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养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2804发布日期:2019-01-08 20:3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养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变压器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压器油是石油类的液体,有燃烧的可能性,环保方面有缺点;但由于变压器油具有性能优良和价格低廉的特点,绝大多数的电力变压器仍使用变压器油作为绝缘和冷却介质。

目前的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热能散发速度慢,使得变压器的整体降温速度慢;在对变压器进行维修时,需要拆卸很多保护板,操作空间小,维修不方便;变压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幅度的抖动,长期这样会影响设备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养护方法,本方法的通过结合风、水和变压器内部结构的改变实现了对变压器的综合性降温,显著提高的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养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变压器的顶部安装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安装在变压器侧边的风机相连接,风机驱动风扇转动对变压器进行散热;

s2,在s1的基础上,在变压器的侧边钻出一口水井,水井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水泵与s1中的蓄电池电连接;

s3,温度传感器对变压器外表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开启将地下水抽出并通过喷雾喷头喷至变压器外表面;

本方法中采用的变压器包括外壳体、提升机构、内壳体、供油机构、散热机构以及支撑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用以对各个电器设备进行固定,所述外壳体用以对电器设备进行保护;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底层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以对所述内壳体进行支撑缓震;所述外壳体的外壁安装有所述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用以带动所述内壳体向上运动;所述外壳体的侧壁设有所述供油机构,所述供油机构与所述散热机构相互连通,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内壳体的外部,所述散热机构用以对所述内壳体进行降温。

具体的,所述外壳体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外壳体侧面底部对称开有两个圆形的限位槽,所述外壳体的侧面顶部开有矩形的操作槽,所述外壳体的顶面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为u型结构,所述限位导轨的中部开有提升槽。

具体的,所述内壳体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内壳体的体积小于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套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的顶面对称设有把手,所述内壳体的侧面对称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壁设有齿板,所述滑板嵌入于所述限位导轨的内部,所述齿板伸入于所述提升槽的内部,所述内壳体的底面对称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端面设有卡头,所述卡头嵌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盒体、转动电机、齿轮以及蓄电池,所述第一盒体固设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一盒体设于所述操作槽的外部,所述第一盒体的内壁设有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齿轮,所述转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齿轮贯穿于所述操作槽且伸入于所述提升槽的内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板啮合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安装槽以及弹簧,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底面,所述支撑座的表面开有两条与所述安装座相互配合的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

具体的,所述供油机构包括第二盒体、散热翅板、储油箱以及抽油泵,所述第二盒体设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二盒体的外壁分布有所述散热翅板,所述第二盒体的内部设有所述储油箱,所述储油箱连通有所述抽油泵。

具体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分油环和吸热管,所述分油环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分油环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所述分油环的内壁分布有矩形结构的所述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由上至下等距设有若干个,所述吸热管分布于所述内壳体的外部,所述吸热管的内侧面为波纹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方法的通过结合风、水和变压器内部结构的改变实现了对变压器的综合性降温,显著提高的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养护方法,采用内壳体、外壳体双层结构来对变压器主体设备进行保护,能够提高对于设备的保护能力,避免内壳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能够将热量快速散发至外壳体与内壳体的空腔结构内,通过散热机构能够吸收外壳体内的热量,并将其导出,实现快速降温,并且波纹状的吸热管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大吸热面,提高降温效果。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可被弹簧缓冲,从而对变压器内部设备进行保护,避免设备松动。当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可拆下盖板,通过提升机构带动内壳体向上运动,使得内壳体与外壳体分离,维修人员在操作时更为方便,操作空间更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方法采用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外壳体与供油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外壳体与内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限位导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11、限位槽,12、盖板,13、限位导轨,131、提升槽,14、操作槽,2、提升机构,21、第一盒体,22、转动电机,23、齿轮,24、蓄电池,3、内壳体,31、把手,32、滑板,321、齿板,33、安装座,331、卡头,4、供油机构,41、第二盒体,42、散热翅板,43、储油箱,44、抽油泵,5、散热机构,51、分油环,52、吸热管,6、支撑机构,61、支撑座,62、安装槽,6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养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变压器的顶部安装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安装在变压器侧边的风机相连接,风机驱动风扇转动对变压器进行散热;

s2,在s1的基础上,在变压器的侧边钻出一口水井,水井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水泵与s1中的蓄电池电连接;

s3,温度传感器对变压器外表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开启将地下水抽出并通过喷雾喷头喷至变压器外表面;

本方法中采用的变压器包括外壳体1、提升机构2、内壳体3、供油机构4、散热机构5以及支撑机构6;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内壳体3,所述内壳体3用以对各个电器设备进行固定,所述外壳体1用以对电器设备进行保护;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底层设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用以对所述内壳体3进行支撑缓震;所述外壳体1的外壁安装有所述提升机构2,所述提升机构2用以带动所述内壳体3向上运动;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设有所述供油机构4,所述供油机构4与所述散热机构5相互连通,所述散热机构5设于所述内壳体3的外部,所述散热机构5用以对所述内壳体3进行降温。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体1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外壳体1侧面底部对称开有两个圆形的限位槽11,所述外壳体1的侧面顶部开有矩形的操作槽14,所述外壳体1的顶面螺纹连接有盖板12,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导轨13,所述限位导轨13为u型结构,所述限位导轨13的中部开有提升槽131;可拆卸盖板12对外壳体1内部设备进行维护,限位导轨13能够对内壳体3进行导向。

具体的,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所述内壳体3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内壳体3的体积小于所述外壳体1,所述内壳体3套接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所述内壳体3的顶面对称设有把手31,所述内壳体3的侧面对称设有滑板32,所述滑板32的外壁设有齿板321,所述滑板32嵌入于所述限位导轨13的内部,所述齿板321伸入于所述提升槽131的内部,所述内壳体3的底面对称设有安装座33,所述安装座33的端面设有卡头331,所述卡头331嵌入于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通过内壳体3、外壳体1来实现对于设备的双重保护,卡头33能够对内壳体3进行限位。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提升机构2包括第一盒体21、转动电机22、齿轮23以及蓄电池24,所述第一盒体21固设于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所述第一盒体21设于所述操作槽14的外部,所述第一盒体21的内壁设有所述转动电机22,所述转动电机22转动连接所述齿轮23,所述转动电机22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24,所述齿轮23贯穿于所述操作槽14且伸入于所述提升槽131的内部,所述齿轮23与所述齿板321啮合连接;通过提升机构2能够将内壳体3快速提升起来,从而增大维修操作空间,无需人工操作。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座61、安装槽62以及弹簧63,所述支撑座61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底面,所述支撑座61的表面开有两条与所述安装座33相互配合的所述安装槽62,所述安装槽62的内壁固定有所述弹簧63,所述弹簧63位于所述安装座33的底部;通过支撑机构6能够对内壳体3进行减震保护,从而避免内壳体3内的设备被震坏或出现松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供油机构4包括第二盒体41、散热翅板42、储油箱43以及抽油泵44,所述第二盒体41设于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所述第二盒体41的外壁分布有所述散热翅板42,所述第二盒体41的内部设有所述储油箱43,所述储油箱43连通有所述抽油泵44;冷却有可通过储油箱43排出,散热翅板42能够将储油箱43的热量导出。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分油环51和吸热管52,所述分油环51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分油环51设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所述分油环51的内壁分布有矩形结构的所述吸热管52,所述吸热管52由上至下等距设有若干个,所述吸热管52分布于所述内壳体3的外部,所述吸热管52的内侧面为波纹状;通过环状的分油环52以及吸热管52能够迅速的将壳体内的热量导出,波纹状结构能够增大接触面,提高吸热效果。

采用内壳体3、外壳体1双层结构来对变压器主体设备进行保护,能够提高对于设备的保护能力,避免内壳体3的顶部为开口结构,能够将热量快速散发至外壳体1与内壳体3的空腔结构内,通过散热机构5能够吸收外壳体1内的热量,并将其导出,实现快速降温,并且波纹状的吸热管52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大吸热面,提高降温效果;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可被弹簧63缓冲,从而对变压器内部设备进行保护,避免设备松动;当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可拆下盖板12,通过提升机构2带动内壳体3向上运动,使得内壳体3与外壳体1分离,维修人员在操作时更为方便,操作空间更大。具体的有:

(1)在工作时,外壳体1能够在外部对内壳体3内部的设备进行保护,并且保证内壳体3的热量能够散出;

(2)抽油泵44可将储油箱43内的液压油抽出,然后进入到分油环51内,随后再分散至各个吸热管52内,从而可将内壳体3内部电器元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液压油内,实现对于变压器主体的吸热降温,并且波纹状的吸热管52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大吸热面,提高降温效果,当高温的液压油再次流入到储油箱43内时,散热翅板42便会将热量散出,使得液压油冷却;变压器在工作时,内部元器件相互作用会产生振动,而弹簧63的设置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避免电器元件被震松动;

(3)当变压器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时,可拆下盖板12,按下卡头331,使得卡头331与限位槽11分离,然后启动转动电机22,蓄电池24可为转动电机22提供电能,转动电机22带动齿轮23转动,在齿轮23与齿板321啮合力的带动下,内壳体3整体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内壳体3与外壳体1分离,由于内壳体3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各个设备均为直接暴露的,所以维修人员在修理时便会更为省力、方便;待修理完毕后,驱动转动电机22反转,使得内壳体3向内运动收入到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座33进入到安装槽62内,卡头331与限位槽11卡合在一起。

本发明采用内壳体3、外壳体1双层结构来对变压器主体设备进行保护,能够提高对于设备的保护能力,避免内壳体3的顶部为开口结构,能够将热量快速散发至外壳体1与内壳体3的空腔结构内,通过散热机构5能够吸收外壳体1内的热量,并将其导出,实现快速降温,并且波纹状的吸热管52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大吸热面,提高降温效果;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可被弹簧63缓冲,从而对变压器内部设备进行保护,避免设备松动;当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可拆下盖板12,通过提升机构2带动内壳体3向上运动,使得内壳体3与外壳体1分离,维修人员在操作时更为方便,操作空间更大。

电机是采用深圳隆辉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lf260型以及其配套相关电源和电路。抽油泵44是采用上海卧泉泵业有限公司生产的xd-010型以及其配套相关电源和电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