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812发布日期:2018-10-12 22:2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全密封绝缘结构,属整体绝缘结构,是保证互感器、高压器件在复杂环境下正常可靠工作的重要工艺技术。它与其它绝缘处理工艺比较,具有无溶剂污染,固化物综合性能优良,绝缘层无气隙,导热性好,耐电弧性能好,保养维护简便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综合效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的电工业界,从国外引进了apg技术的整套设备、配方和配套化工材料,使我国环氧树脂整体绝缘结构品质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但是,目前的apg技术应用主要还是局限于电器绝缘部件的生产,而当用于干式变压器和互感器的工艺制造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变压器、互感器的一、二次线圈、铁芯等都封闭在环氧树脂内,所以有更高的绝缘和性能要求,虽然国内不少厂家经多年攻关,但能生产出真正满足全部技术条件的产品至今还很罕见。这是由于在利用apg浇注互感器等大型产品时,由于apg在高温情况下容易固化,处于模腔中心的料固化就较慢,当较外部分及浇道口已固化后,内部才慢慢固化,固化时环氧树脂会产生体积收缩,而此时因浇道已固化,补充料无法再压入模具,因此易在内部因收缩产生空洞,而此部分往往正好是互感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主绝缘区域,造成绝缘强度降低,局部放电特性变差。所以浇注时要求混合料在进入模具前就被快速升温,但根据环氧树脂的特性,高温下它会快速固化,所以既要保持较高的料温又不能让它固化在管道内,就成了一个两难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设备,使之能用于互感器、干式变压器的连续浇注、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设备包括电子秤、贮料罐、注料器、加热器、冷却器、模具、若干控制阀和预热管道;所述电子秤与贮料罐连接,所述贮料罐通过预热管道与注料器连接,所述注料器与模具连接;所述注料器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加热器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冷却器设置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分别与进液管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出液管连接;若干所述控制阀分别连接于进液管和第一进口之间、进液管和第二进口之间、出液管和第一出口之间、出液管和第二出口之间;所述模具上设置有真空口。

进一步的,所述贮料罐包括贮料罐本体、压力控制阀和气压机;所述贮料罐本体与注料器连接;所述气压机通过压力控制阀与贮料罐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料器包括气缸、密封筒、密封装置、注料器本体、推杆和注料口法兰;所述气缸、密封筒、注料器本体和注料口法兰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推杆同轴套设于注料器本体和密封筒内部,且一端与气缸的活塞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注料口法兰;所述注料器本体内壁与推杆外壁形成注料腔,所述注料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贮料罐本体连接,所述进料口与注料腔相通;所述注料口法兰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模具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注料腔相通;所述气缸的活塞移动至上端形成第一极限位置,所述推杆与注料口法兰分离,所述气缸的活塞移动至下端形成第二极限位置,所述推杆与注料口法兰顶压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同轴套设于推杆的外部和密封筒的内部,且设置于进料口与气缸之间;所述密封装置与密封筒连接,与推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料口法兰沿出料口一圈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注料口法兰与第一密封圈的上表面为圆弧面;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球头;所述气缸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密封球头与第一密封圈分离,所述气缸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密封球头与第一密封圈顶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料器本体包括注料器内壁管和注料器外壁管;所述注料器内壁管同轴套设于注料器外壁管的内部;所述注料器外壁管的内表面和注料器内壁管的外表面形成第一热交换腔;所述推杆包括推杆内壁管和推杆外壁管,所述推杆内壁管同轴套设于推杆外壁管的内部;所述推杆外壁管的内表面和推杆内壁管的外表面形成第二热交换腔;所述推杆内壁管内部设置有出液腔;所述第二热交换腔与出液腔相通;所述注料器外壁管连接有进液管和内循环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内循环出液管分别与第一热交换腔相通;所述推杆外壁管连接有内循环进液管,所述内循环进液管与第二热交换腔相通;所述内循环出液管与内循环进液管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推杆内壁管与出液管连接,所述出液管与出液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交换腔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与注料器外壁管和注料器内壁管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第一热交换腔分为左半腔和右半腔,所述左半腔与右半腔的底端相通;所述进液管和内循环出液管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连接于第一热交换腔的上部;所述进液管与右半腔连接,所述内循环出液管与左半腔连接;所述进液管分别与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内壁管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出液孔;所述第二热交换腔通过出液孔与出液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内循环进液管和出液管设置于密封装置的上部,所述出液管同轴套设于内循环进液管的内部;所述出液管一端与推杆内壁管连接,另一端伸出至内循环出液管的外部,分别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料器内壁管向注料腔一侧形成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沿周向阵列,且由注料器内壁管延伸至推杆外壁管;若干所述凸起将注料腔分割成若干注料分腔。

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工艺,将环氧树脂混合料注入贮料罐后,启动气压机,向贮料罐输入气体将环氧树脂的混合料由贮料罐经过预热管道预热后压入注料器;环氧树脂混合料注入注料器后,启动加热器,加热器中被加过温的液体依次流经第一热交换腔的右半腔,第一热交换腔的左半腔,随后依次经由内循环出液管、软管和内循环进液管进入第二热交换腔,最后经由出液腔经由出液管再次进入加热器,如此循环;环氧树脂被置于第一热交换腔和第二热交换腔的液体加热后注入模具;注入模具的环氧树脂的量由电子秤精确控制;所述注入贮料罐气体的压力由压力控制阀控制;

当注入环氧树脂混合料的量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加热器,启动冷却器,经过冷却的液体依次流经第一热交换腔的右半腔,第一热交换腔的左半腔,随后依次经由内循环出液管、软管和内循环进液管进入第二热交换腔,最后经由出液腔经由出液管再次进入冷却器,如此循环;

当环氧树脂混合料注满模具后,向贮料罐中加以固定压力的气体再将一部分的环氧树脂混合料由注料器压入模具来补充固化收缩;

在浇筑过程产生的气泡由模具的抽真空口排除模具外。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1)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设备,内置了注料器,注料器同时带有加热和冷却环氧树脂混合料的功能,在到达注入模具的环氧树脂混合料之前,启动加热功能,改变了现有工艺只依靠高温模具加热环氧树脂混合料的做法,减小因温度差异而使得模具中心与模具边缘部分的环氧树脂混合料的固化速度差异;当注入模具的环氧树脂混合料达到设定值后,关闭加热功能启动冷却功能,避免了环氧树脂混合料固化在管道以及注料器中;(2)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工艺改变以往apg浇注时只加固定气压的做法,由于在浇注过程中受原料参数、气候、温度、模具浇道设计等诸多因数影响,只加固定气压会造成浇注速度的极大变化,速度过快,模腔内的残余气体来不及排出,残留在产品中等,这些会造成绝缘强度不合格;速度过慢,易造成浇道口先固化而内部因缺料造成空洞。现改为通过流量测定而自动调节气压,使浇注速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浇注结束后,再加以固定气压以强制补充固化收缩。(3)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设备在模具上设置抽真空口,在浇筑互感器时为提高绝缘强度和局部放电特性,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小气泡,抽真空能有效解决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注料器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本附图2的c向视图;

附图4为本附图2的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5为本附图2的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6为本附图2中d-d剖视图;

附图7为附图2的e向视图;

附图8为附图4中f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7所述的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设备及其工艺,包括子秤1、贮料罐2、注料器3、加热器4、冷却器5、模具6、若干控制阀7和预热管道8;所述电子秤1与贮料罐2连接,所述贮料罐2通过预热管道8与注料器3连接,所述注料器3与模具6连接;所述注料器3设置有进液管301和出液管302,所述加热器4设置有第一进口401和第一出口402,所述冷却器5设置有第二进口501和第二出口502,所述第一进口401和第二进口501分别与进液管301连接,所述第一出口402和第二出口502分别与出液管302连接;若干所述控制阀7分别连接于进液管301和第一进口401之间、进液管301和第二进口501之间、出液管302和第一出口402之间、出液管302和第二出口502之间。若干控制阀7用于控制加热器4与注料器3以及冷却器5与注料器3之间的开合;所述模具6上设置有真空口601,所述抽真空口601通过真空阀与真空泵连接。

所述贮料罐2包括贮料罐本体201、压力控制阀202和气压机203;所述贮料罐本体201通过预热管道8与注料器3连接;所述气压机203通过压力控制阀202与贮料罐本体201连接。

所述注料器3包括气缸303、密封筒328、密封装置304、注料器本体305、推杆306和注料口法兰307;所述气缸303、密封筒328、注料器本体305和注料口法兰307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推杆306同轴套设于注料器本体305和密封筒328内部,且一端与气缸303的活塞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注料口法兰307;所述注料器本体305内壁与推杆306外壁形成注料腔308,所述密封筒328的外部设置有进料口309,所述进料口309通过预热管道8与贮料罐本体201连接,所述进料口309与注料腔308相通,所述进料口309设置于密封装置304的下方;所述注料口法兰307设置有出料口310,所述出料口310与模具6连接,所述出料口310与注料腔308相通;所述气缸303的活塞移动至上端形成第一极限位置,所述推杆306与注料口法兰307分离,所述气缸303的活塞移动至下端形成第二极限位置,所述推杆306与注料口法兰307顶压连接;所述密封装置304同轴套设于推杆306的外部和密封筒328的内部,且设置于进料口309与气缸303之间;所述密封装置304与密封筒328连接,与推杆306滑动连接。

其中密封装置304包括密封座3041、第二密封圈3042、密封套3043、密封锁紧螺母3044、第三密封圈3045和耐磨套3046;所述密封座3041与密封筒328固连;所述密封座3041设置有圆台形孔,密封套3043为圆台形,所述密封套3043同轴套设于密封座3041的圆台形孔内;所述第二密封圈3042设置于密封座3041与密封套3043之间;所述密封锁紧螺母3044与密封筒328通过螺纹连接,且与密封套3043顶压连接;所述耐磨套3046同轴套设于推杆外壁管316与密封座3041之间,且与推杆外壁管316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3045分别与密封套3043与耐磨套3046连接。

所述注料口法兰307沿出料口310一圈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11,所述推杆306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球头327;为了加大密封球头327与第一密封圈311之间的接触面积,将所述注料口法兰307与第一密封圈311的上表面为圆弧面;所述气缸303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密封球头327与第一密封圈311分离,所述气缸303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密封球头327与第一密封圈311顶压连接。

所述注料器本体305包括注料器内壁管312和注料器外壁管313;所述注料器内壁管312同轴套设于注料器外壁管313的内部;所述注料器外壁管313的内表面和注料器内壁管312的外表面形成第一热交换腔314;所述推杆306包括推杆内壁管315和推杆外壁管316,所述推杆内壁管315同轴套设于推杆外壁管316的内部;所述推杆外壁管316的内表面和推杆内壁管315的外表面形成第二热交换腔317;所述推杆内壁管315内部设置有出液腔318;所述第二热交换腔317与出液腔318相通;所述注料器外壁管313连接有进液管301和内循环出液管319,所述进液管301和内循环出液管319分别与第一热交换腔314相通;所述推杆外壁管316连接有内循环进液管320,所述内循环进液管320与第二热交换腔317相通;所述内循环出液管319与内循环进液管320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推杆内壁管315与出液管302连接,所述出液管302与出液腔318相通。

根据图6所示,注料器3由外至内依次为注料器外壁管316、第一热交换腔314、注料器内壁管315、注料腔308、推杆外壁管316、第二热交换腔317、推杆内壁管315和出液腔318。

为了避免注料器内壁管312与注料器外壁管脱离,在所述第一热交换腔314设置有第一隔板321和第二隔板322;所述第一隔板321和第二隔板322分别与注料器外壁管313和注料器内壁管312连接;所述第一隔板321和第二隔板322将第一热交换腔314分为左半腔323和右半腔324,所述左半腔323与右半腔324的底端相通;所述进液管301和内循环出液管319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连接于第一热交换腔314的上部;所述进液管301与右半腔324连接,所述内循环出液管319与左半腔323连接;所述进液管301分别与第一进口401和第二进口501连接。

所述推杆内壁管315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出液孔325;所述第二热交换腔317通过出液孔325与出液腔318相通。

所述内循环进液管320和出液管302设置于密封装置304的上部,所述出液管302同轴套设于内循环进液管320的内部;所述出液管302一端与推杆内壁管315连接,另一端伸出至内循环出液管320的外部,分别与第一出口402和第二出口502连接。

所述密封筒328的外表面设置有腰形孔,所述内循环进液管320与出液管302由腰形孔328伸出至密封筒328外部。

为了增加注料腔308的导热面积,所述注料器内壁管312向注料腔308一侧形成有若干凸起326;若干所述凸起326沿周向阵列,且由注料器内壁管312延伸至推杆外壁管316;若干所述凸起326将注料腔308分割成若干注料分腔。

一种利用apg技术制作互感器的工艺:将环氧树脂混合料注入贮料罐2后,启动气压机203,向贮料罐2输入气体将环氧树脂的混合料由贮料罐2经过预热管道8预热后压入注料器3;环氧树脂混合料注入注料器3后,启动加热器4,加热器4中被加过温的液体依次流经第一热交换腔的右半腔324,第一热交换腔的左半腔323,随后依次经由内循环出液管319、软管和内循环进液管320进入第二热交换腔317,最后经由出液腔318经由出液管302再次进入加热器4,如此循环;环氧树脂被置于第一热交换腔314和第二热交换腔317的液体加热后注入模具;注入模具的环氧树脂的量由电子秤1精确控制;所述注入贮料罐2气体的压力由压力控制阀控制202;

当注入环氧树脂混合料的量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加热器4,启动冷却器5,经过冷却的液体依次流经第一热交换腔的右半腔324,第一热交换腔的左半腔323,随后依次经由内循环出液管319、软管和内循环进液管320进入第二热交换腔317,最后经由出液腔318经由出液管302再次进入冷却器5,如此循环;

当环氧树脂混合料注满模具后,向贮料罐2中加以固定压力的气体再将一部分的环氧树脂混合料由注料器3压入模具6来补充固化收缩;

在浇筑过程产生的气泡由模具的抽真空口排除模具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