚酰亚胺,PEK--聚芳醚酮) 材料或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材料,治具的成本相对较高,单个产品成本可达3000美金以上,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投入,且料盒体积较大,不利于人员搬运,材料本身耐高温性能较低,部分生产制程无法通用。

具体地说,目前的基板料盒存在如下缺陷:1、料盒单个产品成本投入较大,需要投入数额庞大的注塑和开模费用;2、料盒整体体积较大,不适于人员搬运,且搬运过程易发生碰撞等风险;3、料盒体积大会增加设备的上下料机构的体积,增加设备体积和转运负担,影响生产效率;4、料盒中间支撑杆易发生翘曲或碰撞损坏,材料难以更换或无法重复使用; 5、料盒耐高温性能较低,对于部分高温生产制程无法使用传统料盒进行装载和转运,增加治具成本和设备复杂度;6、料盒生产复杂,需要投入多种设备和装配设备。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通用基板料盒来解决上述基板料盒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的基板料盒,其能够克服现有的料盒的缺陷,节约成本、减小体积,提高强度及装配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基板料盒,包括一框体及多个平行设置的中间托板,所述框体前端为基板放入口,所述框体具有两个侧板及一背板,所述背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在所述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中间托板包括边缘支撑部及中间支撑部,所述边缘支撑部为一凹形结构,所述边缘支撑部的外侧边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中间支撑部位于所述边缘支撑部内且与所述边缘支撑部的底部连接,所述中间托板用于支撑基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横向固定板及至少一纵向固定板,所述横向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体的两侧板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纵向固定板与所述横向固定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具有一间隙,所述固定板的尖端具有通孔,所述间隙及通孔的用于对基板料盒在外部设备上的放置位置进行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的顶部具有一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握持的把手。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边缘支撑部及所述中间支撑部的端部均设置有导向坡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边缘支撑部的外侧边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边缘支撑部的上表面,所述台阶部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边缘支撑部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凹槽边缘。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边缘支撑部的端部,所述台阶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导向坡面的初始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所述中间托板的边缘支撑部及中间支撑部上均设置有镂空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框体的两个侧板前端设置有可转动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可转动至所述基板放入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料盒采用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基板料盒单个产品成本投入较低,无需开发特殊模具,可采用低成本高强度的材料制作。

2、与现有的基板料盒相比,放置相同尺寸基板,本实用新型基板料盒体积较小,内部可做适当的镂空和减重处理,适于人员搬运,同时可减小设备上下料机构的体积,减小设备体积和转运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3、能够防止中间托板插入所述框体时发生位置偏差,提高基板料盒的精度,避免由于位置偏差而造成中间托板与框体安装不良,进而影响基板料盒对基板的承载,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基板的固定强度。

4、中间支撑板强度高,镂空和减重处理,且易于更换和修复。

5、耐高温性能较好,可用于生产制程中的大部分制程,促使生产工艺简单化,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小治具和设备成本。

6、结构和加工设备简单,通用性更强。

7、该基板料盒可作为IC封装行业通用的基板材料和基板封装产品的承载和转运治具,可广泛应用于Fan-out、SIP封装、PIP封装、传统封装及倒装工艺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用的基板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板料盒的仰视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显示横向固定板及纵向固定板的结构,没有绘示中间托板的结构;

图4是纵向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背板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中间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边缘支撑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边缘支撑部插入凹槽的示意图;

图9是基板放置在本实用新型基板料盒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用的基板料盒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用的基板料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通用的基板料盒包括一框体1及多个平行设置的中间托板2。其中,图2是框体1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框体1的前端为基板放入口10,基板3(标示于图中9)可从所述基板放入口10放入所述基板料盒内。所述框体1具有两个侧板11,在所述两个侧板 11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多个凹槽12,两个侧板11上的凹槽12两两对应设置。

优选地,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1的顶部具有一顶板14,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11连接。所述顶板14可避免外界异物等落入所述基板料盒内而污染所述基板3。所述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握持的把手13。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13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需要移动所述基板料盒时,使用者可握持所述把手13 而进行移动。

所述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横向固定板15及至少一纵向固定板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板料盒的仰视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显示横向固定板及纵向固定板的结构,没有绘示中间托板的结构,图4是纵向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横向固定板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体的两侧板1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板15的作用在于固定支撑所述两个侧板11。所述纵向固定板16与所述横向固定板15连接,例如,采用螺钉连接。所述纵向固定板16的作用在于,固定所述横向固定板15。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三个横向固定板15及一个纵向固定板16。由于所述基板料盒的底部不会进入异物,因此,在所述基板料盒的底部并没有设置底板。在所述基板料盒的底部仅仅设置横向固定板15及纵向固定板16,横向固定板15及纵向固定板16可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减轻所述基板料盒的重量,且节约成本。另外,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固定板16的中部具有一间隙161,所述固定板16的尖端具有通孔162,所述间隙161及通孔162的作用在于对基板料盒在外部设备上的放置位置进行定位,其定位方法为本领域通用方法,例如,间隙161用于基板料盒与外部设备的粗对位,通孔162用于进行精对位。其中,在所述固定板16上还设置有螺孔163,螺钉可穿过所述螺孔163将纵向固定板16与横向固定板 15固定。

所述框体1还包括一背板17。图5是背板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所述背板17与所述两个侧板11连接,所述背板17用于阻挡所述基板从所述基板料盒的后端滑落。所述背板17上设置有镂空结构18,以进一步减轻所述基板料盒的重量,并节约成本。

优选地,请继续参阅图1,在所述框体1的两个侧板11前端设置有可转动的阻挡件19,所述阻挡件19可转动至所述基板放入口10,以阻挡所述基板3,防止其从所述基板料盒的基板放入口10处脱落。在所述框体1的两个侧板11前端设置有阻挡件的转轴(附图中未绘示),所述阻挡件可绕该转轴转动。当需要放置基板3时,所述阻挡件19转向所述基板料盒的外侧,当放置完基板3时,所述阻挡件19转向所述基板放入口10,进而起到阻挡的作用。其中,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减轻所述基板料盒的重量,所述阻挡件19 为框架结构。

图6是中间托板2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所述中间托板2用于支撑基板3。当将基板3装入所述基板料盒内时,所述基板3位于所述中间托板2上。所述中间托板2包括边缘支撑部20及中间支撑部21。所述边缘支撑部20为一凹形结构,即所述边缘支撑部20 绕所述基板料盒内壁而设置。所述边缘支撑部20的外侧边插入所述凹槽12内,使得所述中间托板2与所述框体1相对固定。

所述边缘支撑部20的外侧边具有台阶部22。图7是边缘支撑部20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边缘支撑部20插入凹槽12的示意图。请参阅图7及图8,所述台阶部22的高度低于所述边缘支撑部20的上表面,所述台阶部22插入所述凹槽12内,所述边缘支撑部20 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凹槽12边缘,其优点在于,防止中间托板2插入所述框体1时发生位置偏差,提高基板料盒的精度,避免由于位置偏差而造成中间托板2与框体1安装不良,进而影响基板料盒对基板3的承载,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基板3的固定强度。优选地,所述台阶部22与所述凹槽12之间的缝隙小于所述基板3的厚度,进而避免所述基板3卡入所述凹槽12与所述台阶部22之间的缝隙中。

请继续参阅图6,所述中间支撑部21位于所述边缘支撑部20内且与所述边缘支撑部 20的底部连接。即所述中间支撑部21位于凹形结构内,使得所述中间托板2形成山字形结构。其中,所述边缘支撑部20支撑所述基板3的边缘,中间支撑部21支撑所述基板3的中部,进而避免所述基板3中部塌陷而影响其他基板或从所述基板料盒内脱落。进一步,所述边缘支撑部20与所述中间支撑部21一体成型。

请继续参阅图6及图8,在所述边缘支撑部20及所述中间支撑部21的端部均设置有导向坡面23。所述导向坡面便于所述基板3的取放,避免所述基板3取放时的碰撞。优选地,在所述边缘支撑部20的端部,所述台阶部22的高度高于所述导向坡面23的初始高度,进而避免在所述边缘支撑部20的端部,所述基板3卡入所述凹槽12与所述台阶部22的缝隙内。进一步,所述中间托板2的边缘支撑部20及中间支撑部21上均设置有镂空结构24,可进一步减轻所述基板料盒的重量,且节约成本。

优选地,所述基板料盒全部或者其部分采用铝合金、或铁基合金、其他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或复合材料等低成本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其耐高温性能好,强度高,且成本低。进一步,所述基板料盒的表面可进行防静电处理。

图9是基板放置在本实用新型基板料盒上的结构示意图。可见,所述边缘支撑部20支撑所述基板3的边缘,所述中间支撑部21支撑所述基板的中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